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可复制的领导力》 所属活动: 西安古城分舵第146次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如何向下属提供负面反馈 学习目标: 学习者学会用BIC法向下属提供负面反馈

开场:

           【自我介绍和分组】
大家好,我是拆书家安晓辉,新手拆书家,现阶段的3个标签是职场作家、职业规划师和程序员。
 


为了便于待会学习时讨论,我们先分一下组,我左手边小伙伴一个组,右手边小伙伴一个组。 


 【技能点】设定学习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下今天的学习目标:大家今天现场学习后,能够使用BIC方法向他人提供负面反馈,既不引发对方抵触情绪,又能促进对方改进。 


 【技能点】FAB图书介绍 


F:这次我要和大家一起拆解的片段来自《可复制的领导力》。《可复制的领导力》是教管理者提升领导力的书籍,作者是樊登,300万订阅用户App“樊登读书会”的发起人。 


A: 这本书相比其他的领导力书籍,最大的特点是,它认为领导力不是天生的、不是玄学、不是难以捉摸的魅力,而是可以复制的,是可以习得的。它提供了一系列可操作、可模仿、可践行的工具,从9个维度帮助读者突破思维瓶颈,提升领导力。 这本书得到了著名管理学家陈春花和猎豹CEO傅盛等人的鼎力推荐,目前在京东图书销量榜管理分类排名第4位。


B: 


B1:如果你想成为好的团队领导者,或者有诸如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定位、不知道怎么管好下属、不懂如何让团队行动一致、不善于向员工提供反馈和辅导、不能很好的与员工交流、无法聚焦关键要务提升效率等问题,这本书都有对应的工具和方法帮你提升。  


B2: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这本书中向他人提供反馈的BIC工具,通过学习这个片段,我们可以更好地向他人提供负面反馈,帮助他人改进。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接下来请大家阅读原文拆页,时间大概是1分钟,读完之后,请举手示意我。


【技能点】【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页

给予反馈的过程有很强的个人色彩,每个管理者都有自己的谈话风格,有金刚怒目,也有和风细雨。风格无所谓对错,但内容有其标准。在这里,我向各位管理者推荐一个给予犯规的标准化工具BIC。

    BIC是英文“Behavior Impact Consequence”的缩写,意指事实影响后果。这一工具在IBM等跨国企业中被普遍使用,是管理者向员工给予反馈的标准模式。通俗而言,就是将一件事的事实、产生的影响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一次性说给员工听、中间不停顿。我以某员工迟到为例,让大家对这个概念有更加清晰的了解。

    事件:小王连续多次开会迟到,作为管理者,为这件事找到员工谈话。谈话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

 

    第一部分:B(事实)

        事实是指那些已经发生的行为,比如这周内小王每次会议迟到的时长、出席会议的人员名单等。事实真实存在,很容易被验证,因此在管理者说出事实时,人们一般不会产生抵触情绪。

        因为小王的迟到次数较多,许多管理者开篇第一句话往往是:“小王你经常迟到。”注意,这句话不是“事实”,只是管理者根据事实总结出来的观点,不能用于给予反馈,否则会引起小王的抵触情绪。在事实部分里,管理者需要区分事实和观点,只讲事实,不提观点。

    第二部分:I(影响)

        影响是指已发生的事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作用。比如,小王在会议开始后进入会场,会议主持人和其他与会人员的思路会被打断,这是对他人的影响。小王在迟到之后也会错过会议的很多内容,这是对其自身的影响。

    第三部分:C(后果)

        后果是指在影响的基础上,强调长期持续会引发的负面效果。如果与会者的思路总是被打断,管理者和其他同事对小王的印象会变差:开会总是迟到,不尊重他人,可能会在工作中落后,等等。这些后果事关小王的切身利益,理应引起小王的重视。

 

    管理者在给予员工反馈时将BIC一鼓气说完,可以让员工比较客观地看到自身行为产生的负面效果,进而产生改进的愿望。日常管理中,一些管理者在谈话中习惯说一句话就问员工:“是不是这样?”这就给了员工反驳的时机和理由。此时询问,暗示意味和针对性较强,容易激化矛盾。

        相比之下,一鼓作气将BIC都说出来,员工就会明白,管理者并不是在针对他个人,而是想要对工作负责。在工作优先的前提下,员工更愿意心平气和地与管理者讨论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我看大家都读完了原文片段,下面我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段话的解读

【技能点】【I】拆书家讲解引导-预防异议

 

(一般做法)管理者在工作中给下属提供负面反馈时,经常的做法是“评价+改进命令”。比如你的下属小刘这一周有三次在中午打游戏,一直打到午休结束(1点30)才停,然后出去抽根烟,过二十分钟才回来。你看不过去,就找小刘谈话:“小刘,你天天中午打游戏,影响太恶劣了,以后注意,不要在上班时间打游戏。”

(坏处)这种反馈,小刘一听,马上就会开启自我防御机制,逐一反驳你的话:“领导,我并没有天天打游戏,还有,我带着耳机,也没影响谁。”这样你和小刘的矛盾,就会激化,接下去你们的谈话就很难顺畅的进行下去。

(What)那怎么提负面反馈才是有效的呢?今天这个片段介绍的BIC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做到这一点。

(How)BIC的做法是一鼓作气说出下面三个部分内容:

1)先说已经发生的行为,注意不要评价。

2)然后说事实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的短期影响,可以从对他人和对自己两方面来说。

3)最后强调长期这么做的负面效果,尤其要说明对这位下属自身的不良影响,这样能触发他改进的愿望。

 

(Why)使用BIC从事实出发,客观地分析下属所做行为,不易引起抵触情绪,有利于他客观地看到自己的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激发他改进的愿望。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用BIC来提供负面反馈。

 

(反例变正例)像刚才小刘午休打游戏这个例子,用BIC方法,可以这样说:

“小刘,你这周一、周三、周四中午,从十二点到一点半,持续打游戏。

“对你身边的同事来讲,你的显示屏亮光、点鼠标和敲键盘的声音,影响休息。对你自己来讲,在黑暗中打一个半小时游戏,一来伤眼睛,二来会让自己疲惫,导致下午工作效率下降。

“长此以往,周围的同事都会对你有意见,对你的印象变差,不愿跟你共事,这样你的工作和晋升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这样的说法,就事论事,针对具体行为进行分析,引导小刘看到负面后果,他就比较容易听进去,想办法改变。

(Where)实际上,BIC不仅可用于团队管理,还可用于家庭领域,如教育孩子,也可以用于朋友之间,如提醒朋友改正不良习惯等。

(预防异议)1)有的小伙伴可能会说,区分事实和评价太困难。实际上,有个简单的方法,可以区别事实和评论——你说的话里带有表示程度或标签的词语(如“总是”、“最”、“又”、“经常”、“很”、“一根筋”、“情商低”、“粗心”、“敷衍”等等),往往就是评论。比如“你是直男”,“你很不认真”、“小李工作态度不行”、“小刘经常打游戏”、“你一点都不在乎我”等,就是评论。

2)还有的小伙伴可能习惯说一句和下属确认一句,比如“你周一、周三、周四打了三天游戏,是不是这样?”,觉得一鼓作气说完这几部分不大习惯。这种情况,只要你在找下属谈话前想好要说的话,演练两遍就可以改进。


好的,这是我们学习的BIC这种方法,我用我的话和大家介绍了一下。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技能点】【A2】分步催化1,运用显像提问法。

接下来,我们请大家想象一下,在未来的一周或一个月内,你在管理团队时,会遇到什么情况,下属迟到、早退、上班时间煲电话粥、打游戏……你可能遇到某一种,请你思考1一下,在便签纸上记下这个情景,注意,只要找到这个情景即可,不用写如何向下属提供反馈,把情景写下来就好了。待会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我想到了我女儿在看手机这个问题上,我可以用这个方法给她反馈一下。她偷偷拿手机,看网络小说。。


【技能点】A2分步催化2引导学习者将刚才记下的情景加工成符合拆页所示方法的例子

大家想到的都跟教育孩子有关,这确实是我们BIC这个方法的一个应用场景。

接下来我们可以把我们刚才想到的这个情况,加工一下,加工成具体的例子。比如你可以想一想,如果今后,你遇见了这种情景,比如说像刚才小郭分享的这个,你的孩子老看手机,你和她沟通的时候,你该如何使用今天学习的BIC工具,给她提供负面反馈,能够帮助她去改正,以后不再出现类似的行为。

请大家小组内分享一下你针对这个将来可能出现的场景,拟定的一段使用BIC的话。

我们的时间是3分钟。


……



学习者案例记录(逐字稿):

我接下来会在教育孩子看手机的这个问题上运用给予负面反馈的这个方法。那下一周周一回家的时候,晚上放学的时候,找个时间,在她写完作业之后,去给她反馈一下这个问题,希望能够让她认识到看手机带来的影响。那我会这样子去讲。

(B)圆圆,这个月以来,你偷拿手机有四次,我打开手机,里面有六篇你阅读过的言情小说。而且,有两次我发现,你是晚上不睡觉偷看手机。(I)你看手机,就会消耗你的时间和精力,特别是晚上看手机,会影响你的视力,你现在眼睛都已经不好了,开始近视了。第二天上课,也容易打瞌睡,这点你们老师也有给我反馈。(C)如果你这样子一直把时间和精力放在看网络小说上,很容易变成手机控,时间久了会影响你的学业。更重要的是,你常看这些东西就会被这些东西教育,很影响你的价值观,人生观,影响你的思想认知。(BIC结束)所以妈妈希望你能重视这个问题。


【结语】

感谢小郭找了这样一个适用的场景,用BIC和她的孩子沟通看手机的问题。

那今天的话,我们一起学习了BIC这个工具,接下来也希望大家可以把它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能够更好的给有需要的人去做反馈,去促进大家的改变。这就是我今天分享的BIC这样一个片段,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