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的名字叫邹邹,三个标签介绍我自己:第1个标签,工作中我是一名人力资源从业者,就是传说中的,做人事不做人事儿的人事,开个玩笑哈。第2个标签,生活中我是一名斜杠青年,爱好比较广泛,喜欢运动,我曾经成功挑战30天累计晨跑100公里,喜欢写作,坚持最久的日更记录是42天,也喜欢摄影和音乐,有同样爱好的小伙伴,可以相互交流一下。第3个标签,现在是1-1的拆书家,今天是正式拆书的第一天,希望跟大家一起切磋,共同成长。
【拆书帮介绍】
说一下我对拆书和拆书帮的认知。
拆书是一种成人学习方法论,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关联学习者过往经验,并运用到未来规划中,适用于成人学习。
拆书法有两种学习形式,分为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
个人学习的拆书法,用的是RIA便签法,R是阅读原文拆页;I是重述原文内容;A是拆为己用,A环节又分为A1和A2,A1是激活过去的经验,A2是催化未来应用。使用RIA便签法,可以让人通过一个片段的学习达到参加同主题培训的效果;
组织学习的拆书法,也叫RIA现场学习法,由拆书家引导学习者将知识拆为己用,从学习者的效果来说,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非营利性社群组织,总舵在北京,目前全国有48家正式分舵和40家筹备分舵,覆盖70多个城市。拆书帮分舵是非营利性的青年组织,其使命是帮助更多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深圳现有3个分舵,我们智成分舵成立于2019年6月,宗旨是“陪伴赋能”,拆书、拆书帮、拆书法都是注册商标,想学正规的拆书法就来我们智成的练武场吧。
今天,我要拆的这本书,叫《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这本书介绍了很多处理复杂对话的沟通技巧,非常实用,也很好掌握。
我分享的拆页,来自于这本书的第3章的“学会对比说明”。
下面请大家阅读这个原文片段,时间为1分钟,读完的小伙伴请抬头给我一个提示,谢谢!
主题:学会对比说明
片段来源: 《关键对话:如何高效能沟通》
【导语】当你在对话中变得情绪化,只能想到非此即彼的极端选择时,学会用“对比说明”拒绝“傻瓜式选择”,提出新的选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今天的拆页。
【R:阅读原文】
学会对比说明
对话高手在拒绝“傻瓜式选择”时会提出新的选择。他们会面对更为棘手的问题,排除非此即彼的选择,转而寻找具有重要意义的对比说明。下面,我们来看看他们具体是怎么做的。
首先,你应当阐明自己的真正目的。做到审视自我可以让你在对话中占据领先优势,如果能明确对话可为自己、他人以及你们的关系带来的重要意义,那你就能成功消除“傻瓜式选择”的影响了。例如:
“我的目的是,让丈夫变得更加可靠,每次他承诺的事情都做不到,我已经受够了这种失望。”
其次,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标。这一点是对比说明法的关键所在。想想看,如果你放弃战胜对方或明哲保身的想法,会发生哪些对你不利的情况?如果你停止咄咄逼人的表现会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如果你不逃避问题,情况又会出现怎样的转变?例如:
“我不希望看到的是毫无意义的激烈争论,这样不但让人心烦,而且无法改变情况。”
最后,给自己提出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你应当把前两步结合起来,然后提出一个问题,迫使自己跳出沉默或暴力的怪圈,寻找更具创造力和建设性的选择。
“我该怎样和丈夫展开坦率对话,一方面能和他讨论更负责任的问题,另一方面又不会破坏情绪或浪费彼此的时间?”
好,大家都看完了,我来分享我的I便签,也就是我对原文的理解:
What:当我们遇到较为冲突的对话时,双方的矛盾会让我们产生对抗的情绪,被情绪控制的思维只能做出抗争或逃避这两种选择,也就是非此即彼;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可以使用“对比说明”的方法,缓解紧张的沟通气氛,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新的沟通方向。
Why: 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如果遇到冲突不用恰当的处理方法,可能会给双方造成更多的冲突,甚至导致彼此关系破裂。
How: 那到底怎么做呢?分为以下“三点”:
第一步,回到起点
从表面的矛盾点跳脱出来,转回到自己的出发点,说明自己参与这次谈话的初衷,希望对自己、对方以及双方关系产生什么影响。
第二步,预测终点
设想一下,假如我不去抗争或者不去逃避这次对话,分别会给自己和对方带来哪些不好的结果,然后与对方说明不想出现的结果。
第三步,关联起点和终点,找到折中点
把第一步自己的出发点和第二步设想的结果关联起来思考,就能摆脱非此即彼的束缚,找到折中的新思路。
Where:这种方法适用于较为复杂、有一定冲突的对话。
【A1:激活经验】
分享我的一个过往经历
起因: 上季度末(时间)我(人物)需要跟部门员工沟通绩效表现。
经过: 部门中有一个温柔的女孩子,有点玻璃心,但也有上进心,跟她说话语气太重容易打击到她,产生离职想法;语气太软又不能点醒她,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达不到绩效改善效果。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不好处理的对话。上季度的绩效沟通,我语重心长地点评了半小时,她没有全盘接受,还为自己的行为做辩解,表达出一定的不理解和个人情绪,我只能再用比较温和的方式给予耐心的安抚。其中一个对话是这样的:
我:“这次考勤又出现了很基础的问题,感觉你就不能做对一次考勤”
她:“这次的原因是……这样的,我以前也做对过啊,也不是没做对过”
我:“的确这次是这样的原因,我也没有完全怪你,你也是及时交了作业,但每次出现的问题都要做好记录,下次不要再犯”
结果:这次对话最终在彼此都有一点不满和怨气的情况下结束了,而在后面一个月的工作观察中,我发现她的工作成果还是没有明显改观,觉得上次绩效沟通比较失败。
反思:
在这一次复杂问题的关键对话中,我认为自己一开始就设置了非此即彼的选项,要么强势,直接指出她的错误,要么委婉,避免正面冲突,最后我选择了后者。没有从我谈话的初衷出发,也没有设想我过于温和会出现哪些不好的结果。我就是因为没有做到对比说明的“三点”步骤,导致沟通氛围依旧紧张,也没能找到彼此都能接受的沟通方向。
「A2:催化应用」
我的A2是:
目标:在9月最后一周的绩效沟通时,我会使用“对比说明”的“三点”步骤处理工作对话,创造正面积极的沟通氛围,为每个沟通的员工提出一条绩效成长的建议。
行动:
第一步,回到起点:说明本次沟通,是为了对方有更好的成长,认识到自己的长短板,并能在下阶段能够主动改善。
第二步,预测终点:不希望谈完以后,对方没有明显的绩效改善和成长,也不希望说的太严重打击她的积极性。
第三步,关联起点和终点:“我该怎样开展这次绩效访谈,一方面让她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能够主动改善工作,实现自我成长,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过于严厉的打击到她的积极性?”
所以我的对话会这样:
“我非常认可你的工作热情,也希望能帮助你成长。今天找你是做绩效沟通,目的是回顾上季度的工作表现,看一下你有哪些成长,有哪些还可以提升的地方,你先自我点评下吧”(回到起点)
“咱们付出了时间和精力,不希望自己没有进步吧,当然我说的比较直接,也担心你是否能自我消化这种成长压力”(预测终点)
“我会全力支持你,给你创造机会,当然你也要为自己负责,机会都是靠自己的成绩争取来的,同时也要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经过今天的谈话,咱们双方思考的方向比较一致,你在……这些方面还是有很多可以提升的地方,自己在下阶段工作计划中一定好好规划下,想好自己怎么做才能完成得更好,我到时候就只看结果了”(关联起点和终点,找到折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