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晚上好,我是千千吉!今天带来的是2-4的拆页。
【分组】 为了便于我们学习和讨论,现在先给大家分一下组,每组2位伙伴。
【介绍图书】
F 特征(核心是“书”,用于满足好奇心)
今天的两个拆页节选自托马斯•戈登博士的《P.E.T.父母效能训练手册》一书。戈登博士曾是美国白宫的儿童顾问,也被称为 “沟通之父”。本书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述与孩子建立有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A 优势(重点是“比较”,用于建立安全感)
这本书在豆瓣评分9.1,被译成33种语言,已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传播。与其它同类书籍相比,它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接地气、实操性强----运用一个行为窗口就囊括了所有亲子关系的体系,简单、清晰、好用。
B 利益(强调的是“学习者”的利益,用于引发兴趣)
【B1】如果你对亲子关系有困惑,本书可以帮助你与亲子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并帮你成为自己孩子的育儿专家;如果你因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而苦恼,本书可以帮助你改善各种人际关系,帮你营造一种和谐关系氛围。我自己就是通过这本书很大程度地改善了亲子和夫妻关系,并成为了一名YET青少年效能训练的讲师。
【B2】通过今天的两个拆页,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他人被情绪或问题困扰时,我们可以运用倾听的方法来接纳他,在协助他走出困扰的同时又不越界,从而促进他人建设性地成长和改变。
【学习总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当学习者遇到身边的人向自己诉说烦恼或抱怨时,能够学会运用被动倾听和积极倾听两种方式向身边的人表达真诚地接纳。
下面给大家1 分半钟的时间阅读第一个拆页,读完后请示意我一下,以便进行接下来的拆书活动。
【R1】拆页1
用被动倾听来表示接纳
什么也不说也可以明确地传达接受感---沉默---被动倾听---是一种有效的非语言信息,可以有效地用来传达接受感。专业帮助者十分了解这种方法,并在他们的谈话中大量运用沉默,人们在描述自己与心理学家或心理医生的第一次谈话时常常会说:“他什么也没说,一直都是我在说话。”或者“我告诉了他所有关于我的可怕的事情,但是他连一句批评之词都没有。”或者“我以为自己什么也不会告诉他,但是我却整整说了一个小时。”
这些人描述的是他们的经历,很可能是第一次与某个只听不说的人的谈话的经历,当一个人的沉默使你感到被接受时,他可以成为一次美好的经历,这种无声的交流实际上是在传达着某些东西,正如下面这段家长与刚从初中放学回家的女儿之间的一段对话能表明的:
孩子:今天我被叫到了副校长办公室。
家长:哦?
孩子:没错。 弗兰克斯先生说我上课说话太多了。
家长:我明白了。
孩子:我受不了那个老家伙,他端坐在那儿,要么滔滔不绝地谈论他的各种困扰,要么就是说他的孙子孙女,还指望我们能感兴趣,你根本想象不出那有多无聊。
家长:(沉默)
孩子:坐在那样的课堂上,你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会让人疯掉的! 在他讲话时,珍妮和我坐在那儿开玩笑。 哦,他真是你能想象出的最糟糕的老师。 有这样一个差劲的老师真是气死我了!
家长:(沉默)
孩子:如果我有一个好老师,我会表现得很好,但是如果是弗兰克斯先生那样的人做我的老师,我就什么都不想学。 他们为什么会让那样一个家伙当老师?
家长:(耸耸肩)
孩子:好吧,我想我最好去习惯这个事实,因为我不可能一直遇到好老师。 差劲的老师总是比好老师多。 如果我被差劲的老师干掉的话,我的成绩进不了好大学。 那我就真的害了自己。
在这幕短剧中,明确地显示出了沉默的价值。 在这个孩子被接纳的短暂时刻,她已经成长了。
我看大家基本上看完了。
【学习目标】通过第一个拆页的RIA现场学习,学习者在生活中遇到他人拥有情绪、问题并向自己倾诉、抱怨时,将学会运用“被动倾听”四步法的来表达对他人的接纳。
【引入】《好汉歌》中有句“该出手时就出手呀”的歌词,给人以豪爽侠义之感。在《水浒传》中这样的仗义出手真是雪中送炭,救人于水火之中。【不这么做的坏处】而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当身边的人遇见问题、拥有情绪时,【一般做法】我们如果本着为对方好的心理仗义出手,去建议、安慰、说教或是分析,【一般做法的坏处】那可能会让他更沮丧、更郁闷、甚至产生自我贬低感,对他的成长和改变起了阻碍作用。【反例】举个例子,三年前的一天,好友跟我说她婆婆很自私,只顾自己玩乐,不帮她照顾孩子,不体谅她老公,她很看不惯。看她这么生气,我就忙劝她:你别这样想,老人嘛,这么大年龄了,能照顾好自己就不错了,你别太奢望了,还想着要她帮忙。好友听了,直接甩开我的胳膊说:你怎么还替她说话,我容易嘛,上班、家里、还有孩子,没一个人帮我。你看,我的“出手”相劝,反而让她更生气了。好友真得不知道我是为她好吗?当然不是。【why】原因就在于:她的情绪阻碍了她的理智。我们的大脑是由情绪脑和思考脑两部分组成,在正常的情况下二者平衡。一旦人有了情绪,情绪脑温度就会上升,挤占思考脑空间,人们的理性就被情绪淹没,慢慢地失去了理智。那怎么办呢?大家感到热的时候,会吹空调、吃雪糕来降温。同样的,对情绪中的人,我们就需要帮他情绪降温。通过倾听来接纳他人就是很好的降温方式。接纳他人的倾听又分为:被动倾听和积极倾听。第一个拆页我们首先来了解用被动倾听的方法来表达对他人的接纳。【what】被动倾听就是指我们听的时候不发表自己的看法去干扰对方,从而来协助对方释放情绪,恢复思考,自己去想解决方案。
【how细化步骤】被动倾听的具体方法可以细化成四个步骤:
第一步,专注聆听。就是当对方说的时候,停止手中的所有事情,我们要把注意力给到对方。具体的动作可以是看着他,身体前倾,关系好一点的可以拉着手,挎着胳膊等。
第二步,沉默。就是不说话,但可以用身体语言比如表情、眼神、姿势、手势来回应对方。
第三步,简单应答。就是用“嗯”、“哦”、“噢”、“是吧”、“嗯哼”等这样简单的词来回应对方;
第四步,“门把手”回应法。也就是向对方发出口头邀请。当在倾听过程中,对方一直沉默或是卡壳时,可以用“说说看”、“给我讲讲吧”、“我们来讨论一下”、“你怎么做的”、“这个我很感兴趣”等这样的句子,向对方发出谈话邀请,邀请他多说一点,多分享一些。对方会感觉受到鼓励,也会多说一些,因此打开了与他的谈话之门。
这四步中,有两点需要特别强调的是:
第一点,专注的态度非常关键,也就是心态要大于技巧。在被动倾听中,我们说得很少,所以更需要通过专注,表达我们的真诚,对方才会愿意说。
第二点,后面三步在实际的运用中,是可以选择性使用的。我们可以只用其中的一种、两种,也可以用三种组合,而且没有先后顺序。比如拆页中的那个例子,家长就只用了沉默、简单应答两种回应的方法,孩子在被接纳后,自己开始思考并得到了成长。
【正例】【意译案例】举个被动倾听的例子,上个学期,有一天女儿放学回来,情绪很失落地跟我说:妈妈,我们的英语老师换掉了。
我听了,赶紧坐下来,看着她说:哦?怎么回事。(专注 + 门把手回应)
女儿:英语李老师怀孕了,换成了一个季老师。
我:噢。(简单应答)
女儿:这个季老师发音不标准,常常读错音。而且她对10班比对我们班好多了,给10班扩展了很多词组,却没跟我们班讲。
我:(沉默)
女儿:这也不能全怪她,她一直教10班,他们班的孩子接受能力比我们班的强。
我:嗯。(简单应答)
女儿:我真希望李老师能够回来。可是她要生宝宝了,也没办法。
我摸摸女儿的头,看着她没说话。( 沉默)
女儿接着说:唉,算了,她就带我们一个学期,说真心话,她板书写的很详细,这个我喜欢。对于扩展的内容,课后我找10班的人借笔记补吧,毕竟我决定不了哪个老师来教我们。
对女儿的情绪,我采用了被动倾听的方式来接纳,她获得安全感,也就恢复了思考力。被动倾听接纳他人的方法不仅适用于亲子之间,对于成人之间表达接纳也是非常有效的。
【预防异议】相信有人会说,接纳哪这么容易,我也有脾气呀,火上来了按也按不住。是的,每个人的性格、脾气不同。如果此时,你也有情绪,被动倾听就不适用了。被动倾听适用于对方有情绪困扰,而你自己很平静情况,并且自己有时间有意愿来协助他人来缓解情绪。
【A 1激活经验显像提问】
现在请大家回想一下,你曾经有没有这样一些经历----你的朋友、家人、同事或孩子遇到问题,向你吐槽,向你报怨,而你去建议、指责、安慰或是评判他,他更不爽了。比如你的孩子报怨作业太多了,你批评他太懒;你的同事向你报怨公司的不公平,你劝他息事宁人;你的好友抱怨父母总是催她早点结婚,你告诉她父母是好心等等类似的场景。回想一下,并在发的卡片上写下: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你和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在小组里分享一下,2分钟时间。
邀请一个伙伴来分享一下:
蕾蕾分享:2017年5月,在办公室里,下属员工小张向我抱怨公司的不公平现象。我劝他说:这就是公司的企业文化,劝他服从安排。结果,一个月后小张辞职了。
【反馈】:感谢蕾蕾的分享,蕾蕾曾经的劝说看来没有帮助到小张,最终小张选择辞职了。
【A2分步催化1】:
下面,请大家静下心来,想像一下:在未来两个月内,你身边的家人、朋友或同事可能会被情绪、问题所困,向你报怨吐槽,比如:孩子跟你报怨老师的不公平,同事报怨单位的考勤或奖励制度不人性,朋友抱怨家人不理解自己的辛苦等等类似的场景,请大家设想一个这样的场景,并在卡片上写下该场景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谁来跟你抱怨什么事情。
晗晗分享:大概在2019.9.1日,在公司,熊总会向我报怨向客户收款好难的事,因为款项金额比较大。
【A2分步催化2】
现在假如时光机带你走进了未来,你刚才想像的场景出现了,场景中的他正在向你报怨或是倾诉他的烦恼,你将如何运用“被动倾听”的四步法:专注、沉默、简单应答和门把手开启法来倾听他,表达你对他的接纳?请大家先自己思考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讨论。稍后,我会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
邀请一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晗晗分享:我们的谈话的过程可能是这样的:
熊总:唉,又跑了一整天,公司的款收不回来呀,真是好烦
晗晗放下手中的事,看着她(专注聆听),说:哦 (简单应答)
熊总:我觉得公司也应该帮我们想想办法
晗晗:(沉默)
熊总:我们自己也想想办法
晗晗:嗯,说说看,你有什么办法 (门把手)
熊总:我自己可以再去联系他们上一级领导,用他们的企业文化来说服他们,但我也希望领导来帮助我搭个线
晗晗:嗯,这个思路有新意 (门把手)
熊总:那我再想想怎么请上级领导帮助我
【反馈】:非常感谢晗晗的分享,在晗晗的被动倾听的过程中,她用了专注聆听、沉默、简单应答、以及两个门把手,帮助熊总能够走出自己的情绪困扰,开始思考如何能够收回款项。
【总结】通过拆页一,我们已经了解了如何运用被动倾听四步法:专注、沉默、简单应答和门把手的方法来表达对他人的接纳,打开了与他人之间的谈话之门。如何才能让这扇门保持敞开呢?积极倾听就是有效的方法。
下面给大家1分钟时间看一下第二个拆页,看完以后请大家示意我一下。
拆页二:
R2 原文片段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第二个片段的RIA现场学习后,大家在遇到身边的人处在情绪、问题困扰中时,将能够运用“积极倾听”来向他表达自己的接纳和尊重。
积极倾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个非常有效而又实用的技巧,它通常会显示出不可思议的效果。为了让大家能更好地理解这个方法,我们先做一个“传话游戏”。
这个游戏规则是这样的,我会悄悄地跟第一位伙伴说一些话,第一位伙伴把自己听到的内容再传向下一位伙伴,也要悄悄的,不要让旁边的人听到。就这样依次下去,最后一位可以大声地说出她听到的话。这里注意,听的人不能问,说的人只说一次,而且不需要回答任何问题。大家对规则清楚了吗?我有没有讲明白?这只是一个游戏,大家只需要把听到的话传下去就可以了,没有好坏之分。
【互动】现在大家可以选择从哪边开始。
学员推荐从晗晗那边开始,那我们就从这边开始了。我先来给晗晗耳语悄悄话。她再传给蕾蕾。现在我们邀请蕾蕾把你听到的内容大声地说出来。
蕾蕾说:我听到的是---我在洗澡,突然停电了,现在马上要下雪了,我要去收衣服。
感谢蕾蕾的分享。大家记忆力真是非常不错。那我们再邀请第一位伙伴晗晗来读一下我最开始传的话是什么,看看二者之间有什么差异。
晗晗念:我在洗澡,突然停水了!天气真热,我想吃雪糕。骑着毛驴去上学。下雨了,回家收衣服了。
通过这两个的比较,大家发现我们最后听到的和最开始传的话之间存在着一些差异,那大家在这个游戏中有什么感受?邀请两位伙伴来分享一下。
晗晗:感觉信息量大,而且话也没有什么逻辑。我没有说全,只说了前面的和后面的,中间的部分没有说出来,也没有传达给她。硬着头皮往下传,挺想问问没听清的部分,但是游戏的规则是不能问,所以就忍住没问。
蕾蕾:沟通的时候,有个漏斗原理,你想表达的是100%,对方理解的有70%,听到的就是50%了,所以不全。
【反馈】感谢两位伙伴的分享。在这个游戏中,确实像两位感受的:1.内容没有逻辑性,杂乱。感觉对方说的话东一句西一句的。蕾蕾说的沟通的漏斗原理,也会导致传话过程很容易不准确。2.在听的过程中,当听不清楚时,特别想要问一下:你说的是......吗?我听的对不对呀?但是游戏的规则是不允许问呀,于是可能一错再错,直到最后一位伙伴听到内容跟最初传达的内容相差甚远。
【why】事实上,当一个人被情绪、问题所困时,他说的话可能就会像游戏中传的内容,逻辑性相对比较差,这并不是他不想说清楚,而是他说不清楚,此时就需要倾听者通过倾听来帮助他梳理,并通过反馈、核对来保证听的准确性。这就是我们拆页二要讲的积极倾听的方法。
【what】积极倾听简单地说就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就是对方说了句话,我们把这句话当成他的一个编码,倾听者再对这句话进行解码,并转换成自己理解的语言反馈给对方,跟对方确认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确的一个过程。
【how细化步骤】为了方便运用,把积极倾听过程细化成三个步骤:
第一步,专注聆听;也就是当人觉察到对方说话时语气、情绪变化时,停下手中所有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对方身上;
第二步,解码信息;解码就是指听到对方的话后,克制自己好为人师的冲动,不去建议和劝说,停顿一下,并想一想:他说了一个什么事实,他的感受是什么。像拆页中的例子,爸爸听了孩子的话“晚饭什么时候准备好?”,开始专注地听,并解码:孩子问这句话,他是想有时间出去玩吧,孩子的感受是着急吧。再举个例子,孩子一放学回到家,就对你说:我今天数学只考了70分,好烦!对于孩子这句话,我们该如何解码呢?孩子说的事实是:今天数学考了70分,孩子的感受是:烦!在实际的倾听中,这个过程就是脑海中一闪而过的,有可能快到你都感觉不到。但是大家刚开始用时建议大家最好是停顿一下,问问自己:对方说的事实和他的感受是什么呢?想清楚了,再去反馈。
第三步,反馈并核对信息;就是用自己的语言,把刚才解码的信息说出来,并跟对方核对,看看自己的解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对方会感觉到被理解,可能就会说更多的原因和事情;如果错误,对方会给予纠正,倾听的人就需要再重新解码信息,直到解码正确。反馈时通常可以运用“你句式”来表达:我看得出来,你感到...(感受)....是因为...(事实)...,我猜,你很希望 ...(愿望)...。“你句式”中的感受、事实或是愿望,在反馈时,不需要一次性全部说出来,而且也没有先后顺序的要求,大家可以只说感受,或是事实,或是愿望,当然也可以两个,三个一起反馈,都是OK的。反馈时最关键的点在于:反馈的内容不能加任何自己的评判、指责,这样就不会干扰、打断对方思绪,又可以避免给对方鹦鹉学舌的感觉。比如拆页中的例子,当爸爸解码后,他向孩子反馈的是:你想早点吃饭,是想要在上床前出去玩吗?孩子听了以后,感觉爸爸理解错了,开始纠正并告诉爸爸:我不是那个意思,我是真的饿了,希望早点吃晚饭。”。孩子纠正后,爸爸发现原来自己解码错误,于是又重新解码信息为:孩子是真的饿了。于是再次反馈核对:“我明白了,你很饿”。孩子的真实想法被理解了,到此,关于这个话题正确的倾听就结束了。
在实际的生活中运用时,大家注意一点:积极倾听通常是需要被动倾听来辅助的,特别是当你感到你们之间的谈话原地不动时,或是对方不知道说什么时,你可以运用门把手向对方发出邀请,来邀请他多说一些。
再举个积极倾听的例子:女儿去年期中考试前一天,放学回家,很忧虑地对我说:妈妈,我不想期中考试了。(这是一条经过女儿编码的信息)
听她这么说,我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怎么能不参加期中考试呢,你不想上高中了。但我克制了自己的冲动,停顿了一下,我关了火,坐在她旁边。(专注聆听)
我体会了一下,她想说的事实应该是明天要期中考试,她的感受是有些紧张。(解码信息)
然后我就看着她说:明天要考试,你是有些紧张。(反馈并核对信息)
女儿说:有一点,但不全是,我害怕考不好 (核对不正确)
我:哦,原来你是担心考不到好成绩。(重新解码)
女儿:嗯,老师说要是倒退了,会请家长的。(核对正确)
我:你担心考差了,老师会找家长,那样比较难堪。(解码并反馈)
女儿使劲地点头,说:是的,是的。我就是怕你们跟着受累。(感觉到被理解了)
听到这,我就明白了:孩子怕得并不是考试,她怕的是老师找家长谈话。我挺感动的,就抱着她说:“谢谢你,宝贝,这么替爸妈着想,我好感动啊!也请你相信妈妈,妈妈是可以处理好与老师之间的沟通的。”
女儿说:嗯,也是,你学过沟通的,那我去复习了。
然后她就拿着书包走了,倾听也就结束了。
积极倾听除了在亲子关系中如此有效,在这几年我个人的实践中发现,其实在成人之间的人际关系中运用积极倾听也同样有效。
【预防异议】可能有人会说:难道聊天时我们不能给建议或意见吗?当然不是。不管是对孩子或是成人,我们的经验、想法和分享都是很宝贵的,只是我们要在对方情绪降温以后再给出,那时对方才能听进去。
【A3 现场演练】通过第二个拆页,我们知道了运用积极倾听三步法来倾听接纳他人,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接下来我们进行场景演练。有这样一个场景:
【场景设计】
你有一个好朋友李凡,是学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毕业两年了一直在工作上不顺,上个月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职位,但工作的压力比较大,他很担心因为自己的能力不够而失去工作,所以每天加班到很晚。今天是周末,他实在受不了压力了,就约你出来吃饭聊天,向你述说他的烦恼。请你运用积极倾听三步法来倾听他,让他感觉自己被理解,从而协助他走出自己的情绪困扰。你会怎么倾听他呢?
【角色扮演】
请每个小组先在组内讨论一下,把两个人之间的对话模拟出来,并简单记录在便签上,然后进行分角色扮演。
请注意,不是要你帮李凡找到怎么解决他的问题,而是要运用积极倾听三步法来表达你对他现状的接纳,缓解李凡的心理压力,支持并协助他走出情绪困扰。
学习者跟大家现场演绎一下你们积极倾听的对话过程
晗晗(李凡):哎呀,好烦呀,好不容易找到个如意的工作,压力好大,天天加班。我怕我干不久呀,万一开了怎么办
蕾蕾放下手中的东西,看着她(专注),停顿了一下,想了想(解码),然后说:你感到很烦,是因为要加班 (反馈)
晗晗(李凡):嗯,压力太大了
蕾蕾:压力大,心情也很烦,是由于最近加班也很多,是这样子的吗?(重新解码)
晗晗(李凡):是呀
蕾蕾:那你是希望通过加班的方式来减少压力吗?(解码 + 反馈)
晗晗(李凡):工作多呀,就得加班呀,不然怕任务完成不了,每个月有考核呀
蕾蕾:是觉得工作任务很多,有考核 (解码 + 反馈)
晗晗(李凡):对呀,怕通过不了,就得加班
蕾蕾:我理解的应该是你最近感到压力很大,是因为任务很多,上班的时间做不完,需要加班 (解码 + 反馈)
晗晗(李凡):差不多是吧,因为你也知道这是我刚找到满意的工作(核对正确)
蕾蕾:你更害怕的是这份工作干不久,是吗?(解码 + 反馈)
晗晗(李凡):对,对 (感觉到被理解)
【反馈】感谢两个伙伴的现场演绎。在她们的演绎过程中,运用了积极倾听的三步法,也帮助了李凡走出自己的情绪。但有两点要澄清一下:
第一点:谈话好像是在原地踏步,就像车轱辘在转。一直在问你是压力大,任务多吗?你是任务多压力大吗?大家有没有感觉到这样一个反复的过程?【互动】嗯,是有点。这个时候,其实就等于你们的沟通过程出现了卡壳状态,对于这种状态,我们在前面的被动倾听中有说过一个方法是门把手的回应方式,就是发出口头邀请,邀请她多说一点。比如她说:我的压力大,我的任务多。我们可以对她说:哦,那你说说看。这样就会把她的对话之门打开了。在生活中实际运用倾听时,常常是被动倾听和积极倾听搭配使用,效果更佳。
第二点: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会一直在问,比如刚才问:你是压力大,任务多吗?你是任务多要加班吗?你是加班压力大吗?等等问题,这确实也是一个核对的过程。但如果倾听过程中有一、两句问句是OK的,如果太多的话会导致打断对方的思绪。比如对方正在烦呢,都快烦死了,你来一句:你是压力大吗?嗯,有点。你是任务多吗?嗯,有点多。那你任务多就加班吗?嗯,是啊。这样的话就容易把对方的思路带走了,她可能就不知道想什么了,而忙着回答你的问题了,她的情绪就堵在心里了。如果我们在倾听中实在要问的话,我们就把我们的问句变成陈述句,就是降调,可以这样说:你压力好大、你的任务好多。这样就不会阻碍对方的思绪。所以在倾听过程中,大家注意尽量少提问。那我们重新再来演练一下倾听过程吧。
晗晗(李凡):哎呀,好烦呀,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了,天天要加班,压力又大。
蕾蕾放下手中的东西,看着她(专注),停顿了一下(解码),然后说:你压力好大(反馈)
晗晗(李凡):对呀
蕾蕾:说说看 (门把手)
晗晗(李凡):每周都有新任务,上班时间8小时根本做不完。那就只能加班了,一加加到九、十点,回去都没车了。现在有很多猝死的文章,压力变得更大了。
蕾蕾:听起来,你是每天任务很多,加班很晚,有各种担心(解码 + 反馈)
晗晗(李凡):是的
蕾蕾:感觉你自己的心里压力很大(解码 + 反馈)
晗晗(李凡):嗯,回去晚了,休息又不好,天天连轴转,就是个加班狗
蕾蕾:真的是这样吗 (门把手)
晗晗(李凡):差不多了,周末都不想出门,都在家补觉了,体会不到生活的快乐,好烦呀
蕾蕾:我看得出来,你感到很烦,真得吗 (解码 + 反馈)
晗晗(李凡):嗯,是的,跟你说了就好一些了。
【反馈】我想问一下,你们这一轮的倾听过程,感受有什么不同?
晗晗:我感觉我是在倾诉,话说出来,情绪就降了很多
【反馈】是的,这次的倾听过程中,蕾蕾用了门把手+积极倾听的方式,来邀请对方多说一点,就能帮晗晗把更多的郁闷说出来了,情绪就更多地缓解了。确实被动倾听和积极倾听相互结合使用,通常能起到更好倾听效果。另外有一点需要问一下:晗晗,当她两次问你:真得吗?你当时是什么感受?
晗晗:问了几遍之后,就会觉得她好像不信任我。
【反馈】嗯,其实作为初学者来说,两位这样的倾听过程已经相当好了。当我们在倾听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不知道怎么去问的时候,可以选择用沉默,或是身体语言来回应。最好不要连着问:真的吗?真的是这样吗?如果太多会让对方感觉到不信任。一般这句话用于惊讶或是好奇这样的情况,比如对方说:我今天差点死掉了,差一点就见我不到你了。你可以说:呀,真得呀。就是表示很吃惊地状态,所以。在刚才那个过程,我们可以换一种门把手的表达方式,比如:我们来讨论一下现状吧,我们来讨论一下不加班会怎样,这种状况怎么改变等等。也就是说在实际的运用中,需要灵活地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门把手的语句。
【A2分步催化1】
接下来,请每个人想像一下,在未来的两个月内,你身边的家人或朋友,可能会遇到被某个问题情绪困扰的情形,比如,你的孩子与同学之间发生了矛盾,有点沮丧;你的同事最近工作压力很大,很焦虑;你的长辈最近总是身体不适,他很担心……等等,类似的其它问题困惑的场景。 想一想,大概会是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是谁被什么问题所困? 请在卡片的A2部分,简单记录一下。
晗晗分享:再过一周左右,我的同事跟我抱怨她月经不调的事,因为她上个月月经来了一个月,真得是很焦虑,她有到医院做检查,但是结果也没有什么事情。
【A2分步催化2】
现在,假设时光飞进未来,你刚才想到的情境中那个被问题困扰的人来到了你面前,跟你吐槽他的困扰,你本来习惯性地想要说教、分析、劝说他,但是你突然想起了今天学习的积极倾听的方法,于是你决定运用积极倾听三步法来倾听他,你将会怎么倾听呢?请每个组选一个情境进行讨论积极倾听的过程。
我们邀请这组伙伴跟大家分享一下积极倾听的过程。
同事(晗晗):我上个月的月经几乎来了一个月,好烦,我怕这个月也这样。
蕾蕾停下手中的事情,看着同事(专注),停顿了一下(解码),然后开始说:你感到烦,是因为担心自己的身体 (反馈)
同事(晗晗):对呀
蕾蕾:你是想像别人一样很健康 (解码 + 反馈)
同事(晗晗):我不知道怎么才能缩短经期
蕾蕾:你感到痛苦是因为每次来的时间很长,影响了你工作和生活 (解码 + 反馈)
同事(晗晗):是啊,都有影响。不正常的时候,心里比较慌,妇科病啊什么的挺频繁的。但是我去医院检查了,也没啥事,就不知道因何而起
蕾蕾:所以你是感到恐慌 (解码 + 反馈)
同事(晗晗):多少有一点,不知道原因,就不知道怎么解决
蕾蕾:你是想不到解决办法,有些烦 (解码 + 反馈)
同事(晗晗):是的,有点
蕾蕾:那我们讨论一下,有什么方法可以调理月经,你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门把手)
同事(晗晗):我也看了医生,我正在喝药
蕾蕾:喝药还不能完全解决的时候,真得是烦 (解码 + 反馈)
同事(晗晗):是啊,唉,也只能喝喝看吧,有可能会好起来的
【反馈】感谢伙伴们的分享,这个过程中用了专注聆听、解码信息和反馈核对信息三个步骤进行积极倾听,也用了门把手的方式邀请对方多说一点,从而帮助同事减少焦虑。那对这三个步骤来说,你们觉得哪一步比较困难?
蕾蕾:第三步,反馈并核对信息那里,不知道怎么反馈。
【反馈】就是用自己的话来反馈时觉得困难,对吧。其实之所以觉得这一步难,很大可能是因为第二步解码的问题。在我们的倾听过程中,你会发现解码过程常常和反馈同时进行。如果在解码过程你做得不充分,那就有可能在反馈时不准确。你回想一下,在每次反馈前,你有没有问自己:对方说的事实是什么?体会一下她当下的感受是什么?这里一定要慢一些。如果这一步做到了,那反馈的时候就不会觉得那么难了。所以大家在下去练习时,要多留意解码信息这个步骤。
【结语】好,非常感谢伙伴们的分享,今天我们通过两个拆页,我们一起学习了运用“被动倾听”和“积极倾听”两种方式来向他人表达接纳,让对方感觉到被理解,从而协助他以自我为导向地改变和成长。我记得我的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困住我们的通常是情绪,而不是解决办法。所以当身边的人被情绪的迷雾困住,通过倾听的方式来接纳他们的情绪是帮助他们最好的方式,愿我们都可以用接纳与自己、他人共处,彼此看见,携手走出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