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HI大家晚上好,我是今天的拆书家贾先伟,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创新、爱交朋友,自认为一直很年轻的70后、射手座“中年小叔”。
很高兴由我来给大家做TF3-2的拆书分享。
在跟随我完本次RIA现场学习后,让学习者能够使用金字塔结构快速梳理出文章结构,做到重点突出、逻辑清晰。
学习者场景法介绍图书
事件场景:小王是人力资源部的一枚实习菜鸟,前段时间刚做了几场现场招聘。这不领导让他将招聘清晰写份书面材料。两天后,小王将材料交给了领导,却挨了一顿批,说文章条理不清,结构混乱。让他重新写一份材料2天后上交。
提问:如果你是小王,你会怎么办?
影响:不言而喻,小王由于材料不合格情绪低落,领导也不满意,已影响到了小王的正常工作,乃至下一步的转正。
解决:今天的拆页来源于《金字塔原理》,通过学习金字塔原理课程,会使用金字塔结构思考表达,提高逻辑性、条理性。
量表自测
(1表示很不符合,6表示非常符合)
1.在公司的汇报会议上,我的汇报内容总是言简意赅、逻辑清晰。 | 1 | 2 | 3 | 4 | 5 | 6 |
2.当我向领导汇报时,总是先讲结论,再讲结论背后的论据。 | 1 | 2 | 3 | 4 | 5 | 6 |
3.在工作中,我总是把所有的可能因素都会考虑到。 | 1 | 2 | 3 | 4 | 5 | 6 |
4.当遇到问题时,我总是能够快速抓住关键的核心问题。 | 1 | 2 | 3 | 4 | 5 | 6 |
I拆书家讲解引导
我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最不爽的事情可能就是写东西,或长篇演讲。几乎所有人都认为写东西是令人头疼的事,大家都希望自己能够更“善于写”,就像案例中的小王一样。
很多人认为难以提高写作能力和讲话能力的原因,是她们认为“写的更清楚一些”意味着使用更简单、更直接的句子。但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改变写作风格的难度太大,但文章的结构——即句子的组织顺序更容易改变。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金字塔原理》这本书,就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思维的框架。提出这个原则来自是著名的麦肯锡公司一名顾问,名字叫做芭芭拉 明托。这个原则,被广泛推崇和应用。
拆页中的这段内容,是书中的总结。其大意是:任何事情都可以归纳出一个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可由三至七个论据支持,这些一级论据本身也可以是个论点,被二级的三至七个论据支持,如此延伸,犹如金字塔。
其实,金字塔结构是符合人类思维基本规律的,大家不要把它想象的高深莫测。人类很早以前就认识到,大脑会自动将发现的所有事物以某种秩序组织起来。
互动环节:
例1: 在发给大家的纸上共有6个黑点,大家会认为认为几组啊?
小伙伴反馈:2组,每组3个。
例2: 葡萄 牛奶 土豆 鸡蛋 胡萝卜 橘子 咸鸭蛋 苹果 酸奶
提问:你打算去超市买以上这些商品,你如何进行快速有效的记忆呢?
案例:麦肯锡有一个著名的电梯理论:在进入电梯的30秒钟内,向客户卖掉自己的方案。
这么短的时间里没人会听不相干的废话,因此第一句就要把自己的核心观点传递出来:我们的方案是什么,以及,它为什么是最佳的选择。
记住总分总的原则,首先抛出核心观点(结论),即我们应该做什么。接下来进行解释,即为什么这么做。就像写论文一样,首先是核心观点,接下来是支持核心论点的分论点,然后是二级分论点,依次向下排列。拆页中图表
概况为一句话:自上而下表达,结论先行;自下而上表达,总结概括
下面以我为什么参加拆书帮为例
结论是我决定参加拆书帮学习,并成为三级拆书家
我有三个论据,他们是:
论据1:个人喜欢,有时间 论据2:拆书帮的优点 论据3:和自身工作相关,掌握一项技能
二级论据是:
1.1 热爱读书 1.2 有时间:没小孩,晚上有时间
2.1理念和读书方法、2.2升级打怪有意思2.3有一帮志同道合的小伙伴
3.1 拆书方法可应用到培训中去 3.2 掌握拆书技能
A3 促动参与
最近我在工作中不太顺心,想换个环境换份工作。下面请大家以“我决定跳槽”为题,工资情况、距离、发展空间按照折页的附图进行。5分钟的时间进行梳理,并简单画出文章结构图,然后找2-3位进行分享。
高捷分享:1.不喜欢这项工作1.1不喜欢老板1.2这个工作不适合我 1.3不喜欢工作细节
2.没有发展前景2.1 我自己没有发展前景 2.2这个单位没有发展前景 3.工资3.1工资太低 3.2工资提升幅度有限
药山分享
1.收益 1.1收入:绝对值、构成是否合理、投入与产出
1.2.社会地位
1.3.发展空间:行业发展空间
1.4职位
2.环境2.1地理位置2.2人际环境
3.意义:价值观
A2 催化应用
假如下周你要在公司的一个重要会议上汇报你今年的工作计划或者某项活动方案,请你运用今天所学的金字塔结构,对内容进行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