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被讨厌的勇气》 所属活动: 10月30日 西丽拆书 求鼓励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求鼓励—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学习目标: 使用“鼓励四步曲”给予回应,营造自由、平等的沟通氛围

开场:

感谢主持人。

大家好,我是alisa,为今天拆书特意准备的三个标签:

1、从小被表扬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而自己却很清楚,实际真没那么好。导致很长时间,我非常在意别人的感受,忽视了自我

2、从固定思维在向成长思维转变的路上,这或许也是我下次准备拆书的主题

3、喜欢分享,今天带拆3-1。最近阅读了很多关于心理学、行为学、人生哲学方面的课题,自己很是受益,也希望今天的分享能给大家以启发。

为便于接下来的学习,我们先分下组:(为讲解更顺畅,实际分组在后面的互动环节)

左手边3人一组,右手边的2人一组。


事件场景】:

请问大家有听过那“别人家的孩子”的微博吗? 互动

学习者:嗯(点头)

2012年2月,迅速在网络“走红”,评论高达16000多条。

内容大概是:从小我就有个夙敌叫, “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孩子从来不玩游戏,不聊QQ,不逛街,天天就知道学习。长得好看,既听话又温顺,回回年级第一,还有个有钱又正儿八经的男/女朋友。会做饭,会家务,会八门外语。。。

听过吧?  互动

学习者:听过(纷纷点头回应

网友们纷纷响应,自己一路就是被这么“比”着长大的。上学,比成绩;毕业,比证书;毕业后,比工作、比收入;退休了,还得比孩子。

提问

在坐的小伙伴,不知道你是那个少数、“被表扬”的、“别人家的孩子”,还是多数、“被批评”的、“自己家的孩子”呢?想想自己什么感受?

学习者:都有

假如现在你做家长你会怎么做?会怎么对待你的孩子或未来的孩子?想想会带来哪些不同呢?有孩子的有彭大哥,其他的伙伴可以留作以后用。

影响】:

没错,这就是教育现状:普遍推崇“奖惩教育”,现在越来越被心理学、认知行为学等科学证实:短期内或许会带来行为改善,但从长期的话被批评的孩子很容易自卑、缺乏自信;而被表扬的,轻者,容易让人怀疑表扬的真诚度;严重的容易人失去自我,变成“讨好型”的人。

解决】:

今天拆解的书《被讨厌的勇气》,整本书以愤世嫉俗的青年和哲人的心灵对话形式呈现,给我们深刻剖析了人生三大课题:交友、工作和爱,对自我成长和疗愈非常有帮助。

通过今天的分享,希望大家今后再跟别人反馈时,不再评价性的给予表扬或是批评,而是采用鼓励四步曲的方式回应,从而营造自由平等的沟通氛围


学习目标:

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大家能够辨识(行为)鼓励的行为,在需要给他人反馈时(界定),使用鼓励四步曲(澄清)给予回应,营造自由、平等的沟通氛围,使对方感受到尊重,从而更好的发挥自我潜能,解决问题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1分钟快速浏览拆页,读完后抬头示意我下


拆书主题:求鼓励——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青年:干涉和援助有什么不同呢?

哲人:请你想一下关于课题分离的讨论。孩子学习的事情,这是应该由孩子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或老师无法代替。而干涉就是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预,做出“要好好学习”或者“得上那个大学”之类的指示。

另一方面,援助的大前提是课题分离和横向关系。在理解了学习是孩子的课题这个基础上再去考虑能做的事情,具体就是不去居高临下地令其学习,而是努力地帮助他本人建立“自己能够学习”的自信以及提高其独立应对课题的能力。

青年:这种作用并不是强制的吧?

哲人:是的,不是强制的,而是在课题分离的前提下帮助他用自己的力量去解决,也就是“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直面课题的是其本人,下定决心的也是其本人。

青年:既不表扬也不批评?

哲人:是的,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以上,拆页片段结束。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看大家都读完了拆页。

WHY/WHAT】:

拆页告诉我们:以育儿为代表的,一切人与人的交流活动,阿德勒心理学都坚持:“鼓励:既不表扬也不批评”的立场。

表扬或批评,只是“用糖或是用鞭子”的区别,背后的目的都是操纵,操纵那些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有种俯视感。

对,既不表扬,也不批评,我们求鼓励。 互动

互动提问】:

那么,才算真正的鼓励呢?通过例子来看一下:

妈妈准备晚饭,6岁的小明在摘菜,桌子、地上被搞得一片狼藉。妈妈看见后,有以下几种回应:

概念对比1】:

反例1】:

一种:我家宝贝真棒”。(动作:点赞)

提问,互动】:请问这是鼓励吗?

学习者:不是,这是表扬。

关键点1】:

对,不是,是表扬,评价性的表扬,我们不提倡

由此得出,鼓励的第个关键点:不带任何正面或负面的评价,尤其要避免“你真聪明”、“你真棒”等简单评价性表扬,我们要那些好的、积极的行为或事实的描述。

概念对比2】:

反例2】:

种:这么大了,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我像你这么大时。。。

提问,互动】:这个呢?

学习者:批评,最烦。

关键点2】:

对,也不是,指责,带有评价性的指责,要严格禁止

得出鼓励的第个关键点:杜绝带有贬低、侮辱性的指责,侧重描述行为事实,对他人带来的好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

概念对比3】:

反例3】:

三种:宝宝,把桌子、地上收拾干净,一会我们要吃饭了”。

提问,互动】:这个呢

学习者:不是,这是指示。

关键点3】:

对,这是命令,是指示。

从而得出鼓励的第三个关键点:不命令,不直接给建议,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自己想办法解决。

 

行动步骤】:

通过上述概念对比,我们得出,鼓励是在双方平等关系的前提下,帮助他人用自身能力解决问题。

进而归纳出鼓励的核心步骤,即“鼓励四步曲”

第一步、描述积极行为:事情都有两面性,先将着眼点放在积极方面,去描述事实或行为。比如,上课调皮的孩子,往往领导力高。不遵守制度的员工,往往创造性强;

第二步、描述正面影响描述行为给他人带来的好的、正面的影响。要尊重客观事实,不带夸张成分;

第三步、提问引导不命令,不直接给建议,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对方自己想办法;

第四步、表达谢意平等的表达感谢欣赏。仅仅说声“谢谢”就好。要比“我以你为荣”,之类的俯视性表扬,要好过几百倍。

上面情景例子,按“四步曲”优化,妈妈会这样说:宝宝把菜摘好了,还摆放的整整齐齐,费了不少心思,花了好长时间吧(描述努力行为),这样妈妈做晚饭就轻松多了,很快我们就可以吃上晚饭了(描述正面影响)

接着妈妈指着桌上的菜叶:“宝宝,刚摘完了菜,桌子、地上剩下不少菜叶子,你觉得吃晚饭前我们还需要再做点什么呢?(提问引导解决)

小明想了想“哦,是啊。妈妈,一会你炒菜,我把它们收拾干净,这样我们很快就可以吃晚饭了。”

妈妈笑了笑:“好的,谢谢”(平等表达谢意

正面例子】:

再举个例子帮助大家理解。

其实在给拆书家的反馈环节,就可以很好的运用“鼓励四步曲”。有一场关于“重新定义”的拆书,当初我的反馈是:

“苹果”:拆书家准备很充分。拆页排版简洁整齐,配有图书封面和介绍,加了分割线,还特意配有步骤示意图。特别是在互动环节,拆书家宁愿选择拆书超时,而没有去打断学习者分享(描述积极行为)。这些都加深了学习者对拆页和技能点的理解,增强了学习者的体验效果。(描述正面影响)

“洋葱”:关于拆页步骤2,想跟拆书家探讨下,让对方从A观点转移到自己的B观点上来,你认为有哪些好的方法呢?学习者比较感兴趣,是否可以再优化。(引导解决)

最后,非常感谢拆书家的分享,我很受益,谢谢。(表达谢意)

【预防可能的异议并加以讲解】:

这时,或许有小伙伴会问,不批评吧,可以理解,怎么表扬也不行?

这是个很好的问题。

比如,你老公/男朋友夸你衣服漂亮,常常是:“衣服不错,你穿上很漂亮”;更有甚者,看都不看就“漂亮”,两字回你。而鼓励的方式是,比如我们的美女亦晨(学习者):“你身材高挑,这件裙子正好长到脚踝,上面还有小碎花,再配上你长长的学生头(描述),给我一种飘逸、温暖的感觉,嗯,我很享受(影响),谢谢亲爱的(感谢)”。

听到第二种亦晨(学习者)是不是开心的要死了。

可能有人又问了:“鼓励四步曲”是不是每次4步都要用上,实在想不到积极行为怎么办?

四步是高手水平,大家可以视情况而定。不一定必须有积极的描述,或只客观描述事实、影响也行,只要开始行动,哪怕只是其中的任何一步都很有帮助。

我们只要记住,鼓励,不带任何主观评价,要在平等的基础上,帮助他人用自身能力解决问题。

【适用边界】:

“鼓励四步曲”,使用范围很广,一切人与人的交流活动,所谓好的、不好的都可以尝试。

当然,涉及到人品、法律法规等原则性的情形除外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场景设计】:

接下来邀请大家编写一个小故事剧本。 

设想一下,在未来一周,你会有哪些事情需要给他人反馈的,尝试运用“鼓励四步曲”来完成。

比如,有一天,你家孩子第一次自己主动完成作业,字写的歪七扭八,或许就是想多玩会游戏;同事负责的一个项目刚有起色,进度严重滞后;又或是今天的拆书反馈等。

要求:设计出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双方的对话、动作等。

现场指导分组:

左手边3人一组,右手边的2人一组。

时间4分钟,各小组先确定主题,然后结合今天“鼓励四步曲”,根据角色讨论,主要内容写在拆页上最后请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角色男朋友扮演者(学习者:亦晨),

女朋友扮演者(学习者:静雯)

时间下星期六下午

地点商场

背景/起因男女朋友两人一起逛街,女朋友看到漂亮的,自己喜欢的衣服,女朋友想买,可一看价格略显贵。

经过:女朋友运用“鼓励四步曲”跟男朋友沟通

结果:女朋友最终达成心愿,成功买了自己喜欢的衣服,双方都很开心。


主角出场:男女朋友手牵手一起在商场逛街。

女朋友:亲爱的,你每次帮我挑的衣服都挺好看的,很有品位,我都可喜欢了。(描述积极行为,对男朋友撒娇)

男朋友:哦,(现场羞答答的,脸都红了)

观众:好害羞的男朋友哦

女朋友:我穿你挑的衣服,同事们都夸我呢,夸我有一个好的男朋友,我都觉得幸福感满满的。穿上漂亮的衣服,跟你一起出去参加活动,大家也都觉得你好有面子哦。(描述正面影响)

男朋友:哦,说明我挑衣服的眼光不错。

女朋友:对,你挑衣服的眼光很不错。亲爱的,你看,这件呢,这件衣服怎么样,要不我去试下?

男朋友:点头)

女朋友:亲爱的,你看,怎么样,是不是很好看呀?(对着男朋友又开始撒娇),这么有品位的衣服才能配得上你我,不是吗?

男朋友:(男朋友再次陷入害羞情景)

女朋友:是不是穿上特别有范,下周末穿着,我们一起参加朋友聚会怎么样?(提问引导)

男朋友:恩,这衣服穿起来确实很好看,很有范(羞答答地说)

女朋友:哎呦,那要怎么办呢?(女朋友边看价格变撒娇)有点贵哟,要一个月工资呢?(提问引导)

男朋友:亲爱的,没事,买下了。

女朋友:谢谢亲爱的,爱你呦。(表达谢意)

男朋友:嗯呢

女朋友开心地挽着男朋友退场了,全场大笑


拆书家:好,女朋友运用“鼓励四步曲”成功让男朋友花了高价钱给自己买了件漂亮衣服,两人都很开心。


结束语:


好,最后,今天的分享基本结束,希望借助今天分享的“鼓励四步曲”(手指向白板板书内容,1、描述积极行为;2、描述正面影响;3、用提问引导的方式,帮助对方自己解决;4、平等的表达谢意。能给大家以启发,我们都不再是那个“别人家、或是自己家的孩子”,都能真正的做回自己,平等且幸福。

 

好,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