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太郎.在读研究生一枚。我有3个标签:1:爱旅游的吃货。会给自己积攒旅游基金,提前做好美食攻略,然后呼唤朋友一起出发。2:喜欢阅读。因为它,我养成了早起的习惯并且坚持践行晨间阅读。3:个人成长探索者。一直在寻找自我提升的道路上行走着,所以对于拆书帮,我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下面我来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拆书帮,首先大家来思考这样几个问题:1.你是否明知读书是有益的,自己想读却总觉得没有时间、没有精力?2.或者你着手开始读书了,却总是会出现看不懂、记不住的状况,当别人问起你这本书讲了什么内容时,你竟一时语塞?3.你是否为自己很多次拿起一本书,却始终拖延没有读完而自责愧疚?4.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宁愿去参加一场几千几万元的现场培训而不愿意自己阅读呢?想象一下,如果有一种学习方法既能让我们有时间、有精力去阅读,又能使我们不会因为读不完、记不住而愧疚,并且能让我们的阅读质量高到与昂贵的现场培训相媲美,甚至超越。其实,你不用想了,秘密武器就在这里——拆书帮的RIA便签读书.从前把书当老师,现在要把书当医生,用便签读书法来将他们变为自己的行动力量。
在助人活动的任何互动过程中,助人者都必须自然而然地将各种沟通技能交织在一起。在实际咨中,有效能的咨询师不断地调整姿态,主动倾听,结合利用探究与神入,协助当事人澄清和理解他们的担忧,排除盲点确立目标制定计划,并且将事情做成功。
关于分享神入与运用探究之间的关系,这里有一条基本的行为准则:当运用了探究,当事人也给出了回答后,便可以与当事人分享神入要点,以表达和核对你的理解。在一个探究之后如果还要接着再用一个探究,就要十分小心。
这里的道理十分清楚。首先,如果探究是有效的,它将会引出需要给以倾听和理解的信息。其次,如果这个分享的神入是准确的话,就往往向当事人提出了进一步探索的要求,将球又打回给当事人。
帮助别人是种让自己快速成长的有效办法之一。
如果你稍微懂得一点沟通技巧,就会在尝试中发现一些问题,比如:
1.在倾听过程中如何有效的衔接下―个提问?在哪一个节点提问会更好而且不至于打断对方?
2.在解决问题的沟通中,如何恰当有效地提问 让对方情绪缓和,从紧绷的状态中走出来?
如果你一点沟通技巧都不懂,那么你的问题会更多
在这个片段中我们了解到:
在主动倾听的过程中,交互式利用探究与神入的方式,来协助对方表达和理解他们的担忧,从而将事情做成功。
探究的目的在于直接或间接的提出问题,使交流更好的进行下去。
神入的要点在于 当对方给出回答后,不要着急进入下一个提问,而是分享出你对他思想、情感的理解,这样对方不仅可以核对你的分享 而且可以进一步表达他的真实情感。
具体做法是:
我提出一个问题,对方回答
我表达神入要点(分享出理解对方的话),对方再说话(对方愿意的话,会核对或进一步表达)
我再提一个问题……
A1:在昨天学习的提问技巧中,我学会了“反射性提问”的方式。通过重复对方的话,让对方打开话匣子。
早饭时,隔壁舍友跟我讲她实习单位的事情。我迷迷糊糊的听她说了一堆最近上班的辛苦劳累过程,而且她说晚上回来也不想多说话。我刚开始就用表情回应着她的话,没有过多说什么。直到她说:“感觉单位同事他们太厉害了…”就停止了这话题。
我用昨天学到的方式重复到:“他们厉害?”
她便接着开始说了单位同事带病上班、周末无休息事件……
当时,我觉得自己学以致用的非常好,让她的话匣子继续打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