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常常有一些我们不喜欢做但又必须去做的事情,运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方法,帮助我们找到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并且能够带来快乐的生活方式。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会发现从另一个角度去感受自己必须要做的事情所带来的价值,并且理解自己选择做的背后原因。
大家好,我叫赵娇娇,大家可以叫我娇娇,我也是一个新手拆书家。我的三个标签是:①爱爬山,爬山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帮助我减压,释放压力。②爱旅游,我喜欢那种说走就走的旅行,以前旅游只知道吃喝玩,现在更多的就是去长见识。③爱美,因为自己一直从事美业行业,所有关于美的东西我都喜欢。我也喜欢拆书帮,我喜欢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也更为了提升自已的能力,在拆书帮让自己成长的更快一些。
我身边很多朋友会问我拆书帮是什么?是把书拆了?现在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拆书帮到底是什么?“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拆书学习法”强调联系学习者的经验,解决学习者的问题,提升学习者的能力的成人学习法,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分为个人学习的RIA便签学习法和供组织学习的由拆书家带领学习的拆书法:个人学习的便签法,是让人读一本书就能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拿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已用。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公益性学习爱好者社群,其表现形式是各地拆书帮的分舵。拆书帮分舵的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这也是我加入拆书帮的初心,希望自己可以带动更多的人去学以致用,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第一步
在日常生活中,你觉得哪些事情没意思,却又认为自己不得不做? 请将它们列在一张纸上。
当我第一次审视自己的清单时,仅仅是它的长度就让我明白为什么我活得很不开心.我终于意识到,有许多事情,我之所以日复一日地去 做,是因为我相信那是不得不做的事情.
我清单上的第一项是 “写临床报告".我讨厌写那些报告,然而, 每天我至少要折磨自己一个小时.第二项则是“开车送小孩上学”.
第二步 列好清单后,向自己坦白:你做这些事情是因为你选择了做它们, 而不是因为你不得不做.在你所列的每个项目前,加上“ 我选择做”.
当时,我对这一步骤有些抗拒.我反复强调:“ 写临床报告不是我 的选择!我不得不做!我是一个临床心理医生.我不得不写这些报告.”
第三步 -旦承认某一行为是你的选择,就填写以下的声明来了解你为什么 要那么做:“我选择做 ?是因为我想要?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自己不喜欢做但又不得不做的事情,让我们感到很无奈。那么我们怎么把不得不做的事变成自己想去做的事呢?
1.列清单:
把自己不得不做的事情列个清单,并审视自己的清单
2.用选择做代替不得不
把列入清单的项目前加上我选择做。
3.找出我选择做的理由
我选择做这件事是因为我想要得到什么?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深入理解做这件事背后的行为动机,也可以让自己从中得到乐趣。
分享A1便签
2分钟
19年7月,孩子们放暑假,平时上学都是妈妈帮我带孩子,并且打扫家里卫生。可今年妈妈带着孩子回老家过暑假了,家里就剩我一个人。我平时不太喜欢做家务,但是看着家里又脏又乱就会影响心情,于是就想起了曾经看过的这本《非暴力沟通》里面的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这种方式。就试着说服自已,我愿意做卫生,把家里打扫干净,家里干净了,整洁了,清爽了,心情也会舒畅。但是一次性把家里打扫干净要花很长时间,于是我就开始列清单分区打扫,今天先把厨房卫生油烟机,柜子,柜门,台面,地面仔细打扫一遍,明天再打扫卧室,后天再打扫客厅。当我第一天开始打扫厨房时用我愿意的心态去打扫,并不觉得烦和累,而是在享受经过我的手,厨房一点点变干净的成就感。
反思:正是因为我运用了我愿意代替不得不的方法去打扫卫生,让我对做卫生没有产生抗拒感的同时反而多了几分享受以及成就感。
分享A2便签
2分钟
公司要求从9月起每天写一篇工作总结发到群里,以便发现自己在工作中有哪些是做的好的,哪些没做好,可以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我平时就没有养成这方面的习惯,收到这个任务就感觉头大,好有压力和负担。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将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的方法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完成任务。
目标:为了完成公司布置的任务,并养成善于反思和总结的能力,坚持每天晚上11点前写一篇不低于200字的总结,针对当天的工作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反思苹果洋葱,并发在工作群里请领导帮忙监督。
行动:1.列清单~写总结
①多用心观察别人在接待顾客时是如何做如何说的。
②我今天学到了什么
③反思自己的不足
2.用我选择代替不得不
我选择写总结
3.找出我选择写总结的理由
是因为我想提升我的写作能力,反思能力,观察力以及总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