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掌控习惯》 所属活动: 【拆书帮立水桥分场No.3】《掌控习惯》+《韭菜的自我修养》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习惯叠加,帮您轻松培养新习惯

开场:

主题:习惯叠加,帮您轻松培养新习惯 (字数:380)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大家好,我是戒森哥,刚刚介绍了我的三个标签,跑步、读书和作职场中幸福的人,其实大家会发现,有两个标签都与习惯的养成有密切的关系,今天的主题是关于培养习惯。

【FAB介绍法】,能够清晰辨别出F、A、B

F)特征: 来自《掌控习惯》,作者是美国的James Clear,是习惯学院的创始人,他把培养习惯的4步模型,演化为培养习惯的4大定律,作者说,只要涉及人类行为,本书就是指南。

A)优势: 本书是《纽约时报》和《华尔街日报》推荐的畅销书,与其他相关书籍相比,它提供了高达56个案例,同时培养习惯的4大定律,经过了50万人亲身验证,很具普适性。

B)利益:很多时候,我们刚刚坚持了一周的新习惯会被,突然到了的日程变化打破,或是一直想改掉的坏习惯,却是望尘莫及。

B1:其实每个人都想快速养成好习惯,戒除不良习惯。本书提供的4大定律,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养成良好习惯,同时利用定律的反面,帮助戒除坏习惯。

B2: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就是聚焦于4大定律中的第一定律,显而易见中的习惯叠加的方法,通过习惯叠加,使新习惯的触发更容易,让培养新习惯变得易如反掌。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下面我们用1分半的时间来阅读一下拆页内容。

【主题】习惯叠加,帮您轻松培养新习惯 (字数:500)

【片段来源】《掌控习惯》-詹姆斯·克利尔(美)

【R-阅读原文片段】

当谈到培养新习惯时,你可以充分利用行为的关联性。建立新习惯的最佳方法之一是确定你已有的习惯,然后把你的新行为叠加在上面。这叫作习惯叠加。

习惯叠加是执行意图的一种特殊形式。与其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培养新习惯,不如将它与当前的习惯整合。

这种方法是由BJ·福格作为其小习惯项目的一部分创建的,它可被用来为几乎任何习惯设计显而易见的提示。

习惯叠加公式是:“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

例如:冥想。每天早上我倒完咖啡后,我会沉思1分钟。

健身。脱下上班穿的鞋后,我会立即换上我的运动装。

习惯叠加.png

图7:习惯堆积通过将新行为叠加在旧行为之上,增加了你坚持习惯的可能性。

这个过程可以重复进行,以将许多习惯联系在一起,每一个习惯都是下一个习惯的线索。

感恩。我坐下来吃晚饭时,会说出当天令我感动的一件事。

婚姻。夜里上床睡觉时,我会亲吻一下我的伴侣。

安全。我穿上跑鞋后,会给朋友或家人发短信,告诉他们我在哪里跑步,需要多长时间。

关键是把你想要的行为和你每天已经在做的事情关联起来。

一旦你掌握这个基本结构,就可以通过将各个小习惯串联起来创建更厚重的习惯叠加。

这使你得以充分利用一种行为牵连出另一种行为的自然反应-狄德罗效应的积极版本。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I-用自己的语言重述】    (字数:1000)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拆页的理解。

I: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拆页介绍了一个建立新习惯的方法习惯叠加,已有习惯上叠加新行为,培养新习惯。

why)(不这么做的坏处)在建立新习惯时,如果直接做,没有触发提示,很容易三分钟热度。固定时间、地点培养新习惯,如果没有触发提示,习惯也是很难养成的。

举个例子:我刚开始培养冥想习惯时,是选择了固定的时间和地点的,傍晚回到家,在客厅做几分钟冥想,但因没有触发新习惯的措施,再加上忙碌和状态变化,很快就放弃了。

 (how)我们看看如何利用习惯叠加来触发新习惯。

首先,列出当前的习惯,整理每天都不间断的习惯行为,找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列出清单备用

第二,在这个清单中,为新习惯找到最佳融入位置。先考虑相关性,已有习惯是否可以成为新习惯的线索,比如健身,脱下上班穿的皮鞋后,立即换上运动服。相关性是个主观视角,最重要是考虑叠加对触发的引导效果,因果关系越强,叠加效果越好。再有要具体化,明确时间与地点,比如“计划午休时,做十个俯卧撑”,这样不具体。在吃午饭前还是后?在哪里做呢?改为“当我合上电脑准备去吃午饭前,在办公桌边上做十个俯卧撑。”这样就具体清晰了。

第三,确认一下这个习惯叠加是否可以重复,与新习惯频率一致性,如果新习惯想每天一次,而习惯叠加是每周一次,叠加效果肯定不行,所以要尽可能的一致。

第四,就得出个公式:“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这样就ok了。

       说回刚刚冥想的事,我就运用了这个方法,成功培养了新习惯。

首先,我每天早上跑完步,会作5分钟垫上力量练习,已是长期习惯,被我列入了已有习惯清单。

第二,我发现都在垫上进行,所以垫上力量训练是做冥想的好线索,而且时间、地点也都非常明确,做完力量在垫上就可以做冥想,这样很具体化了,于是就为冥想确定好了最佳叠加位置。

第三,垫上练习我做六天,所以这个叠加可重复,而且也与要做冥想的频率一致。

最后,得出公式:”继在垫上力量训练后,我将在垫上做5分钟冥想“,新习惯叠加就安排好了。

至今我已经坚持每天冥想15分钟了。

 【预防异议】:不这样做的坏处完后大家可能觉得这么做太麻烦了,还要先写一堆已有习惯再找最佳叠加位置。事实上,新习惯触发可能越高,习惯培养越轻松。列出已有习惯,想触发新习惯时,就可以在清单中挑,其实是减少了麻烦,所以此法值得一,毕竟热爱生活的人想快速地培养更多好习惯

where)(适用边界)可能还会想,培养什么新习惯都能用吗?如果新行为无法与自己每天已有习惯关联,这个方法就帮不到我们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2】【分步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字数150)

好了,听了我的讲解,您或许对利用习惯叠加,触发新习惯有所启发,接下来,请设想一下,在未来的一、两周,您最想培养什么新习惯,比如(饮食生活):健康饮食,准备第二天早餐。(运动习惯):做瑜伽跑步健身。(工作方面):写待办事项,计划清单。(日常修养):练字,读书,写日记。等等。

我们请小伙伴们直接分享一下准备培养的新习惯。只用描绘习惯,不涉及如何做。

学习者分享:
陈显超:最近瘦了10斤,还希望锻炼肚子,能从下周开始每天都可以做卷腹,就在家里作就好了,这是我想培养的新习惯。
杨欢欢:每天早起都会运动,到附近的公园,我很希望早晨还能在公园阅读书籍,最近就想开始,这是我要培养的清早读书的新习惯。
我:非常高兴听到大家的分享。

分步催化2: (字数82)
现在,请设想一下,您会怎么运用今天学到习惯叠加的方法,来触发新习惯,(提供一个相对具体的描述场景,激发学习者的联想,重点在深入,通过拆页引导完成),请大家用5分钟,可以按给到大家的提供的步骤,找出触发新习惯的公式写在便签上,然后在组内交流一下。

学习者案例时,希望达成的目标,自己引导时需要注意以下步骤

分享者:XX

分享内容:在下周要开始培养一个XXX新习惯。

首先,列出自己已有习惯清单(不间断的已有习惯)。

第二,通过相关性和具体化,找到融入新习惯叠加的最佳位置。(相关性对自己的意义,相关性是个相对主观的感觉,所以相关性是提醒触发的关键)

第三,确认一下可重复性和新习惯频率的一致性。

最后,得出公式“继[当前习惯]之后,我将[新习惯]“。


好,时间到,现在请伙伴分享一下自己完成的便签

学习者案例记录:

陈显超:那我说说我的吧。我住院瘦了10斤,但肚子依然坚挺,所以我想培养卷腹。(新习惯目标)。

我有个习惯每天早上都会喝杯水。在已有清单里。(列出已有习惯)

陈显超:相关性来说,对于我来说,我觉得有两点,早上时间对我比较充裕,在一个喝完水以后我会比较清醒,力量会充沛一些。我早上6点起床这已经是固定的,我家里已经有了瑜伽垫子。(相关性)

陈显超:就在我喝完水以后,在家的瑜伽垫子上。新习惯的位置就是在喝完水之后,垫子上做卷腹。(具体化:确认时间和地点)

这样我就为卷腹找到了最佳植入位置,在喝完水之后,垫子上做5分钟卷腹。

陈显超:然后是否可以重复,是可以重复的,每天早晨都会喝杯水;我也想每天作卷腹,这个频率是一致的。(重复性与频率确认)

陈显超:最后得出的新习惯公式,每天早上在喝完一杯水之后,就在家中瑜伽垫上作5分钟卷腹。

【结语】(强调核心要点/学习目标;呼应开场图书介绍/讲解内容)。 (字数78)

培养新习惯,习惯叠加是个非常简单易行的好方法,触发可能越高,习惯培养越轻松。

明天您就可以试试,开始培养新习惯之旅。谢谢大家,关于培养习惯,我们可以随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