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这样读书就够了》 所属活动: 绍兴阳明筹备分舵第二次线下拆书活动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毁掉一个孩子 贴个标签就够了 学习目标: 让你懂得轻松应对孩子问题

开场: 亲爱的的伙伴们,大家好。我叫罗思雯,罗是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罗,思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思,雯是红楼梦中晴雯的雯。我身上的三个标签:国际注册营养师,新手拆书家,演讲爱好者。
感谢今天能在这里给大家拆书,也感恩拆书路上有你们相伴!
现场调查一下,有今天第1次来参加线下拆书的吗?如果有的话,请举手示意一下。
好的,谢谢!
那接下来我介绍一下拆书和拆书帮。

拆书是什么?

拆书是一种适合成人学习的学习方法论,以自我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把书中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能力。

那其中拆书法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个人学习的应用是RIA便签法,R是阅读原文片段,I是用自己的话复述原文,A是拆为己用,分为A1-描述自己的过往经验和A2-未来的应用。是把看过的书转为自己的能力,指导应用于自己的生活。组织学习的应用是一位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出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
拆书帮是非盈利性组织,由赵周老师创立,在全国各地都有拆书帮分舵,我们隶属于绍兴阳明筹备分舵.拆书帮的使命是培养更多的拆书家,释放拆书家的能量,互相陪伴,助人达己。
那拆书帮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呢?
例如看书没时间,没精力,看不懂等

好了,拆书和拆书帮介绍完毕,接下来进行我们的拆书环节。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首先是我们的R环节,阅读原文片段,请大家阅读一下手中的片段,时间是两分钟,看完后请小伙伴们示意我一下。


片段来源:

《轻松应对孩子的问题》

----毁掉一个孩子,贴个标签就够了

[R:阅读原文]

研究表明:幼儿自我认知发展的总体水平比较低,还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的评价,而往往会根据成人的评价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父母和教师作为幼儿接触的最多的人,他们的评价对幼儿的自我意识尤其是自我评价有直接和十分重要的影响。

自我意识也叫自我认知,决定着一个孩子的性格养成是自尊自爱、自主自律、自强自信,还是自卑懦弱、自我否定和放任。

如果孩子已经被贴上了标签,怎么办呢?撕掉标签,家长需要做两件事:

1. 忽略孩子的这个方面,避免提到关联信息

比如孩子感觉自己笨,家长就不要再常常提:“其实有的方面你也是很聪明的”“其实你有时候也是挺不错的”。

2. 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多用描述式鼓励

比如有人夸自己孩子聪明,你可以在旁边补一句“他总是很认真看书”;OK, 有人夸孩子漂亮,你就补一句“他能帮妈妈做很多事呢”。总之把孩子的注意力从评价他本人转移到关注他有哪些做的好的行为,其实就是要多鼓励少表扬孩子。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看到小伙伴们已经都看完了片段,接下来时我们的I环节
,这是我理解的I便签,和大家分享一下。


what:本片段讲述的是家长贴的标签是对孩子进行角色塑造,他们不能对自己进行独立客观评价,通过做两件事可以帮助孩子撕掉标签。

why:如果去撕掉标签,对于孩子好性格的养成有很大的帮助,孩子也会快乐。如果不这样做,举个例子,孩子本来并不挑食,但是家长无意中一句“这孩子爱吃肉不爱吃菜”,可能他以后就彻底不吃菜了。那么孩子成长过程中会被阻碍。

where:适用于给孩子贴标签的家长老师。

那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片段里得how我是这样解读的

how:

1.忽略孩子的标签,避免提到关联信息。

忘记孩子标签,避免再去提及相关的话:例如孩子感觉到我很调皮,我们作为家长就不要再去说你偶尔也很乖巧的。不要强化她去想这方面的信息。

2.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多用描述式鼓励。

 描述具体做的好的行为进行鼓励,引导她有好的认知:例如夸孩子乖巧,我就补一句:她做起事情来很麻利。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接下来进入我们的A1环节,激活经验 

A1:激活经验

分享一下我的过往经历

上周六晚上我们家两岁的娃去游乐场玩,满场子就属她更活跃,跑啊闹啊笑啊。

别人对我说:你家孩子好皮呢!

我也跟着应和一声:是的,她的确像男孩子一样,特别调皮,给她以调皮的标签。然后她无辜的眼神看着我的时候,我开始说:阳阳有时候还是蛮安静的。她并没有立马开心起来。我在想这种引导方式是不是不对。

反思:

当孩子被贴标签时,我还跟着说,并没有很好的做出相对应措施,还跟着贴标签和提及关联信息。更没好好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

因为没有学过这两个步骤,所以有出现这样的错误教育方式。现在学了这两个步骤,要怎么用呢?

 

A2:拆为己用 

接下来开始看我们的A2环节,未来的运用。

目标:今天是9月6日,从9月8日—9月22日通过这两个步骤帮助我们家孩子撕掉不认真上课的标签,纠正上课不认真对她的评价,培养上课好习惯。

行动:

1.忽略孩子的标签,避免提到关联信息。

对于孩子上课认不认真这件事不去贴标签,因为我们贴的标签,已经在我们塑造给她的“角色”里,那么不去提及上课不认真的关联信息,不强化这方面信息,帮助孩子出戏,让她换一个想法。

2.引导孩子关注好的行为,多用描述式鼓励。

9月8日—9月22日

①对于孩子不认真上课情况,将这件事引向解决问题上,而不是引向责难和否定上。她不认真上课再次给她机会,告诉她:每一天都是新的你,妈妈相信你。

②她上课表现得不错的情况下,我就多补句话:“你今天很积极和老师同学互动,老师要你完成的任务,你都配合完成,很认真呢”。还专注看老师讲故事书,在听的过程中还会和老师做对话,有在动脑子呢!

好啦,这就是我对于拆页的解读。


希望小伙伴们可以把这两个步骤用到被贴标签的孩子身上。今天的拆书活动暂告一断落。期待咱们下次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