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孟庆红。首先感谢今天来参加太原黄河分舵拆书家过级活动的各位伙伴,感谢师父、感谢各位评审。我先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深度读书者、新手拆书家、亲子咨询师。
今天我带来的拆页来自于《正面管教》这本书。这本书是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在1981年出版的,它是一本公认的育儿经典之作,核心理念就是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在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把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教给孩子。
今天的拆页分享中,我们将请小伙伴分组做组内讨论,所以我们现在先做一下分组,从这边开始,按顺时针方向数,相邻两两分组。现在大家手里拿着的就是这次要分享的拆页,请大家先阅读拆页,时间是1分钟。
【原文】
当我们专注于解决问题时,孩子们就能学到如何与他人相处,并且拥有了面对下一个挑战的工具。不,他们不会在下一次总是能处理得好(大人也不会在第一次尝试时就能学到手),但他们会从中学习。大人们面对的挑战是要放弃自己的疯狂念头——你要受到伤害才能更有收获。我之所以反复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种观念在我们的文化中太根深蒂固,以至于必须通过伤害孩子来教给他们分辨对错。
关注于解决问题与关注于惩罚,甚至关注于逻辑后果相比,会营造出一种非常不同的家庭氛围和教师氛围,你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会因此而改变,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也是如此。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告诉我,当他们关注于解决问题时权力之争大大减少了。
关注于解决问题的主旨是:问题是什么以及解决办法是什么?当大人肯花时间训练孩子,并且放手给孩子充分的机会施展他们的解决问题的技能时,孩子们就会成为出色的解决问题的能手,并且能想出很多有创意、有助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来。
“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1H”和第5章的逻辑后果的4个R非常相似,事实上前三个R是完全一样的,唯一不同的是H。然而关注点是非常不同的,因为他强调的是帮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而不是为问题付出代价(通过惩罚)。
关注于解决问题的3R1H
一、相关Related
二、尊重Respectful
三、合理Reasonable
四、有帮助Helpful
好,大家读完了吗?大家已经读完拆页,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拆页的理解。
WHAT:
所谓关注于解决问题是指,家长在处理孩子不良行为的时候,我们要与孩子都明白问题是什么以及怎么样去处理这个问题。孩子的不良行为,有这几种情形:第一是孩子缺乏知识、意识、能力的行为,第二是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适合年龄的行为,第三是因为失望、生气处于情绪状态下而产生的行为。
WHY:
关注解决问题的注意力着眼于未来的行动导向,而不是着眼于过去,追究是谁的过错。通过这个方法的练习,能够帮助家长让孩子在感觉良好的氛围中学会分辨对错,培养处理事件的能力,也能够让孩子和家长形成正面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HOW:
关注于解决问题要在家长的情绪比较平静时,与孩子一起解决问题时使用,它必须要同时满足3个R、1个H这四个要素,具体是:
1、相关Related,执行方法的行为必须是与问题相关的。
2、尊重Respectful,采取的方法是基于和善而坚定的态度,不能让孩子产生被指责、被羞辱的感觉。
3、合理Reasonable,是指孩子和家长都认为这个解决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4、1个H,Helpful,对孩子是有帮助的,而不是让孩子感觉到难堪、痛苦、受伤,让孩子感觉很糟糕。
现在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夏天,孩子们放暑假,孩子拿特别小的小口饮料瓶在饮水机上接水,结果洒了一地水。当时,我没有关注到怎么去解决,而是问他水槽里洒了水了没有。他恼怒地说我在指责他。
现在我在回想,假如我关注于解决问题,问他当时那种情况该怎么办?他自己拿墩布之类擦掉;擦完之后,我最担心的是水槽里是不是也洒上了水,接着问他还有没有地方也被洒上了水?“问他”这个解决方法的行为,直接关注于解决“洒了水”这个问题,与问题是相关的(R),给了孩子尊重(R),“问他”这个行为也是合理可行的(R),而且是对孩子有帮助的(H)。这就是在教给他生活的能力,就是3R1H,即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
WHERE:
这个方法适用于亲子教育、学校教育中,在面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时使用,也适用于家庭里、单位内部解决某个错误、失误时使用。不适合用在讨论争执事项的场合里。
A1激活经验,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组)到这儿,我对拆页的讲解结束,我们已经都明白了关注于解决问题是在什么时候使用,如何使用,在使用时需要满足哪些要素,现在我们要进入A1环节,请各位小伙伴就近两两分组,
相互交流一下你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或者是在生活、工作中,遇到的犯了错误的或产生失误的家人、同事、朋友时,是怎么处理的,有没有关注于解决问题,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时间是5分钟。
大家组内讨论结束,现在请1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案例,时间是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学习者简称“妈妈”):
今天早上这位妈妈6点多起来,洗好衣服,孩子说要吃方便面,妈妈说,她去买方便面,让孩子自己叠起被子。妈妈买回来方便面,看到孩子在床上玩电脑。妈妈说,“孩子,时间来不及了。现在有两个选择,要么你去煮方便面,我来叠床;要么你叠床,我去煮方便面”。孩子选择他叠床,妈妈煮面。妈妈煮好面,孩子还没叠好床,此时妈妈很生气。妈妈想了一下,说,“孩子如果你现在不去叠床的话,方便面就会泡过头了,不好吃了。”此时,孩子很快去叠好床,去吃方便面了。
学习者总结:
妈妈说,现在能做到“关注于解决问题”的态度,但是要做到3R1H,还相差很远,今天学了这个拆页,感觉到自己还需要多练习“关注于解决问题”这个方法里的这些要素。
A2催化学习者应用:
好,感谢这位小伙伴的分享,相信经过我们刚刚的回顾、讨论、以及这位小伙伴的分享,更明白了“关注于解决问题”的应用。现在请各位小伙伴用手头的便签纸写一写未来一周内怎么应用“关注于解决问题”这个方法,要有具体的目标,具体的行动方法。目标要具体明确、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有时限;方法,要对应于拆页讲解中的方法。时间1分钟。
学习者案例记录:
目标:平常孩子放学后总要玩到吃过晚饭才做作业,有时候晚饭准备得晚了后,他做完作业的时间也就到9:30以后了。今天晚上回去和孩子来一次“关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实现在未来一周内,放学后玩30分钟就开始写作业。
方法:
1,问孩子,他愿意在放学后玩30分钟写作业,还是愿意玩20分钟写作业?
2,问孩子,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他知道已经玩了30分钟或者20分钟。
(这位小伙伴的A2,要解决的问题“玩到吃过晚饭才写作业”,解决方法通过“问”的方式与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符合3R1H,相关、尊重、合理、有帮助)
好了,这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我们能在拆书的路上,通过不断地练习,切实解决在纠正孩子不良行为时遇到的各种问题,感谢各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