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全晓庆,是一位二级拆书家,目前正在三级的升级打怪过程中;同时,我也是福州闽江分舵的组织长老。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拆页分享是来自于王世民的《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今天的主题是:如何在时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快速解决问题。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时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运用“假设思考法”快速的解决问题。
【图书介绍】
(事件场景)设想下某一天来到公司,突然老板喊了句,某某某,来一下。于是给你布置了一个任务:你在一周内**事情处理下。哇,我的机会来了。我一定要好好的表现。但,当你在执行时,你发现这件事可能有20+种的可能性;又或者任务资料不齐全,你至少需要花一周的时间去收集,一周内无法解决。
(提问)大家可以回想下,你是否也有接过这种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时间短、难度大、信息不齐全。当时的你是怎么处理的?加班加点的去做?或随机选个某个解决方案开始做?最终的结果是怎样的?这过程你感受到的是什么?
(影响)遇到这类事情,如果处理不好,也许会影响到上级对我们的工作能力判断,轻则错失晋升加薪的机会,重则可能饭碗都要丢失了。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我们很经常会遇到这种时间不足、资料不全的情况,如果我们按照一般的思路去处理,很有可能我们没办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影响到我们的生活、事业的发展甚至会对自己失去信心。
(解决)这本书《思维力-高效的系统思维》将带我们一起去学习如何可以通过系统思维更清晰地认识问题;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在时间不足、资源不全的情况下,如何能够快速解决问题。
不多说,我们就一起来进入今天的片段学习吧。
【量表自测】
接下来,想先邀请大家做一个测试。来一起看看我们解决问题的习惯性思维是什么样的?以下有5个题目,请仔细阅读下面表格中的每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给自己打分。测试完,可以统计下你的得分。
(学习者自测结束后)
若分数低于11分的,则当你遇到问题时,习惯从问题出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称之为一般推论法;若分数高于17,则你解决问题,更多偏向于今天所要分享的假设思考。若在两者中间的,则你解决问题时候,会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方法。若你属于一般推论法,你将认识到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思维;若你本身具有“假设思考法”,今天的学习将带你探寻“假设思考”背后的思维,并将其强化。也许你对“一般推论法”“假设思考法”仍然迷茫,没关系,我们接下来先来看看原文片段是怎么说的。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阅读时间,请大家阅读完毕后举手示意我。
假设思考与一般推论法的异同
假设你和一个可爱的宝宝独处,这个宝宝只有3个月大,还不会说话,你的任务是陪伴他一个下午。开始你和他玩得很开心,宝宝手舞足蹈,你颇有成就感。不知什么原因,宝宝突然开始哇哇大哭,你会怎么办?
也许你已经是几个孩子的爸妈了,哄孩子是家常便饭,不足挂齿。但是想想当初初为人母(父)的时候,你是怎么做的?或
者你可能会说我还是个孩子呢。那看到弟弟妹妹哭个不停,你总不能袖手旁观吧。
你会怎么做呢?你可能会说打电话求助“场外观众”,这不失为一种办法。有没有你自己独立解决的办法呢?
(不妨放下书本,思考30秒。)
可能会说我会检查一下尿不湿,看宝宝是不是尿湿了,不舒服。
你可能会说我去泡奶粉,喂宝宝喝奶,看看他是不是饿了。
你可能会说我要回忆一下之前一起玩的时候做过什么,看是不是不小心弄疼他了。
你可能还有其他很多答案。
无论哪一个答案,你不妨想想一下你对自己的这个解决办法有百分百的自信吗,是不是实施了这个办法后宝宝一定不哭了?你也许会说这哪能百分百,如果觉得是尿湿了,我就检查一下尿不湿;检查了没有湿,不是这个原因,我再喂他奶粉;如果喂他喝奶时,他舌头往外吐不喝奶,我再想其他办法。总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哈哈,恭喜你!不知不觉中你已经在用假设思考法了。
我们再切换一个场景。
假设你和一个8岁的孩子在一起,8岁的孩子自然已经伶牙俐齿了,你的任务同样是陪伴他一个下午。同样的情况,开始你和他玩得很开心,孩子手舞足蹈,你自己颇有成就感。不知什么原因,孩子突然开始哇哇大哭。你会怎么办?
你应该会说我直接问孩子哪里不舒服不就行了。这可是会说话的大孩子,可以信息收集全了再处理。这就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般推论法。
一般推论法从问题发生的源头寻求解答,先收集与分析资料,再以归纳法逐步求解,这是一套标准的问题分析与诊断流程。
假设思考法先缺省一个或几个可能性最高的结论,再以资料与实验加以验证,逐步修正。
简单来说,一般推论法和假设思考法最大的区别就是方向性问题。
一般推论法是从问题到结论,从问题出发,顺向推导,一步到位。
假设思考法是从结论到问题,从结论出发,假设验证,逐步到位。
两者的区别如图2.6.2所示。
在这个拆页,我们看到“一般推论法"与“假设思考法”的介绍与对比。
(提问)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假设思考法”呢?大家可以细看下原文末的对比图。
(学习者回答)时间紧迫、数据很少的时候。
(回应)对,在时间紧迫,数据很少的情况下,适合使用“假设思考法”。
那到底怎样才叫“假设思考法”呢?我们一起一步步来看:
首先,假设思考法是从结论到问题。在这,我们是否可以将其分解问题与结论两个部分来看。在假设思考法中,对问题与结论分别有什么要求?我们先来看看问题部分。
1、问题:还是片段中的案例宝宝哭的案例,我们进行扩充。
(提问)假设当你是和一对龙凤胎宝宝在一起,这会女宝宝哭了;而后你对男宝宝采取这一系列假设性的措施,合理吗?
(学习者回答)不合理。
(回应追问)对,明显不合理,不合理原因是什么?是我们把问题对象搞错了,对吗?
(学习者点头回应)。
2、在问题与结论之间,我们脑袋迅速闪过了宝宝哭的各种可能性结果,于是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假设。
3、(提问)我们回想下,当我们照顾不太熟悉的宝宝时候,面对宝宝这种时候,大部分人会先检查尿不湿、或泡奶粉等,而不是先温度测量,确认是否生病呢?是吗?
(学习者回答)嗯,是的。
(回应追问)那是为什么呢?是因为我们觉得宝宝饿了、尿不湿太满了这类的可能性相较于生病的可能更大些?对吗?
(学习者点头回应)
所以,我们解决这类问题,从结论出发的前提是:预设一个/几个可能性最高的结论。
4、而后,我们对这类可能性进行资料与试验的验证。
5、最后再根据验证结果,进行逐步修正。
所以从假设思考法的概念和要点,我们可以归纳出假设思考法的五个核心步骤:第一,界定问题(想清楚你要解决什么问题);第二,建立假设(罗列尽可能多的假设);第三,明晰关键假设(通过判断关键去寻找可能性最高的假设);第四,验证关键假设;第五,快速调整。
当然,并非说一般推论法来解决问题不好,而是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更合适的方式。假设思考法,利于我们能够加速解决问题的速度,帮助我们构建大局观,同时让我们不轻易被信息的洪流给淹没。
【场景设计】
那假设思考法有这么多的优势,同时我们也强调实践是最好的学,所以接下来,给大家一个场景,请大家根据这个案例场景,应用“假设思考法”进行小组讨论并形成一个解决方案。场景案例材料发给各小组,小组内可以查阅并记录。
假设你是一位营销专家,一个手机公司的刘老板想花一天5万元的咨询费,请你解决手机销售不佳的情况。刘总非常重视你,亲自去机场接你。在一顿寒暄之后,他迫不及待地让你帮他分析销售问题。这个时候你才第一次见他,根本不了解他们公司的情况,你要怎样回答他呢?提醒,你是一名一天5万元的高级咨询顾问,如果你回答说,你还不了解业务,要深入了解后再给出具体方案,就有点差强人意咯。可是要张口就说,给出的方案不能解决公司的实际问题,还会被人看作不专业。所以这时,需要请你用“假设思考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小组讨论时间5分钟,而后请小组派代表分享你们的“假设思考法”下的解决方案。
【小组1讨论结果呈现】
1、界定问题:与刘老板确认,理清理想销售额与目前销售额的差距;
2、建立假设:对销售额不达标的原因进行假设:⑴ 手机外观不讨喜;⑵ 手机性能不佳;⑶ 销售渠道出现问题;⑷ 业务人员人手不足或异常;⑸ 宣传不到位;⑹ 手机价格过高或过低。
3、明细关键假设:询问刘老板,获得与假设相关的一些信息,判断假设性最高的原因。{ 假设关键假设为销售渠道出现问题,同时宣传不够到位(此手机外观精美、性能与竞争对手旗鼓相当……)}
4、验证关键假设:先从拓宽销售渠道开始,1个月后看销售情况是否有好转;
5、快速调整:根据验证结果,进行调整。若销售情况不见好转,则考虑加强宣传力度……(以此类推)
【布置任务】
经过现场演练,我相信大家对“假设思考法"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要一下子转变思维并非是那么容易的事,所以请大家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对你生活或者工作中遇到任何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尝试着用“假设思考法”的五个步骤进行解决,并做沉淀。在下周六之前,发送到我们的学习群里。若有同学提前完成,记得随时上传噢,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学习。我会在下周六的时候跟踪大家的完成情况噢。
【学习者作业】
要解决的问题: 做的功能-获取日志数据反应比较慢,不符合要求。采用“假设思考法”五步骤处理此问题:
第一,界定问题:获取日志数据比较慢
第二,建立假设:
1,取数逻辑太复杂
2,系统性能不好
3,多个依次请求,没有并发请求
4,重复请求了数据
5,数据冗余,量太大
第三,明细关键假设:
取数逻辑太复杂是最大的可能,其次是请求的时候依次请求,影响了速度。
第四,验证关键假设
先验证最有可能的,简化取数的逻辑,看看对速度的提升有什么影响,再试试并行请求的影响
第五,快速调整
其两个的影响并不是很大,然后快速调整,试试系统的性能,放到系统性能更好的环境进行测试,看看效果的影响。(最后确定是因为本机的跑系统,性能一般,导致速度比较慢)。
【小结】
关于“假设思考法”的拆书学习到这就结束了,请大家记住我们的“假设思考法”的5个步骤:界定问题、建立假设、明晰关键、验证假设、快速调整。当然,这五个步骤都可以分别再继续深入学习,后续我还会持续给大家带来他们的深入学习,比如如何用"5why分析法”界定问题,如何在系统思维建立假设等等,欢迎大家前来学习围观。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