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透过结构看世界》 所属活动: 拆书帮蜀汉分舵 2016年第33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 学习目标: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

开场: 张臻凯,培训,标签1、小资;2、进取心;3、追求圆满。根据参加人数分为2-3组,每组3-5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结论先行,以上统下

“以名举实,以词抒意,以说出故”。要想表达清晰,就必须有结论。例如:要汇报机毁人亡的事故,首先先说结论:“今天发生了一起一等事故”,上级一听就明白了事故的严重性,然后,他需要听你讲发生原因,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准备采取的措施等。若下级先讲事故现象,处理情况等,上级会不耐烦甚至勃然大怒。

表达的时候只有辞还不够,还必须要说明这个结论的理由,称为“故”,有了理由的结论才能成立,可以理解为以上统下。

举个例子:当你出门上班的时候,你的家人对你说:

(结论)“请你带把伞”

为什么?

(理由)“因为天气预报说今天有大雨”

以上统下有3个方面非常重要:

1)有结论   2)有理由    3)结论和理由相联系。

结论和理由通常用“因为”、“所以”等因果链接词连接。

组织简单的对话或问题时,我们可以把理由放在前面,但当问题比较复杂,理由比较多的情况下,还是先讲结论,再讲若干条理由,显得更加有条理,论据更充分,也能避免听者的猜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大家都知道“说清楚”和“听懂”是两个维度的问题,那如何让听众和说者在一个频道上呢?

    其实是有技巧的。技巧也很简单,就是把你的想表达的结论放在表达的最前端,然后再考虑支持核心思想的论据按重要程度、关联度等因素按层次表达出来。但要把握一点:理由一定要支持你的结论,最好层层递进。总结成八个字就是“结论先行,论据充分”。

    如果不这么做,那效果就是鸡同鸭讲,自说自话了。这里我们来看一个比较糟糕的例子:秘书汇报会议的过程:领导好,陈总说他不能参加下午3点会议;小陈说可以晚点开会,但明天10:30前要见客户,所以不要安排在明天10点半前;李秘书说唐总明天晚上才能飞回来;会议室明天已经预定了,但周四可以。会议时间放在周四上午11点比较合适,您看行吗?如果你是领导听了秘书这通汇报,有啥感觉?是不是有一堆乱麻的感觉,不知所谓。

    但如果我们把握好“结论先行,论据充分”这个基本原则,换个说法:领导,今天的会议改成周四上午11点,可以吗?因为这样陈总、唐总都方便,小陈也能参加,并且本周只有这天会议室没有被预定。

    大家体会一下这样的汇报,结论前置,然后在按导致事情变化的原因,按重要程度先说参会人员,再讲会议室。在说人的时候,又按职务高低进行排序,这样重新考虑充分的理由并且按照重要度排序的汇报,充分体现论据的重要性和层层递进的要求,这样是不是更能让人理解呢?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现在请大家按小组分享下自己或者身边是不是有这样的伙伴,曾经向领导汇报或者同事工作沟通的时候,说了一大堆,没有焦点,最后听众忍无可忍得说到:你到底想说啥?温馨提示:本环节时间3分钟,希望大家尽量表达,请组长控制时间。。。。。请各小组选派一个伙伴做简单分享

    1小组:我给领导汇报我一个星期做了多少事,然后领导就批评我没有重点;

    2小组、我有个同事,领导问他工作进度。他就给领导发一个很长很长的邮件,里面详细记录他几点起床,干了哪些事情,结果经常被领导批评。现在领导看到他的邮件,都懒得看了。

     A1+:在刚刚的分享中,如果让你就案例使用“结论先行,论据充分”的方法,你会怎么重新整理沟通内容?时间5分钟,请组长控制时间。。。。请每个小组选派代表分享。

     1小组:以后汇报会说这个星期一共拜访了多少客户,其中签单多少,有意向多少,没签需要公司的支持是哪些,还有多少是暂时没有需求的。

     2小组:定期将手上工作进度向领导做汇报,汇报分为第一部分已完成情况,第二部分要完成或者超额完成目标需要的资源,第三部分工作上的困难,需要领导支援的。

    感谢大家积极参与,希望通过今天的拆书,能在以后的沟通、汇报时提纲挈领,做到有礼有节。我的2-1拆书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