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分组:
大家好,我是这次的拆书家胡俊,很高兴在这里和大家见面,下面我用三个标签介绍一下自己:
1、笔记达人2、羽毛球爱好者3、自由交易员
在接下来的分享过程中,会需要小伙伴们进行分组讨论,在分享开始前,我们先分个组。就按小桌子分组,前面一桌1组,后面一桌1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在想要了解某个内容,但是缺乏精准关键词的情况下,不是搜索之后,没有结果就放弃,而是会通过逐步逼近的方法,去尝试寻找精准关键词。
图书介绍:
F特征(Feature):
这本书《学习力:颠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作者是王世明和缪志聪,他俩都是网络知名的学霸和专栏作者,这本书讲了职场学习的高效方法。
A优势(Advantage):
市面上流行的学习类图书,例如《学习之道》、《如何高效学习》等熟知的书籍都是对学科知识学习的总结。
而本书是聚焦职场学习的,针对职场人士总结了一套完整、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 IBM咨询事业部总经理陈果、嘉华资本董事长李传玉等、顺丰集团副总裁张德琪等多家上市公司高管为其作了推荐序。
B利益(Benefit):
B1:
本书将会给你一套适合你的职场学习方法,帮你搭建系统的个人知识体系,让你轻松学会各种技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岗位能力提升,快速适应一份新工作,或者转入一个新行业。
B2:
今天的学习,将会了解到通过模糊搜索,找到精确关键词的方法,让搜索结果更全面和准确。
■ 逐步逼近
有时候,你对要查找的内容可能只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例如,你想找一个适合你的用户需求分析的方法。在这种情况下,你是很难直接确定出精准的关键词的,这时就需要采用逐步逼近的方法。
首先,一开始的关键词应尽量少,先根据你的理解用一个关键词开始搜索,从返回的搜索结果中寻找线索,识别出准确性更高的一组或多组关键词。
其次,分别检索新的关键词,根据返回的搜索结果再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修正。
例如,就以找到适合你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为例。
你可以先用“用户需求分析方法”作为关键词检索,用百度搜索的结果如图4-92所示。
图4-92 用百度检索“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的结果示例
你可以点开部分搜索结果,从字里行间找出几个它们介绍的需求方法的名字。例如,点开“如何做需求分析?- 知乎”这篇文章,它里面介绍了用户需求分析要把握人性、挖掘用户动机、筛选用户需求。
有了这个线索后,你可以再分别检索“把握人性+方法”“用户动机+方法”“用户需求+筛选方法”。
上面这三组关键词,每一组的搜索结果中都有不少介绍方法,你再从中分别找出适合你的方法。这样,一个适合你的用户需求分析方法矩阵就出来了。
【WHAT】
在只有模糊概念的情况下,如何通过对关键词进行逐步检索,找到精准的关键词,从而获取自己想要信息的方法。
【WHY】
通过迭代关键词的方法,能够让我们找到更加精准的关键词。关键词就如同寻人启事一样,关键词越精准,搜索的结果就越快、越准。
没有精准关键词的话,我们想要了解的内容,可能就了解不到。
【HOW】逐步逼近法
第一步、先检索
根据想要了解的内容,先想一个可能的关键词进行检索。
比如:我们想要了解的起因是什么,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等去思考。既可以正面去想关键词,也可以通过反面去想关键词。
第二步、再调整
通过上一步的搜索结果,在结果中去寻找和整理出新的关键词。
例如:某个词语刺激到了我们的想法、结果中出现的高频词语、下一级别的具体分支步骤、高一级别总结性词语等等。
第三步、再检索
根据调整的关键词,进行再次搜索。
……迭代
第N步、得到信息
调整和整理搜索结果,是整个步骤的核心。
【案例A1】
3年前,我打算转行到投资行业去做交易,于是我就需要先了解下交易相关的内容,以及如何能做好交易的一些方法。当时我就去找在投资方面有经验的几个朋友询问,他们都或多或少地给了一些回答,大都比较笼统或是无法执行的内容,并没有得到我想要的具体信息。
在学完这个逐步逼近的方法之后,我对之前的情况进行反思。当时我给的问题太宽泛了,关键词不精确,朋友不知道怎么回答。
【回到上面的方法】
我自己搜索了一下,关于如何做好交易:(给大家讲解的过程中,配上了搜索时得到的网页截图,此处图片上传不清晰,就不传了)
1、通过搜索关键词“做好交易+要素”
2、得到的结果,我们会发现大部分的结果都是成功交易,并结合结果中得到的要素中包含关键词“心态”
3、利用“成功交易+心态”,作为新的关键词。
4、结果中得到心态相关信息后,还看到了零散的改善心态方法
5、以“交易心态+方法”为新的关键词进行搜索。
6、最后,通过逐步逼近的搜索过程,我得到了如何培养交易心态的方法。
通过整理前面的搜索结果,同样还会得到其他的关键词,进而找到资金管理、入场管理、持仓管理等方面的方法。
这样,就能够全面了解,想要做好交易,需要提高哪些技能以及如何去提高。
【WHERE】
适用于,在没有精准关键词的情况下,尝试搜索之后,没有找到答案,就只能放弃的搜索新人。
不适用于搜索高手。
【预防异议】
你可能会说:
碰到问题,我问朋友不是更方便?
这就取决于事情的紧急程度,事情的性质情况以及事情的复杂程度。
没有精准的关键词,也意味着并不能很好描述问题,他人就会很难回答。
需要强调一下,这里不是说不要向他人求助。适当的求助,也是增加互动,维系情感的一种方法嘛。
真的有用吗?感觉随机性太大了哦!
不能保证一定有用,这取决于我们初期模糊的关键词与精准的关键词之间的差异程度:越接近,越容易找到;距离太远,也会出现找不到的情况。
这个方法太简单了,有必要讲吗?
这个方法确实很简单,一看就会,但是没看之前,未必会用。
比如我自己,进行关键词搜索之后,如果找不到想要的答案,就会自己再去想一个新的关键词去尝试,而不是通过结果去整理和发现,常常会无功而返。当然,很多时候也能找到想要的答案,但是这个过程所花得时间却很多,纯属在碰运气。
【A2】催化应用
分步催化1: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现在,请大家想一下,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是否存在某些内容,是需要去了解或者想要去了解,但是却不知道具体应该了解什么。
例如:
在学习中,一直阅读效率不高,想要去了解如何提高阅读能力?如何提升记忆力?
在工作中,想要了解如何更好的设计用户画像?如何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好听?如何提高EXCL的技能?
但是,我们有不清楚具体想要了解的是其中哪个点。
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思考下,将想到的类似具体场景写在便签纸上,并在小组内进行分享。稍后我会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小玲子分享:(她是做职业教育这一块,同时需要管理一个公众号)
在工作中,一直想要了解用户画像的制作,但是不知道具体了解哪些。
分步催化2:
拆书家提问设计(逐字稿):
谢谢分享,现在请大家运用刚刚想到的场景,在接下来的一周之内,结合所学的逐步逼近法,去搜索要了解的内容。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规划下,具体的运用步骤,并写在便签纸上,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分享。稍后我会邀请一位小伙伴进行分享。
学习者案例记录:
拆书家询问:有没有小伙伴搜索到自己想要的内容呢?
现场无人回答。
拆书家引导:看来大家都还没搜索到最后的结果,那对整个搜索的过程,能明白吗?
小玲子分享:能明白,但是需要时间来操作
拆书家引导:咱们先将结果抛开,单纯从搜索的步骤出发,能结合你之前的分享,接着分享一下吗?你的关键词是什么?
小玲子分享:
1、大概的内容是,想要了解职场新人在毕业3-5年,需要学习或者掌握怎样的技能。想到的关键词是职场新人,用它进行搜索。(第一步、先检索)
2、从搜索结果中,寻找跟技能和知识有关的内容,或者能触动到自己的内容(第二步、再调整)
3、调整关键词,进行再次搜索(第三步、再检索)
拆书家总结:
感谢小玲子的分享!接着你的分享,当搜索到具体的技能和知识时,可以将它作为新的关键词,去搜索下面的具体方法和内容等。回去之后,你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搜索一下,试试看能不能得到你想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