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荣轩,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自己:
(1)一名轨道交通从业者,为太原人民早日坐上地铁而努力;
(2)一位新手拆书家。10月20日,刚刚成功成为一名一级拆书家;
(3)一个双胞胎奶爸。现在有一对双胞胎女儿,一岁半,努力工作为他们赚奶粉钱。
为了便于我们后面的学习互动,我们先进行分组,可以两个小伙伴一组,左边小伙伴一组,右边小伙伴一组。
下面开始我们的拆书之旅,我们今天讲的是效率管理的CORD模型
一、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此次学习后,大家在遇到新的任务后,通过收集和记录、整理、评估4个步骤解决工作中思路不清、计划性不足的问题,提升工作效率。
二、图书介绍-FAB技能
F特征:首先我要介绍今天拆的书籍《学会工作—如何做事更高效》,作者是格蕾丝 马歇尔,一位效率达人,她就职于全球领先的效率培训公司,书中的内容,就是马歇尔这么多年来工作的精华提炼,每一个工作场景的困惑,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是一本值得放在枕边、案头的工具书。
A优势: 这本书与其他书籍相比,给出的工作技巧更加贴近工作场景,结构分明,操作步骤清晰,每个知识点后都有思考问题,可以引起读者更加深入的思考,阅读起来简单明了。
B1利益:我们看一下这本书,你是否面临以下情况,加班是否已经成为你的工作常态;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领导对你的工作总是不满意;和同事交流中总是容易吵起来;你是否觉得自己就在瞎忙;你是否想打破这种常态,高效专注的工作,《学会工作:如何做事更高效》可以带个你答案,带你解决你职场中遇到的问题。
B2利益:今天的拆页讲的是效率管理的CORD模型,带你高效的管理自己的工作,让你提升工作效率,摆脱加班的命运;
《学会工作—如何做事更高效》P14-16工作堆积如山时怎么办?
你是如何管理性工作的?是倾向于处理紧急的事情,还是碰到什么就处理什么?是一接到任务就开始行动,还是任由它们堆积如山?是做事情一把抓,还是有选择的忽略一些,或是无动于衷?
如果工作超出你的能力范围,那么直接开始处理新工作会让你精疲力尽并且没有成就感,还可能导致你永远都在“灭火”,即一直在处理紧急的事情,而不是推进对你有意义的事情。你总觉得自己在拼命追赶,却不知道忽略什么,它们反过来会让你付出代价。
CORD效率模型
CORD效率模型可以帮助你思考如何管理工作H和生活需要完成的所有事情。CORD的是Capture and Collect(收集和收记录)、Organize(整理)、Review(评估)和DO(行动)的首写字母缩写。
1、收集和记录
首先,想想你需要收集和记录的所有事情:行动、想法、任务、项目,等着他人配合的事情,等等。把这些信息记录在哪里?一个单独的笔记本,还是不同的笔记本里?收件箱里还是纸片上?直接写进工作安排,还是努力把一切装进脑里?你记录下内容方便查看吗?有遗漏的事情吗?
2、整理
整理涉及对工作的界定。这一步是为了寻找“什么事情都值得做”和“下一步怎么办”的答案。这个环节的“交通管制”是为了暂时停下悬而未决或需要等待的事情,删除不值得的事情,并确保正在采取的行动与目标相符。
3、评估
在这个环节你要完全进入管理者模式——着眼于大局,这时你要停下来手中的工作,思考自己面前做的所有工作。例如各方面进展怎么样?哪些工作步入正规?接下来怎么办?在这个环节你要评估自己的项目,并确定方向和重要性。例如,为了这个周流出时间,你要怎么做?你的重点是什么?这是反思的好机会:你感觉怎么样?你在抗拒什么?你的精力怎么样?你有没有给具有重要意义的事情腾出时间?你需要在哪些方面做出改变?
4、行动。
行动就是坚定的执行计划并保持干劲。你对工作进行整理、定义和评估后,就该行动了。此时,你应该发动汽车,把注意力放在前方的道路上,然后开启旅程。即便到了这一步,你依然会遇到阻碍,例如,分散你的注意力的事情、障碍物、道路凹凸不平、意外封路、急转弯,等等。遇到这些问题时,你要立刻作出反应。通过这种锻炼,你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有所提升。
我看大家都看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Why】:我们工作生活中会接收到新的任务,大家可能会下意识的立马开始行动,感觉是自己执行力强的体现。
【What】:这个片段告诉我们处理工作生活中的一个科学方法,CORD效率模型即收集和记录、整理、评估、行动,学会这4步骤,能让我们将自己遇到的事情有条不紊的开展。
【Where】:当做工作中遇到新的任务时候,特别是当任务量饱和的时候接收到工作新的工作任务。
【Why not】
如果不采用这个方法,还是像之前不加思考的马上行动,当工作接收速度超出自己的处理速度的时候,任务就会堆积并且越堆越多,你只能通过加班延长工作时间来完成工作,慢慢陷入加班的困局,精力疲惫不堪。
【How】
那按照CORD效率模型该怎么做呢?
(1)收集记录自己接收到的任务,自己的想法、思路。记录在本子上,电脑上都可以。
(2)整理自己的思路,聚焦对目标有用的任务,无用的工作任务直接删除;
(3)评估各项工作的优先级,各个工作的重点任务,制定行动计划;
(4)按计划执行,完成后删除任务;
【反例】
在这里我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一段经历。上个月9月10号,公司开始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每个分管领导
有一个联络员,分管领导认为只是简单的一个汇报材料整理工作,就让我参加,我也立马开始该项工作。在活动开展几天以后,发现这是一个三个月的长期工作,每天都占用自己大量的时间,自己的各项工作开始陷入半停滞状态,自己每天工作加班来解决手中的工作,但仍然进展缓慢,部门领导也对自己有微词。
如果应用今天的拆页,我们看一下自己可以做哪些调整,改善自己的状态呢。
【正面例子】
1、收集和记录:收到任务后,将自己手头的各项工作进行收集记录,包括一些工作想法、工作进度;
2、整理:整理自己工作思路和工作进度,梳理区分牵头工作、配合工作,思考各项工作下一步步骤以及需要的资源;
3、评估:
(1)区分哪些为本月、本周的工作,并且制定工作计划;
(2)与领导沟通,将一些事务性工作交由其他同事帮忙开展;
(3)重要且有进度要求,申请其他同事一起参与解决。
4、行动:按照自己的行动计划进行开展,完成后删除进行下一项工作。
拆书家提问设计:
现在进入A1环节,大家试想一下,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形,自己工作堆积如山,新的任务还源源不断涌入,回忆一下当时是怎么做的,并在小组内分享。时间2分钟。
现在我们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时间1分钟。
子涓姐:上个月中旬,我负责公司的一个湖南项目投标工作,投标工作涉及技术文件校核、财务审计、销售业绩整理、标书编制、商务对接等多个工作。当时自己只是自己在脑海中一遍一遍想,然后安排开展工作,但最后还是有2项工作遗忘了,项目合作方问起时才想起来,后面加班完成这2项工作。
六、A1+反思加工(7~9分钟)
想想你在过去的一周,面对领导安排的新任务,你是如何做的,运用刚才学到的CORD效率模型,你会怎么做?
请大家小组讨论一下并写到便签纸上,3分钟后,我将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请小伙伴进行分享。分享时间2分钟。
子涓姐:接着前面投标的例子,结合今天学习的CORD效率模型,如果在遇到同样的情况,我会先将客户、项目的要求进行收集、记录。然后整理投标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并对各个环节的工作进行拆解,形成一个工作清单,确定各个工作的负责人以及自己要亲自来做的工作。其次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评估,并重点盯住项目的重要环节,其他工作由各个任务承担人来全程负责。最后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执行,每周开会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会议确认,这样确保没有工作被落下。
【结语】
好,感谢子涓姐的分享。根据大家刚才的分享,已经可以按照我们的CORD效率模型进行思考了。
回顾一下今天学到的知识,到接收到新的任务可以用CORD效率模型,即收集和记录、整理、评估、行动来开展我们的工作。
大家回去的时候,也可以把我们过去发生的类似的事情,用CORD效率模型一下写下来,这样会有更好的提升,也希望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可以应用。OK,那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效率管理的CORD模型就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