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让我们一起读懂孩子》 所属活动: 第73期 太原黄河分舵活动:拆书过级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帮助孩子认识并理解情绪 学习目标: 通过三个步骤,教会孩子学习如何控制好情绪

开场: 在座的小伙伴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愿意陪我拆书晋级。先做一个自我介绍,我是本次的新手拆书家流星,大家也可以叫我超人奶爸,三个标签来介绍一下我自己:我的第一个标签是一名1岁半男孩的爸爸,这也是最值得我骄傲的职业,第二个标签是一名国企的通信技术人员,负责保障大家日常所使用的通信设备,第三个标签是一家幼儿培训机构的兼职合伙人,总的来说,我把自己定义为爱折腾的斜杠青年。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什么是拆书,以及拆书帮是怎样的一个组织。
拆书的拆,并不是字面意思的“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拆书”,就是把图书的知识拆页转化为学习者自己的能力,强调的是在阅读过程中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并且规划具体的应用步骤。
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拆书帮便签法,也就是RIA,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拆书帮现场学习法,RIA便签法可以解决我们实际生活中看了很多书,却不知道自己到底学了什么,以及该如何将知识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的问题。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非营利性的学习爱好者社群,由畅销书《这样读书就够了》的作者赵州老师创办,其使命是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提倡慢成长,深链接,以拆为己用为核心理念,目前,拆书帮在全国有2600多名会员,一共有三级拆书家301名,每一位拆书家在活动现场所带来的价值不亚于培训师。
今天我带来的书籍是《让我们读懂孩子》,作者在书里通过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向读者科普了怎样在生活里对孩子进行财商教育,怎样科学引导孩子形成正确的消费理念和理财观念。
我今天为大家分享的片段是书中关于对孩子情绪的控制,希望和大家一起学习,教出能够控制好自己情绪的孩子。
下面就请大家在2分钟的时间内阅读完手中的片段,看完的小伙伴可以举手示意我,好,我们现在开始:
(2分钟后)好,时间到,还没有阅读完的小伙伴也没有关系,我会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为大家分享本片段的内容。
通过以上片段,我们发现:
【WHAT】: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家长应该意识到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合理的面对情绪。
【WHY】:日常的亲子生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往往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陷入情绪的不稳定,从而训斥甚至打骂孩子,例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你不是我孩子,你是我祖宗”等等类似这样的消极语言,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阴影。
【HOW】:当孩子和家长因为某些事情陷入情绪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理解某种情绪产生的原因,要时刻记得,你面对的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敌人,可以让自己先喝点水,转移注意力,保持情绪的稳定。
其次,学会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尝试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采用同理心接受孩子当下的情绪,例如:”妈妈/爸爸知道你现在很生...”,当孩子情绪逐渐稳定后,再试着引导,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近在微博上比较火的一个话题,就是黄磊家女孩半夜尿床,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换成我们自己,你会如何对孩子说呢,黄磊是这样说的,因为你做了一个梦,梦到想要尿尿,然后就找卫生间,找啊找,终于找到了,然后你就尿尿了,这不是你的错,孩子会非常的释然,而如果你陷入情绪急躁的状态,说:“哎呀,你怎么那么糟糕,都多大了,还尿床,羞不羞。”那么,这个孩子心里就充满了恐惧。
接着,尝试帮助孩子认知情绪,给情绪分类,例如:“你因为爸爸不让你看电视,而感到生气,是吗?”需要注意的是,正面和负面的情绪词汇都应该教给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是生气,什么是开心,并且,还要把实际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的同一情绪联系起来,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什么是情绪。
最后,当孩子再次出现某种情绪,并且自己尝试着处理,一定要及时的给与鼓励。
【WHERE】:适用于亲子沟通中双方陷入情绪不稳定时的情况。
五,A1【激活过往经验】(3分钟)
周五晚上,我下班回家后,发现爱人还没回来,通电话后知道她单位临时有事需要加班,我只好一个人陪着孩子,到了差不多孩子该睡觉的时间,妻子还没回家,孩子也许是因为想妈妈了,一下子从看电视的状态变成了嚎啕大哭,怎么哄都不管用,于是,我对孩子说:“妈妈单位有事,可能得晚点才能回家,爸爸先陪你睡觉,好吗?”,没想到,孩子听完后哭的更厉害了,甚至还在地上打滚,扔东西,我有点生气了,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小心我打你屁股”,等孩子哭了差不多10分钟,妈妈终于回家了,我对她说:“你就不能和主任说一下,家里孩子还小,早点回家吗?”结果,她听完我的话也生气了,抱怨的说“你就不能理解一下我吗”,说完,她赶紧哄孩子睡觉了,于是,我和爱人也陷入了冷战。
【反思】学完这个片段后,我明白了首先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的控制好情绪,没有体会到孩子因为想要睡觉,想妈妈的失落心情,也没有及时的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当爱人回家后,没有换位思考,而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要求爱人,从而影响了孩子和爱人的情绪。
A2【目标和行动】
目标:下周末的家庭会议中和孩子一起制作情绪卡片,并且读和情绪有关的绘本,和孩子一起制定控制情绪的计划和奖励措施,用便利贴粘在冰箱上。
行动:1,我负责搜集表示各种情绪的图片,用于制作情绪卡片。
2,爱人购买情绪相关方面的绘本。
3,在家庭会议上,和孩子一起把情绪表情制作成卡片,并且用便利贴粘在冰箱上。
4,和孩子一起读情绪绘本。
5,和孩子制定家庭控制情绪的奖惩措施。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当嘟嘟和双胞胎陷入情绪问题的时候,我的应对方法又是什么呢?

1. 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每位家长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都会十分疲累,特别想躺下来休息一下,可是精力旺盛的孩子总是缠着我们哭闹,这时很多家长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那么几次,我回家后看到嘟嘟和双胞胎哭闹、打滚、扔东西,于是忍不住发了火。但大多数时候,我会一次次告诉自己:对面是自己的孩子,不是敌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明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如何应对情绪问题,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

2. 共情,体会孩子的情绪

我还记得一件小事,我曾经开车带年幼的嘟嘟(他那时一周岁左右,还不会说话)出门玩,并让他看路边的挖掘机。奇怪的是,平时很喜欢挖掘机的他,那天却各种发脾气。

我当时差点就发火了!偶然凑近他的位置时我才发现,作为一个矮小的、被绑在安全座椅上的孩子,嘟嘟根本看不到挖掘机,他的视线只能看到灰白的天空。

想象一下,一个明明十分热爱挖掘机的孩子,一直听到妈妈不停地说挖掘机,可是自己却什么都看不到的愤怒心情吧!

家长的共情就是要让孩子觉得你可以理解他的情绪。

当和嘟嘟约定的睡觉时间到了,我会先抱抱嘟嘟,然后说:妈妈知道你想再看会儿电视,你刚刚看到特别精彩的地方对吗?等他的情绪平复之后,我会接着引导他:可是你答应过妈妈一天只看一集的,不遵守诺言的话,以后妈妈答应你的事是否也可以不算数?

3. 帮助孩子给情绪贴标签

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前面两点,但大家对于最后一点可能会存在疑惑,什么叫给情绪贴标签呢?

其实,给情绪贴标签就是告诉孩子,他目前所面临的情绪是什么?

愤怒”“沮丧”“嫉妒”“贪婪等负面情绪一一告知孩子,甚至连正面情绪也应该对孩子说明,比如开心”“喜爱满足

首先,贴标签可以引导孩子了解他的行为是有道理的。当孩子知道情绪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他的大脑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理性思考的阶段,而理性思考本身就可以缓解情绪。

其次,贴标签可以帮助孩子把不同场景下的同一情绪联系起来,从而找到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比如,这次是关上电视让嘟嘟愤怒,下次可能是不让他吃冰激凌把他激怒。当他了解了愤怒这个词,妈妈引导他处理愤怒这种情绪就会变得容易。

接下来每当嘟嘟出现愤怒情绪,他就会用类似的方法处理,等他情绪恢复之后,我就会表扬他情绪控制能力得到了提高。他自己会为此自豪,所以会时常积极演习我教给他的各种情绪控制方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过以上片段,我们发现:

WHAT: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家长应该意识到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合理的面对情绪。

WHY:日常的亲子生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往往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陷入情绪的不稳定,从而训斥甚至打骂孩子,例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你不是我孩子,你是我祖宗”等等类似这样的消极语言,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阴影。

HOW:当孩子和家长因为某些事情陷入情绪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理解某种情绪产生的原因,要时刻记得,你面对的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敌人,可以让自己先喝点水,转移注意力,保持情绪的稳定。

         其次,学会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尝试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采用同理心接受孩子当下的情绪,例如:妈妈/爸爸知道你现在很生...,当孩子情绪逐渐稳定后,再试着引导,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近在微博上比较火的一个话题,就是黄磊家女孩半夜尿床,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换成我们自己,你会如何对孩子说呢,黄磊是这样说的,因为你做了一个梦,梦到想要尿尿,然后就找卫生间,找啊找,终于找到了,然后你就尿尿了,这不是你的错,孩子会非常的释然,而如果你陷入情绪急躁的状态,说:“哎呀,你怎么那么糟糕,都多大了,还尿床,羞不羞。”那么,这个孩子心里就充满了恐惧。

         接着,尝试帮助孩子认知情绪,给情绪分类,例如:“你因为爸爸不让你看电视,而感到生气,是吗?”需要注意的是,正面和负面的情绪词汇都应该教给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是生气,什么是开心,并且,还要把实际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的同一情绪联系起来,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什么是情绪。

         最后,当孩子再次出现某种情绪,并且自己尝试着处理,一定要及时的给与鼓励。

WHERE:适用于亲子沟通中双方陷入情绪不稳定时的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二,A1激活过往经验3分钟

周五晚上,我下班回家后,发现爱人还没回来,通电话后知道她单位临时有事需要加班,我只好一个人陪着孩子,到了差不多孩子该睡觉的时间,妻子还没回家,孩子也许是因为想妈妈了,一下子从看电视的状态变成了嚎啕大哭,怎么哄都不管用,于是,我对孩子说:“妈妈单位有事,可能得晚点才能回家,爸爸先陪你睡觉,好吗?”,没想到,孩子听完后哭的更厉害了,甚至还在地上打滚,扔东西,我有点生气了,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小心我打你屁股”,等孩子哭了差不多10分钟,妈妈终于回家了,我对她说:“你就不能和主任说一下,家里孩子还小,早点回家吗?”结果,她听完我的话也生气了,抱怨的说“你就不能理解一下我吗”,说完,她赶紧哄孩子睡觉了,于是,我和爱人也陷入了冷战。

反思学完这个片段后,我明白了首先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的控制好情绪,没有体会到孩子因为想要睡觉,想妈妈的失落心情,也没有及时的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当爱人回家后,没有换位思考,而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要求爱人,从而影响了孩子和爱人的情绪。


片段二
R 原文片段

当嘟嘟和双胞胎陷入情绪问题的时候,我的应对方法又是什么呢?

1. 保持自己的情绪稳定

每位家长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都会十分疲累,特别想躺下来休息一下,可是精力旺盛的孩子总是缠着我们哭闹,这时很多家长都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

有那么几次,我回家后看到嘟嘟和双胞胎哭闹、打滚、扔东西,于是忍不住发了火。但大多数时候,我会一次次告诉自己:对面是自己的孩子,不是敌人,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明白,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如何应对情绪问题,会对孩子造成深远的影响。

2. 共情,体会孩子的情绪

我还记得一件小事,我曾经开车带年幼的嘟嘟(他那时一周岁左右,还不会说话)出门玩,并让他看路边的挖掘机。奇怪的是,平时很喜欢挖掘机的他,那天却各种发脾气。

我当时差点就发火了!偶然凑近他的位置时我才发现,作为一个矮小的、被绑在安全座椅上的孩子,嘟嘟根本看不到挖掘机,他的视线只能看到灰白的天空。

想象一下,一个明明十分热爱挖掘机的孩子,一直听到妈妈不停地说挖掘机,可是自己却什么都看不到的愤怒心情吧!

家长的共情就是要让孩子觉得你可以理解他的情绪。

当和嘟嘟约定的睡觉时间到了,我会先抱抱嘟嘟,然后说:妈妈知道你想再看会儿电视,你刚刚看到特别精彩的地方对吗?等他的情绪平复之后,我会接着引导他:可是你答应过妈妈一天只看一集的,不遵守诺言的话,以后妈妈答应你的事是否也可以不算数?

3. 帮助孩子给情绪贴标签

很多人都可以做到前面两点,但大家对于最后一点可能会存在疑惑,什么叫给情绪贴标签呢?

其实,给情绪贴标签就是告诉孩子,他目前所面临的情绪是什么?

愤怒”“沮丧”“嫉妒”“贪婪等负面情绪一一告知孩子,甚至连正面情绪也应该对孩子说明,比如开心”“喜爱满足

首先,贴标签可以引导孩子了解他的行为是有道理的。当孩子知道情绪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他的大脑实际上已经进入了理性思考的阶段,而理性思考本身就可以缓解情绪。

其次,贴标签可以帮助孩子把不同场景下的同一情绪联系起来,从而找到解决情绪问题的方法。比如,这次是关上电视让嘟嘟愤怒,下次可能是不让他吃冰激凌把他激怒。当他了解了愤怒这个词,妈妈引导他处理愤怒这种情绪就会变得容易。

接下来每当嘟嘟出现愤怒情绪,他就会用类似的方法处理,等他情绪恢复之后,我就会表扬他情绪控制能力得到了提高。他自己会为此自豪,所以会时常积极演习我教给他的各种情绪控制方法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过以上片段,我们发现:

WHAT: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是每个父母的必修课,家长应该意识到先要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引导孩子合理的面对情绪。

WHY:日常的亲子生活中,作为父母的我们往往会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而陷入情绪的不稳定,从而训斥甚至打骂孩子,例如,“你怎么这么不听话,看我怎么收拾你”,“你不是我孩子,你是我祖宗”等等类似这样的消极语言,这样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给孩子带来消极的心理阴影。

HOW:当孩子和家长因为某些事情陷入情绪问题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首先,家长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绪,理解某种情绪产生的原因,要时刻记得,你面对的是你的孩子,不是你的敌人,可以让自己先喝点水,转移注意力,保持情绪的稳定。

         其次,学会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尝试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采用同理心接受孩子当下的情绪,例如:妈妈/爸爸知道你现在很生...,当孩子情绪逐渐稳定后,再试着引导,和孩子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最近在微博上比较火的一个话题,就是黄磊家女孩半夜尿床,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如果换成我们自己,你会如何对孩子说呢,黄磊是这样说的,因为你做了一个梦,梦到想要尿尿,然后就找卫生间,找啊找,终于找到了,然后你就尿尿了,这不是你的错,孩子会非常的释然,而如果你陷入情绪急躁的状态,说:“哎呀,你怎么那么糟糕,都多大了,还尿床,羞不羞。”那么,这个孩子心里就充满了恐惧。

         接着,尝试帮助孩子认知情绪,给情绪分类,例如:“你因为爸爸不让你看电视,而感到生气,是吗?”需要注意的是,正面和负面的情绪词汇都应该教给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是生气,什么是开心,并且,还要把实际生活中不同场景下的同一情绪联系起来,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理解什么是情绪。

         最后,当孩子再次出现某种情绪,并且自己尝试着处理,一定要及时的给与鼓励。

WHERE:适用于亲子沟通中双方陷入情绪不稳定时的情况。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二,A1激活过往经验3分钟

周五晚上,我下班回家后,发现爱人还没回来,通电话后知道她单位临时有事需要加班,我只好一个人陪着孩子,到了差不多孩子该睡觉的时间,妻子还没回家,孩子也许是因为想妈妈了,一下子从看电视的状态变成了嚎啕大哭,怎么哄都不管用,于是,我对孩子说:“妈妈单位有事,可能得晚点才能回家,爸爸先陪你睡觉,好吗?”,没想到,孩子听完后哭的更厉害了,甚至还在地上打滚,扔东西,我有点生气了,对孩子说:“你怎么这么不听话,小心我打你屁股”,等孩子哭了差不多10分钟,妈妈终于回家了,我对她说:“你就不能和主任说一下,家里孩子还小,早点回家吗?”结果,她听完我的话也生气了,抱怨的说“你就不能理解一下我吗”,说完,她赶紧哄孩子睡觉了,于是,我和爱人也陷入了冷战。

反思学完这个片段后,我明白了首先是因为自己没有及时的控制好情绪,没有体会到孩子因为想要睡觉,想妈妈的失落心情,也没有及时的帮助孩子平复情绪,当爱人回家后,没有换位思考,而是从自己的立场去要求爱人,从而影响了孩子和爱人的情绪。

A2【目标和行动】

目标:下周末的家庭会议中和孩子一起制作情绪卡片,并且读和情绪有关的绘本,和孩子一起制定控制情绪的计划和奖励措施,用便利贴粘在冰箱上。

行动:1,我负责搜集表示各种情绪的图片,用于制作情绪卡片。

2,爱人购买情绪相关方面的绘本。

3,在家庭会议上,和孩子一起把情绪表情制作成卡片,并且用便利贴粘在冰箱上。

4,和孩子一起读情绪绘本。

5,和孩子制定家庭控制情绪的奖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