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实际本次拆的级别:2-4
片段一学习目标:学习者学习后能按照自问自答和确定改进目标的步骤写一篇反思日记。
片段二学习目标:学习者学习后能在现场运用一次对标管理法。
大家好,我是今天现场名字最复杂的罗赟,赟呢是文武,底下一个贝。所以我小时候有个绰号,叫四夕文武贝。我们先分下组。
【F】我今天分享的书是《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作者成甲是个人知识管理界的大神。这是一本讲述高级学习方法的书,即通过正确的方法学习临界知识来构建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和能力。
【A】与其他知识管理类书籍通常只介绍工具不同,本书作者结合自身的大量案例,教读者该学什么、怎么学以及怎么用,有非常详细的解决办法和修炼步骤,得到了脱不花、彭小六、李笑来等一众知识大咖的推荐。
【B】B1 大家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参加了很多训练营、培训课,读了很多书、听了很多道理,但是感觉记不住,用不上,或者不会用?因为这些都属于信息,而信息不会自动变为能力。这本书里的学习方法就教你如何将信息转化为个人知识,再内化为能力,提升个人竞争力。
B2有时我们还会觉得自己会像单曲循环一样老是犯同一个错误,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缺少反思或者反思得不够深刻。我们接下来要共学的两个片段就是介绍高水平反思方法,真正实现从错误中、从经验中学习并提高个人能力。
先请小伙伴们花1分钟时间阅读下第一个片段。读完的小伙伴眼神示意我一下。
……反思能帮助我们找到自己错误应用的知识。这种反思练习可以在每天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比如记日记的时候,回顾一天的生活,看看我们做了哪些决定,放慢自己的思考过程,重新审视自己的决定。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这个过程,我拿出2012年6月9日我的一篇反思日记供大家参考:
【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每日精进:昨天我做得不好的事情是什么?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我重新来做会有哪些改进?坚持每天按照这个标准,对照我的行为!
日记:昨天客户说项目要加快进度,三天内完成。我当时想的都是“客户不了解情况”,“现在任务这么多,根本不可能完成”。
现在想想,我这样的心态是积极处世的心态吗?
我一直以来觉得自己很积极,但是往往停留在自己想要积极的事情上面;而对于一些自己一时不太认可但是又必须去做的事情,第一反应却常常是自己应该如何反驳而不是如何积极面对。
成甲你自己说得好:“大多数人看到问题就是问题;心态积极的人,看到问题全是机遇。”自己明明知道这句话,但是根本没有把它作为生活的原则去应用,而仅仅是选择性地去应用。你就是一个表里不一的家伙,这样怎么能进步呢?
我们有选择的自由,无论外界的因素如何困难复杂,我们都可以选择自己面对它的方式。决定我们行为的不是外部的条件,而是我们内在的态度。
所以,当客户说要加快执行的时候,我要思考的不是困难多多——困难当然存在,但是这不正是需要我们去解决的吗?我要看到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能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成长。这不正是自己的机会吗?我们的价值,不就是挑战过去无法完成的事情吗?
这就是稻盛和夫说的:未来的能力——“如果凡事都以目前的能力来评断能与不能,那么任何新的、困难的事物无论再过多久,也不会有完成的一天。”
我们京都风景要为自己设置自己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高目标,不要有丝毫胆怯,勇往直前努力到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能力展现出连自己都不敢置信的惊人进步。
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积极处世的心态!只有遇到困难不抱怨、拼尽全力解决问题才能进步! 】
(Where and Why)我们生活中难免有些事情做的不如意或者不太好。任事件过去或者仅仅心里简单总结下事情的哪里好哪里不好,那么我们有可能就会错过发现新的思维方式和解决方案的绝佳机会,光在心里想,转瞬即逝,不能真正变成能力。(What)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每日写反思日记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思考如何改进并树立要刻意练习的目标。
【细化行动步骤How to】
那么,反思日记具体要怎么写呢?
第一步:自问自答
1、昨天或者今天,我做得不太好的事情是什么?
2、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这种考虑合理或者全面吗?
3、如果我重新来做会有哪些改进?
第二步:确定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要刻意练习的改进目标
【意译案例】
这个可能还是比较抽象,给大家讲一个上上周二我自己的反思故事。
2019年7月9日 皮卡丘反思日记
1,昨天或者今天,我做得不太好的事情是什么?
我婆婆下午发我一个视频,是她按一个网上教程给宝宝设计了一个游戏,然后孩子玩的很开心。我在微信上回了句:“妈妈你这个游戏好棒!“婆婆平时是每句话都会回我的,但今天可能是她对这种敷衍的赞美没啥感觉,一个字都没回我。
2、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这种考虑合理或者全面吗?
我当时觉得好棒就是一种赞美,不然还要怎么说呢?嗯这种考虑合理吗?不合理。因为真正赞美一个人是要对方感受到真诚的赞美,而不是自认为的赞美。
3、如果我重新来做会有哪些改进?
曾经听拆书家介绍过关于赞美的4个建议:证实你真的在表扬,解释你赞美的具体原因,指出对方的品质天赋,最后指出对方的潜力。如果重新来说,我会这么说:“妈妈,你真的很会跟小孩玩,孩子每天跟你一起会很开心,因为你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好强,看了马上就会做了,你还根据手边材料的不同做了游戏的调整,很有游戏力,长此以往,大家都会觉得你是新时代奶奶,跟其他奶奶不一样!”
确定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要刻意练习的改进目标:
接下来的2个月,赞美他人的时候要按照这4个建议来赞美。
A1【显像提问】
请大家回忆下,昨天或者过去一周内,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比如工作中有些小小的失误,上班迟到了被扣工资,打印错了文件,买了不必要的东西,承诺了不该答应的事情,设定的减肥或者读书目标没有达成,与同事或者家人朋友闹了矛盾……
我们2人一组,大家先花2分钟在小组内简单分享下这是件什么事情,以及当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你有没有反思过呢?如果有,是通过什么方式反思的呢?是心里想,还是写下来的?你觉得反思的效果如何?一会儿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故事。
【学习者案例分享】:
01:上周日的时候,老公晚上出差回来约我看电影,一场是9点05分的,一场9点45分的。他刚开始想订9点45分的,因为觉得9点45太晚了,要早点休息,周一还要上班,我觉得他不理解这个事情,就在公共场合跟他生气,但其实他后来买的9点05分的,我误解他了。结果我们闹得不愉快。我其实已经觉得我在公共场合这样不好了。看电影之前我们在吃饭时沟通了这个事情,我就在沟通中说了下我的反思,我觉得自己没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当时是发给他500元红包激励自己以后要控制自己的情绪。
【反馈】感谢2位小伙伴刚才的分享,你们的故事说明当你们遇到生活中发生不太好的事情时,你们都有反思的意识,只是主要是通过心里想的方式,心里想的方式对下一步的行为可能是没有涉及到。
A1+反思加工
那么假设,现在有个时光机让你回到那一天,现在你正在用今天的方法写反思日记,并且正在反思刚才那件事情,你又会如何重新审视这件事情呢?请把你的反思日记简单记录在便签上,时间2分钟。待会我会请一个小伙伴来给大家分享你的反思日记。
【学习者案例分享】:
娜:
2019年7月23日 娜娜的反思日记
第一步:自问自答
1,昨天或者今天,我做得不太好的事情是什么?
老板邀请大家去日本,大家都去了,但是我有自己的事情就没去,领导问我的时候,我特别随性的说不去,领导表情很难看。
2、我当时是怎么考虑的?合理或者全面吗?
我当时按照本能反应,给老板的回应其实有点考虑不全面,因为没有考虑到老板的面子,让老板很尴尬。
3、如果我重新来做会有哪些改进?
我应该先向领导表示感谢,应该站在领导角度去考虑问题,并且告诉领导我因为什么原因不去,还要表示不能去的遗憾。
第二步:确定接下来一段时间内要刻意练习的改进目标
在工作环境中,表达时要注意表达氛围,而且要用同理心站在别人角度考虑问题。
【反馈】感谢李娜的完整的反思日记分享,她用这三个提问了做了问答反思并确立了改进目标。
【强有力的结语和过渡语】那么这个刻意练习的改进目标要怎么对照反思呢?接下来就是我们第二个片段要分享的内容。大家先花2分钟时间看下第2个片段,我们一起来找到答案。
片段二的学习目标就是要运用一次对标管理的反思方法。
……很多人都读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但是真正能够做到每天践行的人微乎其微。那时的我也一样,看完了《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之后,生活照旧。因此,当我开始每天把高效能人士的习惯要求和我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时,我才发现自己要改进的地方太多!
什么是“以终为始?”
怎么样才算“积极主动?”
我在冲突中想到“双赢思维”了吗?
此后的日子里,我每天照着《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的要求一一对比,进行反思,并根据自己的情况增加为八个习惯。
【2012年5月、6月
每日反思之八个习惯
1.积极处世:我们有选择的自由
□越是在逆境的时候越需要积极
□只有了解事实才有真正的积极
2.先有目标后有行动:以终为始
□要让自己看到目标实现的样子,要谈论目标最终的样子
3.要事第一
□保持思考想要取得的目标才能知道什么重要
□学会拒绝才有时间做要事
□拖延或者委托不重要的事情
4.双赢思维
□只有坦诚,才能建立双赢的基础——信任
□不被自己的观点和直觉反应控制,才能耐心地理解对方
□双赢的前提是信任,信任的前提是沟通事实、描述愿景、共同为目标努力
5.先理解别人再争取别人理解自己
□只有自己先有空杯心态,悬挂假设,才能增进理解
6.协作增效——第三种选择
□让别人参与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来,共同找到解决方案
7.不断更新
□“刻意练习”理论对我的启迪就是要用新的方法训练自己、培养团队
8.请教达人,知识迁移
□举一反三,就是学习、记录、思考、实践、反思、总结、链接、实践的过程
(2012年我的每日反思日记:对标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侧重提升团队管理能力)】
经过几年训练,我做事的思路和方法产生了质的变化,时至今日我都享受着这些习惯给我带来的巨大益处。我深深地感受到,如果没有反思让我重新发现对标管理这个方法,我的成长收获不可能这么大。
既然提到对标,我顺便说一下我的三个小经验:
(1)每日反思对标,其实是一个“打卡”的过程。记录每天对标的结果,让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更加积极地坚持反思、提升自我,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因此,坚持对标记录,能够通过正反馈,加速习惯的养成。
(2)每天反思对标同样的内容,是一个自我催眠的过程。就像心理学中讲的,我们可以通过自说自话来与潜意识对话,影响我们的思考和认知。
(3)参考现代企业管理中“对标管理”的方法,我们也可以把这个对标的过程标准化为“对标——对表——对照”三个步骤,让反思日记在对表环节,更加精细和易于比较。
【What and where】当我们某段时间内,想要刻意练习提高某方面的能力时,我们可以采用对标管理法,提前设定目标,比如《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然后每天对照反思帮助自己检查是否达到了刻意练习的改进目标。
【Why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一般做法】
说到反思,大多数情况下人们的第一反应会觉得值得反思的事情是特别失败的、重大的事情、不得了的事情才需要反思,对于很多小事没有反思意识,而且即使对小事有做反思,也是发生了什么就反思什么,没有特别明确的反思目的。
【Why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一般做法的坏处】
但是当没有一个明确的反思目标,会出现2个明显的问题,第一个是会错失那些通过反思小事而让自己精进的机会。第2个问题是,每天那么多事情,当反思比较随意,就不能集中精力在那些重要的目标上,反思的效果不佳,最后恶性循环难以坚持继续反思。
【Why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反面案例】
我们公司要求每个员工写工作日报,其实就是为了让大家反思。但是日报的格式是,今天做了什么,遇到了什么问题,解决措施是什么,有什么成功经验。大家按流水账写,遇到了什么问题那一栏经常写无。因为大家觉得只有严重的问题才值得记录下来反思,流水账也没觉得有什么收获,所以这个日报逐渐沦为形式主义。
【Why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反例变正例】
但是如果按照对标管理方法写工作日报,每个岗位员工先确定某段时间内需要在工作中提高的能力,制作成反思对标表格,比如,某个销售人员这个月主要提高谈判技巧,那么他可以选择一些谈判的书籍或者课程中的方法作为自己对标标准,然后每天反思当天工作的谈判行为并与这些标准进行对比,对照出做的好或做的不好的地方,以指导自己的下一行为,可能会更有收获。
【细化行动步骤How to】
那我们怎么做对标管理法?
1,对标:确定对标标准和对标期限。
(1)确定对标准,对标标准就是你希望通过刻意练习来达到的个人能力改进目标,或者说你想参照的标准。比如你想提高某个沟通能力或者积极心态,那你要参照一个标准。比如《非暴力沟通》中的一个沟通方法作为你的对标标准,但是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调整。总条数最多保持在10个左右,因为过多会分散注意力,增加反思坚持的难度。
(2)确定对标期限,也就是在多长时间内持续刻意练习并对标。建议以月为单位帮助能力的习得,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设置。
2,对表:确定对表时间并每天记录对表事件。
(1)确定一个每天的固定对表时间,比较合适的时段是睡前和晨起,因为相对安静,头脑也比较清楚,时间的长短因人而异。
(2)在对表时间内,摊开对标反思日记,回顾哪些事情是涉及这个标准的并记录到这条标准下方作为对表事件。
3,对照:对照分析做的好和不好的方面。
(1)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做得比较好?给自己一个鼓励。
(2)做的不太好的地方是哪里?可以怎么改进?
现在大家是不是觉得听了还是没有印象!这个时候呢,我又要讲故事了。经过上次夸我婆婆失败的事情之后,我最近这段时间想要刻意练习来提高自己的赞美的这种沟通技巧。那么我的对标管理是这样运用的。
我的对标反思表格 日期:2019年7月10日 | |
对标期限:2019年7-8月 | 每日对表时间:晚上22-23点 |
对标标准1:赞美对方的时候按照以下4个建议来赞美他人: 1,证实你真的在赞美;2,解释你赞美对方的具体原因;3,指出对方的天赋或者固有品质;4,充分揭示对方的潜力; 对表事件1: 今天同事的团建活动做得很好,我跟她说:“你这次的团建活动好有创意,以后的团建我都很期待。这几个环节都很巧妙,而且你让大家都很有参与感,大家都玩的很开心。”同事就笑得很开心。 对照结果1: (1)做得好的地方和鼓励方式: 做到了证实赞美和解释具体原因,表扬自己——你真棒,很快就运用了学到的技巧,学习和行动力满分! (2)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和改进方法: 没有指出天赋和潜力,应该说你真的很有团建策划的天赋,假以时日,你肯定会成为团建达人。 (下面还可以添加其他对标标准及其对表事件和对照结果…… ) |
【预防异议】
听到这里,小伙伴是不是觉得疯了,反个思搞这么复杂!这不亚于写一篇论文啊!但是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未来浪费的时间恐怕要数倍于此。因为一旦通过反思真正掌握了底层规律,会极大改善我们处理很多问题的方式,提高效率,反而是在为未来节省时间。
有的小伙伴又会问那你说的这么好,它是不是包治百病呢?是不是我照着方法反思我就可以提高呢?那我只能说出门左拐,谢谢,不送!哈哈。这个方法,是帮我们聚焦到改进目标上,增加我们以行动改变自己的可能性,但是,真正落到实处是靠我们实践和坚持的程度。
可能还有小伙伴会对标准的制定仍然有疑惑,这确实是最难的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建议大家一开始的时候,确定好自己想改进的方向,逼向提高的维度都可以,然后从认可的相关经典书籍中挑选经典理念和经典方法来作为参考标准,因为相对比较好操作,而且更有参照价值。标准可以是符合SMART原则的量化要求,比如很多书都会提到的70/20/10培训时间分配的法则,也可以是一种具体的方法步骤,比如我想要做到赞美他人的时候遵从那4个建议。也可以是做或不做某种具体行为,比如原文提到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或者《人性的弱点》中的第一条建议“不要批评、指责或抱怨”,这些都可以是对标标准。当然还可以结合自己的思考和认知,灵活调整为更适合自己的标准,你心里的一套准则,也可以是你的标准。
为了确认我是否表达清楚了,问下大家对于这个对标管理法还有什么疑问吗?
【回应】好的,看来我讲得蛮清楚,大家听懂了,这也是大家对我的鼓励。
好了,进了拆书帮都要立志不做“白学公主”,所以我们马上来现场实操一次。
A3 现场演练
【场景设计】小新是一名初入职场的新员工,最近听说同事老张用对标管理反思方法很快提升了个人效能,所以她向他请教如何用对标管理法来养成高效能人士的工作习惯。
【演练指令】2人一组,一个扮演小新,一个扮演老张,老张通过提问帮助小新确定对标标准(标准请从原文片段2中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挑选一条)、对标期限和对表时间,然后,再想象此时小新一天的工作结束了,到了对表时间了,要开始对表和对照了,因为第一次不熟练,老张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帮小新完成对表和对照。请学习者把讨论的结果写在演练表格里,部分细节可以自由发挥。为了节省时间,对标标准制定1条即可,对表事件也1件即可,因为我们今天主要是演练方法,所以每组请尽量完整做完3个步骤。演练时间是6分钟。
小新对标管理反思表格 小新扮演者--学习者娜娜 老张扮演者--学习者01 日期:2019年8月6日 | |
对标期限:2019年8月6日-2019年9月6日 | 每日对表时间:每天下班时 |
对标标准1: 要事第一:每天早上先确定优先紧急事项,并按照优先级安排一天的工作。 对表事件1: 今天同事拜托我做的一个事情,我没有做。 对照结果1: (1)做得好的地方和鼓励方式: 虽然同事要求我做的事情没有做,但是我本岗位工作都完成了,我优先先做了领导安排我做的重要的紧急的事情,非岗位事情往后放了。我觉得是完成得非常好的。 (2)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和改进方法: 没有。 |
【反馈】当你当天回顾时发现自己做得很好,那就不用非得想一个做的不好的地方。其实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根据实际情况取其一即可,不一定每次都要2个都想到。我非常感谢你们演练,职场老手的演练果然非常顺畅,而且对标管理中的三大步都完整的完成了。接下来是我们的未来运用环节。
A2 规划运用
【情景提问】最近,你特别希望通过刻意练习来提高哪些能力呢?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呢?这可能是你想更好的控制情绪,做到更积极的倾听,更科学的亲子沟通,更高效的时间管理,拥有更积极的心态等等……
把你想提升的目标写在A2便签上,并且写下你准备如何运用对标、对表和对照的3个步骤来帮助自己反思目标的达成情况。大家在组内讨论,然后写下来。然后2分钟后我会请1位小伙伴给大家分享你的运用。
【学习者案例分享】:
娜娜:
娜娜的对标管理反思表格 日期:2019年8月6日 | |
对标期限:从现在到拆书三级通过的时间期限内 | 每次对表时间: 每次拆书结束后 |
对标标准1: 通过打破自己固有思维,不要停留在书本上的知识,举一反三的来学习。 对表事件1: 最近一次拆书稿写得很长很长,阐述不清楚。 对照结果1: (1)做得好的地方和鼓励方式: 一次性就拆过的话就是做的比较好的,会给自己鼓励。 (2)做得不太好的地方和改进方法: 遇到师傅改的地方,我比较固执,仍然觉得自己的做法更好。那其实这时应该反思,打破思维,来记录下来自己改变的过程,举一反三。 |
【反馈和强有力的结语】感谢你的分享,这样非常清楚。今天我们通过两个片段,学习了高水平反思的反思日记操作步骤,以及用对标管理的方法来聚焦想要达到的目标并检查刻意练习的结果。然后在个人提升的路上,希望大家真的能够切实运用今天分享的内容。我有一个感悟是,我们每天给自己写2行代码,每天迭代自己,不断更新自己的人生版本。明天可以自豪的说,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我的分享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