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书: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想提升能力、解决问题的成人。拆书强调的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把书本当成医生“治疗”自身不足,而不是把书当成老师“膜拜”知识。通过RIA学习法把书中的知识拆为已用。
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便签读书法和应用于组织学习的RIA现场学习法。
主要步骤是:
第一个步骤R:Reading,阅读原文拆页。
第二个步骤I:指拆书家对原文知识拆页的讲解和对现场学习者的引导。
第三个步骤A:学习者拆为已用,要把知识关联学习者的经验、规划具体的运用。它分为3个部分:A1关联学习者过往经验,A2催化学习者应用,A3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拆书帮:
拆书帮目前在全国有47家分舵,200多会员,我们是属于其中一个正在筹备的分舵,泰安筹备分舵。
今天我们要拆的是来自于《如何高效学习》的第88页,一个关于运用比喻进行学习的片段,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阅读拆页,阅读完毕后抬头示意我一下。
怎样应用比喻法学习条件反射?比喻法的第一步是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能够模拟条件反射的东西。我个人生长在加拿大的冰天雪地里,所以想到的第一个比喻就是在雪地里行走。你第一次在雪地里行走时,因为雪地茫茫一片,走哪条路都有可能。但是几次行走以后,你会选择一开始走的路,因为开始的行走在雪地上形成了一条隐约可见的小路,走这条路显然比随便走更容易。
我将雪中走路与条件反射联系在一起,一开始,铃声可能或不引起狗分泌唾液(这代表一开始雪地茫茫一片,无路可寻)。但是在将铃声和食物关联在一起后,从铃声到食物的路就在雪地上(狗的大脑里)形成了,最终狗一听见铃声就分泌唾液,因为这条路已经很明显了。像许多比喻一样,这个比喻也不完美,但是它很有用。
可以按照下面三个简单步骤找出一个比喻。
(1)确定你要深入理解和记忆的信息,在上面例子中就是经典条件反射。
(2)在你的个人经验中寻找与信息部分相似的东西,要达到完全符合不太可能,所以与其寻找一个完全符合的东西,不如稍作让步,找到十几个部分符合的“不完美比喻”,在上面的例子里我想到的是雪中行走。
(3)重复上述过程,检查比喻不恰当的地方。例如,雪中行走是线性的痕迹,而脑神经却是错综复杂的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