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分组】
大家晚上好,我是小黑孩,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大家带来收获分组就延续刚刚的分组情况吧~
【图书介绍】
F:言归正传,最近看了向上管理这本书,作者是鞠佳,这本书很有意思,和三国时期的人物学习如何与上司相处,讲解了5个绝招,分步呈现-换位思考-关系维护-主动出击和角色定位。
A:这本书就大量采用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中的故事,让我们在重温故事的同时,轻松地学习到作者的观点和理念,非常生动有趣,学习者可以更快的掌握内容。
B1:职场中,如何与上司相处是必经的考验,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要么想不出来方案,要么方案想得很好,但呈现出来就很杂乱导致老板就是不买账,这本书就教我们如何通过一些套路管理上司,取得共赢。
B2:今天为大家带来的片段就是最基础最常用也是最重要的一块内容,与诸葛亮学习如何向上汇报,学习利用why-what-how呈现方法,将杂乱的信息梳理后有逻辑的呈现给领导,从而获得认可。下面给大家1min的时间阅读原文,读完可以抬头示意我一下。
诸葛亮采用的why-what-how三步法陈述可总结为:
第一步:why是目标定位,以“争夺天下”为方案核心诉求;
第二步:what是分析现状,分析“现实资源”能给我们所用;
第三步:how是执行方法,用“联合抗敌”的方式达到目的。
这三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如果用图形的方式呈现,模型如图
模板建议:
Why:明确定位
本次汇报我的目的是
老板关于这件事情的目的是 ,要达到的效果是 ,之所以能实现的关键性原因是 。
What:分析现状
目前现状有如下几点:1) 2) 3) 。我们的优势是 ,劣势是 。
How:解决方案
具体步骤是这样做: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员可以使用why-what-how的呈现/思考方法,将杂乱的信息梳理后有逻辑的呈现给领导,从而获得认可。
【What】知识点和相关理念阐述
这个片段的场景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向上汇报,工作中的信息往往是繁杂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最重要的事情是告诉上司关键点,让上司和同事更容易吸收,从而获得认可赞同。
【一般错误的做法】
学习之前先来思考一下,日常我们汇报常见的问题是什么?
1)信息太多,一股脑的呈现给上司,不给选项;
2)没有明确老板的目标,想当然的按自己的方式偏离航道等等,简单粗暴直接上行动方案
3)没有考虑可行性及现实情况,可落地性差,等等。
【这些常见做法的坏处】
这样的结果呢?一方面不能达到我们的目标,很难获得支持,方案返工,浪费时间,缺乏思考和自己的想法。长期的话老板也会觉得,这人能力是不是不行啊,偏执行,留下难以挽回的不好的印象,失去信任。
【反例】
举个例子:我刚工作的时候,老板交给我一个任务“公司有很多好的技术,但难以沉淀和扩散,我们需要帮助高工扩大公司技术影响力”,让我回头想一个方案汇报一下。我一想技术影响力这事好!我先做一个网站,让高工能投稿,给予一定的奖励,先在内部发送,树立标杆,扩大影响力,再脱敏后传播到外部。以此为思路,满怀自信的与老大汇报。结果被老大问了几个问题直接问懵: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为什么是我们做这件事,为什么要做网站?有哪些困难和阻碍?需要哪些支持?关键里程碑有哪些?当然被打回来重新弄,焦头烂额。
【用模板的好处】
那让我们一块来看看三顾茅庐时候,年轻的诸葛亮是怎么向刘总汇报的,也就是初中语文课文里面的《隆中对》
【How】步骤流程、具体做法、行动建议,加工成好的例子
第一步:Why明确定位,诸葛亮要弄清楚上司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可行不可行。
孔明笑曰:愿闻将军志,刘备说:欲伸大义于天下,恢复天下太平呗。如果上司的定位目标不同,解决方案觉得不一样。如果是守住荆州,那就聚焦在小范围的资源。如果是控制长江以南,那方案就覆盖长江以南资源,如果是全国,那就要通盘来看了。紧接着诸葛亮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当初曹操就很弱小,实力不及袁绍,却打败他了,所以不仅仅看当前实力,是需要谋划的。
【第二步】What,向领导阐述,实现目标的资源有什么?分析局势
刘总,你看现实情况是这样的,我把资源分成了3类,第一类对我们不利,尽量避开;第二类可以合作,第三类要拿下变成我们拥有的。然后扬长避短,寻找优势,趁势而起。
【第三步】输出解决方案,每一步流程环环相扣。
刘总一听,人才啊,必须把你请来,委以重任。这就是诸葛亮汇报的套路。
【加工成正面案例】
学习完小诸的套路,我们再回头看看刚刚的例子,再给我一次机会,我会怎么梳理我的思路呢?
Why第一步明确定位:
本次汇报的目的是:影响老大对技术影响力方案提供支持和建议
老板关于这件事的目的是,对其目标:协助技术团队沉淀扩大影响力,加强链接。扩大部门的影响力,为日后外部教育生态建设打下基础
可行性分析:1)有很多高工资源;2)之前有很多沉淀的课程
What:分析现状
劣势:1)内部缺少沉淀文化和机制;2)缺少沉淀的平台;3)外部渠道
优势:1)技术委员会的支持;2)协助内容梳理是我们的专长 3)有已经沉淀的内容
How:解决方案
1) 短期3-6个月:建设内部沉淀文化
将已有内容转化成文字和短视频,通过内网、公众号等内部传播
建立分享机制激励,与晋升绑定;
树立内部标杆
鼓励投稿,大佬审核指导,形成月刊等
2) 长期1年:打造外部影响力
资源互换,建立外部渠道,通过交流分享等形式将已有内容进行传播
回想一下,目标明确后,手段有很多。
【这么做的好处是】
如果我们按照刚刚的思路进行思考和沟通,一方面能够梳理你的思路,另一方面有重点的呈现,容易获得认同。即使思考可能没有那么成熟,老板也会觉得你很用心,考虑很周全。如果思考深入,就会获得支持和认可,
【适用边界】
那这套方法呢,不仅可以用在汇报呈现上,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梳理自己的思路,拆解分析思路。在日常做规划方案汇报的时候经常使用到,虽然很棒,但有几个注意事项:
1-明确定位-分析现状-解决方案更多的是一个思考的逻辑, 用这套方法汇报前一定要多方调研,有理有据,层层递进,才能达到效果;分析的再正确,拿不出来方案也是无效的。以往在思考的时候,这几个方面都可能遗漏,特别是很多人忽略明确定位和现状分析,直接到方案环节,这样会有一定的风险,漏掉成功的关键点。解决方案汇报完成可以加入所需资源和里程碑事件。当然如果是非常简单的事情,也不用采用这么复杂的思考逻辑,会让人觉得有点画蛇添足,具体场景需要自己衡量和判断。
2- 这个方法最很重要的是思考路径。通常汇报场景会有点复杂,跟各个公司、老大的风格相关,会有非常不一样的地方,刚刚的汇报模板仅是提供参考,可以让一个不会汇报的人能够调理清晰达到60分,其余的40分就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慢慢磨合,建立长期的信任,将方案认真落实完成。
3- 口头汇报是视觉化信息,书面材料是视觉化信息,不仅要让上司听见更要让他看见。
【A1】
向上汇报的场景很多,回想一下过去一个月老板说新项目启动,你将方案梳理一下,做个简短的汇报吧你是怎么说的?或者你想向老板争取资源和支持,需要主动与老板沟通汇报,你是怎么梳理的思路?请回想一下,有没有哪次的汇报不十分顺利成功,在小组内分享。
A:前两天,会议室要按一个无绳电话,我和领导申请说了半天无绳电话的好处,可移动等优势,但是领导时间比较紧,也没有听懂为什么要安装电话,直接把我驳回了。
【A1+】
回到过去,如果再遇到这样的情况,用刚刚学习的套路,你会怎么梳理思路逻辑,呈现给领导呢?再给你一次重新表达的机会,在小组内分享一下。
A:老板,咱们在会议室安装电话的目的是方便大家更高效的在会议室跨地域沟通(定位why-定位)。如果在会议室安装电话,会非常便利大家工组沟通,安抚员工情绪,节省公司费用XXX元(现状)因此我们对比了一下有绳电话和无绳电话的情况,发现有绳需要接线非常的不方便,我们目前的工作环境需要动很大的工程,线也会在地上踩来踩去,损耗的更换成本会很高,相比无绳电话前期采购成本差异不大,后期维护成本较低(优势)所以我建议第一,在X个会议室安装无绳电话便于大家工作沟通,如果线不够,可以用插线板;第二,通过文化和制度倡导员工合理利用公司电话资源,防止不必要的浪费。这样即可以缓解大家的压力,公司的费用也能合理的控制(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