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关键对话》 所属活动: 自我肯定+用讲故事代替冰冷的数据+沟通中 所在级别: TF1-2 学习主题: 沟通中如何控制情绪 学习目标: 学习者在对话时如果出现情绪化时,学会用反推法控制情绪。

开场:

           开 场:
大家好!我叫蔡抒言。那个“拆书,说。就是我”,对!我就是蔡抒言。下面,我会带领大家,用RIA的学习方法,一起来学习《关键对话》这本书其中的内容。我先给大家做一个分组:左边2个小伙伴为一组,右边3个小伙伴为一组。 

图书          介绍: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图书《关键对话》是一本沟通类的工具书。它集4位作者共同的智慧结晶、用了20多年的时间、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找出其“关键对话”中共有的特征和行为,提炼出的处理关键对话的方法。我们今天来学习其中的一个片段。好,下面我给大家发今天的拆页文稿,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这段文字。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控制想法的技巧 (摘自《关键对话》P97)

    要想放缓转瞬即逝的主观臆断过程,避免随之出现的激动行为,你应当一级一级地沿着行为方式模型向前反推。这个过程需要费点儿脑力,首先你应当停止当前的做法,然后分析自己为什么这么做。整个反推过程是这样的:

○【行为】关注自己的行为表现。询问:我是否表现出沉默或暴力应对的方式?

○【感受】确定行为背后的感受,询问: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的?

○【想法】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询问:产生这种情绪的想法是什么?

○【见闻】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询问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何依据?

     通过这个反推过程,你会让自己置身于思考和质疑活动中,进而改变其中的一个或多个因素。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我看到大家都读完了,那么下面我就带领大家一起来对这段文字进行拆解。

why】与他人对话时,我们都会遇到有些想法的时候,即我们常说的情绪。出现这种情况时,我们往往因为过往的经验而形成主观臆断,继而被情绪俘虏,做出不合理的行为,让对话陷入僵局甚至不欢而散。

    这件案例让我联想起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件事情。 这个周一,我们单位有一场120人的活动,我做为项目的配合人员,本来只是携助配合活动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但是第一天晚上安排住店时,我发现主要负责的几位同事都不在酒店,只有我一个人在酒店入住,我把这件事情反馈给了项目主要负责人,但他居然没有感觉问题的严重。当时,我就觉得很不爽了,我觉得这个领导对事情太不负责了,而且还很包庇他们。我自己手头还有其他主要负责的事情要做,这个项目自己只是配合人员,主要的人员都不操心,我干嘛要操心。于是,当微信群里项目负责人再来沟通工作的时候,我就选择了沉默,不回应。

    这件事情产生的后果,是领导认为我做事不配合,态度不积极。

What】所以,当对话当中面对双方都有想法产生时,我们就要学会控制想法,找到方法,让心情平静,沟通顺畅。那具体我们该怎么做呢?

How】我们可以尝试用反推法来分析自己想法的产生。

  首先,关注自己的行为。看看自己是否沉默不说话,或者言语开始过激,或者口气不太好,沟通的气氛不好等等。如果现在我来处理这件事情,我肯定会先关注自己的行为,是否选择了沉默回避的行为。

  然后,确定自己的感受如果是有情绪,我就会想想这种行为背后是不是有很大的情绪,分析一下,当出现这几种情况时,自己的感受是什么?比如沉默不语时,会不会有郁闷、 自卑、压抑的感受 ;或者说话过激时,会不会产生恐惧、尴尬、愤怒等感受。

接着,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我再回想一下,是不是因为这位负责人的某些言行举止让自己产生沉默?自己为何会有这样的感受?是不是因为认为自己是一个loser而不想表达,生怕自己表达有误而造成不好的结果,所以才沉默。

最后,探索想法背后的逻辑。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个问题的时,都会有不同的想法,所以当想法产生时,我们只是看到一个所谓的行为结果,而此时,我们应该回到这个想法背后的逻辑上,比如,产生loser的自卑感可能是因为之前经历了一些失败的事情,人在屡屡受到失败挫折的时候,就会郁闷、 自卑、压抑,把自己封闭起来,对话过程中就很容易保留意见,沉默等等。

经过这个反推后,我想自己就会稳定情绪,平静客观地和这位负责人去沟通这件事情了。

where】这种方法适合于有目的性的正常沟通与交流,不适用突发状况时出现强烈情绪后的改善方法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指令:下面呢,我就想请在座的小伙伴一起来回忆一下,在最近这一周或者这一个月内,你遇到过因为主观想法,没有控制好情绪,导致产生沉默或暴力应对的经历呢?

  我们按之前的分组来讨论,大家各自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我给大家5分钟时间来讨论。然后我会请一位学习者来分析一下交流的结果。

好,可能大家还沉浸在刚刚的交流过程中,但时间有限,可能有的小伙伴还没学完,下面我想请一位小伙伴与大家分享一下。

    分享者小猫 昨天晚上,辅导孩子做作业,在沟通过程中因孩子拖拖拉拉,与他好好说话,他居然不以为然,还认为我哆哩哆嗦,我被他这种行为引发情绪并对他吼了起来,我很愤怒,觉得他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没有时间管理的概念。     

    A2布置任务学习了今天这个控制想法的方法后,我想请大家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比如:未来一周内,当你和    沟通时,控制自己不要有情绪,要平稳心情好好沟通。大家在制定目标后,可以按以上的方法再制定一下行动计划,并衡量你制定的这个计划好不好操作,是不是便于实现。

如果时间够,我们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析一下他未来的沟通场景。

学习者:在接下去的一周里,我要控制好情绪,不会和老公为了他乱放东西而生气。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关注自己的行为,当再遇到这种情况时,先控制自己发脾气的情绪,不会上来就生气,就烦躁。也不会再去想我又要不停给他收拾,让自己的劳动总被他破坏。最后还要来分析一下,为何老公会总不爱把东西归纳到家中的指定位子,那是因为有时候我太强势了,给他压力,让他觉得很不自在,有时候他是故意这样做给我看的。所以,这样想想,我觉得我也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好好和他沟通。

好了,小伙伴们,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