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孟庆红。首先感谢今天来参加拆书帮太原黄河分舵拆书家的过级活动的各位伙伴,感谢师父、感谢各位评审。我先介绍一下我的三个标签:深度读书者、拆书家新手、亲子咨询师。
拆书帮介绍:
介绍完自己,我想为大家分享一下我认识的拆书帮。所谓拆书,他是一种成人的学习方法论,是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在读书过程中,通过拆书法,让理念、方法用行动落地。他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拆书法是基于RIA便签法的读书学习方法。RIA便签法有三个便签,其中,R:选择的原文片段,I:用自己的语言讲解拆页、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A:有A1、A2、A3,A1是指向过去,激活学习者过去的经验;A2,指向未来,催化学习者未来的行动计划;A3强调当下的练习,促进学习者现场的演练。而拆书帮就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以分舵存在。目前为止,全国在各地有49家正式分舵、40家筹备分舵、会员2000多位、三级拆书家300多位。拆书家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他的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来达己助人。
接下来开始我的拆页分享。今天我带来的是非常经典的书《正面管教》,我选的拆页是第23~24页中的内容。拆页已经发给大家,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先阅读拆页。
《正面管教》23页~24页
【原文】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 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2, 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是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3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大家已经读完拆页,我想分享一下我对拆页的理解。
【WHY】在我们的亲子交流中,尤其是当孩子不配合我们的要求时,我们常常会在情绪状态下,通过大嗓门、力量型态度、权威等的方式,来让孩子配合我们的要求,这样只能是“赢了”孩子而不是“赢得”孩子。当孩子屈服于我们家长的权威时,会导致孩子的反叛、对抗、愤恨或退缩,这样不利于培养孩子完整的自尊人格。
【WHAT】在这段拆页正好告诉了我们如何赢得孩子,让孩子配合我们。拆页中讲的是,当家长希望孩子配合完成某件事项的时候,可以通过彼此感受的交流和对配合完成事项的方法的探寻,来“赢得”孩子的合作。具体的方法是:
【HOW】
1、觉察态度
家长需要觉察自己和孩子交流中的态度,因为我们的态度会让孩子通过“非语言信息”来解读我们对他观点、感受的理解和接纳,对他内在需要的尊重和公平。比如,在自己意识到孩子不配合时,觉察一下自己的情绪,是愤怒、焦急还是平和,来调整自己的态度。
2、体会、核实、同理孩子感受
体会不配合状态下孩子的感受,并与他核实自己体会到的是否正确。在得到孩子正确的回应时,同理孩子的感受,并给孩子讲解自己儿时不配合自己家长的事件、感受。
3、坦诚自己感受
此时也不忘体察自己的感受。当我们在友善、尊重、真诚的与孩子同理了他的感受时,他就会乐意听我们的话了。
4、探寻方法
与孩子一起关注如何解决这一事件、或者如何避免这一事件再次发生的方法。激发孩子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如果孩子想不起来,我们可以做一些引导。在一起探寻解决方法的过程中,要用笔记录下来。
5、筛选最佳方法
一起对探寻的方法进行筛选。挑选最合适的方法。对于需要长期配合的,需要同时与孩子设定里程碑,设定例外情况的应对措施。
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可以在与孩子平等的状态下,“赢得”孩子的配合,同时也培养孩子的完整的自尊人格体系。
【WHERE】这一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也适用于师生之间、爱人之间、以及在友好关系希望保持并深入时的一对一的交流,既适用于赢得长期的合作,也适用于赢得短期的当下的合作。但是使用这一方法的前提,必须是在交流双方的时间都允许的状态下进行。
【A1】
此时,我想到了我和孩子在暑假里因为每天读10+分钟书的一个案例。
暑假刚开始,我想让孩子每天读读英语短文和古诗。和孩子说了这一想法,孩子欣然同意。然而在几天后,她便开始各种推脱、找借口、故意忘记,各种的不愿意。当时,我和孩子说,我们一起想个办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吧。孩子很配合。她说了她想到的方法,我也记录了下来。但是同样在执行了几天后,又复旧如初,在我催促几天后,她明确告诉我“妈妈,我不想做这个了!”我也自觉比较沮丧。
【A1+】
现在结合这段拆页反思,孩子虽然表现得很配合,但是她是什么感受,我并没有体会,更不用谈去核实和同理,只是想当然的认为,她愿意,那就是好现象。当发现孩子需要催促时,也没有及时去与孩子交流,体会她的感受,而只是以家长自居,要求孩子为自己“愿意去做”这一承诺而负责,同时我也没有对孩子坦承我自己的感受。在催促孩子的时候,我的态度,也带有主观强制性。而且对于这一需要长期配合以至于形成她的行为习惯的事项来说,也没有设定里程碑、例外情况。整体感觉是一种相当“毛糙”的“赢得合作”的做法。
【A2】
得益于这次拆页,让我看到了自己在争取孩子配合的过程中的一些没做到的点,对于自居于“深度读书”的我来说,也更看到了“拆书法”的绝妙之处。接下来我计划对于“孩子不愿意做家务”这件事,来一次“赢得孩子的合作”的实践。
孩子开学了,原本就不愿意做家务的她,有了更多的不做家务的借口。我计划和孩子商量实现每周日做一次家务的目标,家务内容是墩地、擦灰尘、整理房间,坚持一月。
首先,我选择我们双方合适的时间、和情绪状态。和孩子说出“做家务”这一分工。周一~周五,我和爸爸负责家务,周末她需要做一次家务。(觉察情绪)
其次,我要观察她的情绪状态,体会她的感受,并与她核实。同时表示可以理解,告诉她,我小的时候,我妈妈让我做家务时的情绪和感受。(体会并核实孩子感受)
这同时,我也要体会我自己的感受,是否对她的不愿意配合态度而不满意,坦诚告诉她我的感受和需要,觉察我自己的态度,是否做到了“友善、真诚、尊重、关注”(觉察并坦诚自己感受)
然后,我们开始一起寻找解决方法,以她为主,我为辅,我来记录她的想到的方法。我们一起挑选最合适的方法。(寻找方法、筛选)
最后,共同设定里程碑,设定第一周为试验期,第二周为确定期也是第1个里程碑点,第三周为第2个里程碑点,第四周为第3个里程碑点。(设定里程碑)
里程碑点达成时,我们会选择一项纪念仪式或者奖励,比如相约一起去看个电影、吃个蛋糕、或者享受特殊时光等等。
当然,也要为例外情况发生时,预留补救措施。
好了,这是我今天要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我们能通过不断地练习,切实解决在亲子关系中我们遇到的诸如“配合”的问题,感谢各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