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所属活动: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学习目标: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开场: 大家好,我是天馨。我今年33岁,刚过完结婚十周年庆,有一个8岁的闺女。因为太年轻就当妈妈,真的是毫无经验,加上脾气比较暴躁,所以我不是一位合格的妈妈。这些年我也一直在不断学习,这本书《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真的教了我很多,只是我践行的不太好,经常忘。参加拆书帮后自己RIA拆过这本书2次,收获都很大,但是没有深入骨髓去践行。其实这本书不仅教会我育儿,也让我个人与外界的沟通得到提升。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请用1分钟阅读原文拆页)

那么,有什么更好的方法可以替代吗?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让孩子和我们配合,而不至于伤害他们的自尊,也不会让他们有逆反的心理?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家长少付代价,又好操作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非常有帮助的五个技巧。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技巧都适合你自己,这些技巧也不是每次都见效。但是,这五个技巧帮助我们和孩子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而互相尊重正是合作的开始。

 

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阐述拆书】

拆书的意思,不是要把书拆掉,而是一种学习方法论。主要是把书上的知识和技能用自己的话去理解,联系自己过往的经验,规划未来具体的运用,在实践中不断运用转化成为自己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有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两种拆书法。我今天演示的RIA便签读书法就是个人学习的应用,组织学习就像现在咱们进行的这样。

【阐述拆书帮】

拆书帮是基于拆书法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在全国部分城市有拆书帮分舵,也叫拆书帮俱乐部。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分舵,叫紫禁之巅分舵。拆书帮分舵是公益性青年自组织,什么是自组织,就是自己发起,就像我们的长老、舵主都是自己自愿担任的,承载着分舵兴盛的重任。其实我现在还不是很清楚都有哪些长老,哈哈。不过我是记住了教育长老,也就是我现在的点评人王小明,因为如何入帮就是教育长老负责的,所以有新人入帮就请咨询教育长老。

插播一条广告:来紫金之巅拆书帮分舵不仅能收获知识,拓宽视野,还能让你全身放松、开怀大笑,笑到面部抽筋(不负责治疗)……如果你次次都来,期期都到,不到一年,绝对有让你回归童颜、年轻十岁的功效,这是多少女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啊,男人也不例外(因为能见到有童颜的美女)。

言归正传,接下来我的便签读书法RIA,请用1分钟时间阅读原文拆页。

【重述了原文知识点!】

生活中,每天早、中、晚都充满了孩子应该完成的事情和不应该完成的事情,每一项,是否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耐性呢?有没有解决办法呢?这“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提出的几条很简单,但是却很实用,其实,这不仅适合鼓励孩子同我们合作,也同样适用于鼓励成人同我们的合作。

原文中提到的五个技巧,描述、提示、用简单的词语表达,说出你的感受,写便条。就像文中说的不是每一个技巧都适用于每个孩子,也不是每个都适合自己。最重要的是同对方建立起互相尊重的平台,真正从内心建立互相尊重,不带情绪的沟通才是促使合作达成的前提。

对于五个技巧,个人的理解如下: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就是使用描述性的词汇,对现在的状况、情况进行客观描述。好处在于避免了互相指责和埋怨,让每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该做什么”。孩子也容易听出问题是什么,该怎么解决。描述技巧的最好运用就是在孩子感受到确实需要让他去做的时候。例如“牛奶洒了,我们需要一块抹布。

2.提示:就像是送给孩子的一个礼物,让他可以一直享用。比如“牛奶不放回冰箱,就会变酸。”运用的时候需要平和,否则比较容易因个人的情绪加攻击性的字眼,例如“牛奶不放回冰箱,就会变酸。这个都不懂么?”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门”,“狗”等,给孩子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其实孩子也好,大人也罢都很讨厌长篇大论。我自己就特别容易犯这个毛病。

4.说出你的感受;就是表达自己现在的感受,表达出来后,自己的情绪就会比较稳定。

5.写便条。用文字代替语言,而且孩子特别喜欢收到父母的便条。

这五条运用没有先后,也没有规律,掌握后灵活运用即可。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反面案例】
就我自己而言,我刚才也提到过,鼓励孩子和我合作的时候就是书中的反面案例。闺女很喜欢动物,过年在台湾玩的时候,她看见一条狗,就蹲下来同狗玩了一会,然后接下来几天就一直跟我说要养狗。说家里什么动物都没了,要养一只狗。然后我就开始说你养过鱼、养过乌龟、养过老鼠兔、养过鸽子,养过小鸡,但是每次养你都是自己不动手,最后都是爷爷奶奶弄,而且好多还养死了,自己也不查查这些动物有什么习性,喜欢吃什么,需要怎么养,等你学会了怎么养狗了,我们再养。他们也是有生命的……balabala说了一堆,。然后闺女特别生气的不理我。

看了书中的提到的技巧,我才意识到,原来从一开始我就犯了三个错误。第一,自己很有情绪,没有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一直都是在我是家长的身份同孩子沟通。没有去客观描述事实,都是带着攻击性的言语在同闺女沟通你养过鱼、养过乌龟、养过老鼠兔、养过鸽子,养过小鸡,但是每次养你都是自己不动手,最后都是爷爷奶奶弄,而且好多还养死了,自己也不查查这些动物有什么习性,喜欢吃什么,需要怎么养,等你学会了怎么养狗了,我们再养。”

第二,自己长篇大论,孩子最烦我长篇大论,每次一多说都开始捂耳朵了。

第三,我没有及时的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没有去关注闺女的感受。以至于最后我们沟通不欢而散。

【规划对知识的具体运用】

学了原文的方法后,我决定把5个技巧写在便签上,给自己随处贴几个便签,做提醒。

每天,对自己同孩子的沟通做回顾,并且每天至少需要去运用一条,做计数。

每周总结一下当周运用的情况,每月总结一次本月的运用。让自己坚持几个月看看自己的改进,让自己将这些运用深入骨髓,也请大家监督我。

回顾一下,今天说的关于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

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

4说出你的感受;

5写便条。

虽然只是简短的几条技巧,但是真正运用到生活中就发现非常有用,对于如何同孩子沟通的其它技巧,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继续看这本书。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儿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