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雪莉,我的三个标签:拆书家、游戏力、自我成长。第一个标签:拆书家,就是我现在正在做的事情,目前正进行1-1,以后继续升级打怪;第二个标签游戏力:现在正在学习游戏力,以后我的升级打怪也将会围绕游戏力,最终希望成为一名游戏力讲师;第三个便签自我成长:我喜欢向内探索自我,发现自己的内在智慧,看不同的人、经历不同的事,去丰富自己的内心。我是从游戏力工作坊的同学那里知道的拆书帮,听她介绍之后,觉得非常有趣,就参加了训练营,加入了拆书帮的队伍。
好,下面介绍那拆书是什么?
拆书的“拆”不是“拆散”,是转化和内化。“拆书”是强调把书上的知识拆为己用。目的是为了解决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它也叫RIA便签拆书法。R是reading,阅读原文片段,I是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片段,A是appropriation,拆为己用,也就是结合过往的经验,把这个片段学到的新知应用到未来的工作生活中。
拆书法分为应用于个人学习的拆书法,和组织学习的现场拆书法,
个人学习的拆书法是指自己用RIA便签法来。比如说读一本书,有一个片段很有感触,我们把它摘出来,这个就是Reading,然后呢,写下三张便签:第一张I便签,用自己的语言重述这个片段中获取的信息。第二张A1便签,结合自己过去的相关经验,可以是失败的经验,也可以是成功的经验。第三张A2便签,是未来如何去应用新学到的知识。
组织学习的拆书法是由拆书家将书籍的内容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拆书家来阐述I,引导现场的学习者来完成自己的A1和A2,引导一群人来将知识拆为己用。
那拆书帮是什么呢,简单来说也就是应用RIA拆书法的一群人,他们形成了一个公益的自组织团体。而这个组织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为拆书家。拆书帮的总舵在北京,在全国各个区域设有各种分舵,比如我们今天的珞珈分舵。
我们还是胎儿时,联结、断裂、重新联结的戏剧就开幕了,并在之后不停地循环重演,伴随着我们长大。在生命的头9个月,我们和母亲是直接联结的,分享着她的血液和呼吸。之后,为了独自拥有生命,我们被迫放弃。在遭遇寒冷空气和刺眼光线的那一刹那,我们立刻试图与母亲重建联结,寻找她给予的温暖、抚摸和食物。再后来,我们才开始打量四周,观察我们身边的世界。
联结,是一种状态,它容易意会,却很难言传,我们在生命的不同阶段要经历不同形式的联结。在婴儿期,孩子和他所依赖的大人之间的联结,经常表现为“目光之爱”深深的彼此凝视,目光间流淌的情感,是相互归属和融为一体的。无论童年、少年还是成年,我们与父母、手足、朋友、伴侣,都在不停地联结、断裂、重新联结。后来,我们和自己的孩子也有了这样的关系模式。其间最复杂的阶段就是青春期,最常见的那句话就是:“别管我的事!不过先开车送我到朋友家去。”
如果一切正常,婴儿期的“目光之爱”之后,联结的幸福感虽然有所降低但仍然稳固。我们和孩子能够随意聊天,嬉戏闲逛,大家还都彼此喜欢对方,我们也还算了解子的心思,这种状态可能发生在安静的时候,例如上床入睡前,也可能发生在孩子活蹦乱跳的时候。等孩子再大点儿,我们与他之间的联结就更趋随意,平常意识不到,只有在发生冲突、产生距离感时,我们才注意到那种难以言传的联结状态似乎出了问题。
当联结断裂到了极端,就会是噩梦般彻骨的孤独感、退缩和自我封闭以及对外界的愤怒甚至仇恨。在帮助监狱里那些暴力罪犯以及刑满释放人员的过程中,我对“断裂”有了最深刻的体验与认识。但即使是正常、健康的孩子、他们也会有联结断裂的时候。当孩子觉得寂寞、害怕、感觉无法承受压力时。我们可能还不知道在他们的心中发生了断裂。没有孩子会走到我们面前说:“我觉得我们之间的联结断了。”当我们质向孩子为什么那么讨人嫌时,他们也不会说:“因为我觉得很孤独。”
一切都顺利的时候,游戏力能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快乐。而在出现问题的时候,游戏力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摆脱孤独感的困境。一天中,孩子的情结会有很大的起伏,而游戏是他们最本能的平复手段,因此,我们对孩子的游戏语言越是熟练,就越能助孩子完成联结的循环。重建联结有时比较简单,比如号啕大哭后,婴儿与母亲的深情对望;放学回家后的一个拥抱;经过艰苦谈判终于谈妥了睡觉时间后,双方握手言和。而有时重建联结需要游戏来帮忙,因此需要我们屈尊和孩子一起坐在地板上,花一些时间做孩子最喜欢的事。还有些时候,会出现一些障碍,对一家人来说太困难,这时就需要家庭治疗、游戏治疗了。
好,那接下来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也就是RIA拆书法中的I便签
I:
what:上面这个片段主要介绍了联结、断裂、重建联结。联结是我们与孩子之间通过某种方式产生的吸引力,是我们之间爱的流动,情感的流动。断裂就是彼此之间联结没有了、断裂了。重建联结的方式,其实也是建立联结的方式,包括身体接触、游戏、眼神交流。
Why:为什么我们要去学习联结以及如何建立联结呢?联结能让我们跟孩子之间更好的沟通,简单来说孩子会更愿意合作,这是我们父母最需要的对不对!当我们跟孩子之间联结断裂之后,孩子们会觉得孤独、寂寞,有时候甚至会觉得愤怒与仇恨。我们都不想自己的孩子经历这些对吧!
Where:那这个方法可以用于哪些场合哪些人了?其实我觉得这个方法可以用于任何人,只要你想跟对方建立联结,想要跟对方有一个好的沟通氛围,想要跟对方保持一个好的关系,都可以先建立联结。比如:父母与孩子之间、伴侣朋友之间、亲人同事之间,都可以先建立联结再来沟通。
How:那我们有哪些方式可以来建立联结呢?
1、 第一个方式是用身体接触:对于孩子来说比如抚触、按摩、拥抱,来建立联结;同事朋友之间可以用握手、击掌的方式,伴侣家人手牵手、拥抱这种方式,也就是说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有接触都是身体接触。
2、 第二个是用眼神交流:这个比较简单,就是看着对方的眼睛。比如我现在看着你们的眼睛,都是在跟你们建立联结。
3、 第三个是做游戏:游戏其实是非常好的与孩子建立联结的方式。就是你跟与孩子一起,做到地板上,进入孩子的游戏世界,跟孩子玩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一些经典的游戏:角色扮演、躲猫猫啊、捉迷藏、过家家等等,这些可以跟孩子互动、打闹的游戏,都可以非常好的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情感联结。
最后补充一点,这三个建立联结的方式,并不是分的非常清楚的,会相互合作,比如玩游戏的时候会有身体接触,也会有眼神交流;比如你跟孩子聊天的时候,即有身体接触也有眼神交流。
A1:
好,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A1,就是我过往的经验:上周六我老公带着女儿去运动场玩,玩的非常开心,玩沙子、踢球、骑车,然后到了晚上八点钟,她还不肯走,别的小朋友都已经走了,她还不愿意走,我老公就跟我打电话说“怎么办了?”,我说“你把她抱起来,先跟她建立联结,然后转移注意力”。我老公就这么做了,把她抱起来,一般这个时候孩子是不会反抗的,父母抱孩子是不会反抗的。然后我老公说:“咦,你看他这个球打的不错,诶,那边军训的学生都结束了,快看天上月亮出来了……”,然后他们俩就比较顺利的、开开心心的回家了。
像我老公跟我女儿讲道理,说:“今天已经很晚了,我们要回家洗澡睡觉啦!明天还要上学……” 吧啦吧啦一堆话,都是没用的,我女儿会怼一句“我就是还要在这里玩,哼!” 然后两手叉腰、最后再翻个白眼。那这次通过身体接触建立联结,父女俩就顺顺利利的回家了。
A2:
下面分享我的A2,也就是进一步的应用计划
首先在目标上:未来一个星期,运用这三个建立联结的方式,每天跟两个人至少建立两次联结,增加我们之间的情感联结。
行动方面:
1、 我跟老公的联结:每天早晚各一次的拥抱。进一步提升我们之间的感情。
2、 我跟孩子的联结:采用的方式是身体接触、眼神交流、游戏,每天两次,拥抱、眼神交流都是早晚,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的时候,游戏就是孩子放学之后,在家里跟孩子玩。通过建立联结激活孩子的合作意识,增强我们亲子关系。
以我跟孩子的联结作一个具体的行动计划
1) 眼神交流:早上送女儿上校车的时候,我都会看着她的眼睛跟她说“拜拜”;下午放学接她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看着她的眼睛说,“妈妈来接你了。”
2) 身体接触:早起的第一件事我会去抱她,然后说“早上好!”
下午放学回来,眼神交流之后,马上就会拥抱她,重新回到妈妈的怀抱。
3) 游戏:回到家以后,跟随女儿,看她想玩什么游戏,跟她一起,进入到她的游戏区,玩两个游戏。她最近特别迷恋苏打粉加醋的游戏,可以玩一个小时,反反复复的加材料,这个游戏很神奇,小孩子对它非常着迷,就像熔岩爆发一样;还有把所有颜料加到一起的游戏。
以上就是我关于联结的分享,谢谢各位小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