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各位伙伴们,大家好,我是陈燕,今天来到拆书帮现场进行TF2-3的练级,和大家交流学习。我的3个标签: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企业培训师、RIA学习力授证导师。
分组:为了大家更好的交流和演练,在开始之前,我们先来进行分组,两两分组。
【学习目标】
在跟随我完成今天RIA现场学习后,当发生沟通冲突时,学习者可以学会用情感联结三步法,避免语言暴力,达成共识。
今天我要分享的拆页来自《非暴力沟通亲子篇》这本书。
F(Feature)
这是一本关于亲子关系的书籍。作者是美国的苏拉.哈特 维多利亚.霍德森合著,他们是获得非暴力沟通中心认证的国际培训师。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式去理解和回应孩子们的行为。学习使用书中提供的这些工具,将帮助你跟孩子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这种信任感是强大自信的起点,也是与孩子们建立家长们渴望的相互尊重和真心联结的基础。
A(Advantage)
这本书介绍了用七把钥匙开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结和合作,每个章节描述详尽的练习以及应对家庭挑战的实战案例,可以很好地指导家长在亲子关系中营造尊重和合作的家庭气氛,用充满尊重的养育方式支持孩子们获得最好的成长。
B1(Benefit)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能够学习到非常实用的工具和技能,帮助你跟孩子之间建立充分的信任、改善亲子关系,并真正支持到孩子的成长。
B2:学习了今天的片段后,当发生沟通冲突时,学习者可以学会用情感联结三步法,避免语言暴力,达成共识。
下面请大家阅读原书拆页,时间2分钟。 (稍后)阅读好的小伙伴请举手给我示意。
留意沟通中的“流”
“任何对话中都存在着一个“流”:有的时候你在说,有的时候你在听。如果你能不时地抽离出来,就会留意到谁在讲话,谁在倾听。你有留意到吗?当你和孩子同时说话时,其实是谁都没有听到对方。为了让你们都可以被听到,其中的一个人需要时不时地停下来,去倾听。长颈鹿语言将向你展示如何能够做好如此重要的倾听,又不必放弃表达自己。
当你能够意识到沟通中的这种流时,就有更多的选择去聚焦你的注意力。你可以选择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互动:用心体会你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全身心地体会他人的感觉和需要;诚实地表达你的感受和需要。长颈鹿语言建议,把你的注意力聚焦到最有可能建立联结的地方。
举例来说,如果女儿已经非常沮丧,听不进去任何话了,当你能够用心倾听她的时候,最棒的联结就会出现。如果你自己已经难过得无法倾听她的感受和需要了,想要建立联结,就需要首先用心体会一下自己到底怎么了。”
好的,我看到小伙伴们已经阅读完了。
【what】
沟通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大多时候,我们都是带着目标进行沟通,力求达到期望的结果,但是当交流不顺畅时,如果能够加注一点情感交流,理解和认同彼此,那么沟通的结果会是事半功倍。这个拆页告诉我们:当沟通不顺畅时,如何聚焦注意力,关注与对方的情感联结,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why】
在沟通时关注彼此的感受和需要,能够建立更棒的联结,这种情感联结建立起来时,顺畅的沟通会给双方带来愉悦的享受和互动,有助于沟通的目的达成。
【不这么做的坏处】
反之,如果我们在沟通中一味的滔滔不绝,不去尊重和关注对方的感受和需要,只是强制性地强加你的想法或情感给对方,那么可想而知,会造成鸡同鸭讲的局面,你根本无法达到沟通目的,甚至你可能会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束沟通,从而产生消极的影响或糟糕的情绪。
【举反例说明】
举一个我最近遇到的事例。暑假里我和孩子列了学习计划,每天要完成固定的学习作业,这两周完成的不是很好,有些作业会没有做;昨天晚上我检查时,发现又有作业没有完成,于是我很生气,说:“你怎么今天的作业又没有完成啊?既然订了计划就要做到啊,怎么坚持没几天就不行了?”孩子回答:“今天有兴趣班的课,我哪有时间做啊。”她才说完,我立即又说:“今天上午没课,不能做作业吗?是不是又玩的忘了时间了。现在赶紧补起来,今日事今日毕。”孩子听完叫着说:“不是上课就是写作业,哪有时间玩啊?累啊累死了。”这个时候,我和孩子的沟通流已经发生了阻碍,我们都在不停地说,互不相让,再这样沟通下去,我们肯定会不愉快,并且会伤害我和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结。
【how】细化行动步骤
所以,在双方的沟通中,要时刻地关注信息流的畅通,聚焦自己的注意力,尊重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建立双方之间较好的情感联结,有了更棒的联结,沟通才会更加顺畅,更有效果。在拆页中就介绍了比较好的技巧,简单地说,就是关注沟通双方的感受和需要。具体可以按以下步骤来做:
第一:冷静倾听,追问想法。当你和对方沟通出现阻碍时,你要迅速冷静下来,停止沟通,倾听对方在说什么,通过追问去了解他的想法;
第二:互相倾诉,产生共情。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同时鼓励对方也说出感受和需要,与他共情,促进更棒的联结。
第三:提出请求,达成共识。维系好双方的情感联结后,再向对方提出你的想法和请求,比如你希望后续采取什么样的具体行动来解决当前的问题,从而获得良性的沟通结果。
【反例变为正例】---深度加工原文
按照书中学习的技巧,在上述的事例中,当我质问孩子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孩子委屈的反驳我时,我此时就需要这样做了:
第一步:冷静倾听,追问想法。意识到自己的情绪比较激动,于是我先冷静下来,认真倾听他的回答。通过追问引导,孩子告诉我因为最近要上兴趣班的课,没有时间写其他作业,也没有时间玩。
第二步:互相倾诉,产生共情。听到孩子的想法,我首先把我的感受和想法告诉孩子:“你这几天都没有按计划完成作业,在学习上没有做到坚持,所以我很担心,也有点生气。妈妈希望你在学习上要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然后再询问孩子的感受和需要,“那么,你现在有什么想和妈妈说的吗?”孩子很委屈地告诉我,“他也想完成作业,但是又要上课,作业太多来不及写,没有办法。自己也很累”。体会到孩子的心声,我意识到此时一味的指责只会伤害彼此的情感联结,他需要我的理解和适当的放松。于是我和他说:“宝贝,妈妈知道了你没有完成的原因,你不是有意没有完成,只是最近的课程太多,没有调整好计划吧。”
在这个交流的过程,我和孩子都明白了彼此的感受,情感联结没有受到影响。
第三步:提出请求,达成共识。在情感联结的基础上,我们依然愿意交流,而不互相排斥。于是,我接着提出请求,希望促进问题的解决。我和孩子沟通,“那我们需要想个好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了,怎样才能坚持每天完成学习任务呢?”于是,我们积极的沟通想到了解决办法,当有兴趣班课程时,调整学习计划和任务量,目的是确保按计划每天完成学习任务。
所以,在沟通中及时注意交流的顺畅,采用以上的方法及时感受双方的需要,就会很好的建立彼此的联结,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预防性讲解】
你可能会觉得在沟通中运用这个技巧未必会达到你所想要的结果,重点关注的只是彼此的感受;或者当一方情绪不佳时,可能沟通会中止,那也不要紧。因为这个拆页是在教会我们如何在沟通中建立更棒的情感联结,让沟通的效果事半功倍,也有助于下次开展类似的沟通。而沟通的双方如果没有情感联结,只是就目的而沟通,那结果就很难保证。
【where】
这个技巧更适合用于想要建立沟通双方情感联结的交流,使用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立即解决问题。比如亲子交流、朋友沟通、团队沟通;如果沟通的双方不存在情感联结的需要,或彼此之前有较严重的敌对情绪,那么这个方法不太适用;或者当我们体会到对方的感受只是发泄时,我们要做的只是倾听就可以了。
刚才我们学习了通过三个步骤聚焦注意力来建立彼此联结,接下来我们来试着应用这个方法。我为小伙伴们设计了一个具体的场景 。
[场景设计]
人物:妈妈/爸爸和小宝。小宝的英语老师发微信给妈妈,提到小宝最近的英语测试成绩不稳定,总是排列后位,而且上课回答问题也不回应,希望家长能督促提高。你很生气,前段时间英语成绩一直都是不错的,怎么现在排后位了,而且上课还不回应老师的问题,老师特意来提醒,太难为情了。晚上,你回到家,想就这个事和小宝进行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妈妈(爸爸)很激动,小宝的情绪也不是很好 。
[指令]
好,下面请仔细听一下演练的要求。请小伙伴在小组内进行角色分配和演练,运用今天学习的三步法,为妈妈(爸爸)和小宝设计一段对话。在对话中,妈妈(爸爸)该如何做,才能了解小宝最近英语学习退步的原因,同时又不会影响她和孩子的情感联结。运用以上的技巧来建立彼此的联结,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
为了使小伙伴们记得更清楚,我把三步骤再重复一下:
1、冷静倾听,追问想法。听对方在说什么,通过引导和追问去了解他的想法。
2、互相倾诉,产生共情。双方说出感受和需要,产生共情。通过鼓励或追问的方式让对方说出自己的感受和需要。
3、提出请求,达成共识。在情感联结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请求,与对方达成共识。
好,现在给大家6分钟时间在小组内设计对话和演练。等下我会邀请一组伙伴来进行情景演练。
(6分钟后,再发出指令)现在,给4分钟的时间请一组小伙伴来展示你们所设计的情景对话。
大家都明白了吧?好,现在开始吧。
[学习者案例记录]
爸爸:小宝,今天王老师跟我说,你最近的英语学习不在状态,有几次英语测试也不是很理想。我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呢?
小宝:没什么,就是没考好。(情绪不高)
爸爸:(冷静倾听,追问想法)以前你的英语成绩不错,也很喜欢英语,现在这个结果,妈妈比较担心你。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看看怎么可以帮助你。
小宝:(想了一会)这段时间上课内容不有趣,听的没劲,我就没兴趣听课了。
爸爸:原来你是觉得内容无趣,听了没兴趣,才不认真听讲,导致最近的学习有所下滑,是吗?
小宝:是的。
爸爸:(了解到孩子的想法后,谈谈自己的感受,互相倾诉,产生共情)你的英语成绩之前一直都不错,也很稳定,爸爸也很为你骄傲。现在王老师反映你的学习有所退步,爸爸担忧你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会影响以后的学习,甚至还会影响小升初的总成绩啊。你自己是怎么想的呢?
小宝:爸爸,我也不想成绩下滑,让你们担心。但是上课内容太枯燥了,我没兴趣了就会开小差。
爸爸:语法知识确实会有点枯燥的,不过也是学习重点,我们想想办法克服目前的困难,好吗?
小宝:好吧。
爸爸:现在我们各自写出2个好的措施和方法来解决你目前的问题,好吗?
小宝:好的。
于是爸爸和小宝各自写出方法来帮助小宝解决上课没兴趣,开小差的问题。
谢谢两位小伙伴的精彩演绎。他们在对话中很好地运用了这个沟通三步法,即:1、冷静倾听,追问想法(听对方在说什么,了解他的想法。)2、互相倾诉,产生共情。双方说出感受和需要,产生共情。3、提出请求,达成共识。在情感联结的基础上,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请求 。
再次感谢大家的精彩演绎。
结语:沟通无处不在,想要在人际交往中达到良好的沟通效果,大家可以尝试今天学习到的技巧去留意沟通中的“流”,聚焦注意力,建立好沟通双方的真心联结。
好的,今天的拆书活动就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