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叫穆洁玉,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土生土长的庄里人。我本人从小爱好一些文学性质较强的书籍,像张爱玲,三毛,她们的书都走的是文艺范,所以,我看的就比较多,从去年在拆书帮学习以来,看的书逐渐偏向于致用类了,例如《说话之道》《怪诞行为学》等等。现在在看《厚黑学》,刚开头,期待着看完后能给自己带来的一些处事方式上的改变。
对于拆书呢,我的理解是能量转化,学以致用,与以往阅读方式相比,拆书是可以将我们看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思考转化成我们需要的知识,并通过我们的行动,付诸实践,从而得到能力的提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RIA便签读书法,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R代表阅读,I代表思考,A分为A1和A2两部分,分别代表曾经经历的和未来要做的。总的来说,拆书不是“拆散”,而是“转化”和“内化”,是将知识化为能力的一种方式。
对于拆书帮,我认为拆书帮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不光以书会友,我们还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丰富着自身的阅历,不断强大着,成长着。但是这个家庭中,也有比较严格的家风,我们不接受懒惰的人,不接受颓靡的人,我们的家人都是积极的,都是有独立思考力的,因此,在拆书帮里,我们汲取着知识,锻炼
1.首先,MAD大规模行动日是指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原先相对很长时间能完成的事情。
2.其次,了解MAD大规模行动日是一个技巧,这个技巧应用的目的,最重要的是鼓舞士气,重振信心。
3.因为MAD大规模行动日的执行的确会带给体力脑力和心力极大的冲击,而且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一直持续着那种高效率的紧张状态,所以科学的部署至关重要。如何科学部署,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在事前准备中,
1)为了保证行动中一鼓作气不分神,不受干扰,那你就需要做好完善的物资准备,在行动之前将一切可能用上的文件,资料,物品等等全部备齐,做好完善的后勤保障。
2)为了让我们行动地更有方向,我们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准备,第一要明确最终目标,而且这个目标必须有挑战性,有压力才有动力嘛;第二点就是要分阶段细化目标,比如,第一个小时我要完成什么,第二个小时我要完成什么,这样有助于推进行动的进行;第三要让进度目标具有可视性,即通过小目标的完成,我们可以感受到奋斗的动力。
其二是事中执行,首先要保证我们行动的进度,每个环节都要紧密相连,其中一个环节断裂,整个计划就会泡汤,然后要注意休息,就像课间十分钟一样,给自己一点点时间去缓解疲劳,最后,记得要补充体力,适当吃点东西,喝些水,适当的食物不仅能补充能量,还可促进脑补循环,加快大脑运转。
其三就是事后庆祝了,在行动结束之后,给自己来一场庆祝大会吧,满足一下自己的成就感,这样下次干的会更有劲儿。如果今天我的TF1-1完成了,我就要好好犒劳犒劳自己,下午去逛逛街,给自己买件衣服奖励自己。
以上是我对于MAD大规模行动日的理解,下面,我再将我所说的内容中的重点做一次总结,第一,要知道MAD是什么,MAD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第二就是在MAD行动日里,我们要做好充分的事前准备,在事中要保证每个环节的紧密相连,时刻保持精力的充沛,事后要对自己进行奖励,以此鼓励自己。
[A1]通过对这个拆书片段的理解,我想到了自己高中的时候,会给自己定下好多好多目标和日程表,比如这周,我要把英语课本上的单词通通背一遍,今天,我要六点起床,然后十五分钟洗漱,三十分钟背单词,三十分钟背古文,一个小时做数学等等,经常把这些写在桌子上,刻在卧室的墙上,但是,没有一次顺顺利利完成,现在分析原因,无外乎没有给自己施加压力总是认为时间还多,不着急,要么就是定了计划因为各种各样的事儿耽误了,始终静不下心来。
不过,我在大学中的一个学长就很会安排自己的时间,一次他要起草一份策划书,但是,他又是一个痴迷于游戏的网络狂人,所以,静下心来去编写东西对他来说很困难,不过,他有他自己的一套独特办法,周五晚上,他采购了一大批零食,然后跟身边的朋友打了声招呼,说他要闭关了,就消失了。他的确是在闭关,周六一天,他都在着那份策划,累了就喝点饮料,吃口薯片,然后接着埋头苦干,在傍晚大概六点的时候,突然给我们打电话,说一起出去吃饭吧,我策划案完成了,去庆祝庆祝吧!
[A2]下周考会计证,这周正在做最后的冲刺,周二课最少,那就抽出周二的时间,将《财经法规》第二章的内容背过,提前准备好书本和练习册,从早上七点开始背书本内容,八点以后休息十分钟,然后做一个一小时的习题,再休息十分钟,最后再次翻开书本,看看哪里的知识没有记牢。如果周二一天能把第二章的内容背过,那晚上一定要跟舍友出去嗨皮,犒劳犒劳辛苦了一天自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