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TF2-4的拆书现场,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邓男神。我的三个标签4D修行教练,高效沟通探索者,个人成长的学习者。我先给大家分个组,左手边小伙伴为一组,右手边小伙伴为一组。
【图书介绍】2min
F特征:《关键对话》由四位顶级培训师共同编著,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他基于20多年来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从中甄选出大家公认的对话高手,找出其在“关键对话”中共有的特征和行为,层层剖析,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A比较:其他沟通类图书一般是给出大量沟通技巧,读者看完之后还是不知道如何使用。和其他沟通类图书相比,本书针对性更强,只着重解决双方沟通出现极大矛盾可能引发严重后果的情形。并且书中使用的案例都是我们身边都会经常发生的事件,更加通俗易懂,阅读起来更吸引人。
B利益: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日常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B2:我今天选择的两个片段帮助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提升对关键对话的敏感度,并且能够在被误解时及时消除对话双方的误会,在安全、坦诚的氛围内进行沟通。
关系:这两个片段具有递进关系,片段一在面对关键对话时怎么营造安全对话氛围,片段二教我们在被误解的时候怎么处理误会。
【学习目标1】1min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现场能够在遇到关键对话时用营造安全氛围的方法暂停对话,说出自己的意图,营造安全对话氛围。
暂停对话、营造安全、返回对话
我们先从伊芳谈起。伊芳决定和丈夫讨论棘手的关系问题,这是一件好事。她本来就有些不安,没想到对方还对她言语攻击,这位老公可真会帮倒忙。现在她该怎么办呢?她该怎样做才能回到坦率健康的对话模式中呢?如果换做是你,当安全气氛受到威胁时,怎样做才能有效地和对方沟通自己的看法呢?这时你应当跳出对话内容,不要纠缠于刚才说过的话。伊芳转身离开是因为过于关注约坦所说的话。如果她关注的是丈夫的对话气氛,就会发现对方是在冷嘲热讽,这是一种沉默应对的方式。约坦没有选择公开交流自己的看法,而是采取了胡乱批评的错误回应方式。他为什么会这样做?答案很简单,因为他感到这次对话不够安全。很不幸,伊芳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然,我们这么说并不表示约坦的做法是可以接受的,也不表示伊芳必须容忍对方的行为,而当务之急,要强调的是对话者的审视自我。此时,他们应当扪心自问的问题是:“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如果你的真正目的是想就夫妻关系问题展开健康对话,那你就必须不时忽略在对话中遇到的突发情况,在这里即约坦的冷嘲热讽。接下来,伊芳应当营造足够的安全气氛,以便和丈夫公开讨论私密问题,讨论对方应对方式的错误之处以及任何值得关注的情况。如果她无法做到这一点,那就只能在沉默或暴力的错误沟通方式中继续沉沦。那么,她该怎么做呢?在此类情况下,对话“低手”会犯这对夫妻双方的错误。像约坦那样,他们完全忽略对安全感的迫切需要,毫无顾忌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根本不考虑对方如何接受这些信息。或者,他们会表现得像伊芳一样,认为对话充满风险,于是选择沉默应对。对普通对话者来说,他们会意识到安全感出现危机,但往往会采用错误的方式解决问题。例如,他们会采用甜言蜜语的方式掩饰问题,对对方说:“亲爱的,我真的很想和你亲热,可工作上的压力快把我逼疯了,没办法和你共享二人世界。”他们总是通过转移目标或掩饰问题的方式营造虚伪的安全感,这种策略只能逃避真正的问题,永远不会真正解决问题。对话高手绝不会玩这种花招。他们很清楚,要想解决问题就必须对问题进行讨论,而且不能带有任何掩饰、虚伪和欺骗的成分。因此,他们的做法完全不同,他们会暂停对话,营造安全感,然后再返回对话。一旦恢复了安全的对话气氛,他们就可以和对方自由讨论所有问题了。例如,为恢复对话伊芳可以这样说:“我们能不能改变一下状态?我想知道怎样才能在夫妻问题上和你保持同步,如果我们能坦率说出内心的想法,告诉对方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这样肯定能解决问题。我的目的不是要让你内疚,我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带有抵触情绪。我希望能和你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彼此对夫妻关系感到更满意。”(原书P65-66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5min
(why)(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从片段内容可以得知,一般我们在遇到双方观点有很大差距,情绪激烈,存在很高风险的日常对话时,很多人会沉默以对或者转移目标逃避问题营造虚伪的安全感,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又会重蹈覆辙,当对方识破了你在逃避问题,避无可避,你会用指责的方式为自己冲出一条血路,打的对方措手不及,破坏彼此关系。
(what)此时此刻,在察觉到沟通状态进入到关键对话后,可以暂停对话,营造安全,再回到对话中。
(how)
(细化步骤)我们如何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呢?
第一步,提出暂停对话的请求。
第二步,邀请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三步,察觉对方负面情绪并澄清。
第四步,提出共同解决问题的请求。
(反面案例)
3月份的时候,我爱人突然换工作,也没跟我打个招呼。我特别生气,指责他:“你完全不尊重我,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跟我商量的。我们身上还有房贷车贷,你换工作要是还没有之前的工作好怎么办?”他也特别生气地说:“我自己能力自己清楚,你又不懂,吵死啊!”后来,我们大吵了一架,我特别伤心。
(正面案例)
现在学习了营造安全对话氛围的方法,第一步,提出暂停对话的请求。“我们的状态很不好,可否改变一下?”第二步,邀请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我想要在你的工作问题上知道你心里的想法,如果你能够坦率说出来,我们可以一起来想办法解决问题。”第三步,察觉对方负面情绪并澄清。“我并不是不信任你,不尊重,我并不想惹怒你。”第四步,提出共同解决问题的请求。“我希望能和你一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度过难关。”
(预防异议)
这个方法一定会有效吗?并不一定有效果,如果对方对你还不够信任,可能还是不肯说出自己的想法,这个方法可能就进行不下去了。但是你按照这个方法去做,表达了自己愿意心平气和地和对方沟通的态度,可以缓和对话的气氛,等对方想说了自然就会说,这个时候你可以再继续使用这个方法。
(适用边界)
本方法适用于日常对话中遇到情绪激烈,观点不同,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话,不适用于学术探讨、辩论赛等观点交流的场景,因为这些交流的场景本身就比较剑拔弩张,但并不一定会造成严重后果,我们就没必要使用这个方法。
【A1 激活经验】3min
小伙伴们,你们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遇到情绪激烈,观点不同,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话?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要你的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一样;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请大家在组里分享一下你遇到过的类似的情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组内讨论,讨论完毕后请一个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
2019年9月女儿上大学去了,国庆的时候,女儿要回家,我怕她晚了买不到票,就早早提醒她提前买好票,可孩子拖拖拉拉等到29号才想起车票的事情来,她在网上一搜,白天的票全没了,没办法她就买了十月一号凌晨三点的车,等她把信息告诉我后,我当时就火冒三丈,打电话过去说:你知道爸爸很担心你的安全吗?还买凌晨三点的车,马上给我退票,没买到白天的票国庆你也不用回来了,女儿听见我这样凶她,在手机那边大声的哭起来。
【A1+反思加工】2min
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用刚才学的方法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呢?
学习者案例:
第一步,提出暂停对话的请求。
“我现在正在气头上,我先冷静一下再和你说买票的事。”
第二步,邀请对方说出自己的想法。
“你可以和我说说为什么这么晚才买票?发生了什么事吗?”
第三步,察觉对方负面情绪并澄清。
“我不是故意要责骂你,让你难过,正相反,爸爸很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女儿,只是怕你坐凌晨的车不安全,担心你遇到危险,所以才会这样说你。”
第四步,提出共同解决问题的请求。
“从现在开始我们多留意火车票的信息,也许明天会有退票的,一旦有白天的票我就帮你买,实在没有你就坐汽车回来,你说行吗?”
【学习目标2】1min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别人误解目的或意图时,用对比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原书P74-75页)
【I 拆书家讲解引导】5min
(why)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在遇到别人误解的时候通常都会着急上火,第一时间就想要和对方理论,从而发生争执,或者当说不过对方的时候委屈伤心。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消除误会,会导致更深的误会和更严重的影响,伤害感情,甚至关系破裂。
(what)当遇到误解的时候,我们应该停止争执然后用对比法重建对话的安全感。
(how)
片段向我们介绍在关键对话中用对比法消除误会,重建对话的安全感。
第一步,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
第二步,肯定对方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反面案例)上个月,我和一位同事共同竞争小组长的职位,后来领导把小组长的位子给了我。我也看到那个同事非常努力,而且她PPT做的特别好,想要把她拉到我们这组来帮忙,我跟领导说了,他同意我那个同事进我们这组并且给她副组长的位子。我刚跟她说明我的想法,同事很气愤地对我说:“猫哭耗子假慈悲!你是过来向我示威的吗?我不需要你施舍我,虚伪!”当时听完她说这话我一脸懵,我没有这个意思呀!我对她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尖酸刻薄,领导指定我做小组长,你不服气找领导去呀!跟我较什么劲?不愿帮忙拉倒,有什么了不起。”之后,我和那个同事势同水火,谁也不搭理谁。现在想来,是我当时在双方产生误解的时候没有及时消除误解,导致误会越来越深,同事都很难做。
(正面案例)学习了对比法,我会用对比法处理这件事。第一步,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是在向你示威,认为我是在利用你”第二步,肯定对方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相反,我是经过我们竞争的这段时间看到你经常帮助同事答疑解惑,非常乐于助人,并且PPT也做的非常好,所以,我想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好好向你学习,所以我征求了领导的意见可以拉你进组,领导还同意给你副组长的位子。”
(意译案例)
片段里举例比较简单,为了更好理解对比法,我再举一个更贴近生活的案例。我爱人给我庆祝生日,说订好了餐厅,等我下班一起去。我答应了,非常开心。可是临到下班的时候,领导突然召开紧急会议,不能准时下班。事出突然,我忘记跟他说了,又因为在开会,手机调为静音,我也没接到他的电话,害他在餐厅白白等了很久时间。他非常生气,认为我不重视他,工作比他重要!我对他说:“亲爱的,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重视你,忽视你。相反地,我非常感动你今天为我做的一切,精心为我安排生日庆祝,选择了我最喜欢的菜。昨天下班临时接通知要开会,关系到我们月度绩效,所以整个部门的人都留下来奋战了。这样吧,今天我来订餐厅,我们一起来补过生日,好吗?”
(适用边界)本方法适用于被误解,急需澄清的情况,并不适用于你说话产生歧义对方误解了意思的情况,碰到别人听岔了你的意思的时候,你解释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用这个方法。
【A3 促动参加】10min
大家听完我刚才的讲解应该对对比法消除误解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我来设置一个场景,让大家在场景中进行演练如何用对比法消除误解。
小红大学快毕业了,爸爸给她张罗着找工作的事情,想要在本地找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到处帮她张罗着。可是小红不愿意,说已经在北京找了工作。爸爸非常着急,说:“我在本地帮你打听各种工作,你也不给我们打个招呼就跑到北京去了,你眼里有没有我呀?”小红如何用对比法消除爸爸的误解。请大家一个人扮演小红,一个人扮演爸爸,进行一次对话设计,8分钟的时间演练一下,演练结束后请一组小伙伴上来。注意,演练的重点是用对比法说出自己的意图,消除误会。
学习者案例:
爸爸:小红,你快要毕业了,爸爸给你在本地找了一个工作。
小红:爸,我已经在北京找到工作了,您就不用再为我工作的事操心了。
爸爸:你说什么?我在老家求爹爹告奶奶的帮你找工作,你倒好在北京就找好工作了,这么大的事情也不知道跟我商量一下,你眼里有没有我啊?
小红:爸,我不是不尊重您,(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正相反,我很爱您和妈妈,我从小在爸妈的呵护下长大,让你和妈妈操了不少心。我这次去北京就是想要好好锻炼一下自己,让我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能够有能力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一直待在你们的身边我的能力提升也会受到很大限制。您和妈妈年纪也大了,我不想让你们为我操心,想要好好照顾你们。(肯定对方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爸爸:好吧,既然你都考虑的这么周全了,我还能说什么呢?那你在北京好好锻炼自己吧,如果你混的不好,别怪我到时候把你叫回来哟!
拆书家反馈:
这位小伙伴演练的非常到位,先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我并不是不尊重您,再肯定对方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我从小在爸妈的呵护下长大,让你和妈妈操了不少心,再说出自己真实目的,想要好好锻炼一下自己,让我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且能够有能力让你们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一直待在你们的身边我的能力提升也会受到很大限制。您和妈妈年纪也大了,我不想让你们为我操心,想要好好照顾你们。
【A2 催化应用 分布催化1】2min
小伙伴们,在未来一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被误解意图和目的的时候,比如加班回家太晚被爱人误解不顾家,倒垃圾的时候不小心漏了一些在邻居家门口被误解为故意的,买裙子给家里的小朋友,却被孩子误解说妹妹的裙子更漂亮妈妈偏心等等情形,请想一想你会遇到的被误解目的或意图的情形,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 2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1:
下周日,我在家里看到父母给弟弟买了贵重的服饰,我向他们提出不需要花太多钱在穿着上,父母误认为我觉得他们偏心。
学习者案例2:
11月31号同事欧阳有事打电话让我代买工作室活动的物品,但是我拒绝了她。她误解我觉得让我帮个小忙都这么娇情,一点都不给力。
【A2 催化应用 分布催化2】2min
小伙伴们都已经想到了一个被误解目的或意图的情况,那么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对比法则说出自己的意图消除误会,在小组当中讨论一下,2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1:
我并不是认为你们偏心并且内心感到不平衡,(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正相反,我知道你们也很爱我,每次我回家就会做我最爱吃的菜,给我买我最喜欢吃的零食,你们和我说话的时候也非常注意我的感受,我提出不需要花太多钱在穿着上的意思是希望弟弟从小就可以有一个非常正确的消费观,不会盲目追求名牌。(肯定对方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学习者案例2:
欧阳,你打电话给我采购工作室活动物品,我是因为妈妈入院没有时间就拒绝了你,我不是不想帮你。(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我知道你是因为信任我,相信我的办事能力所以才拜托我帮忙,而我其实也非常珍惜同事之间的友情,只是妈妈入院我确实有点着急。匆匆匆忙忙的没有和你解释原因,给你带来了误解,下次我会注意沟通方面的问题。(肯定对方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结语】
当我们遇到日常生活中的“关键对话”时,要先暂停对话营造安全的对话氛围,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有效沟通,理解对方的意图,也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消除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