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非暴力沟通》 所属活动: 2019年第36次线下晋级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把“不得不“变为”我选择“ 学习目标: 面对不得不做的事,调整心态,变被动为主动

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我是丫丫,我的三个标签是营销,猫咪和转变。
来到拆书帮希望很好的学习和进步,同时把拆书帮优秀的理念传播出去。    

【分组】下面我们沿用之前的分组和组长。一会分组讨论时请组长注意引导大家分享,积极参与。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A)在面对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充满抵触心理的情况下(C),能够使用"列事项,加选择,思价值”这三步(B)说出被赋予了积极意义的那件事(D)。

【图书介绍】

Feature:今天介绍的书是《非暴力沟通 》,也叫“爱的语言”。语言使用不当,也是一种暴力,而非暴力沟通就是教我们用不伤害他人的方式化解冲突。作者是马歇尔卢森堡,他是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的创始人。
Advantage:和同类型的沟通书籍相比,这本书有什么优势呢?此书给到的沟通建议简单方便又实用,《非暴力沟通》入选香港大学推荐的50本必读书籍之列,被联合国誉为全球非暴力解决冲突的最佳实践手册。
B1:这本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这本书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自己,也同时可以鼓励爱和倾听,能够有效的改善人际关系,提升工作效率。
B2:有时候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谁?自己。
面对最复杂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和自己的关系。
化解的最大的矛盾是什么?是和自己的矛盾。
今天的拆页就是教会我们处理和自己的矛盾,愉快的调动和自己的关系,赋予生命新的意义。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谢谢!
 【拆页片段】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写临床报告不是我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我一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要那么做:“我选择做____是因为我想要____。”起初,我怎么也想不清楚我到底为什么要写临床报告。几个月前,我已经确信,对我的病人来说,临床报告用处并不大,花那么多时间是不值得的。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一直费尽苦心准备这些报告呢?最后,我终于明白了,我选择写临床报告,是因为我想从中得到收入。于是,从35年前的那一刻起,我就再也没有写过一份临床报告。想到自己少写了无数的临床报告,我的快乐真是无法形容!当认识到钱是我的主要动机时,我马上就想到我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获得收入;而事实上,我宁可在垃圾箱中觅食,也不愿再写一份临床报告的意义。
我清单上的第二项是开车送孩子上学。当我琢磨自己为何要这么做时,我发现,我很欣赏我的孩子从他们现在的学校得到的教育。虽然他们可以步行到附近的学校上学,但他们所在的学校提供的教育更符合我的价值观。想到这一点,在开车送孩子上学时,我的感受就不我:一样了。在这以前,我会说:“倒霉!今天又不得不开车送孩子上学。”而在这之后,我理解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那是为了孩子们能够得到我所看重的教育。当然,有的时候,在路上我需要提醒自己两三次开车送孩子上学的意义。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拆页讲了如何变被动为主动,把“不得不”变为“我选择”的步骤
WHY:  大家想想自己平时生活中有没有不想做但是不得不做的事?一旦对这个事有了这样的想法你做起来感觉如何?不舒服,折磨,痛苦……都是一些负面的感受,真是一种煎熬,对吧?那拆页介绍的这种方法就教我们如何转变思维,把煎熬的痛苦时光变成有意义的快乐时光 。                                              
HOW:  真有这么神奇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具体做法。 根据拆页,我把每个步骤总结为了三个字:  
1.列事项:整理并列举出让你不得不做的事情 。
2.加选择:在每个列举出的事情前面加上“我选择(做)”
3.思价值:想想自己选择做此事背后的积极动机,赋予它真实的新意义。                                                                                                          
EXAMPLE:开学了,每学期我们在报到那天作为培训机构都要出去发单子,而我作为负责人,更要身先士卒带着员工出去地推,每到这个时候我心里就特别纠结,心想,“把传单递出去别人又不要感觉特别傻。不是我学生的会说,看这就是不好好读书的下场,是我的学生会说,我们老师怎么都跑来发传单了呀?”在这种思想下我地推就显得犹犹豫豫。
但自从我学会这个被动变主动的方法,首先就是列事项,我不情愿做的这个事是“发传单”,接着在前面加上“我选择”,最后在事项后面加上我给到的新的意义,是因为“这样可以在开学的时候快速打开学校的知名度,帮助员工更好的挣钱。”通过这三个步骤,我给这件事赋予了新的意义。于是在这种心态下,很积极的带领老师去发单子,结果还感染到学生,很多我们在读的学生都用书包背着我们的传单带到学校帮我们在学校里发。

WHERE:这个方法适用于我们面对自己不想做的事,以及曾经想做但是后来坚持不下去的事,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达到自我激励的效果。                                                                 
 【可能存在的异议】:
可能在座的小伙伴会问:有些事就是不情愿做也真的一点做的必要都没有,也必须一定要用这种方法强迫自己去做吗?我的建议是大家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合理的要求是历练,不合理的要求是磨练。同时,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当然实在是和长远价值观不相符的事情,也是可以选择去做别的事的,重点是自己要积极主动的去做选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分步催化1】请想一下,未来1-2个月内,同事关系,家庭琐事,亲子教育,交际应酬……工作上,生活上可能会涉及哪个情景中出现自己不得不做但自己不情愿做的事?请在小组内分享一下,2分钟以后我们请一个朋友上来分享。

【学习者分享:姜燕】
我一想到下个月要给大家做合规培训就很痛苦,觉得特别死板,大家也不认真听,都觉得很枯燥。


【分步催化2】结合今天学习的方法,请试着用三步骤转换一下刚刚你想到的这件事项,赋予新的意义,然后谈谈你的新感受,打算怎么去面对这件事?小组讨论一下,每个人1-2分钟,5分钟以后还是刚刚分享过的朋友上来说说转换后的内容并谈谈感受和做法。
【学习者分享:姜燕】
我列的事项是:我不得不给大家做合规培训,这个真的很无聊。(列事项)

我把这件事改写为:我选择给下个月大家做合规培训(加选择)

因为这个培训能够很快让大家了解合规政策,尽量减少大家犯错的次数。

同时在这种心态驱使下,我决定改良我的培训方法,增加培训互动,让大家觉得更有趣,更愿意主动学到知识。(思价值)

完成后,我打算让老板请我吃顿饭奖励我自己。哈哈。


【收尾】好了,今天我们学习了把被动变为主动的神奇方法,是什么呢?就是把“不得不”变为“我选择”,具体怎么做呢?列举自己不得不做的事项,把不得不换成“我选择”,再加上原因。我们每一个人,只要是活着,我们永远都有选择的权利!被动变主动,让我们每时每刻赋予自己生活的积极新意义。希望大家把这种方法真正运用到自己的生活中,赋予自己崭新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