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开场】个人介绍和图书介绍
大家好,在我们正式拆书之前,我先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是今天晋级打怪的拆书家叶祁青,也可以叫我177。接下来,我用三个标签来介绍下自己:公务猿、拆书学习者和运动爱好者。
在正式开始拆书之前,我们先分一下组。
F)特征:今天我们拆解的片段来自《工作是最好的修行》,作者是樊登,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本书提出的工作修行法分别为:正心、修术、精进、协同、开创,从5个维度为职场人士提供了一套精进自我的方法,属于自我提升类书籍。
A)优势:这本书在豆瓣上评分为7.0,这本书汲取了14本世界级畅销书的精髓与智慧,如《干法》、《匠人精神》、《搞定》、《终结拖延症》、《刻意练习》、《关键对话》等等,如果你平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又想一次性了解这些经典图书的基本内容,那你就可以选择樊登的这本书。
B)利益:
B1:樊登在书中通过详实的案例讲解、科学的理论和具体的方法,帮我们搭建起了一套通过刻意练习在工作中渐进成长的方法,让我们学会与工作相处,在工作中精进、磨砺自己,相信大家不管是在事业的哪一个阶段,都会从中有所收获。
B2:今天选择的拆页来自这本书第3篇“精进”第87-88页,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针对自己想要学习的一门知识或想要掌握的一项技能按照刻意练习的步骤,制定出一份的行动计划。
接下来请大家用2分钟时间阅读刚才发给大家的拆页。读完后,请举手示意我一下。
《工作是最好的修行》(P87-88)
什么是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和一般的练习不同。 第一,要有明确的目标。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最好是可以衡量的。为什么跳水、国际象棋、记数字、做俯卧撑这种事情最容易做刻意练习呢?因为它们好衡量,有明确的标准,所以每次训练都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一定要专注。富兰克林大家都很熟悉,他是美国非常著名的作家,也是一位科学家。他有一个嗜好,就是下象棋。他下国际象棋的时间,没有上万小时也有几千小时,但令他非常恼火的是,他总是成不了一流高手。他很聪明,这么牛的一个人为什么总是成为不了一流的国际象棋选手呢?原因是,他没有践行刻意练习。他只是把下国际象棋当作一项休闲活动,有朋友来了,下一盘,而没有专门找一个教练,记录每一个棋局的变化,研究棋局。所以,他只是机械地积累下棋的次数,并没有提高下棋的能力,就像有些人一天到晚打牌,打麻将,但很难成为赌神。 相反,富兰克林在写作方面可是高手,他是如何做到的呢?富兰克林小时候没有条件上学,但他又很想写文章。于是,他找来一本自己特别喜欢的杂志,把文章都读一遍,然后仿写,就是抛开原文,自己根据理解重写一遍。写完之后再与原文对照:这一段怎么漏了,那个词用得不对。这就是刻意练习,他不断地设定目标,不断地练习,然后不断地反馈,并且不断地改进。就这样,他成了著名的作家。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中举了一个披头士的例子:披头士因为做了上万场演出,所以成了最优秀的歌手。艾利克森认为这根本就不对。披头士的演出不是在做刻意练习,即使累计了几万个小时,但他们的水平还有可能下降呢。因为累,因为随意发挥,他们只是在享受。那披头士究竟厉害在哪里?写歌!他们的声音和演唱技巧跟别的歌手差别不大,但他们的歌真是很好听。他们用了无数个小时不断地写歌,不断地遣词造句,不断地研究旋律,这才是他们成功的刻意练习的来源。 第三,努力挑战,走出舒适区。每次练习都要比上一次有进步,每次练习都要有反馈。看完这本书后,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减肥时一定要备一个秤了,这就是反馈啊。每天都去称一下,看自己有没有瘦。如果瘦了,是为什么;如果没瘦,又是为什么,然后继续不断地练习。这就是刻意练习的基本框架。
时间到了,大家都看完了吧!好,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拆页的理解。
【what】这个片段主要介绍了什么是刻意练习,我这里简单的归纳为:围绕目标,针对自己未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专注得进行有反馈的练习。
【why】为什么非要进行刻意练习呢?如果只是简单的做着一般练习,可能时间花了,但成效却很低,事倍功半,或者是没有反馈,自己瞎练,踩了一路的坑。
举例:刚才拆页的片段中就提到富兰克林的一个例子。我就说说自己阅读的例子,在没接触拆书法之前的,我的阅读习惯就像小学生一样,从头看到尾,时间一长,看的一本书只记得后面,不记得前面,读过就忘,而且没有将看过的书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力,过了一段时间就感觉和没读过这本书一样。
【how】究竟要如何刻意练习呢?
1.明确目标。制定一个可衡量的目标。比如:钢琴考级、资格考试等等。我们的拆书打怪升级,就是一个可衡量的行为,从一级到三级拆书家。
2.专注练习。根据自己可以支配的整段段时间、精力充沛的程度和合适的场所,在时间、精力、场地上做好安排,而后集中精力的开始练习,并将练习变成一种习惯。比如说我会在早上5:30起床,这时候比较安静,精力也比较充沛,就可以利用家人还没起床的这一段时间在书房里进行阅读。
3.努力挑战。也就是在练习时,要努力挑战一些我们正好不会做,但是又不太难的,可以通过练习而掌握的小目标。比如:我们加入拆书帮的小伙伴在参加了3次线下活动,并阅读过《这样读书就够了》这本书后,了解了拆书学习法,就可以适当的挑战一下自己,参加拆书帮线上的便签训练营,在21天里完成一次蜕变。
4.寻求反馈。心理学家们针对学生的学习做过很多实验,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有反馈比没有反馈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即时反馈比延时反馈所产生的效应更大。所以我们要积极的寻求即时反馈。可以是自我反馈,通过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手势,通过录音复盘自己的公众表达,甚至最简单的记录也是很好的反馈(比如减肥的时候每天记录自己的体重);也可以向他人寻求反馈,有条件找到在这个领域中比较优秀的人,寻求指点,拜他为师,像我们爱好者加入拆书帮成为会员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二级或三级的师傅来对会员的学习和打怪升级进行指导;也可以是向同在这个学习区的人寻求反馈,互相交流心得,互相“挑刺”,比如我们在打怪升级时,可以将自己准备的材料放在会员群里,欢迎大家拍砖、挑刺。
【预防异议】:有的人可能认为学一门知识或一样技能,只要肯花时间进行一般练习就可以,没有必要这么麻烦进行刻意练习。但是大家有没有发现,如果练习没有目的,练习中不专注,哪怕练习一万个小时,也成为不了这个领域的专家,只是在浪费时间和精力。而如果一直进行着没有难度的练习,也没有寻求反馈,就不知道自己的不足和下一步努力的方向。
所以刻意练习看似麻烦,但却是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式。
【where】刻意练习适用于有目的学习一门新知识或者掌握一项技能,不适用于那些例行公事的工作或平时的娱乐消遣。
分步催化1:
好了,我的讲解或许对大家学习一门新知识或掌握一项技能会有所启发,接下来,请大家想想近期或者这未来一两年工作、学习或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在第一张便签上写下,你想通过学习的哪些知识或者想掌握的哪些技能来改善现状,或者已经开始学习但进步不大的知识或技能,比如:健身、学习写作、通过考试等等,并在小组分享,时间是3分钟。强调一下,只需分享你想学习知识或技能,不需要涉及具体如何做,我们将在下一环节思考如何做。
下面我们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一下他(她)的便签。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人: 爱好者
分享的内容:我想通过减肥改善自己的体质。
分步催化2:
感谢文艳的分享,现在,请大家将你们把刚才想学习知识或掌握的技能,用刻意练习的步骤,制定出一份行动计划,请大家用3分钟的时间把自己的具体行动步骤写在纸上。一会我们还会请一位小伙伴来分享他(她)的行动计划。
<学习者案例记录>
分享人: 文艳
分享的内容:
1.明确目标:3个月瘦20斤。
2.专注练习:在运动上,选择跳绳或者其他运动;在饮食上不食甜食,多摄取纤维类食物。
3.努力挑战:先争取在第一个月瘦10斤,第二个月瘦5斤,第三个月瘦5斤。
4.寻求反馈:体重秤,衣服,向小伙伴和家人寻求反馈,还有就是向健身教练寻求专业性的建议。
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分享。不管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可以通过刻意练习的4个步骤:明确目标、专注练习、努力挑战、寻求反馈,来快速掌握我们想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在职场和生活中不断精进,让我们遇见更好的自己。今天的拆书就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参与,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