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设定:1、 学会番茄工作者一天高效率工作的流程及内容
2、 用“行动/活动清单”、“今日待办事项”、“记录“三张表,改变学习者时间效率
番茄工作者的一天有以下5个阶段:1、计划:在一天的开始,从积压的工作(称为“活动清单”)中提起最重要的活动,填写到“今日待办”表格中。这就是你当天的自我承诺。2、跟踪:确定当天活动后,扭启25分钟的番茄钟,从当天活动的第一项开始进行。在每个25分钟时间段(称为一个番茄钟)内,你要收集一些过程指标,比如计算遇到的中断次数。3、记录:在一天结束时,将当天收集的数据归档,写入“记录”表格。如果你跟踪了中断次数,就把中断次数写下来。3、处理:从所记录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例如,可以计算在每个25分钟的时间段,平均遇到几次中断。4、可视化:最终你要将信息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从中找出改进流程的思路。如果你想获得最适合现实情况的工作习惯,在自我调整过程中,基本上每天都要做这样的回顾。
在每天开始时,进行计划;每天结束时,进行记录、处理和可视化;在两者之间,进行对25分钟周期循环的跟踪。
什么是番茄工作法:
要做一件事儿,将番茄时间设为25分钟,专注工作,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事情无关的事,直到番茄时钟响起,然后在纸上画一个x短暂休息一下(5分钟就行);每4个番茄时段多休息一会儿。
可是生活中多数人会感觉为了在工作上交出成绩,生活却只剩下吃饭、睡觉……每天重复过着这种日子,这样的人生感受不到幸福,。为什么同样是每天8小时,有些人工作起来就很轻松,不用加班、不用把工作带回家,更不用放弃休假?
因为他们用番茄工作法提高效率,番茄工作者的一个时间段有以下五个环节:
1、计划:一天的开始,从活动清单中提取最重要的活动,填写到“今日待办”表格中。这就是当天的自我承诺。
2、 跟踪:确定活动后,以25分钟为单位的番茄钟,从当天活动第一项开始进行。在这期间,收集中断次数。
3、 记录:一天结束时,将当天数据归档,写入“记录”表格。
4、 处理:从所及记录的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例如可计算每个25分钟遇到几次中段;
5、 可视化:最终将信息以某种方式组织起来,从中找到改进流程的思路。如果要找到最适合现实情况的工作习惯,基本每天都这样做回顾。
总之,每天开始进行计划,每天结束,进行记录、处理和可视化;在两者之间,进行对25分钟周期循环的跟踪。
书中案例:
个人做到了,大家想想团队是否可以开展番茄工作法,能否提升团队的工作效率。
哪些情况不适用呢 比如对上级及客户的来电。
遇到这些情况如何办呢?计划外紧急表格
请回顾自己在时间管理方面的状态,有没有发现学了四象限时间管理等管理方法,依然感觉区分不清哪些是重要紧急的事情,工作中仍然会有拖延的情况出现。一上午过去了,领导安排的工作还没做完,大家有没有类似的感受? 组内先彼此分享一下,然后再有一个代表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案例:之前工作中忙着写咨询方案,这时有其他同事过来希望一起探讨客户紧急问题的处理方式,或则,刚写咨询案框架又突然想起来有个重要邮件没有处理(计划外紧急表格),又去处理邮件,转眼间一上午过去了,看看咨询案没写完,重要邮件也没处理好。
思考一下上周我们时间管理状况,是否令你感到有成就感和高效率?应用番茄工作法,我们现在用3分钟时间把五个阶段的内容,其中一个小工具来做个练习:做一份今晚待办表格,今晚做个尝试,并找到完成这份待办事项的监督人。
案例:针对这种情况用番茄工作法效率大不一样。随身携带一个小本,每次想起来就在“行动清单”上列上,并写上自己希望的最后完成时间期限。上班前几分钟看看清单内容,拿一些写到今日待办事项中,然后用番茄时间来控制完成。感觉非常充实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