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
面对信息和观点时,学习者学会通过提问清单,训练淘金式思维,找到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
[开场]大家好,我是草莓大人,是一名期货操盘手,下面由我给大家分享,为了便于后面的讨论,首先分一下组,就按先前的分组,一共分为两组。
[事件]我朋友小A,有一个口头禅:“这是那谁谁谁说的。”如果你和他争辩一件事情的时候,他就会说某某某就是这么说的,以此来增加他的说服力,这里的某某某是领域里的权威。
上周他买了两支股票,我问他为什么要买这两支,他说这是某某业内人士推荐的,肯定能赚钱,还跟我分析了各种基本面和技术面,说得头头是道,我问这是你自己分析的吗,他说不是,是那某某说的。没过两天,这两支股票全都跌了,他后悔不已。
[提问]你是否也有过跟小A类似的情况,别人怎么说你就怎么做,因为他成功过?别人开写作副业,你也开写作副业,因为别人赚钱了?大家都觉得正确的事,你也觉得一定正确?
[影响]这其实是盲从,本质上是缺乏独立思考和辨别的过程,在信息泛滥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懒于深入思考,导致无法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面对职业规划、婚姻大事、孩子教育、投资理财等重要选择时,盲从只会让我们的人生越来越迷茫。
[解决]面对海量信息,要想不草率不盲从,我们可以运用这本《学会提问》里讲述的“淘金式思维”,通过提出关键问题,过滤掉无用的信息,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这也是我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分享。
[过渡语:下面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片段内容。]
我们认为,你一定愿意自己掌握主动权,选择该相信什么忽略什么。而要做出决定和取舍,你就得带着一定的态度去读书,即带着问题去读书。这种思维方式需要你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作者在向你细说原委,而你则随时准备与之辩驳,虽然作者本人根本就不在场。
我们把这种互动方式称为淘金式思维。淘金的过程为积极主动的读者和听众提供了一种可效仿的模式,他们得尽快决定自己的所见所闻到底价值几何。在一场互动的对话中披沙拣金,需要你不断地提问并思考问题的答案。
[概念讲解]淘金式思维,顾名思义,就是从沙子里淘出金子、从海量信息里淘出有价值的信息,淘金是目的,思维是过程,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定义,就是通过自主提问,将接收到的信息进行过滤,筛选出对自己有价值的信息,并思考得出属于自己结论的过程。
它最重要的特点在于互动性参与,它需要你在阅读的时候、与人对话的时候,带着问题去和作者、讲话者进行互动对话甚至是质疑和辩论,去判别该信什么不该信什么。
所以淘金式思维有三个要素:提问、过滤、得出属于自己的结论。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概念,我举几个例子。
[对比举例]
1、比如别人给你推荐一篇文章,说写得很好,你问:“有多好?”对方说:“别提有多好了。”你又问:“为什么不提?难道提了就不好了?”这样的提问属于淘金式思维吗?不是,这是扛精,能把天聊死,淘金式思维是本着愿意相信他人的愿望而来的,而不是抱着否定一切的心理。所以可以这么问:“这篇文章对我有帮助吗?”
2、再比如那篇文章的主题是促进消化的食物有哪些,你边看边做记录,还时不时点点头,觉得很实用,准备照着文中推荐的菜单去准备食物。这是淘金式思维吗,不是,这是不加辨别、全盘接受,没有起到过滤的作用。
淘金式思维应该是这样:这篇文章与我有关吗?文章的结论是什么?——白菜、洋葱、酸奶可以促进消化;作者认为白菜有助消化的理由是什么呢?这些理由成立吗?
3、还是以那篇文章为例,你问了文章的结论是什么,理由是什么之后,淘金式思维的过程结束了吗?没有,你还没有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你还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我的结论是什么?”是选择相信呢,还是选择不信,又或是选择部分相信?只有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淘金式思维过程才算是完成了。
[HOW]通过前面的例子,我们知道要训练淘金式思维,需要通过不断地提问,提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基本的提问清单:
1、这件事与我有关吗?这第一个问题,就可以帮助你过滤掉大部分没有价值的信息,不关你事,就直接放弃。
2、对方的结论是什么?先搞清楚对方究竟要表达什么,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判断。
3、对方的理由是什么?结论是需要理由支撑的,如果理由不合理,结论自然就不成立。
4、基于以上分析,我自己的结论是什么?只有得出了自己的结论,才表明你的思考有了结果。
[变正例]如果我朋友小A有淘金式思维,或许事件的结果就会不一样,别人给他推荐股票,他可以问:“这件事与我有关吗?”——有,因为我想赚钱。再问对方的结论是什么?——某某股票近期会涨。接着问对方的理由是什么?——基本面和技术面都符合条件。最后分析对方的结论和理由合不合理,再问自己的结论是什么?或许就会得出不同的判断,哪怕最终还是买了那两支股票,也不会后悔,因为是自己的选择。
[预防异议]淘金式思维需要不断地提问、不断地思考答案,并不仅限于上面的四个问题,可能有人会觉得麻烦,但每一个思维习惯的养成都是有难度的,有一个解决办法,你可以先只思考第一个问题:“这件事与我有关吗?”这一步很简单,而且足够有成效,等你习惯第一个问题之后,你自然会继续问第二个问题。
[适用边界]淘金式思维,通常被用在获取新信息的过程中,比如看公众号文章、看头条新闻、听别人推荐新产品等。
[A2:催化应用]
拆书家提问设计:刚才我列举的适用场景,大家应该都会遇到过,当遇到类似的场景或事件时,你们是如何处理或与自己对话的?要体现出淘金式思维提问清单的运用,然后把它编成一个剧本,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将剧本写在学员用表中,写关键词就可以,稍后请一组小伙伴来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青美——我的下午茶小故事:
[时间]:下星期一。
[地点]:地质局。
[人物]:我、微信烘焙甜品卖家。
[起因]:我一到下午就想吃点东西,朋友圈里有好多烘焙甜品卖家,产品琳琅满目容易挑花眼,这回试着运用淘金式思维来筛选。
[经过]:
我:又到下午,饿了,点点下午茶吧,让我就去朋友圈看看有啥好吃的,之前添加的烘焙卖家好友,这回派上用场了。(这件事,与我有关吗?有,因为我想吃东西)
卖家:亲,来约个下午茶呗。
我:老板,你家都有哪些好吃的呀?(对方的结论是什么?)
卖家:我家的东西种类很多哦,比较受欢迎的有蛋黄酥、手指蛋糕、芒果班戟,都非常好吃,各种好评不断。
我:哦,这么有信心?我其实想吃蛋黄酥,你跟我介绍介绍呗,给我一个购买的理由,嘿嘿,我也是烘焙爱好者哦。(对方的理由是什么?)
卖家:这款蛋黄酥,用料都是精选材质,豆沙香甜软糯,咸蛋黄是咸中带甜,好吃不腻,油也是我们自己熬的,纯手工制造哦,新鲜出炉的蛋黄酥口感丰富,是我们店里最受欢迎的甜品了。
我:说得我都流口水了,哈哈,好吧,那就给我来一份纯手工制作的蛋黄酥吧,快点哦。(我的结论是什么?)
卖家:没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下午茶小故事。
[结语]
好的,非常感谢青美的分享,一看就是资深吃货,很棒,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运用淘金式思维,逐渐将自己变成一个善于独立思考的人,我的分享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