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叫周秧秧,是一名园林工程师。今天拆解2-3等级。我们先来分个组:从我的左手边开始,沿着顺时针,每两位小伙伴分为一组,有不清楚分组情况的请示意我。都清楚的话,我们就正式进入拆书环节。
【图书介绍】
【F】今天我带来的拆页来自于书籍《微行动》。该书作者既没有耀眼的履历,也没有高薪的背景,他站在普通人的视角,对习惯培养背后的规律做了研究,总结了执行微习惯的八步指南,写下畅销励志书《微习惯》,完成了从“路人甲”到“美国著名作家”的华丽转身!
【A】该书豆瓣评分7.7分,获得当当、亚马逊等多个购书平台百分之百的好评率!多家媒体对该书进行了评论:认为接触这本书之前,感觉自己生活在笼子里,没法触碰到笼子外所有有趣的东西,微习惯策略是打开这个笼子的钥匙。一个得不到执行的方案只会消亡,而该书介绍了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践行方法。
【B】如果你总是在年初立下了无数个flag,年底默默偃旗息鼓,这本书将彻底改变你的忧伤模式,让你轻松迈出第一步、第二步,不知不觉中登顶目标山头。
今天的拆页能够让你找到微习惯的内在价值,为微习惯的持续开展助力。
【学习目标】
【引导语】接下来为大家郑重推出本次拆页学习的目标:
当你在确定微习惯前,能够通过不断提问为什么,回答出习惯背后的内在价值,为微习惯添加最稳定和有效的源动力。
【引导语】下面就请大家带着学习目标,花1分钟的时间来阅读下拆页。
【R:拆页原文】
挖掘每个微习惯的内在价值
所有人都偏爱健康的身体,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为了达到最理想的健康水平而辛苦付出。整天吃快餐、看电视也有好处,如果你一直以来的问题是想做一些事,却为要不要做这些事而苦恼,那么你就选对书了。
想知道习惯是否值得我们付出努力的最佳方法是先认清来源。最好的习惯直接源于你的生活观念。来自同龄人的压力和别人对你的期待并不是我们要寻找的想法来源。如果你是因为别人或者社会的观点才努力改变自己的,我猜你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但我还是要说出来:强烈的内心抵触。
用“为什么钻头”找到来源
钻头负责钻东西,这就是它们的使命。我之所以把下面的内容叫作“为什么钻头”,是因为“为什么”这个简单的问题是打入任何事物核心的最佳方法。
列好习惯后,看看你为什么想要实现它们,但别在这一步就停止。再问问为什么,不断地问下去,直到形成循环和重复为止,因为这时候你已经找到了核心。想让这个方法奏效,就必须诚实地回答问题所以请深入挖掘。有些问题的答案不止一个,所以尽量选择最相关的。
【引导语】大家都阅读地差不多了,在正式进入拆页理解之前,先和大家说一下我们这个拆页中涉及的一个专业术语:微习惯。
微习惯分“微”和“习惯”两个部分讲解,微指的是被拆解到非常微小的积极行为,小到不可能失败。 “微”主要指:有能力去做;而习惯,是一种持续行动的状态。但有能力做并不意味着能坚持做,所以还需要给习惯添加内在价值,就是我们今天要讲解的内容。
【I:用自己的话重述原文】
[what]该拆页旨在告诉我们在养成某个习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是为了外界的影响和压力还是自己真正的价值期待,只有真正具备价值期待的习惯才拥有源动力,才值得我们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才能生发持续力。
[why]通常情况下,人们总是受外界影响或者迫于外界压力而开始一个新的习惯,这个习惯依靠强大的意志力向前推进,意志力随着内心无数个抵触的念头而慢慢递减,直至消耗殆尽,空留一个疲惫不堪的身心。
【how】那我们应该怎样绕开意志力,为习惯的养成找到内在价值的源动力呢? 细化步骤:
【列出习惯】列出你要开展的习惯。
【追问为什么】真实而诚恳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要养成这个习惯?
【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对你来说这么重要?
【找到内在价值】直到找到自己内心最认可的价值需求。
【where】
适用于开展习惯的行动计划之前,用追问为什么的方法找到自己的真实需求。
【举例】
【时间】2017年10月的某一天。
【起因】我参加了一个主题为“爱的流动”的意向沙龙,结束后建了一个打卡群,要求养成每天拥抱自己爱人的习惯。
【经过】第一天我出门后,猛然想起这事,兜兜转转后终于开门进去,主动拥抱了我老公,他被惊吓得不轻,连连问我今天什么日子。
【结果】尬得我落荒而逃!到了办公室默默把打卡群给关闭了。
【反思】当时只是受沙龙小伙伴的影响,想突破自己不曾主动拥抱的舒适圈,如果我能够不断追问,问到这个动作其实可以让我找到作为一个妻子的价值底色,由此来创造一个和谐的,充满爱的流动的家庭环境。我想肯定能够更坚定而自然地去完成。
【预防异议】
1、大家可能会说: 价值观我有点懵啊,我都不太清楚我拥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追问到什么时候才是头啊?价值观是在人生道路上被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而这个价值观又源自于人生观,人生观的终极追求应该是真善美,如果这个追问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真、更善、更美的自己,那么这个习惯,我想就值得为之付出努力的。
【A3现场演练】
【引导语】下面给大家一个场景,一起在场景中进行演练。
【场景设计】
真真和假假是一对好朋友,假假看到真真每天日更,也想学真真,希望能养成每天写作的好习惯,不知不觉三个月过去了,真真日更又增加了近十万字,假假坚持了一周就停笔了。看着假假闷闷不乐的自责样,真真决定好好和假假聊一聊。
请一位伙伴扮演真真,一位伙伴扮演假假,运用拆页不断追问为什么的方法,通过对话沟通的方式,帮助假假找到写作这件事的内在价值。给大家5分钟时间演练,5分钟以后,我会邀请一个小组进行分享。
【学习者分享】
Xia wen 扮演真真;李清扮演假假。
李清:最近都在忙啥啊?
Xia wen:我最近都在忙着日更写作,三个月,在简书上都已经写了10万多字了。
李清:这么多啊,你坚持地太好了。
Xia wen李清:你呢?你写得怎么样了?
李清:别提了,当时想想挺感动,看看也很触动,回到家事情一多就一动不动了。
Xia wen:你当初有没有问过自己:为什么报这个写作班,为什么要坚持写作呢?
李清:我当时也是单纯地想定个目标,觉得能够养成一个写作的习惯也是挺不错的。但是事情一多,就没法坚持了。你是怎么做到的?
Xia wen:我是觉得写作这件事情,对我挺重要的,所以就坚持下来了。
李清:特别佩服你,能坚持这么久,感觉你意志力特别强!
Xia wen:我觉得坚持这件事光靠意志力是不够的,我认真地问过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我找到了写作这件事的内在驱动力,我觉得写作是一种很好的输出方式,能够帮我整理思维的暗箱,更好地了解自己,日更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粉丝。
李清:我要向你学习,把写作坚持下来,我也要找到写作的内在价值,我感觉写作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动力,可以对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让我更好地成长,我想这就是我未来坚持写作的价值。
Xia wen:恭喜你找到了写作的内在价值,日更就从今晚开始吧!
李清:好的,谢谢。
【结语】
非常感谢伙伴们的倾情演绎,今天我们学习了如何来挖掘微习惯的内在价值,找到习惯的源动力,希望伙伴们能够积极应用。拆页分享就到这里,感谢大家的陪伴和聆听。
(学习者演绎对话根据语音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