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精华版)》 所属活动: 第四代时间管理 所在级别: TF1-1 学习主题: 如何规划自己的工作 学习目标: 分享四象限时间管理方法

开场: 【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海南小帅,海南文昌人,海口友谊·阳光城新媒体运营。本人爱好广泛,喜欢写文、摄影、手帐、运动(骑行、散步、瑜伽等)等。曾组队骑自行车环海南12天,全长789公里。我喜欢大海,在三亚做过5年多旅游电商运营,带领团队销售额做到月100万+。也喜欢大山,在山里开过民宿。2015年我回到海口,做了新媒体运营,我和同事用一年半时间把我们公司公众号粉丝从776做到了20多万,我写的原创文最高阅读量5.1万。

工作之外我喜欢吃喝玩乐,也写了个人号海南小帅。我的三个标签是:海南通、新媒体人、拆书家。欢迎大家一起拆书玩!

【介绍拆书帮】
拆书帮创建于2013年4月6日,是非营利性的学习爱好者社群,基于“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拆书学习法,在二十多个城市和企业设有分舵,致力于把学习爱好者打造为拆书家。拆书帮分舵是一群积极向上的年轻人运用RIA拆书法,把厚厚书藉的精华,拆解成培训的效果课堂分享并运用到实践中,指导我们的生活与工作。

创始人赵周老师,著有《这样读书就够了》,本书介绍了RIA便签学习法简称“便签法”的使用方法。便签法是通过简单的便签,促使你从初级学习者迅速升级为高级学习者。便签法学一遍不超过5分钟,很快就能上手,几次下来你就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学习效果的提升。

便签法的最初灵感来自于拆书帮在阿里巴巴举办的现场学习,很多人参加完拆书帮现场学习都感触很多,就用便签写下自己的感受并贴在墙上。后来,赵周老师建议大家不要只写“太好了”之类的观点,或者笼统的收获,而是写下以后打算怎么做、怎么应用学到的东西。
由此赵周老师带领大家在便签上写下在拆书帮活动中或读书时想到的应用实例,然后将其贴在书中或墙上,以方便提醒自己应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今天我们分享的书是《高效能人事的7个习惯》P105-106

自我管理四步骤

虽然我的工作主要是教授高效率的原则性问题,一般不讲授具体的计划,但我认为,如果能够以原则为基础,以第二类事务为生活中心,对一个星期内的事务进行具体安排,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第四代时间管理方法的原则及其巨大潜能。

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日程安排需要以下四项关键步骤:

确认角色

第一步就是要写出你自己的关键角色。如果你还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那么可以把自己想到的先记下来。作为一个个体,你有属于自己的各种角色。你可以先写下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儿子或女儿,大家族中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叔舅、姨婶或者表堂兄弟姐妹等等。然后再写下自己在工作中的角色,列举自己想要持续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的一些事情,还可以将自己在教会或者社区事务中的角色也写出来。你不必想得太复杂,好像在确立终身志向一样,只要考虑自己下一周的角色和任务,记下这七天时间里需要专注的领域即可。我在下面举了两个例子,总结不同的人在工作生活中所扮演的一些不同角色:

A:1.作为个体

B:1.个人成长2.配偶/父母 2.配偶3.新产品经理 3.父母4.研发经理 4.房地产推销员5.员工培训经理 5.社区服务者6.行政经理 6.交响乐团董事7.联合道路公司主席

选择目标 

第二步就是思考下一个周计划中每一任务栏下你最想做的一两件要事,作为你选定的目标。这些目标中一定要有几个第二类事务,最好让这些短期目标与使命宣言中的长期目标相关联。即使你还没有撰写个人使命宣言,也可

 

以根据自己的感觉来判断每个角色中哪些事情是比较重要的,并为每个角色确立一或两个目标。

安排进度

 第三步是为每一项目标安排具体的实施时间。如果你的目标是起草自己的个人使命宣言,那就不妨在星期天安排两个小时专门做这件事情。通常星期天(或根据自己的信仰、生活方式、工作安排选择其他某个适当的时间)是进行个人思考和制订个人成长计划(包括周计划)的理想时间,因为这时候你有充足的时间思考、反省,寻求灵感,并根据各项原则和价值观来视自己的生活。

如果你给自己定的目标之一是通过锻炼增强体质,那么就可以安排一周三到四天,每天一小时的锻炼,当然也可以每天锻炼,以确保达到既定目标。有些目标可能必须在工作时间完成,有些要等到孩子们都在家的星期六才能实现。现在你知道我为什么说周计划比日计划好了吧?确认角色并制定目标后,你就可以把每项任务分配到一个星期中某个具体的日子去做了。或者将它列为一项重要活动,或者列为一个特約合也不妨查看一下自己的年历或月历,看一下是否有什么事先定好的约会,并根据自己的既定目标确定这些约会是否重要。如果你觉得履行这些约定,那么就为它们安排具体的时间,如果你认为它们无关紧要,那么取消就好。即使为19个重要目标中的每一个都安排了具体时间,日程表的右侧还留有很多空白让你去安排别的事情。这种以周为单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日程表不仅能让你做到“要事第一”,还能让你有充分的自由和灵活性以应付突发事件,让你在必要的时候更改约会时间,让你从事一些联络感情和与他人交往的活动,让你享受到发自内心的乐趣。你会感觉很踏实,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安排好了一周的要务,照顾到了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重要领域。

每日调整

使用这种以第二类事务为中心的周计划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来的每日计划变成了每日调整,即根据突发事件、入际关系的意外发展及崭新机会对每天的要务安排进行适当调整。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常我们判断事情处理先后顺序,一般与目标的重要性和紧急情况有关。高效能人士都以时间象限法中第二象限为中心进行时间管理。

有人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每天我们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哪决定了我们一生的结果。大多数人把90%的时间都花在了第一和第四事务上,最终导致自己压力大又筋疲力尽。而高效能人士以第二象限为中心,能把握住机会,防范于未然,减少发生危机,让自己的生活规律有序。形成良性循环,越来越好。

那么,如何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进行时间管理呢?

第一步,确定目标。

第二步,列出目标所需做的事项。

第三步,判断每件事所属的时间管理象限。

①第一类:紧急又重要——例如:明天要扣房贷款,今天必须保证卡里有足够的钱抵扣。

②第二类:重要不紧急——例如:手帐本上写下的年计划,月计划,就是重要不紧急的事。

③第三类:紧急不重要——例如:帮朋友找房子,她要来海南玩。

④第四类:不重要不紧急——例如:去看场电影。

第四步,列出行动清单。

先做第一类,接着做第二类,第三类找人帮忙处理,第四类弹性时间插入做,不特别安排。

第五步,定期复盘调整。

如何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进行时间管理这个内容适用于个人工作及生活的时间管理、企业项目的时间管理等。

2.jpg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一次错峰期的发文

2019年6月7日(时间),我一早到公司值班(行为对象)。我们公司是个购物中心,我在企划部负责新媒体运营。原计划我一早要发布公司微信订阅号及KTV服务号2个号的微信端午节单图,但我一到公司同事反应一楼美陈点的气球方向不对,合作方在现场更改,需要我跟进,同时警戒柱没拉,需要我从旁边拉过去围起来。因为马上要开门营业了,我二话没说先去处理美陈点。9:40总监问起怎么今天单图还没发,我说现场处理事情,弄完了就去发。最后,我10:07才发文!文章阅读量只有平时的一半。(行为结果)

反思

当时我先处理的美陈点事情其实是不重要紧急的事(时间象限第三类),而发文是重要不紧急的事(时间象限第二类),优先级应该先处理第二类再处理第三类。而我选择了看起来紧急的事。以后处理事情一定要判断它是第几象限,先做第一类,接着做第二类,第三类找人帮忙处理,第四类选着做。


【A2】

目标:8月16日-8月22日以第二类事物为中心进行时间管理

行动计划:

001 确定目标:学以致用,用时间管理四象限法更合理规划自己下周时间。

002 列出目所需做的事项

·个人号更新1篇文章

·回家一趟

·做2次面膜

·拆书帮1-2及全国共拆场地准备

·日常推文+摄影+修图等工作

·推文素材收集、图片整理

·看《速度与激情》电影

·每天走6000步以上

·12点前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

·夜跑群活动一次

·活动沙龙群撰写方案并分工建群

·帮山海先生收包裹(不在家时让家人帮忙)

003 判断每件事所属的时间管理象限

四象限法.png

①第一类:紧急又重要

·日常推文+摄影+修图等工作

·活动沙龙群撰写方案并分工建群

②第二类:重要不紧急

·个人号更新1篇文章

·回家一趟

·拆书帮1-2及全国共拆场地准备

·推文素材收集、图片整理

·每天走6000步以上

·12点前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

·夜跑群活动一次

③第三类:紧急不重要

·帮山海先生收包裹(不在家时让家人帮忙)

④第四类:不重要不紧急

·看《速度与激情》电影

·做2次面膜

004 列出行动清单。

按上面的分类,列出每天重要的事,先做第一类,接着做第二类,第三类找人帮忙处理,第四类弹性时间插入做,不特别安排。

005 定期复盘调整

每天列出当天待办清单,手帐进度表跟进,当天复盘总结情况并做调整。

006 奖惩:

完成:下个月去三亚玩3天。

未完成:下个月不看电影、不买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