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们,大家好!
(自我介绍)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陈丽霞,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运动爱好者,培训管理者,终身学习者;今天给大家带来《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的分享。
(学习目标)希望大家通过本次分享,能说出并行多猜测的步骤,并应用到沟通中;
(F)《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作者崔莉莎,人气精时力导师。他融合多年计时收费的律师执业生涯中的实战检验,提出解决七类常见问题的方法,并经过线上线下学员的实践检验,实用有效。(A)与其他时间管理书籍相比,他把时间和精力管理放在一起处理,打破传统时间管理领域,充分使用、扩展和升级可用资源,(B1)给读者带来资源,时间,精力等方面的收获,让你一年几乎能当成两年来用,提升时间的数量和质量。(B2)通过今天“并行多猜测”的学习,将使你更好管理精力,通过并行多猜测摆脱消极思维对精力的负面影响。
为方便接下来的学习和讨论,我们先进行分组,坐在前面的伙伴为一组,坐在后面的伙伴为一组。请大家用2分钟阅读拆页,读完的伙伴,举手示意我,谢谢!
02破解方法之一:并行多猜测
并行多猜测的做法有两个要点:
第一点,对任何一件事,并行给出两种以上的可能性猜测。而且,至少有一个可能性是中性或积极的,不能全是消极的猜测。
第二点,尽可能地验证我们的猜测。没有经过验证的猜测,永远都只是“可能性”,而非结论。
在日常实践时,并行多猜测有两种具体的应用场景。
场景一:如果条件允许的话,直接与对方进行一次坦诚的沟通,表述我们的猜测,并向对方确认。具体步骤如下:
第1步:描述客观事实;
第2步:并行做出两种以上猜测,至少有一个是中性或积极的;
第3步:请对方确认,验证猜测。
以前面情形3为例,我们可以这样直接和婆婆当面沟通:
(描述事实)妈,您刚才关门时发出了很大的声音。
(猜测1)您是不喜欢我睡懒觉吗?(偏消极猜测)
(猜测2)还是您今天心情不好?(中性猜测)
(猜测3)或者是有其他原因呢?(中性猜测)
(向对方确认)您可以告诉我吗?
这是一个小伙伴的真实例子。当时,婆婆的回答是:
“啊,刚才窗外正好有阵风吹进来了,关门的声音有点大,也吓了我一跳。你不舒服就歇着吧。平时工作也辛苦了,今天没事的话就多休息。”
看,如果这位小伙伴使用读心术的话,很容易误认为婆婆是个“恶婆婆”。而当给出了两种以上的猜测后,不但化解了对婆婆的误会,还意外发现虽然婆婆平时言语不多,内心里确是非常体贴的好婆婆以后的婆媳关系更融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跟同事沟通到某个点时,同事突然笑了,你可能会想他是不是在嘲笑我;又例如,请同事帮忙做一个配合工作,对方说最近很多工作,拒绝了你。这时,你可能会想:明明清闲得很,却说自己很忙。在日常中人们经常猜测别人的想法,动机,行为,这些没有经过验证的猜测被当成了结果,他会加重我们经历的负担,分散精力。
破解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并行多猜测,(what)什么叫并行多猜测?对一件事情同时(并行)给出两种以上的猜测,并进行验证。(why)它可以帮助大家从消极思维转变至中性和理性,摆脱消极思维对精力的影响。(where)并行多猜测可以用于坦诚沟通的场景,也可以用于自我猜测验证的场景。
(How)今天主要分享并行多猜测在坦诚沟通下的运用步骤。他主要分为以下3步:
1、 描述事实:客观描述事实
2、 并行猜测:2中以上猜测,并至少有一个中性;
3、 验证猜测:请对方确认,验证猜测;
(案例)例如:过去,在公司走廊里,同事与你插肩而过却没有和你打招呼,你心里可能会想,对我视而不见,太不把我放心上了。于是带来的影响是在工作中你处处会看他不顺眼,更严重的可能会因一点小事而发生重大冲突。
假如我们运用“并行多猜测”进行坦诚沟通可能结果是:
您好,小宋,刚刚我跟你打招呼,你没有反应,(描述事实)
是没有看见,(猜测1)
还是因为我们之间有什么误会,(猜测2)
还是说你今天心情不好?(猜测3)
你可以告诉我吗?(验证)
他说,啊?不好意思,我今天没有带眼镜,没看见!刚刚的不快瞬间消失。(why)所以当我们遇到一些现象的时候,可以多用“并行多猜测”的方式,给自己更大的视野去猜想,以及验证,让我们的精力朝积极方面发展。
(预防异议)有的伙伴会说,有时候我们去跟他验证,他也不会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还是会用各种理由进行解释和掩饰,(也许他的没有带眼镜就是一种掩饰的说法),那同样没有什么意义。
我们想要的意义或目的是什么?找到真相?还是跟他保持良好的关系?还是为了解决问题?所以,当我们通过并行多猜测验证后,就算对方是掩饰,但是当我们进行沟通和解决后,对方也知道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影响,并会积极的去做出调整,下次当出现同样的情形的时候,他可能会采取更有效的方式进行回应,我们自己也能更坦然的去对待。而不是有一个梗杵于我们之间,消耗我们的精力;
(A2分步催化1)大家刚刚已经学完并行多猜测的使用步骤,未来一周你将会如何应用呢?例如:你正在兴致勃勃的发表演讲,发现台下有人在打盹。又或者:周日下午你叫婆婆不要追着孩子喂饭,婆婆把碗筷放到厨房,然后走进房间,拿起自己的小包包出门了……等等,请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周你可能遇到的实际情境,小组内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案例1:我给人发微信,他没有回我,却在另外一个群很活跃;
案例2:在做业务培训的时候,我在上面讲课,有一些人在台下交头接耳,我心里想讲的时候不听,不尊重人,到时候用的时候不懂
案例3:我在巡视早读的时候,看到有些老师拿着手机在看,心里想这些老师都不知道学校规章制度吗?
(A2分步催化2)在你刚刚写出的情境中,如果用今天拆页中学到的方法,你会怎样运用?请小组讨论和分享。
案例1:我刚刚给你发信息没有回复,你是习惯不回信息呢,还是你是觉得没什么事情就不用回复啦,还是在忙其他的事情然后就忘记了?你能告诉我吗?
案例2:我在上课,看见你们在交流一些事情,你们是有什么急事要商量,还是认为已经明白了不需要听?还是我讲的不好,不吸引,你能告诉我吗?
案例3:我刚刚在巡视教室,我看到你在讲台上拿着手机在看,你是忘记了学校的规定了吗?还是有紧急的事情要处理?或者是其他原因呢?你可以告诉我吗?
看来大家都掌握了并行多猜测的步骤:描述事实,并行猜测,验证猜测,期望大家在实践中更多的应用,今天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