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被赋能的高效对话》 所属活动: 济南日天分舵9.19拆书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度量式问题 学习目标: 学习者能够使用度量式问题厘清目标,找到解决方法

开场: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自己或他人遇到问题时,使用度量式问题厘清目标,看到当下能做的行动,找到解决方法。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徐佰超,群里的名字叫周利槃陀伽,我的三个标签是:企业高级讲师、引导师、内观修习者。

为了我们今天的分享能够顺利进行,需要大家分一下组,请与你身边的小伙伴,每两个人结成一个小组。

【技能点:FAB法介绍图书】

F:今天我要跟大家分享的书是《被赋能的高效对话》,这本书的作者是埃里克森学院创始人及院长玛丽莲•阿特金森,书中讲述的是在教练过程中关于沟通的技巧。

A:这本书可以说是学习教练技术的入门书籍,在豆瓣上的评分是7.7分。它没有讲太多的理论,而是给出了很多的案例和练习,通过案例,你可以很清晰的了解到在什么情况下适合使用书中的哪一种对话方法。

B1:当朋友很“丧”的时候,除了陪着TA一起吐槽,你还能做什么?当孩子变“熊”的时候,除了咆哮,你还能做什么?当下属变得很“怂”的时候,除了想着怎样把他干掉,你还可以做什么?如果你没有其他的更好的办法,《被赋能的高效对话》将会告诉你,如何通过对话的方式,来将对方从“丧”“熊”或“怂”的状态中带出来。

B2:你有没有在帮助他人的时候,体会过那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感觉。也就是你明明知道对方的问题在哪里,却无法用语言明确的表达出来。如果你经历过,学完今天的拆页,你就可以使用度量式问题简单明了的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问题,并找出改进方法。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请认真阅读一下手中的拆页,读完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度量式问题的种类

教练对话中典型的度量式问题有哪些呢?引入的短语通常是相似的,比如这个例子:

想象一个从1到10的度量尺,1是对项目满意度最低,10是完全满意。注意一下你现在在哪儿。当下,你把自己放在哪个数字上?

1                                    10

用这样的入门,我们谈及了教练的议题。度量式问题有许多有用的探索方式,其中一些最常用的在下文会列出来。度量尺让我们看到开头、中间和结尾,看到现在的对于迄今为止的成长的意义。再提升一分需要什么,最合适的改变会是什么,以及别人看到我们的行动,会在刚才提及的所有领域中给多少分。我们会看到过去、现在和未来。

让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度量式问题的例子吧。

行动步骤

在你的度量尺上,从5分提到6分,你需要采取哪些行动?

要从5分提到6分,            (其他同事、项目领导、团队成员)会建议你做什么?

从6分到7分的过程中,你要做些什么不同的事儿?7分到8分呢?或者甚至到9分?还可以做哪些事?

到了9分,你的              (同事,其他团队成员)会注意到你有什么不同?你周围的人是怎么知道你已经到了9分了呢?还有什么?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技能点:细化行动步骤】

【what】度量式问题就像我们在感冒时量体温的温度计一样,可以帮助我们在迷茫中认清自己的现状及向上提升的可能性。

【why】

如果我们无法明确的知道自己当下的状态,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就会无处下手,即使有所行动也可能会南辕北辙,让事情向负面的方向发展。

〈一般做法〉:

有一次,我在辅导公司里的一位内训师如何演讲的时候,发现她站在台上太拘谨,肢体打不开。于是我不断提醒她再放开一点,手势幅度再大一点等等,反复练习了好几次,效果都不太好。

〈一般做法的坏处〉:

虽然我在不断的提醒对方哪里需要改变,但是这种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无论我怎么表达,对方都感觉不到,而且她对于我提出的改正意见并不能完全接受。这一次的练习双方的感觉都不好,并且打击到了对方的积极性,让她认为自己不适合做内训师。

【how】

我们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这个时候就可以使用度量式问题了。

第一步:明确目标。想要提升哪方面的表现或能力。

第二步:评估打分。最低分是1分,最高分是10分,会打几分呢?

第三步:逐步提高分数。做些什么,你的分数可以提高一分呢?

第四步:管理期望。达到几分就可以达到你的期望呢?怎么知道,已经达到你希望的分数了呢?

〈正面案例〉:

第二次辅导她如何演讲的时候,我用手机将她的演练过程全程录了下来。演练结束后,让她看了一遍自己的表现。

我:“如果在讲台上的表现最好是10分,最低是1分,你给自己打几分?”

她:“6分”

我:“如果再提高1分,你觉得需要做些什么?”

她:“手势少一点,减少来回走动的频率,站直了,不来回晃动身体……”

我:“如果做到这些就能达到7分,是吗?”

她:“是的”

我:“达到几分是你可以接受,感到满意的呢?”

她:“8分”

我:“你觉得8分的表现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她:“说话再自然一点,现在太生硬了,让人一听就知道在背东西。”

我:“好的,让我们再练习一遍吧,看看能不能达到8分。”

经过一个下午的练习,她在演讲时的表现比开始的时候自然了很多。

【where】所以在自己或他人困惑的时候,可以使用度量式问题来认清当下的状态,找到提升的方法。

当然,度量式问题更适合对那些具备一定解决问题能力的人进行提问。如果对方本身技能上有所缺失,这个时候最好是去培训对方的技能,而不是教练了。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我在问了度量式问题后,对方想不到该如何提高1分的方法,怎么办?

我们可以多问一个问题,假如是从6分提高到7分,我们可以问她:“达到7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你怎么知道自己达到7分了?”当对方有了这样一个标准的时候,再去思考解决方法的时候就容易多了,所以度量式问题的威力就是问题里已经包含了答案。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促动学习者现场演练】

刚才我们学习了度量式问题的使用方法,现在我们来一起演练一下。请大家认真听一下这样一个场景:小张进入了一家新公司,新的工作需要她经常与其他同事打交道,但是小张在与同事的交往中,总是感觉到自己的亲和力不够,存在距离感,所以她感到很苦恼,于是她想找自己的经理聊聊遇到的这个问题。

现在,请两人一组,进行演练,一个人扮演小张,主动找到经理询问应该如何提高与人交往时的亲和力。另一人扮演经理,你在听完小张的叙述后,使用度量式问题来帮助小张找到提高亲和力的方法。

演练时间5分钟,5分钟后我会选一个小组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大家一起听听他们是如何使用度量式问题的。

学习者案例记录:

接下来,我们请两为小伙伴分角色扮演一下

小张:经理,你好。我遇到一些困惑,想跟你交流一下。就是最近跟同事的关系,相处的不太好。感觉融入不到团队里面去。挺苦恼的,同事们也不怎么跟我说话,有事也不叫着我,感觉很难受。

经理:你认为是自己哪方面做的不够,是工作技能上的问题还是沟通的问题?

小张:可能本来我性格就比较内向吧。脾气有比较急一点,说话有不注意场合,所以同事们对我有点反对的声音。

经理:是不是你感觉给同事留下的是比较呆板、不太亲切,亲和力不太够,是不是?

小张:是的

经理:假如你给你的亲和力打分的话,最低是1分,最高是10分,你能给自己的亲和力打几分呢?

小张:我觉得以我现在跟大家的关系,最多也就能打5分。

经理:好的。你觉得现在可以给自己打5分。我们继续往前看,假如要把你的亲和力提高到6分,你能想到的,有哪些办法可以帮你改善亲和力,提高这个分数呢?

小张:我觉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控制我的情绪。比如我说话的语气语调,不要着急,特别是我想发脾气的时候,先静上一分钟,等心情平静了,再去跟大家交流。

经理: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不要在情绪恶劣的状况下与同事接触。等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的时候再与同事接触,这样就可以给同事一个很好的感觉,是吗?

小张:对

经理:通过控制情绪可以让你的分数从5分提升到6分,那6分肯定不是你的终点。你觉得你的亲和力达到怎样的一个场景,会比较满意,你会给它打多少分呢?

小张:我觉得不可能让每一个人都满意,10分有一定的难度,我觉得8分就可以了。

经理:你觉得8分就比较满意了,你可以描述一下达到8分之后的这个场景吗?

小张:就是至少大家愿意主动的来跟我说话,有些活儿忙不过来的时候,也愿意叫着我一块儿分担。生活上,到了饭点儿愿意叫着我一起吃饭,就是愿意主动的跟我交往吧。

经理:也就是同事愿意主动跟你联系,一起吃饭、一起交流、一起工作,如果有这种状态你就比较满意了。

小张:是的。

【总结】

非常棒的一个对话过程,我们能够听得出来,整个过程都是按照度量式提问的流程来进行提问的,而且,通过提问,对方也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并且找到提升的方法。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当中,发现自己或他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也可以使用度量式问题来进行自我调整和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