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哪有没时间这回事》 所属活动: 北京宇宙中心分舵第130次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早起之后干点啥? 学习目标: 为自己安排一个高效的早晨

开场: 大家好,我叫朱琳,今年刚从学校毕业。开始了一种每天上班下班的新生活。之前在学校的时候常常会想,毕业后不用受导师的约束,时间都是自己的,可以做好多自己想做的事,但是真正毕业后却常常觉得属于自己的时间变少了,很多事情都是“想太多”却“做不到”,总觉得时间不够用。那么我这次带来的书《哪有没时间这回事》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专治我们身上的碎片化时代综合征。如果你也跟我有相似的感觉,那这本书推荐给你,希望你可以变成时间的主人。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我是从2012年年底开始尝试4点起床的。在最开始的那段时间,起来之后经常会有种无所事事的感觉。其实并非是没有事情可做,早起后是要逐渐进入状态的,开始时并不是那么清醒,很多时候想不起该做些什么,耗着耗着时间就过去了。我觉得这样不行,于是我尝试把起床后要做的事情列出清单,并且按顺序排好,然后按照单子上的事情做,碰到不合理的地方再调整。有了这张单子效率高多了,我再不用费力思考做什么,按部就班地执行即可。现在,我早上第一个时间段(4:00-5:30)的做事步骤是这样的:

关闹钟→穿衣服→上厕所→刷牙→喝水→签到表→查天气→打开手机音频应用→坐姿屈膝→深蹲→短桥→ 安排一天工作→处理琐碎工作

你看,事情蛮多蛮碎的是不是?但列出来就不怕了。起床后到签到前是一系列让自己清醒起来的事情。用手机签到后在看看天气,然后边听学习资料边锻炼身体,锻炼完毕,开始安排当天的工作,之后再把其中一些简单琐碎的事情干掉。

后来我发现,列步骤这个方法不仅仅适用于早起后,一天中的每个时间段多可以编排成步骤、变成程序,这样会省心很多。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尝试列出自己的时间段步骤清单,度过一个美好的早晨。



      ①将起床后要做的事情列出清单; 

      ②按顺序排好;  

      ③按照清单完成;  

      ④不合理再调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如果我们早起之后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那这一天中最重要的时间就白白浪费掉了。作者则告诉我们,事情多和琐碎并不是问题,只在脑子里想却不把事情列出来才是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列清单的方法来明确我们早晨需要做哪些事情,然后给这些事情排一个顺序,可以顺应人性、自然、常态,也可以按照自己的生活习惯,然后再按照这个步骤清单的顺序完成。但我们在完成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不合理或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环节,这就需要我们根据自己的习惯、状态和周围的人或环境进行调整,将这个步骤清单逐渐完善为一个属于自己的晨间步骤清单。我们在早起之后按照这个晨间步骤清单执行,就可以度过一个美好且高效的晨间时光。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比如我之前在学校的时候一般是6点起床,洗刷收拾大概用半个多小时,之后去食堂吃饭,那时候食堂人少饭种类还多,吃完饭后去图书馆或者实验室开始一天的工作,整个早晨都可以避开高峰,非常清净和舒适。所以工作后我依然6点起床,但是因为环境换了,早起后不知道要干啥了,心里想着要做饭、看书、听新闻和做个运动之类的,但出门前除了吃饭什么都没完成,有时候出门还会匆匆忙忙的,忘记带耳机和伞之类的东西,特别慌乱,早晨的大好时光就这么浪费了。这个过程持续了1周,直到我看完了这本书。

首先我把每天早晨起床的时间提前了一个小时,因为我发现每天下班后好像没有什么精力做特别费脑子的事情,所以我把想做的大部分事情放在早上,因为这时候的精力比较充沛。然后我把想要做的事情列出来,就是表格中的那些,然后根据自己的习惯给这些事情排了顺序,之后按照这个步骤清单执行了几天,调整了一些事情的顺序,比如我之前把给植物浇水放在上班前,后来发现总是忘记,所以之后把它调整在喝水之后,因为植物就放在桌子附近,很容易就看到;还有我之前在早晨安排了读书,现在我把这件事去掉放在了晚上。最后逐渐完善成了现在的晨间步骤清单。那么现在我是这样安排我早晨的时间的:

5点多起床→关闹钟→开窗通风→煮粥→烧水→换衣服→洗刷→喝水→给植物浇水→拉伸运动→晨间日记→复习考试→准备鸡蛋、小菜等→复习考试→吃饭(拍照)→洗碗→铺床→扫地和收拾房间→换衣服→收拾包→出门。

目前我的晨间步骤清单是这样,可以让我充实的度过我早上的时间。如果想到了新的事情比如考试后,我可以把考试复习换成其他事情,这样根据周围的人和环境还有自己的状态进行调整,形成自己的步骤清单,再按照清单执行,就可以让自己度过一个美好且从容的晨间时光,让新的一天有个好的开端。

      我这次的分享就结束了,希望这个片段会对各位小伙伴有帮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