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和分组】
大家好,我是新手拆书家安晓辉,现阶段的3个标签,第一个职场作家,第二个职业规划师,第三个新手拆书家。
为了便于待会学习时讨论,我们先分一下组,还是刚才的这个分组,两人一组,两人一组。
【图书介绍】场景法介绍图书:事件场景-提问-影响-解决
事件场景:想到上班就心情沉重,面对工作提不起兴趣,甚至感到厌烦;收入微薄难以支撑生活开销,月月为钱发愁;要做的事情经常搞不定,充满焦虑;总觉得工作哪里不对,却难以找到突破口……
提问:大家有过这样的感受吗?知道自己发生什么状况了吗?你是怎么处理的?
影响:这些有关职业选择、发展和适应等方面的问题,如果我们放任不管,自己就很可能会继续在当前的工作中煎熬,生活中三分之一的时间都会郁郁寡欢。
解决:那我们怎样才能找到突破口,跳出这种状况呢?今天和大家一块学习的这本书《这才是我要的工作》提出了一个“快乐-金钱-心流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找到问题症结,明确改变方向,引领我们走向理想职业。
【设定学习目标】
我们刚才介绍了一下图书,接下来设定一下学习目标:大家跟随我完成本次现场学习后,在遇到职场停滞状况时,能够运用“快乐-金钱-心流模型”找到原因,制订突破策略。
【A1,请大家自测】
这是我们今天的学习目标,接下来学习今天的拆页。
在阅读拆页之前,先请大家花1~2分钟时间完成一个关于职业的自测题。大家手上拿到的资料当中有一份是自测题。这份题测试结果没有好坏之分,也不是为了给大家贴标签,只是帮助大家更加了解自己的职场现状。
这套题有9个题目,请按照1-5分来打分,1分代表完不重要或无关紧要,5分代表非常重要。请大家仔细阅读每一句话,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分。为达到比较好的测试效果,要确保你的答案有所区分,不能每道题都是3分,或者每道题都是1分,起码要有一个1分,一个5分,要有一个区分。接下来请大家做一下这套题。
【I,解释自测题】
我看不少小伙伴已经做完了,请大家分别将1、4、7这三道题,2、5、8这三道题,3、6、9这三道题的分值加总一下,然后从这3组中选出累计得分最高的那一组。
接下来我来解释一下这套题。
如果你第1、4、7题的累计得分最高,目前快乐对你来说就是最重要的,你在工作中追求快乐。你想享受工作,做自己喜欢的事,这比任何事情都重要。
如果你第2、5、8题的累计得分最高,现在心流就尤为重要。你想要确保你做的是自己擅长的工作。
如果你第3、6、9题的累计得分最高,此时金钱就非常重要。你需要赚点钱,最好马上就能赚到。
注意,某一组题目得分比较低,并不代表对应的因素不重要,快乐、金钱、心流这3个因素在我们的生命中都很重要,得分高低仅仅说明,在当下这个时期,你是否更看重某个因素。因为不同的人生阶段,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不一样。
【R,阅读原文拆页】所选拆页为致用类、不包括How,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做完了自测题,大家对自己的职业状况,有了初步体会。接下来,请大家仔细阅读拆页,阅读完毕之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以下为原书拆页。
现在你知道快乐、金钱和心流是构成理想职业的3个重要因素了,接下来我们将深入分析每一个因素。它们本来也许看起来一目了然,但对于我们准确理解事物很重要。
快乐:你喜欢做的事情
“做你所在”也许是老生常谈,但对于余生中每周至少要花费40个小时去做的一系列事情,我们渴望的也不过如此。如果你压根不喜欢自己花大部分时间去做的事情,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快乐。
这并不意味着工作的每时每刻都得激动人心,就算是职场大赢家,可能也要复印文件、整理支出报告。没有人能永远都做自己喜欢的事,这也不是我们的目的所在。一般来说,我们希望工作能“点燃快乐”。如果不确定当下的工作是否能点燃快乐,那它多半就不能。
金钱:支持和养活你的东西
寻找理想工作或职业时,金钱不可能是次要因素。你总是要生活的,如果有了家庭,你就得养家糊口。在职场上,我们寻求的最理想的情况是,你做的工作能让你衣食无忧。如果能让你富有,那就更好了,毕竟富有没有什么错。即使它不能让你荷包满满,也不应该让你穷困潦倒。
换句话说,钱不是万能的,但如果你终日为账单发愁,就很难热爱你的生活。
心流:你真正擅长的事情
你是否曾沉浸在自己喜欢的项目中以至于忘了时间?你是否做过这样一份有偿工作:因为很喜欢,所以就算没有报酬你也会欣然去做?我们把这种情况乘坐心流,即最大程度地提升技能并且沉迷于真正擅长之事的艺术。这种情况就像快乐和金钱,对命中注定的工作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有很多事情我们都能做得不错,甚至相当不错。但心流工作不同,你达到的不只是不错或相当不错,而是极其出色,这对你来说是自然而然、轻而易举的事。当你做这种工作时,其他人会对你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取得说过印象深刻甚至惊奇不已。他们想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
与快乐这个条件一样,你不必时时处于心流状态,心流工作很可能是在更常规的工作中穿插进行的。不过正如你希望工作能在多数时候点燃快乐一样,你也会希望尽可能使自己处于心流状态。
【I,拆书家讲解引导】技能点-互动&细化行动步骤
好,我看大家基本都看完了,那我有个问题想请问下大家。
(互动)
在刚才这个片段中,作者指出了理想职业的三个要素,都是什么?请大家根据原文回答下。
(学习者回答:快乐、金钱、心流、擅长……)
(反馈)
对,快乐、金钱、心流,就是这三个要素。
那还有一个问题,大家觉得我们的工作,必须同时具备这三个要素吗?
(学习者回答:肯定不是;很难;不一定……)
嗯,对,不一定。这三个要素,是我们寻找工作的一个指引性指标,不同人生阶段侧重点可能是不同的。
(What)
好,刚才呢,大家指出来了理想职业的三个要素是快乐、金钱、心流。快乐,指的是工作中要经常有机会做自己喜欢的事,要能感受到快乐。金钱,指的是工作收入起码要能保障我们衣食无忧。心流,指的是工作要能用到自己擅长的技能,并且能够提升这种技能。这三个要素组合起来,就是 “快乐-金钱-心流模型”。
(Why)
这个模型最大的用处是:帮我们明确方向,澄清目标。一旦我们的目标清晰了,无论是选择工作机会,还是打破职场停滞,都会容易得多。这也是我们为什么使用这个模型的原因,它可以指引我们走向理想职业,即三个要素交汇的地方,使得我们不必在做喜欢的事情和谋生之间左右为难,摆脱这种状况。
(How)
那这个模型具体要如何使用呢?可以参考医生看病的思路,就是从症状出发,分析原因,开具处方。
我们工作中出状况时,症状体现在情绪上,如厌倦、焦虑、失落等。那参考医生看病的流程,我们就可以从情绪出发,分析原因,找到对策。具体分为三步:
第一步,识别情绪。工作状态不对时,关注自己的感受,识别自己是厌倦、焦虑还是失落。
第二步,分析原因。厌倦说明缺少快乐,做的事情不喜欢;焦虑说明缺乏心流,很少有机会使用擅长的技能或因为能力不足经常搞不定问题;失落说明赚钱少,无法支持日常生活,或者说与别人相比,自己的价值没有足够体现。
第三步,拟定策略。这里需要根据不同的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
1)缺少快乐。
首先接纳事实,工作不是每时每刻都激动人心,然后再来看具体策略。
(1)发现工作中你喜欢的那部分,多关注它们;
(2)给已经驾轻就熟的工作内容引入新的工作方法、更高一点的要求等,通过变化、新奇,让自己再次喜欢;
(3)转向工作外的兴趣,如阅读、羽毛球等,用工作和业余的平衡,让自己整体心态获得改善。
2)缺乏心流
首先接纳事实,工作中不可能所有事情自己都擅长,也不可能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有较多机会做,就是可以接受的。然后再来看具体策略。
(1)发现你擅长的技能,关注与它们关联的事情,争取机会做。
(2)有时是因为目标太大,无法完成,这时可以分解目标,化大为小,各个击破。
(3)识别不足,提升不擅长的技能,擅长之后,就会有心流。
3)赚钱少
首先要肯定自己的需求,我需要更多钱,这是正常的,我现在赚钱少,我失落,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价值没体现出来。然后再来看具体策略。
(1)分析公司现状、部门现状、个人情况,如果有加薪空间,搜集事实,申请加薪,赚的钱就多了。
(2)如果没有加薪空间,就进一步判断,如果当下工作自己比较喜欢也能做擅长的事,舍不得,那就尝试发展副业,弥补工作收入的不足。
(3)如果当下工作可以放弃,那就找找业内薪水高的公司,通过跳槽,也能提升收入。
这是三种情况对应的改变策略。
举个例子,我2006年从西安去了南京,进入一家软件工作做嵌入式开发,薪水是4500一个月。干了半年后,我发现每个月除去房租,还有日常生活费,几乎就剩不下什么了,另外女朋友也赚的比我多,我就很失落,感觉自己很差劲,没有价值感。我琢磨了一下,到招聘网站扫了一圈,发现我的薪水是偏低的,我又跟同部门的几位同事比较了一下技术水平,发现我是比较高的,于是我就决定找领导谈加薪,在一次去吃饭的时候,跟领导提了这个事情。结果,第二个月,薪水就涨到了5000多。接下来在公司干得就比较顺畅,一直到要回西安时才离开。
(Where)
我在这个要求加薪的过程中,实际上就运用了今天学习的“快乐-金钱-心流模型”做了简单分析,找到突破口。这个模型,除了可用于职场出现状况时寻找突破口,也可以用来指导毕业时寻找工作,还能用于发展副业时的方向选择。但它的运用,有两个前提需要注意,一是我们要能够分辨自己的情绪,比方说用于职场停滞时,我要能感知到自己的情绪,如果我不知道自己是焦虑了还是别的什么情绪,我就很难去运用;二是要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发现问题所在。
【A3,促动参与】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刚刚我带着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运用“快乐-金钱-心流模型”评估当前的工作状况。现在我们一起做一个演练。我们学到这些知识、技能,在现场演练一下,大家能够有更深刻的认识。现在有这样一个场景:
小红在IBM工作,是一位软件测试工程师,工作了14年,最近周日晚上想到第二天要上班,就觉得心情沉重。白天在公司,领导开会安排任务,她经常觉得厌烦。遇到问题,出于职责,觉得该积极主动解决,可实际上却提不起劲头,往往能拖就拖。她经常有想要离职的想法,可公司薪水福利还不错,所以她一直犹豫不决,一直在单位凑合着。
请大家结合今天学的“快乐-金钱-心流模型”想一想,小红现在遇到了什么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解决?
大家先在小组内两两讨论,一会儿我会请一位小伙伴为大家分享。
学习者分享:
我们用“快乐-金钱-心流模型”分析一下小红的情况。
从情绪上来看,她产生的是厌倦的心理,然后想起上班时她心情是沉重的,说明从情绪上分析,她不够快乐,所以她就觉得做的事情让她感到厌倦。
那从快乐方面来看没有得到满足的话,可以这样做:第一,建议她分析一下工作当中她做哪些部分是可以让她产生快乐的,多关注这部分;第二,提高要求,让她把她的工作再高标准的提高一个层次,让她有一些新奇的、挑战的事情,让她再次喜欢上;第三,她工作已经很熟练了,可以适当地转向个人喜好的东西,培养一些兴趣,增加喜悦、快乐的因素。
建议她从这几方面着手试试看。
【A2,催化应用】布置任务
感谢明珠的分享,利用我们的模型找到了一个方案。那从大家分享的内容来看, “快乐-金钱-心流模型”基本的用法,大家都理解了。为了加深大家对知识点的把握,现在我要布置一个任务给大家,请大家回去后完成。
大家今天回去后,利用明天、后天,把今天学的“快乐-金钱-心流模型”介绍给你的家人或朋友,教会他们使用这个模型分析自己当下的工作状况,如果他分析之后发现有一些问题,也可以和他一块来制订解决策略。我们希望在一周之内完成这个任务,回头我会来跟踪这个事情。
好,这就是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的“快乐-金钱-心流模型”,谢谢大家。
【学习者分享】:
我回家就给我爱人讲了今天学到的“快乐-金钱-心流模型”。
我爱人毕业后在一家国企工作了7年,因为效益不好,今年4月份辞职了,因为大学学的英语专业,就应聘到一家培训机构当英语老师,教中小学的课。自从她在这家培训机构讲课后,就经常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老跟我聊,说有时回答不了学生的问题,有时知道问题怎么回事但是给学生讲不会。
跟我爱人聊了这个模型,我爱人意识到,她最近这几个月一直在焦虑。焦虑的原因,是讲课这件事她其实不擅长,水平还比较低。
我跟她一起分析后,制订了两点策略:
1)她太想很快做好讲课这件事了,给自己的转换时间很短,目标有点大。这点可以通过把大目标拆小,设定阶段性目标的办法来缓解。
2)她找出了自己的两个明显不足,回答问题不熟练和讲课平淡,准备接下来找讲得好的老师请教怎么提升这两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