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所属活动: 拆书帮东莞乐享分舵第113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让孩子有冷静和思考的机会 学习目标: 让孩子有冷静和思考的机会

开场:

       (自我介绍)大家好,我叫陈丽霞,早晨的一朵美丽的朝霞,每时每刻都充满活力。用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两公主的母后,10年的培训管理者,业余的专业羽毛球爱好者。今天带来《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的拆页“让孩子有冷静和思考的机会”。

       拆书之前,首先给大家介绍拆书和拆书帮(拆书与拆书帮介绍):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拆书分为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应用是便签法,让人读一本书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表现为各地的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我个人也认为拆书帮是一
个神奇的组织,把一群学习爱好者聚集在一起,让我们在学习的道理上结伴同行。
    接下来正式进入今天的分享,请大家带着“当孩子的犯错时,你通常的做法”的思考阅读拆页。阅读时间2分钟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让孩子有冷静和思考的机会

       三岁以下孩子的大脑发育水平决定了他们无法分析和理解暂停活动法这样复杂的教育方式。我个人反对对任何年龄的儿童使用传统的暂停活动法,因为把孩子遭送到角落或者他自己的房间永远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孩子需要知道怎样做才是对的,下一次オ不会重复同样的错误——最恰当的教育方式是情感引导和设定限度,这些都可以在冷静的时候去完成。

对大多数两岁以上的孩子,我建议父母放弃传统的暂停活动法而采用谈心的方式。这种谈心的方式是温和且不带惩罚意味的,它的目的是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逐渐冷静下来,反思他的所作所为,并为他提出个更好的解决方案。

不过无论是谈心还是各种形式的暂停活动,都不适用于两岁以下的儿童。就好比一个成年人从来没有摸过车,你能期待他知道如何开车吗?除非你给他们示范,否则幼儿不知道该怎么做。

沟通对于我们引导孩子至关重要。处罚会让我们和孩子硫远,妨碍我们帮助他们成为独立的人。《父母、子女与权力斗争》(Kids,Parents, and Power Struggles)一书的作者玛丽.希迪.柯琴卡( Mary SheedyKurcinka)认为,如果父母能花时间来倾听和回应孩子的需求,而不是孤立和拒绝他们的话,孩子们会更愿意和父母亲近。孩子需要以父母为榜样,学习如何建立健康的关系。如果父母能够花时间和孩子交流,来帮助他们选择适当的行为的话,就无须动用伤害孩子感情的暂停活动法。

以下是采取冷静法则或者谈心策略的具体步骤。要记住,如果你的孩子还未满两岁的话,请尽量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把他们的兴趣引导到其他事情上去。切勿和这么小的孩子谈心,年纪决定了他们根本无法理解。

应用冷静法则和谈心策略的步骤:

       1.让自己的视线和孩子在同一水平线上,与孩子进行充分的眼神交流,同时给孩子一些提醒,问他认为自己做的事情是“对”还是“错”。

       2.如果孩子没有平静下来或者停止错误的行为的话,带他到一个“安静区”或“思考区”。与他一同坐下,给他帮助和关爱。请记住,你不是在惩罚他。

       3.时间长短并不重要,让孩子平静下来才是关健。不要听信人们常说的“谈话时间等于一分钟时间乘以孩子的年龄”。不要给一个五岁的孩子“五分钟时间去思考”,有时大一些的孩子只需要一两分钟就能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而一个年幼的孩子则可能需要你抱着他坐上十分钟才能平静下来。无论你看到孩子有什么样的反应,都应该试着去同情、接受和面对。一个获得理解的孩子是不大可能一直焦虑下去的。

       4.等孩子平静下来之后,请他告诉你“有什么不对”或者“这是怎么一回事”。如果孩子理解有困难,把他做错的地方重复几次。

       5.问问孩子:“下一次你会怎样做呢?”如果他不知道的话,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恰当的。

       6.感谢孩子帮你想出了解决办法。

       7.最后让孩子设想一下:“如果你下一次犯同样的错误,会发生什么事情?”告诉孩子,你可以帮助他改正,但你不会容忍不适当的行为。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at)这个片段主要分享当孩子犯错时,我们采取冷静法则或谈心策略的好处和步骤;
      (why) 我非常好奇,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大家一般会如何处理?也许有一些人会采用暴力的方式解决,例如打屁股,大声斥责,面壁思过等,这样的方式只会伤害孩子,让孩子与你疏远,而冷静法则或谈心策略能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下冷静下来,反思他的所作所为,帮助他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以免他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谈心的本质是我们允许孩子自由轻松的表达情感,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尊重孩子,所以他行之有效。
       如何做到谈心策略呢?原文给出了极其详细的7步法,在这里,我结合实际使用情况,把原文的7步归纳为更方便记忆的4步”,有以下关键的四个步骤 (how)
        1、 眼神交流,传达态度:蹲下来视线与孩子在同一平面,通过眼神传递自己对事件的态度,认同或不认同,并问他,觉得他的行为是对的还是不对的;
        2、 离开现场,陪伴孩子:如果孩子没有平静或停止错误行动,带他离开事发现场。给他足够多的时间平静下来;这时,你可以拥抱孩子,同理心感受孩子的感受,接受和面对他的感受和反应;
       3、 了解事实,行动建议:孩子平静下来后,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不对;帮助他发现做错的地方;与孩子探讨,下一次遇到相同的情况,他会怎么处理?如果孩子回答不上来,可以告诉他怎么做才是恰当的。同时感谢孩子帮你想出了解决办法;
        4、 行动后果,再次表达态度:询问并让孩子思考,如果下次犯同样的错误话,会发生什么事情和结果。并表达我们不会容忍不适当的行为的态度;
       (where)这个方法可以适用在2岁以上的能进行谈心的孩子身上使用,适合产生冲突的现场使用。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上周日,我们在外婆家坐客,我的女儿和侄女在玩闹的时候, 抢一个大白的玩具,女儿说:”这个玩具他先看到,他要玩”,侄女说”这是他的,他要玩。”女儿死死的抱住娃娃,不给侄女,侄女抢不过来,在哭泣。这时我看见了,我对女儿说:”晴晴,妈妈知道你想玩这个玩具,但是这个玩具是朵朵的,我们要玩的话必须征询他的同意。现在朵朵要玩,我们要还给他。女儿说,”不要”,我又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仍然说这是我的,我要玩。侄女也一直寻求我的帮助。我当时说,这个玩具是朵朵的,我们必须征询他的同意,于是把玩具强行拿给了朵朵。这时女儿大哭起来。怎么止都止不住。最终结果是:外婆把玩具给了他,他停止了哭泣;
       反思整个过程,我在女儿带有强烈情绪的情况下讲道理,他根本听不进去我讲的任何道理。而且我还强行抢走他的玩具,他当时的想法:肯定觉得我是坏人,把他的玩具抢走,并给了别人。为什么妈妈要这样伤害我,觉得难过和无助。
        如果我能先带她离开环境,让他平静下来,了解事情的始末,并明确告知没有经过别人的同意强行霸占玩具是不对的,并与他一起想出一个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强行抢走他的玩具,会更有意义。

       (A2)女儿霸占玩具的行为经常发生,下周再去外婆家时再出现这种情况,我计划使用谈心策略与孩子一同探讨:
       1、 眼神交流,表达态度:我首先蹲下来,看着孩子,并与孩子进行眼神的交流,并问他:妈妈看见你抱着朵朵的玩具,并说玩具是你的,你觉得对吗?
       2、 离开现场,陪伴孩子:如果孩子依然情绪激动,我会说:朵朵,非常抱歉他拿了你的玩具,我们先离开一会,马上回来。 同时我会抱着他,陪伴着他,等待他平静下来。
       3、 了解事实,行动建议:女儿平静下来后,他可能会说,这个玩具是我发现的,我找到的。我会引导说:虽然玩具是你找到的,但是这个玩具是朵朵的,你找到的玩具,不等于玩具是你的。我知道你非常想要这个娃娃,但是任何时候,都不能说别人的玩具是你的。霸占别人的玩具是不对的。如果你真的很想要玩这个玩具,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例如,我们可以跟朵朵说我也很想玩这个玩具,我们一起玩,或者你能否先让我完5分钟,然后,到你玩?共同商量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 下一次如果还要玩别人的玩具,但是小朋友不同意的话,你会怎么处理? 感谢宝贝想出了那么多好的方法。
        4、 行动后果,再次表达态度:宝贝,假如下次你霸占了朵朵的玩具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朵朵会伤心。对的 ,他会伤心,也可能下次不跟你玩了,所以我们不能抢占别人的玩具,妈妈也不容忍你做出这样的行为。

       非常感谢大家的聆听,希望谈心策略能帮助你解决孩子犯错时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