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竹本,很感谢今天大家的到来,自我介绍一下,我的3个标签:
第一个标签:做竖屏思维导图,工具是XMIND
第二个标签:我是微软认证的办公软件大师
第三个标签:双拼输入法陪练
以上就是我的自我介绍,大家有没有记住我呢?如果要记住一个词,那就是宝藏男孩
今天我要拆解的图书是《搞定》,英文名字是《get things done》,缩写是《GTD》作者是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
豆瓣上评分8.3,每一个职场中人或多或少都有这样的体验:压力重重;太多事情都理不清头绪;似乎永远被各种任务和目标追赶着……时间管理大师戴维•艾伦将指导你走出规划和执行工作中的泥沼,通向高效、轻松的彼岸。要想让事情井井有条,关键便是——从容、放松。
第3章 控制项目:纵向管理项目的5个阶段
自然计划模式
世界上那个才华横溢、最具创造力的计划者,就是与你朝夕相处的大脑。实际上,你自己就是一台生产计划的机器。当你穿衣、吃午饭、购物,或者是在与人侃侃而谈时,你的大脑都在一刻不停地盘算着。尽管其过程可能毫无章法可言,但事实上在大脑闪现出任何一个具体的方案之前,一些相当复杂的步骤就已经抢先登场了。
人的大脑在面对任何一项任务的时候,都要经过5个步骤:
1. 定义目标和原则。 2. 展望结果。 3. 头脑风暴/集思广益。 4. 组织整理。 5. 明确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一个简单的事例:计划出去吃饭
你上一次出去吃饭时,最初的动机是什么?原因可能有很多:因为饥肠辘辘,或是朋友之间的社交活动,为了庆祝某一个特殊的日子,签订一笔生意的合同,又或是为了谈情说爱。只要是出于上述的某一个原因,你就可以马上开始进行计划了。
你的意愿就是你的目标,它自然而然地启动了你内心深处的计划过程。同时,你的原则规定了你所做计划的界限。可能你自己并未意识到外出就餐原则的存在,但是你的思维却从来没有逾越这些原则:食物和服务的标准、支付能力、方便程度以及舒适度。
无论如何,在制订计划时,你的目标就是你的动机,而原则又限定了你的计划。 一旦做出决定要实现这一目标,那么首先进入你脑海的实质性问题是什么呢?恐怕不是“计划、第二部分、第1点、第3小点”吧。你的第一批想法很可能是这样的事情,如“在餐厅吃意大利风味的晚餐”,或者“在比斯特罗咖啡馆街边的桌旁坐一坐”。你很可能还会想象出晚餐时的一些美好体验,或者设想一下晚餐的结局,也许你还想到了共同吃饭的人、就餐气氛什么的,这就是你的结果展望。
当外出就餐的原因成为你的目标时,对晚餐进行的种种想象就是你的展望。 一旦认同了这种展望,你的大脑便会自然而然地开始想一些问题:我们应该几点出发?这家餐馆今天晚上营业吗?人会不会很多?天气怎么样?是不是应该换身衣服?汽油还够吗?现在饿不饿?这就是头脑风暴。
一旦承诺要达到某一目标,那么在达到之前,你就会身不由己地向自己接二连三地发问。这些问题是这个创造性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大脑意识到在你设定的目标和你目前的状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时,它会千方百计地弥补这一差距,以消除这种“认知失调”。
这就是自然计划法中“如何……”这一思考阶段的起始点。
但是,这种思考模式显示出了一定的随意性,因为你会想到有关外出就餐的方方面面的事情。当然,你不一定把所有浮现在脑海里的事情逐一地写入“简式计划”,但是,你的大脑确实经历了类似的过程。一旦头脑里装满了大量的想法和细节,你也就不由自主地开始了组织整理的工作。
最后,为了确认首要的因素,你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具体的下一步行动上。
好,看到很多伙伴已经阅读了,没有阅读完的伙伴我们可以一起来学习
what:片段给出了一个处理事项的5个步骤,分别是
1. 给行动设定一个目标和原则,为什么做这件事以及这件事的边界。
2. 对行动过程进行想象
3. 关于第二个问题的,自己“头脑风暴”一下。
4. 组织整理一下头脑风暴的问题
5. 行动
结合片段,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应用以上5个步骤的
上周三也就是8月28日我拆1-1的内容,那么“拆1-1”就是一个我要准备的事项。
首先明确一下我的目标和原则:目标是通过1-1的各项训练内容。原则是按照拆书家手册里的1-1级别的技能
其次我展望拆书的结果:我对当晚拆书的情况进行各种想象,比如我想到我站在大家的面前,手里拿着我写好的要点,解读给大家听。
第三,头脑风暴。有了第二步的展望,我开始想一些问题:我应该几点到加减法咖啡厅?我要不要拿出一个计时器来?要不要提前吃点东西?
第四,以上在我脑海里的内容,便开始进行了组织整理。
最后,按照以上的内容,我开始行动。我要5点左右到这里,再看一遍逐字稿,演练一遍。我包里装了代餐饼干,可以当晚餐。以上准备妥当以后,等着开始。
以上就是我的例子。
好了,大家在过往的经历中有没有这样的场景:双11、双12,明明只想买一件外套,结果外套没买,买了一堆护肤品。去了超市,明明想着就买一桶方便面,结果方便面是买了,还买了各种饼干饮料。
现在大家2-3个人一个小组,在小组内分享一下自己过去的经历,成功的也可以,失败的也可以,用时6分钟。
学习者A案例分享:
学习者A平时喜欢一些花草,在朋友圈里和微信群发一些和花草有关的东西,然而并没有专门运营这件事,一直觉得这件事挺好,但一直没有行动起来。同时呢,一个朋友一直在做这件事(固定分享关于花草的内容),于是学习者A在上上周五的时候决定做一个分享,要开始做这件事(直接到行动了),在群里发晚上9点做一个分享,但是过程没有什么准备。晚上到家已经七八点了,一边整理东西,一边思考要分享的点,因为准备很匆忙,开始的时候也晚了。分享的东西就太多了。
学习者A分享自己运用片段步骤的计划做的:
教师节快到了,要给老师准备节日礼物了,按照片段的步骤来做给老师准备礼物
大家已经完成了自己过去经验的回顾,那么现在拿出便签,在便签上写下未来如果遇到相似的情况,如何使用今天学到的内容来解决。用时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