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爱学习的伙伴,晚上好,很高兴和大家相聚在这里,一起拆书学习。
【自我介绍】
我叫锐群,“锐不可当”的锐,“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群,来自北纬18度美丽三亚。用三个标签来让大家认识一下我:1,学习爱好者,尤其热衷于把书中的知识转化为能力;2,健身爱好者,健龄3年,从过去只能跑1.5km进步到到能一次完成10km;3,自我颠覆者,我经常自省自问,会不断尝试过去没做过和做不到的事情。
【讲解“拆书和拆书帮是什么”】
正式开始学习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所谓“拆书”是一种适用于提升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成人学习,它区别于在内容中划重点注重知识的记忆、复述知识内容以知识为中心的学习法,而是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提升,解决如何把知识运用在实际场景中,如何解决学习者当下和未来实际问题,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经历以及规划具体运用的一种学习法。
它包含RIA三个基本环节,R是对原文内容的阅读,I是对阅读内容的深入解读反思,我们叫引导促进,A是拆为己用,关联学习者过去的情景、当下演练使用和未来的运用规划。
拆书学习,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可以让学习者通过阅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拆书,是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学习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是一个公益性组织,由赵周老师创立,它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让大家都能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拆书帮的口号是:不破不能立,不拆不成器,把知识拆为自己的能力!
《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如何听 孩子才肯说》P190
我个人之所以比较喜欢这种方法,是因为它切实可行。它是一个真正在看,在听,在注意,然后大声说出你所看到的和所感受到的过程。
为什么这么一个简单的过程,会产生这么意义深远的影响?从我们日复一日对孩子细微处的描述,孩子们也在不断地增加他们内心的力量。孩子发现他可以把杂乱的屋子整理干净他能做个礼物为他人带来帮助和安慰,他能抓住观众的注意力,他能写出感人的诗篇,他能做到守时,他有控制自己的能力,他主动、灵活。所有这些都会存储在他的内心,没有人能夺去。今天有人对他的评价可能是个“好孩子”,明天有人可能对他的评价是个“坏孩子”,但是他用康复卡鼓励妈妈的那些时光以及他不知疲倦坚持学习的那些日子,在他心里是不会被抹去的。所有这些经历,都可以在今后受到挫折和困惑的时候,给他安慰和鼓励,也都会成为他日后成功的基石。
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描述你所看见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好的,看到大家都已经阅读完片段,下面我来分享一些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这段原文的主要内容是赞赏,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大都希望被认可、被赞赏,赞赏给人带来诸多好处,比如:促进沟通、增进情感、强化人际关系等等。
也许大家体会过,在沟通中,对方恰当的赞美,可以很快获得我们的好感,使得谈话更愉快、交流更尽兴;在职场中,上司/同事的赞赏,往往让我们工作有干劲更努力;在家庭和亲子教育上,恰到好处的表扬,可以增进情感,减少矛盾冲突,还能促进成长。
当然,相反的,我们有时也碰到那种“让人内心毫无波澜,甚至还想打人”的赞美!比如“哇!你今天好美/帅!”“天哪!你穿这身衣服真好看!”“你真棒!”“经理真是领导有方。”“领导英明。”“做的不错,再接再厉。”等等,其中有些一开口就让人反感,另一些,尤其频繁用在同一人身上,同一个场景下,最为有毒。不走心,图嘴快,流于表面,内容平淡单调,感叹浮夸,泛泛而谈。对方内心会问:到底美在哪?好在哪?怎么领导有方?如何英明?无细节也不具体。习惯于长期使用这种赞美方式的人,难免会给人建立起浮夸、不实在、不靠谱等印象,在沟通上,得不到深聊;人际上,不被深交;工作上,不被托付和重用。
怎样的赞赏是有效的呢?人需要被认可、被关注和被重视,能够让人感受到诚意的赞赏会比较有效。赞赏中表达得具体,言之有物能让人感受到确实得到关注;真实表达出自身感受则表示真正抒发情感;用精炼的一个关键词来补充赞赏,能代表自己发自肺腑的看法而不是人云亦云。以上这些往往就能把话说到对方心里去。
作者在原文片段中就提供了有效赞赏的技巧,它避免了多数人在赞赏他人时普遍存在的“内容平淡单一,浮夸和泛泛而谈”等问题,也解决了想赞美他人时不知从何说起的内容匮乏苦恼,做到了具体、走心且让人印象深刻。这个方法在促进沟通、增进情感和加强人际关系时,家庭、工作场景下都比较有效,而在对方感受到有强烈目的性或存有偏见时不宜使用。
具体方法步骤是:
1.描述你所看见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
【A1】激活经验
我有这样一个经历:
今年九月二号学校开学,我儿子第一天上小学,老师布置的作业是练习写自己的名字。当天晚上我陪着他写作业,他的名字笔画多,结构对于一个孩子来讲有点复杂,有左右结构还有上下结构,所以他写起来有些费劲。
我先是捉着他的手,规范的写几遍,同时告诉他怎么区分结构来写笔画,然后让他独立自己写。一开始他写得不那么工整的,我一边监督一边纠正。为了鼓励他,我就会说:“不错,写得比刚才的好看了,棒棒哒,继续加油!”,那半页纸书写过程中,每遇到他不耐烦或是不满意自己时,我都是这种大同小异的鼓励“已经越来越好了,不错的,写得挺好,加油。”虽然最终完成了作业,但是这个过程中不断的鼓励还是很让人心累的。
反思那次鼓励孩子的经过,我用“你做的已经很好了”、“非常棒!继续加油!”这样的语句和方式,就是泛泛而谈,不具体无细节,没有描述我观察到的孩子的具体事实,更没有描述我的感受,在面对同一个情况的前两次这样的赞赏可能会有点成效,但是反复重复这样的说辞会显得平淡单调,得不到内心的认同。孩子在当时依然会有“我太难了”的想法,会出现各种放弃的念头。
【A2】规划应用
(目标)为了优化和掌握这种有效的赞赏方式,接下来的一周里我有两晚陪伴孩子学习的安排,分别在周一和周三(具体时间),用手机app高效todo设置当天晚上6:30的提醒,标为橙色任务,提醒标题是“对孩子有效赞赏”,每晚至少一次有效赞赏(频次),效果的衡量标准是:孩子会很专注的继续写作业或是学习,或是会主动分享他自己做的好的地方,他可能会说“爸爸,你看,我觉得这个写得特别好”/“你看,这些题不用你教,我都会做了”。完成了两次后在周末和爱人分享这个过程,来加强这个方法的学习。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大家和我一样,都能在这样的学习中得到成长,不断进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