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所属活动: 自由探索:管理自己的时间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自我管理~、 学习目标: 在遇问题或挑战时,关注自己可以改变的事情,从消极被动变为积极

开场: 大家好,我是卢燕,今天我们这次拆书的学习目标是经过这次现场学习,当大家在遇到问题或挑战时,能够使用积极改变的四个步骤,采取积极地行动,避免消极行事。

FAB·介绍书籍【3分钟】
这个片段来自《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F(Feature)
这本书的作者是史蒂芬·柯维,他是美国著名的管理学大师,曾被《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并入选全美二十五位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这本书中,柯维博士整理了成为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并给出了很多行动建议。

A(Advantage)
这本书自1989年出版以来,高居《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长达30年,在全球140个国家以40种语言出版,影响数亿人打造卓有成效的人生。在美国,此书的影响力仅次于《圣经》,是美国公司员工、政府机关公务员、军队官兵的装备书。这本书与其他成长类书籍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书中提出的七个习惯是个人成长的底层原则,如今已经经历了30年的时间验证。

B(Benefit)
在社会中生存,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对未来的恐惧,有求而不得的痛苦,有无能为力的绝望 ,有随波逐流的迷茫,有家庭与事业的失衡,这些问题,通过持续地践行七个习惯,都可以得到改变,今天我们要学到的就是第一个习惯:积极主动。

首先,请大家用1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拆页。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如果”和“我可以”

一个人的关注圈与影响圈可以从他的言谈中看出端倪,与关注圈相关的语句多半带有假设性质。

“要是我的房屋贷款付清,我就没这么烦心了”

“如果我的老板不这么独断专行……”

“如果我学历更高…..”

“如果我有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

而与影响圈相关的语句则多半体现了这个人的品德修养,例如“我可以更耐心、更明智、更体贴……”

把外在环境视作问题症结的想法本身就成问题,应该说是我们给了外部环境控制自己的权力,这种“由外而内”求变的思维方式就是以外在环境改变作为个人改变的先决条件。

积极的做法应该是“由内而外”的改变,即先改变个人行为,让自己变的更充实,更具有创造力,然后再去施加影响,改变环境。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why】

这个拆页中提到了两个术语,关注圈和影响圈,我先解释一下,请大家看一下这张图,关注圈是指我们关注的东西,比如:健康、家人、事业等等,影响圈要比关注圈小一些,是我们自己可以施加影响的事物,比如:我自己的时间分配

1569287707(1).jpg

在这个大圈内,所有的事物都是我们关心的,但是有的人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影响圈,有的人会集中在关注圈,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专注于关注圈,也就是那些外部的、我们无法控制的事物,比如我的老板独断专行、我的孩子不听话,那就会把一切问题都归因于外部,同时也会因为自己无力去改变而变得软弱,这种消极的能量会缩小我们的影响圈,让我们能控制的东西越来越少

接下来我们换一个角度,如果我们专注于影响圈,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我的老板独断亏行,但我要专心做好自己的工作,让领导相信我的专业水平,当我们去专注于影响圈的时候,这种积极的能力就会扩大我们的影响圈。

1569287733(1).jpg

【what】

那么当遇到问题或挑战时,我们应该如何让自己拥有积极的想法,避免消极被动呢?

书中给出的做法是“由内而外”进行改变,也就是先改变个人行为,改变那些我们能改变的,然后再去影响和改变环境。

为了增加可操作性,我对它进行了细化,形成以下四个步骤:

 

【how 细化行动步骤】

首先,识别语言模式,当我们专注于关注圈时,使用的语言多半是“要是”、“如果”,这类假设性的词语,比如“如果我学历更高,我就能得到那份高薪的工作了”

第二步,将“如果”改成“我可以”,我没有得到那份心仪的工作,我可以去考MBA继续深造。

第三步,制定行动计划,我要考MBA,那么我现在就要去了解MBA的报考条件、考试时间,制定考MBA的计划。

第四步,坚持行动,按计划将“我可以去考MBA继续深造”这句话变为现实,随着个人行为的改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身边的人一起改变,慢慢地我们的影响圈也会扩大。

【预防可能的异议】

这里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影响圈一定会扩大吗?其实不一定,但是有着积极想法的人不会过多地去关注影响圈是否真的扩大,因为这也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是属于关注圈的事情。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吧,

上个月我有一个重要的报告,搞砸了,被领导批评了一顿,领导对我的信任也直线下降,然后我就进入了一段消沉期,在这段时间里我总是会想“如果我当时认真写那份报告就好了”“如果我的领导没这么小气,也不会这样”“如果我没来这家公司,还在之前的单位多好“,然后我变的上班没有热情,下班就刷剧,打游戏,后来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看到积极主动的习惯我就意识到自己的应对方式是多么消极,

我识别到这段时间我抱怨时的语言模式全都是"如果。。。”我关注的全都是那些我无法控制的事情,那种无力感让我选择了消沉

我开始把如果改成我可以,我可以出色地完成现在的每一份工作,我可以在做预算执行分析的时候多想一些,增加一些之前领导未曾关注过的点,

这样想着,针对每一项我可以的事情制定计划,把我想到的我可以都变成了现实,坚持行动,慢慢地,领导对我的信任也开始增加了,有的时候也会听取我的意见,我的影响圈扩大了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好的,听完这个例子以及前面的讲解,相信大家对如何积极改变,避免消极已经很清楚了,接下来让我们进行现场演练吧。

我们先分一下组,从我的左手边开始,两个人一组。

 

让我们先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佳佳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宝妈,最近刚换了新工作,由于新工作还在适应中,佳佳每天都要加班到10点以后才回家,每天回家宝宝都睡着了,老公也说她“整天就知道工作,连家都不要了。”

佳佳特别心烦,找闺蜜婷婷聊天,全程都在抱怨老公不体贴,说“如果我老公是个善解人意的人多好啊。”

 

请大家根据这个情境,一人扮演佳佳,一人扮演婷婷,在小组内讨论,来设计一段对话,由婷婷来引导佳佳,使用积极改变的四个行动步骤转变消极的思维方式。

 

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准备,8分钟后我们请一个小组来分享。

 

【学习者讨论8分钟】

【学习者分享6分钟】

【记录学习者案例】


分享者:丫丫妈扮演佳佳,秧秧扮演婷婷


佳佳:婷婷,你也知道,我最近换了一个新的工作,每天加班到10点多,特别累,宝宝才两岁,每天我都看不到她,她也特别想见妈妈,这时候,老公反而责备我,连家都不顾了,但是如果我在家,他也不会养我啊,所以我就觉得特别烦

婷婷:怪不得,我看你都瘦了,我从你的话语中,发现你在描述你们俩人的关系时,喜欢用一个词,叫“如果”

佳佳:是啊,我会想如果他变的温柔一些、体贴一些,能体谅我的不容易,那样我会更舒服,更有力量去克服困难(识别语言模式)

婷婷:但是,“如果”只是一种假设,它并不能帮你实现你想要的东西,我最近学了一个拆书课,里面讲到一个方法,我们可以换一下语言框架,把“如果”换成“我可以”,这样可以帮助你打开自己的困局,你是否可以从我可以这个角度去想想呢

佳佳:其实,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质原因可能是加班太多,没有时间陪宝宝,让老公一个人照顾家庭,他的压力确实也挺大的,其实我可以跟老板谈能否变更工作时间,另外我还要在工作中更高效,我可以去学习时间管理将“如果”改成“我可以”)。

到具体怎么做,我计划我明天去找老板面对面谈一下工作时间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前我得先做一下自己期望的计划,关于时间管理,我在拆书帮的师父在时间管理这方面有很多经验,我可以向他请教学习,提高工作效率(制定计划),并且在学习时间管理的时候坚持打卡(坚持行动)。

婷婷:我相信通过这样主动的改变,肯定可以改善你们的关系

 

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今天我们学的是当遇到困难或挑战时,如何使用积极改变的四个步骤,避免消极行事,关注影响圈,扩大影响圈,期待大家都成为积极主动的人。

我的拆书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