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一、自我介绍(1分钟)
首先,我来为大家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我的名字叫赖慧琴,你只要记住会弹琴的人真不赖就记住我了。我今天不跟大家弹琴,只跟大家说爱。第一个爱,我爱运动,业余时间喜欢去撸铁,格斗健身,跑马拉松,是个标准的女汉子。我的平板支撑记录是5分17秒,硬拉重量是135斤,是不是非常厉害?第二个爱,我爱美食,不仅爱吃美食,更爱研究怎么做各种美食,尤其擅长做海鲜大餐,朋友们在家请客的时候总爱请我去她们家当海鲜主厨呢;第三个爱,我爱读书,爱把自己的读书心得和伙伴们分享交流。我相信在我们拆书帮经常会有机会和小伙伴们一起运动,一起吃美食,一起分享交流,互相陪伴成长!
二、拆书帮介绍(2分钟)
什么是拆书和拆书帮呢?
拆书是一种学习方法论,适用于以提升能力、解决问题为目标的成人学习,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强调把图书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者的能力。分为个人学习的RIA便签学习法和组织学习的拆书家现场拆书课。
什么是RIA便签学习法?R就是Reading,阅读原文片段,I就是Interpretation,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原文知识,A就是Appropriation引导促动, 分为A1,A2。A1描述自己相关的经验,指向过去,A2规划应用,指向未来。这就是RIA便签读书法。可以让人通过读一本书就能把知识真正内化,拆为己用。
组织学习的应用就是一位拆书家将一本书加工成一场现场学习,引导和促进一群人把知识拆为己用。优秀的现场学习设计让A1、 A2更加轻松高效,而且可以进行现场演练在用中学的A3环节。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来衡量,一位拆书家创造的价值不亚于一位培训师。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 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30多个城市都建有拆书帮分舵。拆书帮分舵是一种公益性的组织,它的使命是释放学习促进者的能量,帮助更多的学习爱好者成长为拆书家。
三、RIA(控制在7-12分钟)
R阅读原文拆页
好,接下来进入正式分享环节,我今天带来的书籍是美国作家史蒂芬.柯维《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是一本非常经典的自我管理书,今天我们学习的主题内容是如何更好地从书本中学习。.
请大家阅读刚刚发到手里的P41页的原文片段《如何使用本书》。时间为2分钟,阅读完的小伙伴请举手示意我。
选自《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 P41页 如何使用本书
在正式讨论高效能人士习惯之前,我想建议读者先建立2个新现念,这将使你阅读本书时收获更多。
首先,我建议各位不要对本书浅尝辄止,大略读过便束之高阁。
当然,你不妨从头到尾浏览一遍,以了解全书梗概。不过我希望你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能时时与本书相伴。内容编排方面,本书分成了几个循序渐进的章节,并在每个习惯的末尾部分都附上付诸行动,方便读者在实践时随时查阅,这样可以帮助你知行合一地对某一习惯进行系统学习。
当你有了更深的理解,能够更好地运用书中原则时,还是可以不时翻阅,在实践中 不断拓展知识,技巧和想法。
其次,我建议你改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除了吸收还要能复述。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做好准备在48小时以内,与人分享或讨论阅读心得。
举个例子,如果你知道将在48小时内,向别人讲解本书提到的产出/产能平衡原则(P/PC Balance Principle ),你的阅读效果会不会有所不同?读的时候要想象将你此刻记忆最深刻的内容,讲给你的配偶、孩子、事业伙伴或者新老朋友听,注意此刻你的精神和情绪上产生的变化。
我保证,采用这种方式阅读接下来的章节,可以增强记忆、加深体会、扩大视野,而且会使你有更强烈的动机去运用书中的原则。
同时,开城公布地与他人分享读书心得,你会惊讶地发现,人们以往对你的消极看法和贴在你身上的标签都会消失不见。听你分享心得的人会看到你的变化和成长,他们更加乐意帮助和支持你工作,也许还能一起帮你培养七个习惯。
好的,我看到差不多所有的小伙伴都读完了。《如何使用本书》这个片段主要讲了什么呢?在这个片段中, 史蒂芬.柯维博士向读者提出了阅读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这本书的2个建议。第一个建议是在做中学,第二个建议是以教促学。
在做中学,是建议读者在阅读本书,自我成长实践的过程中要知行合一,把七个习惯付诸于行动,在实践中理解运用。柯维老师建议在做中学,可以帮助读者跨越从心有所动到有所行动的鸿沟, 和我们拆书帮RIA便签读书法的A2规划应用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教促学,建议读者以老师的角色来阅读,这是主动学习的最高境界。当我们认真阅读书籍后,想象自己接下来有个沙龙讲座,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讲述读过的内容。如何把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心得体会与朋友分享交流,这个思考过程会帮助我们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记忆,并最终内化吸收为自己的思维观点。这样以教促学的阅读方式不仅使自己达到最好的学习,而且通过帮助自己身边的人学习和成长,可以收获友谊,结识一群有相同爱好的同伴!
在做中A1(过去的相关经验)
虽然我早就看过《非暴力沟通》,《PET父母效能训练》,参加了正面管教讲师班和幸福家种子师资的学习,关于情绪管理、亲子沟通的的技巧也知道不少,在生活中平时也喜欢跟朋友们交流分享,可是我从来没有以教促学,从来没有对别人做过系统的分享,看过的书的内容在我头脑里也是支离破碎的,没有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所以在生活中当我与孩子沟通,与朋友沟通的时候也经常出现“道理我都懂,可是臣妾做不到啊!“
2017年暑假,当我在抚州临川做心理护理师培训的助教一个星期之后,我发现我的收获很大!
举个例子,有一天,学员根据利斌导师的要求两两分组,练习沟通技巧之先跟后带,我呢作为助教在旁聆听。当我听到扮演学生的学员说,“我不想跟别人玩,因为大家都不跟我玩“。扮演心护师的学员立刻惯性回应,“为什么大家都不跟你玩呢?你要找找你自己的原因啊?你要反省你自己,你肯定有错误……“此时我看到扮演学生的学员低下了头,沉默不语,练习戛然而止。学员们请教我,我先翻了翻讲义上的PPT,思考了一会,然后对扮演心护师的学员说,“你作为老师不理解她的想法,我也是一名老师,我也跟你一样,想让她自我反省自己的错误在哪。但是好像这样的沟通没有效果呢?对吧?那怎么办呢?我们先来看看先跟后带沟通时的要求吧,是不是要先回应对方的感受和情绪呢?“接下来,我又对扮演学生的学员说”没有人跟你玩,那是挺让人伤心难过的,你现在有些难过对吗? 你希望老师做些什么呢……“
我发现,那天在课堂上,当我用我学到的技巧去教学员的时候,我自己收获更大。我对先跟后带这个沟通技巧理解得更透彻,体会也更深了。
紧接着在生活中我也更加有意识地运用学过的沟通技巧跟孩子沟通,跟朋友沟通,我不再是仅仅抱怨“臣妾做不到啊”,而是每一次都会用学过的沟通技巧去复盘反思自己刚刚说得哪句话应用了哪个技巧,哪句话说得不对,应该怎么说才对,这就是柯维博士建议的学,在实践中学习,知行合一,以教促学。
六、分享 A2 便签
A2(将来如何应用),
所以说,教是最好的学习,为了更好地实践运用我所学的亲子沟通、家庭教育的知识,
开学后,我准备在新的一批学生家长中继续带领《幸福小孩,智慧父母》读书会,通过每月一次的读书沙龙活动,教授大家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如何自我情绪管理,与家长在共同实践学习中进一步提升自己,同时帮助到家长。
具体安排:从今年9月到明年6月用10个月的时间实际读完《PET父母效能手册》,《正面管教》,《心理营养》,《被赋能的高效对话》,《把时间当朋友》这5本关于亲子沟通,时间管理,家庭教育的书籍。陪伴鼓励更多的家长走进孩子的内心,成为孩子信任的朋友,指导孩子成长和进步,成为孩子成长道路的坚强后盾。
好的,我的分享结束。谢谢各位聆听参与和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