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小伙伴大家好,首先我做个自我介绍,胖鹏,说一下自己的三个标签,段子手,伪培训师,拆书家,也就是一个喜欢讲段子努力成长为培训师的拆书家。
(分组)根据活动的需要,我们先分一下小组,以我为中心,左手边的小伙伴为一组,右手边的小伙伴为第二组,一会我们开展的讨论和演练,就以刚刚分好的小组为单位进行。
一、学习目标:
我希望大家在听完今天的分享后,学会换位思考,改变自己以往毒舌的恶习,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理解他人的感受,以实现更高效的沟通。
二、图书介绍(2分钟)
今天我拆的主题是,沟通从心开始,同理心让你学会换位思考。这个拆页来自《沟通的艺术》。
F: 本书的作者是罗纳德*阿德勒和拉塞尔*普罗科特。书中从沟通者、沟通信息、沟通关系三个层面着手,为你系统的介绍沟通的原则与技巧。
A:这本书已经畅销40年,再版14次,是畅销全球的人际沟通教材。此书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不是简单地教你一些简单的沟通“方法”,而是为你系统的讲解什么是沟通,沟通怎么用,沟通的原则是什么。我们要知道,沟通技巧无所谓好、坏,关键是否用的有效和适当。
B1:
大家可以通过这本书,掌握多种沟通技巧,构建你自己的沟通行为资料库,在你面对沟通的困境时,做出对你最有利,对他人最有效的回应方式。
B2:那么通过今天的学习,能让大家理解什么是“同理心”,从而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理解他人,增进你的沟通力。
同理心是指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体验世界,重新创造个人观点的能力。也许我们不可能完全体会到另一个人的知觉,但若付出足够的努力我们的确可以更了解世界对他的意义。
当我们在使用同理心这个词的时候,它包含三个面向:
第一,同理心包含获得观点——一种采用另一个人观点的尝试,这需要中止你的论断,将自己的意见放在一边,同时试着去了解对方。
第二,是同理心的情感面向,使我们更贴近地去体验别人的感受,去感受他们的恐惧、喜乐、伤心等感觉。
同理心的第三个面向是真诚地关心对方的福祉,不光是和对方有一样的想法和感受,而是更进一步,真实地关心他们的福祉。
有没有过想和朋友好好聊天,一聊就冷场的困境?有没有本想幽默的劝慰他人,结果被冠以毒舌的雅号?有没有好心给出建议,反而被对方厌恶?
嗯,其实你没有错,只是在沟通的时候欠缺了一个能力,同理心。
同理心,说简单点就是站在对方立场上思考的一种能力。
但这个能力说起来简单,做好却真的很难。我们很小都被教育过换位思考,多为他人着想。但如何换位,对方的立场到底是什么样的,怎么站在那个立场上?那些鸡汤式的劝慰,并没有告诉我们。
今天的拆页为我们提供的做法。当然拆页有些抽象,我具体的细化成了以下三个步骤。(细化行动步骤)
一,听他说。抛开自己的意见、情绪、行动,不要着急的表达什么,更不要做什么。将你的注意力先放在对方身上,听他的表达。如果对方不表达,你可以客观的描述下他的行为,然后问“你能跟我说说怎么回事么”,唤起别人表达的欲望。
二,谈感受。将自己假设成对方,想一想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会有怎样的情绪,进而推测出对方的观点。你可以说,我能够感受到你现在XX的感受。
三,探需求。真诚的去关注对方的内心需求,从对方的情绪和观点中找到他内心的想法与动机。这时你就可以用请求确认的语言问对方:“是因为XX原因感到不舒服么?”
三个步骤下来,很自然的让对方放下对你的防备,同时让他感受到你真的站在他的角度为他思考问题,沟通自然就很顺畅了。
举例:
谈个自己的例子,上周我家娃病了,妻子一个人照看孩子很辛苦。晚饭后,我又忙线上读书分享,没有及时刷碗,妻子又累又生气,就很不高兴的回屋了。我还豆逼的上前说,你要是也不舒服就抓紧吃药,不行多喝点热水。(本来好意,但真的没站在对方立场上考虑问题)要知道多喝热水这话是最惹女孩生气的,结局就是我又成功的在客厅里睡了一夜沙发。
如果我运用同理心三步法,我应该这样说。
(听他说)看你急匆匆的回屋了,能跟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
(谈感受)我能够感受到你现在情绪有些急躁?
(探需求)你是因为孩子病了,照顾起来十分辛苦,心里焦虑么?还是因为我没有好好帮你一起照顾孩子感觉很委屈?
这样一系列语言下来,我们的沟通坚冰将会很有效的打破,也不至于我再睡沙发。
A3拆书家设计提问
光说不练假把式,我们刚刚也学习了同理心的运用办法,就是1、听他说,说说发生什么事;2、谈感受,我能感受到你现在XX感受;3、探需求,是XX原因让你不舒服么。
现在我请小伙伴们按照刚才的分组进行这样一个现场演练。我来说一下演练的场景:
小红新入职的单位,上司比较严格,常因为小事批评小红,让小红备受打击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今天下班,和好朋友小明约会,他一脸愁容,不说话也不吃饭。
请大家两两分组,一个扮演小明,一个扮演小红。运用同理心的三步法“听他说,谈感受,探原因”,去感受小红的情绪,探究原因,让小红敞开心扉,亲口告诉小明情绪低落的真正原因。
学习者冬青和康云来进行演练。冬青扮演小明,康云扮演小红。
小明(冬青):(听他说)我看你刚刚放下刀叉,似乎没有什么胃口,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能跟我说说么?
小红(康云):工作不顺心,一天天的没一点省心的,天天挨骂。
小明(冬青):(谈感受)嗯,的确,要是总被批评,信心会受到打击,我能感受你现在的焦虑和低落的心情。
小明(冬青):(探需求)是因为工作做不好你感到焦虑? 还是感觉领导总批评你,让你觉得没有自信?
小红(康云):对啊,我明明很努力,就总做不好,然后越怕出错就更出错,加上领导的批评就心情更乱。不过说出来就好多了。
总结回应,好两位小伙伴的演练相当到位,冬青顺利打开了康云的心扉,让康云痛快的倾诉了自己的难过,告诉冬青难过的原因和需要的帮助。其实有时候我们并不一定需要给对方多好的解决方法,只要让对方倾诉出来就会有效的帮助到她。
总结:
好,那这就是我们今天的分享。我们来回顾下,在我们无法理解对方时,不要着急表达自己的观点。利用同理心三步法:听他说,谈感受,探需求。你会发现,自己不再毒蛇的挑剔对方,抱怨、责怪、嘲笑;取而代之的是赞赏、鼓励、谅解、扶持。这样一来,人与人的相处便变得愉快、和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