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 大家好,我叫Steven.
书籍介绍: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书籍是古典老师写的《跃迁》。
事件场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听别人说一本书很经典买来看但是发现自己看不下去;家里买书的速度超过了自己看书的速度,特别是各大电商满100-50,满200-100或者刚过去的双11限时折扣,书越买越多,但是看完的只有几本甚至更少;或者读完一本书后觉得没什么用。
提问:上面的场景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可能的原因之一是你是跟风式阅读,别人推荐什么你就看什么,不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
影响:如果你也是跟风式阅读,或者也有以上的困惑,短期来看可能只是不感兴趣或者没有什么收获,长期下去你甚至会觉得阅读不适合自己,可能会放弃阅读这种性价比最高的学习和成长的方式。
解决:以上的现象和疑问,在今天要学习到的这本《跃迁》书中可以找到答案。今天的两个片段会介绍功利读书法和萃取知识晶体,让你解决读书不感兴趣,没目的,没效果,读了之后不会调取知识的问题。
学习目标1:学习者学习了第一个片段后,能够使用功利读书法的三个步骤来自己读书或推荐别人(行为),能够解决读书读不完,或者觉得读书没用的问题(界定)。
具体什么是功利读书法呢,大家花1-2分钟阅读一下拆页,看完了举手示意我一下。
功利读书法---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书
最愚蠢的方式,就是直接找一本书打开第一页,然后往下读。
你旅行的时候,会和出车站见到的第一个人一直聊天,希望能找到这个城市里最有趣好玩的景点吗?显然不会。你可能会看看地图,找到几个地方,然后打车直接过去。
但是我们经常就这样学习,从第一页直接开始读,希望能学到有用的东西。
有人会说,从第一页开始读不是更加系统吗?
第一,如果你脑子里面没有框架,看完全书也不可能有框架。如果把系统比作大象,你的认知和记忆区间是手掌,仅凭直线型地看书希望摸出系统就如盲人摸象,如果你脑子里没有全图,增加再多细节也没用。
第二,也许你并没有配置更加系统的认知资源和时间,很多书半途而废,可能更加不系统。
极其功利地读书,按需分配地读书,不从第一页开始读书,有了目的性、认知资源以及带着问题读的三个筛子,要读的书应该会少75%,阅读速度至少会提升一倍,那样就不会有太多知识烦扰你了。
为什么很多人做不来?
因为人的大脑是一个认知吝啬鬼,我们本能地选择最简单最不耗脑子的方式,那就是拿起一本大家都在看的书说:“读点儿书总没有错,大家都在读。”像巴甫洛夫的狗一样寻求阅读奖赏。
上面这一个片段讲的是从第一页开始看书存在的问题和功利读书法。
(why)为什么需要功利读书法呢,因为现代社会,各种书籍和知识付费产品随手可得,如果你想把你接触的所有知识全部学完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工作和生活本来也是很忙,每个人的可利用时间越来越少,其中留给看书的时间也更少了。
这也是文中提到的从第一页看书不一定系统的原因之一,因为在如今高要求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之下,咱们越来越难配置更加系统的认知资源和时间,意思是咱们越来越难抽出一大块集中时间只做看书这一件事,如果每本书都要从头开始读的话,很容易半途而废。
(what)【对比概念和匹配例子,互动】
现实中有一个现象是有人说要读一些经典书,或者自己不知道读什么书,这个时候咱们就会到处找书单。这种读书方式叫跟风读书法,有大咖和周围人推荐什么书我们就看什么。但是有时候推荐的那些书咱们不一定看的进去,不一定有收获。和跟风读书法相对应的方式是片段中提到的功利读书法。
那什么是功利读书法呢?功利读书法的核心要点是目的,需求,切入。我们通过几个例子来互动一下:
我们看到感兴趣的书,拿起来就读,这是不是功利读书法呢?(反例1)
不是。因为功利读书法要先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后再看书,或者读书前你要先明确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关键点1)
如果我们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一有时间就看网络小说可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吗?这是不是功利读书法呢?(反例2)
不是。因为功利读书法读的书要和自己的需求相匹配。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要看比如赵周老师的《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样的书,而看网络小说属于娱乐性的,放松和打发时间为主,看书的种类和自己的需求不匹配。(关键点2)
继续说提高学习能力,比如我们看《这样读书就够了》从头到尾一字一句的读吗?这是不是功利读书法呢?(反例3)
不是。功利读书法是看完序言和目录后,直接切入和自己读书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章节阅读。(关键点3)
(how)通过上面的三个例子和关键点,我们来归纳下功利读书法的三个步骤:
1. 确定目的/问题:先确认读书目的或向解决什么问题再选书;
2. 挑选合适的书:根据自己的读书目的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书;
3. 切入重要章节:带着读书目的或想解决的问题切入重要章节找答案。
【正面例子】
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看看是怎么用到了上面说的功利读书法。
1. 我想解决自己沟通的时候,别人批评我我就马上反驳的问题;
2. 在当当上面找经典沟通类图书,看书评和销量,还有问周围的阅读达人,购买了《关键对话》这本书。
3. 《关键对话》这本书我直接切入到当自己有情绪的时候可以怎么做这一部分来看。
【适用边界】
刚学习了功利读书法的三个步骤和举了一个例子,这个功利读书法适合你想要明确自己的读书目的或者你想解决自己的什么问题。比如说上面的例子,你明确的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就读《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样的书,或者想解决沟通中自己有情绪怎么办的问题,读《关键对话》,再结合自己的实际问题切入重要章节学习。这种方法不适合你把看书用来娱乐和放松。
A2:教学习者编剧本
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应用一下功利读书法的3个步骤。
【教学习者编剧本的A2】:请自己编一段小故事,一人扮演2个角色,一个是你自己,一个是你朋友或同事等,设计出背景、人物、情节变化(包括:起因、经过、结果)和当时双方的对话、动作等,背景是咱们未来很有可能遇到的场景,比如说有人和你聊天说到读书没用;工作中同事遇到了一个问题不知道怎么解决;你朋友想学习一个新的技能等等,都可以用到功利读书法;其中部分对话使用功利读书法的3个步骤。摘要写在一张纸上。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们请人站起来讲讲他的剧本。
从济南日天分舵远道而来的边边的分享:
人物:自己和朋友小明
内容:朋友想做出改变,询问自己
背景:朋友30岁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了一些瓶颈,不想继续待在舒适区,想做出改变
对白:小明:我最近也在听书,参加培训,但一直没什么长进,很苦恼。看到你在朋友圈经常发拆书帮的活动,觉得你特别的上进,所以想找你请教,我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自己:你只听书是不够的。我学了一种读书方法,叫功利读书法,可以解决你的问题。
小明:什么是功利读书法?
自己:恩,我先问你现在读书目的或者想解决什么样的问题。
小明:我想突破自己,自我成长。
自己:哦,正好我前段时间看过和拆过的一本书是《了不起的我》,正好是讲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讲自我成长的。这本书有非常多的主题,为了解决你现在的问题,你可以先看其中有一章是,心理免疫的X光透视。为什么我们想改变但是没有改变呢,因为我们内心有重大的误区,如果我们识别不到内心的误区,我们就无法做出改变。
谢谢分享,听完分享我都想买那本书看看了。
针对学习者分享的剧本中,使用提问式的回应与反馈。
这是个非常好的案例,我们对比板书的三个步骤再来回顾一下:
他的第一步,明确朋友的目的或问题是什么?
朋友想突破自己,自我成长。
他的第二步,是怎么选书的?
他推荐的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讲自我成长的《了不起的我》这本书。
他的第三步,重点推荐了哪些内容?
直接推荐了,心理免疫的X光透视,这一个章节。先觉察自己想改变的内心误区,才能更好的成长。
OK,非常好,稍后也请大家用按照这样的回顾对比的方式检查一下自己的剧本,看看你都没有都用上这三步。
过渡语:如果你知道学什么,也知道如何学,那么最后需要知道的,就是如何在需要的时候调取知识。
什么是努力学习又学不好?你看是不是这样:书到用时方恨少,话到嘴边没地儿找,别人一说都看过;只好感叹,你讲得真好。
哎,我是不是长了个假脑子啊。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有效地调取知识。
咱们来先做一个测试题:(选择1分代表不符合,6分代表非常符合)选择完了把分数加起来。
测试题 | 打分 | |||||
1、我总是能轻松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知识点。 | 1 | 2 | 3 | 4 | 5 | 6 |
2、我总是会认真把书中的知识点记录下来。 | 1 | 2 | 3 | 4 | 5 | 6 |
3、学习的时候,我总是能找到知识点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 1 | 2 | 3 | 4 | 5 | 6 |
4、我擅长把两本同主题的书中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在一起。 | 1 | 2 | 3 | 4 | 5 | 6 |
5、我擅长将新知与之前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关联和比较。 | 1 | 2 | 3 | 4 | 5 | 6 |
互动:
24-30 分的请举手,现场小伙伴举手
17-23 分的请举手,现场小伙伴举手
那剩下的就是17分以下的了
自测题解释:
24-30 分的小伙伴呢,对于有效地调取知识这个方法非常擅长,是这方面的高手;接下来可以跟着我的讲解,看看和你平时做的是不是有出入。
17-23 分的小伙伴,对于有效地调取知识这个方法比较擅长,初步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同时还有进步的空间哦。
17 分以下的小伙伴呢,对于有效地调取知识这个方法不太了解,今天你们的收获可能会更大。
学习目标2:学习者学习了第二个片段后,能够使用萃取知识晶体的三个步骤(行为),加快知识的调取速度(界定)。
具体怎么样有效地调取知识呢?给大家2分钟的阅读时机,读完了举手示意我一下。
原文片段二(跃迁-第三章 联机学习 –萃取知识晶体 P126-127)
萃取知识晶体
我们先来谈一个学习中非常重要的概念——知识晶体。
一张银行卡,你存进去再多,如果不知道提取密码,就没法提现;知识也是一样。知识晶体就是知识的提取密码。大部分人学了很多,却因为不知道这个概念,没法提现,非常可惜。反过来说,有很多人学习投入不大,只是特别擅长整理和结晶,也就是能从众多散乱的知识里拿出不错的产品。知识晶体是整个学习中最关键的一环。
我们都知道,石墨和钻石都有相同的碳原子组成,只不过钻石的碳原子之间形成了非常稳定的六面体晶体结构,这也是钻石是已知自然界最坚硬的物质的原因。钻石的硬度,来源于它的结构。
另一个例子是沙子和混凝土,散沙根本抓不住,一使劲儿就散了。但是混入了水泥和石块,这些东西之间形成结晶,散乱的沙子就能够建起高楼。
知识也是一样,知识量和知识点之间的架构非常重要。如果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一种“知识晶体”。知识从散装变成了晶体,就变得不容易磨损,强度很大,也容易整体提取。
星座就是个特别典型的知识晶体。
满天星星谁都记不住,古人用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些相距数千光年的星星,形成“晶体”(整合知识),然后再给晶体赋予美好的故事(形象化呈现)。
只要你受过几小时训练,在夏天的晚上认出星星不是难事。
知识晶体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专业程度。前文中提到,心理学家西蒙发现国际象棋大师的工作记忆并没有显著高于常人,但是他们长时记忆里有5万~10万个棋局组块。高手们脑子里都是一套套的知识晶体。
我遇到过一位1990年出生的小朋友,他就精于此道。虽然大学毕业才三年,他却已经是日薪10万元的企业咨询老手,可以搞定大部分打拼多年的企业家,靠的就是满肚子的知识晶体。
比如,大家都在谈女生生完孩子出来工作,很难做到工作、事业两不误,然后就是一顿抱怨,偶尔有人出来抖机灵将俩金句。他基本会听一会儿,其实脑子里在搜索“晶体”,最后他会说:“你们说的这个问题,根据心理学家萨柏的观点,其实是个人生角色平衡的问题。”
你看,知识量不是重点,让脑子里的知识形成多少知识晶体才是知识提取能力的关键。如果你看了想不起来,张嘴就忘,明明记得但讲不出来,那就证明你脑子里没有知识晶体,只有知识豆腐脑。
【互动】(what)原文片段中提到了一个重要概念是什么?
学习者: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的作用是什么呢?
学习者:提取知识的密码。
知识点之间怎么样会形成一种“知识晶体”呢?
学习者:知识点之间能够形成稳定的架构,知识就形成了一种“知识晶体”。
对,举个例子,乐高的积木块是一片一片的(知识),通过不同人的搭建方式可以搭建成不同的架构,图片中的城堡,亭子(知识晶体)。
知识晶体有哪些稳定的架构呢?下面是4种常见的知识结构:
关联,树状,序列,数据。你可以简称为“关书(树)叙(序)述(数)”----知识晶体有一种让你关上书本,依然可以叙述的能力。
最典型的树状结构是思维导图和书的目录;关联结构体现知识的逻辑关系,比如金字塔原理和各种公式比如E=mc²;第三种序列是体现先后和因果关系的序列结构,比如工作流程图和说明书。最后一种结构是数据关系结构,展现的是数据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性,比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
(Why)为什么萃取知识晶体对我们这么重要呢?知识萃取的本质实际是知识内化和精简的思考过程,也是我们搭建自己知识体系的关键步骤。不经过这个过程,等到我们要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时候,你所有的知识都是散点,无法解决问题。
(how)如何积累自己的知识晶体呢?
用上面星座的来举例,首先你要在一大片星空中筛选和记录下来星星(步骤1:知识点);
其次找到星星之间相关的联系(步骤2:整合知识)
最后再给晶体赋予美好的故事或者画出来(步骤3:形象化或视觉呈现)
总结下来萃取自己的知识晶体有3个步骤:
1. 记录---从信息中筛选和记录自己需要的知识点;
2. 架构---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架构;
3. 呈现---形象化或视觉呈现出来。
【自己的例子】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我准备参加帮主的学习力课程来积累自己的知识晶体。
1. 从课程介绍中筛选和记录下来对自己学习能力有帮助的知识点:学习的三种途径:从读书中,从碎片信息中,从经验中学习;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内化与应用知识,分析与整理信息,追问与反思经验等等知识点。
2. 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比如说可以从读书中学习内化与应用知识,从碎片信息中学习分析与整理,从经验中学习追问与反思等等。
3. 形象化或视觉呈现出来:画了一个下面的思维导图积累知识晶体。
【自己的例子】
为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我参加了帮主的学习力课程,上完课后萃取了自己的知识晶体。
1. 从课程中筛选和记录下来对自己学习能力有帮助的知识点:学习的三种途径:从读书中,从碎片信息中,从经验中学习;学习能力的三个维度:内化与应用知识,分析与整理信息,追问与反思经验,和RIA便签法,八大问,库伯学习圈等等知识点。
2. 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比如说可以用RIA便签法从读书中学习内化与应用知识,用八大问从碎片信息中学习分析与整理,用库伯学习圈从经验中学习追问与反思。
3. 形象化或视觉呈现出来:画了一个下面的思维导图视觉呈现出来。
【适用边界】萃取知识晶体不仅适用于我们学习中,比如读书,看文章,还适用于我们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也可以把一些零散的经验关联起来萃取成知识晶体。
【A3微行动学习】
【拆书家】刚才咱们一起学习了萃取知识晶体的三个步骤,大家觉得实际萃取的时候会遇到哪些问题?
咱们分2组讨论下,每个组选一个组长,组织下大家一起讨论。
【学习者】会遇到找不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架构。
第1步:选择一个普遍的值得讨论的事例。(明确问题)
【拆书家】大家都觉得这个是难点吗?
【学习者】是的。
【拆书家】好的,那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深入探讨一下,大家觉得找不到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和架构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还是按照刚才的分组,组长带领大家一起思考和讨论。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
第2步:引导分组讨论问题的本质
【拆书家】好的,讨论时间到,我们请小伙伴来分享一下整个过程。
第一小组:我们讨论出了几个原因:
1. 知识和过往经验的联系不强;
2. 读的次数不够多,没有理解;
3. 最本质的原因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学这个知识点,没有目的性。如果有明确目的话,这个知识点就可以和和自己的需求,比如说自己遇到的问题,关联起来,产生架构。
我总结下第一组觉得最本质的原因是学习这个知识点的目的不明确,所以关联不强。
第二小组:我们最后讨论的本质原因和第一组类似,是因为我们对自己的需求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我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自己的关注点就很多,我们会罗列很多各个方面的点,但是如果最终目的不明确,就关联不起来。
现在两组讨论的挺统一的,我总结下大家讨论的本质原因。找不到知识点之间架构的本质原因是没有挖掘自己学习这些知识点的内心真正的需求。我们可能会有表面的需求,比如说我想看这本书,这本书别人说可能会对我有帮助。
第3步:明确问题本质
【拆书家】好的,大家觉得找不到很多知识点之间的架构的本质原因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对吗?
【学习者】对。
【拆书家】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怎么样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挖掘内心真正的需求)“呢?讨论前,请大家先想想,接下来的5分钟内,大家觉得讨论到什么程度就算满意了?
【学习者】列出一个可执行的行动方案即可。
第4步:引导分组讨论解决方案
【拆书家】好的,针对这个本质原因,请大家在小组内讨论出一个解决方案,怎么样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挖掘内心真正的需求),讨论时间是5分钟,5分钟以后,我们请每个小组派代表说出小组讨论的行动方案。
第5步:各组分享解决方案
【拆书家】好的,5分钟时间到了,请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解决方案。
【第一组】我们组讨论的行动方案有以下4个步骤:
1. 要分清自己人生扮演的各个角色,比如说我是一个女儿,妈妈,妻子,企业当中的工作人员,我又是拆书帮的一名人员。
2. 在这每一个角色下面我自己有什么样的期望,比如说拆书我的期望是成为3级拆书家,更好的服务大家。
3. 找期望中的目标和现实中的差距在哪里;
4. 在这个差距里面找问题和需求。
完成这4步后我们才有可能知道每个角色背后遇到的问题和需求。
【第二组】我们组讨论的行动方案有以下3个步骤:
1. 问自己:内心想要什么,用一个表格罗列出来,左边写想要的,右边写不想要的,要不加思索的写一些,写完后框出或者找到相似的,或同类型合并;
2. 借外力:你可以问你家人,同事,朋友他们对你要做的某件事的建议,他们对你的需求是什么;
3. 做比较:把自己内心的需求和外面的建议,需求做一个比较,找到共同点和相似点;
4. 定选择:如果权衡后确认了自己的内心需求,一定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因为任何选择都有得有失,坚持做下去。
【小结】谢谢伙伴们的精彩分享,非常棒,通过这样的激烈的讨论,我们一起看下挖掘内心真正的需求的行动方案,我来做个小总结。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步骤来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一、问自己:两个维度:1. 问自己人生角色;2. 在各个角色里面你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有两个维度呢,会对自己不同人生角色的不同需求了解的更全面;
二、借外力:自己在不同的人生角色里面别人或组织对自己的看法和需求,外部环境的规则和要求;
三、找差距和共同点:找自己的期望和现实中的差距;找自己需求和外部要求的共同点;
四、明确问题和需求:通过上一步的差距找到自己的问题,来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自己的需求,或者通过共同点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拆书家】大家觉得我总结的这个行动方案怎么样?
【学习者】可以。
【A2布置作业】
刚才我们学习了萃取知识晶体的3个步骤,也讨论了萃取知识晶体的难点问题。我来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
请你回去后在一个星期内,用今天学习萃取知识晶体的三个步骤,总结出一个小的知识晶体。可以是以前读过的书,可以是对你非常有价值的文章,资料或者微课。
要求:先在便签纸上写一个初步想法,这周日之前将你画出来的知识晶体呈现发给我。
【强有力的结束语】: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片段,第一个片段分享了功利读书法的三个步骤:
1. 确定目的/问题:先确认读书目的或向解决什么问题再选书;
2. 挑选合适的书:根据自己的读书目的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书;
3. 切入重要章节:带着读书目的或想解决的问题切入重要章节找答案。
第二个片段分享了萃取知识晶体的三个步骤:
1. 记录---从信息中筛选和记录自己需要的知识点;
2. 架构---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逻辑和架构;
3. 呈现---形象化或视觉呈现出来。
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大家听了之后都有收获,期待大家完成的作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