开场:
大家好,我叫姜燕,姜子牙的姜,孙燕姿的燕,因为我渴望拥有姜子牙的睿智,孙燕姿的独立率性,很高兴跟大家在拆书帮结缘,我的三个便签是:瑜伽践行者,演讲爱好者,80后宝妈。
由于今天的拆页活动中有角色扮演的环节,所以我们两两一组;
希望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想表达对他人意见的时候,能够运用(行为)焦点在人身上的三步法(描述行为,聚焦自己,表达感受)进行沟通(澄清),陈述我们的观点(界定)。
事件场景: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场景,你举办生日宴,婚宴或者庆典时,遇到对方不准时的场景,比如你孩子生日宴,你邀请同事A过来用餐,用餐时间是12:00,可是12:20了,A同事还没有到,你打电话给他,他也没接,等到了12:40他才姗姗来迟,说路上太堵了,你说了句:“你怎么总是这么爱迟到啊”,对方表情就僵住了,说了句:“你怎么老爱评价人呢?”说完,对方转身就走了。
提问:大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场景,为什么表达了下自己的想法,就把对方得罪了呢?
影响:这种类似的事情在平时工作和生活中还有很多,如果处理的不好,轻点说,会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人,让身边人都疏远你,严重点说会让你工作非常不顺,影响你加薪晋升。
解决:那如果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今天给大家带来的片段来自《奇葩说》人气选手马薇薇、黄执中等联合著作的《好好说话》,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它围绕话语权为核心,将话术分为演讲、沟通、说服、辩论等五维,全面呈现语言的精微奥秘,像刚才场景中的冲突,就是因为我们在沟通中没有聚焦在“人”身上,而让对方觉得我们在指手画脚的评判他,所以得罪了对方,那我们如何将焦点放在人身上呢,欢迎大家跟随我一起学习。
自测题:在正式阅读原书片段之前,邀请各位伙伴花一分钟做个小测试,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1分代表与你的情况完全不符合,6分代表与你的情况非常符合,中间的分数代表符合程度依次加强按照这个幅度在1到6分之间给每道题打分,并汇总分数,做好的小伙伴示意我一下:
序号 | 内容 | 得分(1分完全不相符,6分是完全相符) | |||||
1 | 我认为评价他人很容易得罪人。 | 1 | 2 | 3 | 4 | 5 | 6 |
2 | 在沟通中,我每次都会关注对方的感受。 | 1 | 2 | 3 | 4 | 5 | 6 |
3 | 在沟通中,我从不评判他人。 | 1 | 2 | 3 | 4 | 5 | 6 |
4 | 在沟通中,我每次都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 1 | 2 | 3 | 4 | 5 | 6 |
5 | 当我想表达对他人意见的时候,我每次都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来陈述想法。 | 1 | 2 | 3 | 4 | 5 | 6 |
总分 |
解释自测题:这是一个关于沟通方式的测试,帮助我们看看在日常沟通中,我们是否善于聚焦在人身上 。请各位对照一下自己的得分。得分在25分以上的伙伴请举手,说明您非常会沟通,您可以看看今天分享的焦点在人身上的沟通中哪个角度可以让自己更精进一些。15——25分的伙伴请举手,这些伙伴相信沟通能力足够,只是可能哪个方面还不擅长,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后,沟通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剩下的15分以下的伙伴,说明我们具备沟通的能力,只是还不知道怎样把它发挥出来,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挖掘出您这方面的能力并展示出来。
接下来请大家花一分钟的时间阅读手中的片段,阅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
焦点放在“人”身上
当你想要评判他人的时候,没必要非得用那种指手画脚的评价式表述,不妨试着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比如、“你这人怎么这样啊”是一个会让人不舒服的评判,所以在说的时候、如果改成描述自己的感受:“你这样,让我很难做。”听起来就会好很多。
原因在于,前者是对他人居高临下的评断,在人际交往中是一种“越界”;而后者只是对自己自身感受的表达。平辈论交,我们无权评判他人,但当然有权表达自我。于是,在意思一样的情况下,我们就巧妙地把评价别人转换成陈述自己的状态,既说明了问题,又不至于得罪人同样,在刚才提到的那个祝贺同事的例子里,你完全可以不去评论人家,而是拿自己说事:“真棒!我要是像你这么有才就好了!”你看,这样既表示了祝贺,又避免了评价。顺便说一句,明白了这个道理,你又何必搜肠刮肚去寻找既高大上又贴切的词语去夸赞对方的长处,还怕别人觉得你不懂行,或者是觉得你在对他指手画脚、妄加评论呢?
另外,在恋爱中,很多懂得如何撒娇的女生,从来不会去指手画脚地评价伴侣“把男朋友当成你这样真是够了”,而是直接从“我”出发,说“你这样做真的让我很受伤”。同一件事,前者让人不快,后者却让人怜惜。
看到大部分的小伙伴都已经阅读完了,这个片段告诉我们(what)在想要表达对他人意见的时候,如何使用焦点放在人身上的沟通方式。焦点放在人身上就是我们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来陈述我们的想法,代替以“你”为主语的直接评判。
WHY:因为我们在表达对他人意见的时候,不自觉的就会将自己的主观看法和评论带入其中,而此时,表达稍不注意就会得罪了对方。
设计互动提问:那大家一起来看看,以下哪些是我们表达的感受,哪些是表达的我们的评论呢?
1,我觉得他的人品不好。 学习者:是评论
2,你刚才那样批评我,我心里很难受。 学习者:是感受
3,我觉得那个老板很不负责。 学习者:是评论
4,因为你刚刚告诉我的这个消息,我开心了好久。 学习者:是感受
看到大家都能够很好的区分出感受和评论的区别,很好!
HOW(细化原文步骤):根据拆页内容,结合相关知识和我的经验,我将以人为焦点的沟通方法细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描述行为,即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行为,而非进行评论。
2, 聚焦自己,沟通中,主题方都是我,聚焦在我上,可以用以我为主语表达。
3, 表达感受,即表达此时我内心的感受,需要得到满足时的如“兴奋”“喜悦”“舒适”等,需要没得到满足时的如“害怕”“担心”“尴尬”等。
举例:就以刚才开头场景中的例子,A同事12:40姗姗来迟,说路上太堵了,我就应该这样对他说:“今天的开餐时间是12点,看到您12:20都还未到,跟您打电话,您没接(描述行为),我(聚焦自己)当时非常着急和焦虑(表达感受),一是我担心您,怕出了什么情况;二是所有人员都到了,我不好让大家干等着”这样说的话,相信那位同事就好接受很多。
Where:那焦点放在人身上的沟通方式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用呢?当然不是,它只能用在当你想表达对他人意见而又不想让对方感到冒犯的时候,如果你仅在跟闺蜜闲聊或者分享心得时就不适用。
场景演练:为了让大家能够掌握这沟通的三步,我们一起来进行场景演练,现在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要演练的场景:你是陈华,你的老公是周磊,这一个月你每天下班后就得赶着回家买菜做饭,而周磊早早下班后就在家里玩游戏,这不,今天由于工作特别多,你加了会儿班才回家,慌慌张张买菜做完饭,吃完后,周磊就又去玩游戏了,你希望他能够帮助你做做家务,比如洗洗碗之类的,你准备找他沟通下。现在请大家认真听一下演练要求:1,设计接下来的对话。2,角色扮演。需要注意的是:在设计陈华的对话时,需要用到我们今天焦点放在人身上的3步,周磊的角色是为了配合陈华使用这3步,而非做杠精。大家清楚了么,如果清楚,就开始行动吧,时间为6分钟,6分钟后我们请1-2组伙伴来扮演。
现场扮演:
陈华:老公,我看你在玩游戏,好玩的很!
周磊:对呀,刚刚把这关拿下来。
陈华:确实,我看到你下班过后从6点玩到9点,感觉确实很好玩,这个月我经常加班,我今天加班到9点,回来还要做饭买菜,吃了饭还要洗碗(描述行为),我(聚焦自己)觉得很沮丧(表达感受)。
周磊:其实我很关心你的,你今天是不是很累,我来洗碗嘛。
谢谢这组伙伴的分享,通过这组伙伴的分享,很高兴的看到大家已经掌握了焦点放在人身上的沟通方法,希望小伙伴们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运用这3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满幸福。
布置任务-特定任务:大家刚才已经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了练习,下面给大家布置一个课后小任务:今天回去后,就找机会跟你的家人进行焦点放在人身上的沟通吧,比如在家庭工作分工上,或者在孩子教育问题上等,聚焦自己,表达出你的感受,让他们了解你的想法,改变之前的沟通方式,让你们的家庭充满爱,回头大家在我们会员群里反馈应用经验,让我们可以共同进步。
任务反馈:
我老公是一个不爱收拾东西的人,他习惯性的把东西随手放,要用的时候又到处找,看着他的书桌上摆满了东西,我实在是没忍住,在周一花了一个小时把他的东西给他整理了下,结果周四的时候他着急着需要打印东西,缺了跟打印线,他找了下没找到就非常生气。
老公:你又把我的打印线放到哪里去了嘛,给你说过很多次,喊你不要动我的东西,你老爱动,你收拾东西就像藏东西,你把我打印线藏哪里去了。
学习者:老公,你的打印线在这里,给你。老公,你桌上的东西放了就一个月,东西是越堆越多,那天我看你在上面办公都很不方便,而且你之前找订书机就翻了半天(描述行为),所以我想着给你收拾下,这样你办公时桌面宽敞些,可是,你刚刚这样指责我,我(聚焦自己)感觉很难过(表达感受)。
今天我们学习了焦点放在人身上的沟通方式,先描述行为,再聚焦自己表达感受。相信通过今天的练习和我们课后的任务,会让大家熟悉并能准确使用这3步,当你真正受益的时候,你会感谢现在努力改变的自己,预祝大家都能遇到更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