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欢迎来到TF2-4的拆书现场,我是今天的拆书家邓男神。我的三个标签4D修行教练,高效沟通探索者,个人成长的学习者。我先给大家分个组,左手边小伙伴为一组,右手边小伙伴为一组。
【图书介绍】2min
F特征:《关键对话》由四位顶级培训师共同编著,科里•帕特森、约瑟夫•格雷尼、罗恩•麦克米兰、艾尔•史威茨勒。他们基于20多年来对全球10万多人的跟踪调查,从中甄选出大家公认的对话高手,找出其在“关键对话”中共有的特征和行为,层层剖析,归纳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A比较:和其他沟通类图书相比,本书针对性更强,着重解决双方沟通出现极大矛盾的情形。书中使用大量案例,更加通俗易懂,阅读起来更吸引人。
B利益:在生活和工作中,在遇到在和别人沟通中出现极大矛盾又难以解决的情形,你会怎么做?你是选择沉默以对还是拍案而起?本书详细剖析了人们在日常沟通上常见的盲点,并提供了许多立竿见影的谈话、倾听、行动技巧,辅以丰富的对话情境和轻松幽默的小故事,帮助读者以最迅速的方式掌握这些技巧。
B2:我今天选择的两个拆页帮助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提升对关键对话的敏感度,并且能够在被误解时及时消除对话双方的误会,在安全、坦诚的氛围内进行沟通。
关系:这两个拆页具有递进关系,拆页一告诉我们什么是关键对话?拆页二怎么应用对比法处理关键对话?
【学习目标1】1min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应用“识别关键对话三步骤”识别沟通中的关键对话。(观察点: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常见的关键对话场景
在这些陷入恶性循环的案例中,行为结果的风险有高有低,对话双方的观点各不相同,参与者的情绪都非常激烈。实际上,在有些案例中,尽管一开始关键对话的风险并不高,但随着时间的发展和情绪的逐渐失控,对话者之间的关系开始急转直下,生活质量一落千丈——结果证明其风险非常高。当然,这些案例不过只是关键对话这个巨大问题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通常情况下人们对其不是视而不见就是处理不当。容易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关键对话场景包括以下几方面。
· 结束一段感情
· 和总是冒犯你或喜欢提建议的同事交谈
· 让朋友还钱
· 指出老板一些不对的做法
· 向经常言行不一的老板提出建议
· 批评同事的工作表现
· 让室友搬走
· 和前任配偶讨论孩子的监护权或探访权问题
· 应对处于青春期的叛逆儿女
· 指出队友违反承诺的表现
· 探讨关于出轨的问题
· 应对配偶严重的家庭暴力问题
· 和喜欢打听小道消息的同事交谈
· 做出不利的行为表现评价
· 说服配偶的家人不要干涉夫妻问题
· 提醒同事注意个人卫生问题
【I 拆书家讲解引导】5min
(what)从拆页内容可以得知,本书所指的关键对话是双方观点有很大差距,情绪激烈,存在很高风险的日常对话,并不是指总统、国王、首相等国家政要围坐在会议桌前讨论国家未来发展的问题的那种对话。
(how)
(细化步骤)我们如何识别沟通中的关键对话呢?
第一步,觉察对话双方的情绪。
第二步,找出对话双方的矛盾观点。
第三步,评估对话结果影响程度。(观察点:细化了原文行动建议的步骤)
(why)
(强调不那么做的坏处)一般情况下,我们在生活或工作中遇到沟通不顺畅的时候,会采取冷战或责备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暴力冷战在沟通时虽然没有爆发情绪,但是在之后的相处的中明里暗里地表达着自己的不满。暴力责备在沟通中爆发情绪,会从事件本身转向扭曲对方的动机,甚至是人身攻击。这样的做法不但不能够解决问题,还很伤害彼此感情,严重破坏双方关系。我们要想解决关键对话的问题,首先要学会识别关键对话,只有先识别出来才能给大脑发讯号要采取措施来应对。
(反面案例)
3月份的时候,我爱人突然换工作,也没跟我打个招呼。我特别生气,指责他:“你完全不尊重我,这么大的事情都不跟我商量的。我们身上还有房贷车贷,你换工作要是还没有之前的工作好怎么办?”他也特别生气地说:“我自己能力自己清楚,你又不懂,吵死啊!”后来,我们大吵了一架,我特别伤心。
(正面案例)
现在学习了识别关键对话的方法,第一步,觉察对话双方的情绪。我很生气,他也很生气。第二步,找出对话双方的矛盾观点。我的观点是不信任他的能力,怕他换的工作不好,还贷压力变大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而且他事先也没有跟我商量这件事。他的观点是他觉得在之前的单位埋没了他,想要去更好的平台发展。第三步,评估对话结果影响程度。我们双方感到不被信任,没被尊重,更不愿意向对方说出自己心里话。所以,我判断当时我们陷入了关键对话状态。
(预防异议)
有的小伙伴会说,情绪上来了我控制不住呀,哪里还想到用什么方法!确实,控制情绪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我们要明白冷战和指责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会如何管理情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哟!(观察点:给出了学习者可能异议的预防性讲解)
(适用边界)
本方法适用于日常对话中关键对话的识别,不适用于学术探讨、辩论赛等观点交流的场景。
【A1 激活经验】3min
小伙伴们,你们在工作或生活中有没有遇到“关键对话”?向上司提出你精心设计的方案,却被泼了一头冷水;要你的另一半浪漫些,对方却还是像根木头一样;请朋友还钱,朋友却总是找各种借口推托。请大家在组里分享一下你遇到过的“关键对话”情形,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组内讨论,讨论完毕后请一个小伙伴分享。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我老婆在家里喜欢一直看手机,我就跟她说你要去学点东西吧,之后我老婆马上就顶我说:“我学什么嘛,我现在上班累的死,回来我还不要享受一下嘛?我看我的电视,关你什么事哦?”我说:“你学点东西对你自身有点好处的。”她就是不听,我们两个人吵了一架。我说她朽木不可雕也。
拆书家:好,如果再让你回到那个时候,你会怎么用“识别关键对话3步骤”去分析你们的对话状态呢?
学习者:
第一步,觉察对话双方的情绪。我当时有些不耐烦,我老婆因为说的话很生气。
第二步,找出对话双方的矛盾观点。她不是很想学东西,我强调她要求她去学东西,这两个观点有矛盾。
第三步,评估对话结果影响程度。造成我们最后双方互骂,互相指责对方,把两个人的关系搞得不是很好。
我觉得我们俩争执的时候就是一个关键对话的状态。
【学习目标2】1min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在遇到别人误解目的或意图时,用对比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意图。
【阅读原书拆页】2min
当对方误解你的目的或意图时,你应当暂停争执,然后利用对比法重建安全感。
对比法是一种是非型陈述,其结构包括以下两部分:
●打消对方认为你不尊重他们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否定部分)。
●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明确你的真实目的(肯定部分)。
举例如下。
(否定部分)“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不想向公司副总汇报。”
(肯定部分)“正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
这样一来,你就能消除安全威胁,继续讨论视察问题,寻找补救措施了。
“很不幸,就在我准备安排视察工作时,公司副总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必须当场解决,否则会给公司业务带来巨大影响。这样吧,我看明天能否让她过来视察你们的工作,她要来这里参加剪彩仪式,我看看到时候能否向她展示你们的工作成绩。”
在对比法的两段式陈述中,否定部分相对更为重要,因为它解决的是可危及安全感的误解问题。对辛苦工作的员工来说,误以为你根本不关心他们的付出,懒得向他们通报情况,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因此,你必须首先说明不希望出现的情形以便消除误解,让对话中的安全感恢复到正常水平,然后再说明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记住,营造安全氛围永远是第一位的。
【I 拆书家讲解引导】5min
(what)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被他人误解目的或意图的例子,当遇到误解的时候,我们应该停止争执然后用对比法重建对话的安全感。
(how)
拆页向我们介绍在关键对话中用对比法消除误会,重建对话的安全感。
第一步,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
第二步,肯定对方表现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
(回应)
拆书家提问:小伙伴们,你们觉得这两个步骤哪个步骤印象更深?
学习者:我觉得第二步,肯定对方表现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这一步骤印象更深。(观察点: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why)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我们在遇到别人误解的时候通常都会着急上火,第一时间就想要和对方理论,从而发生争执,或者当说不过对方的时候委屈伤心。如果我们没有及时消除误会,会导致更深的误会和更严重的影响,伤害感情,甚至关系破裂。
(反面案例)记得高中的时候,我和一位同学共同竞争语文课代表的职位,后来语文老师把课代表的位子给了我。我也看到那个同学非常努力,而且她语文成绩非常好,想要和她一起来帮助其他同学,我跟老师说了,他同意可以设置两个语文课代表。我刚跟她说明我的想法,同学很气愤地对我说:“猫哭耗子假慈悲!你是过来向我示威的吗?我不需要你施舍我,虚伪!”当时听完她说这话我一脸懵,我没有这个意思呀!我对她说:“你这个人怎么这么尖酸刻薄,语文老师指定我做课代表,你不服气找语文老师去呀!跟我较什么劲?不愿帮忙拉倒,有什么了不起。”之后,我和那个同学势同水火,谁也不搭理谁。现在想来,是我当时在双方产生误解的时候没有及时消除误解,导致误会越来越深,连同学之谊都搭进去了。
(正面案例)学习了对比法,我会用对比法处理这件事。第一步,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我不希望你认为我是在向你示威,认为我是在利用你”第二步,肯定对方表现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相反,我是经过我们竞争的这段时间看到你经常帮助同学答疑解惑,非常乐于助人,并且语文成绩也非常好,所以,我想要通过合作的方式好好向你学习,所以我征求了老师的意见可以设置两个语文课代表。”
(意译案例)
拆页里举例比较简单,为了更好理解对比法,我再举一个更贴近生活的案例。我爱人给我庆祝生日,说订好了餐厅,等我下班一起去。我答应了,非常开心。可是临到下班的时候,领导突然召开紧急会议,不能准时下班。事出突然,我忘记跟他说了,害他在餐厅白白等了很久时间,又因为在开会,手机调为静音,我也没接到他的电话。他非常生气,认为我不重视他,工作比他重要!我对他说:“亲爱的,我不希望你认为我不重视你,忽视你。相反地,我非常感动你今天为我做的一切,精心为我安排生日庆祝,选择了我最喜欢的菜。昨天下班临时接通知要开会,关系到我们月度绩效,所以整个部门的人都留下来奋战了。这样吧,今天我来订餐厅,我们一起来补过生日,好吗?”(观察点:根据原书中案例脉络给出了更贴近实际的例子)
(适用边界)本方法适用于对方误解你后你们之间发生争执的情况,并不适用于你说话产生歧义对方误解了意思的情况,碰到别人听岔了你的意思的时候,你解释一下就可以了不需要用这个方法。
【A3 促动参加】10min
大家听完我刚才的讲解应该对对比法消除误解有了一定的理解,现在我来设置一个场景,让大家在场景中进行演练如何用对比法消除误解。
小红大学快毕业了,爸爸给她张罗着找工作的事情,想要在本地找一个比较稳定的工作,到处帮她张罗着。可是小红不愿意,说已经在北京找了工作。爸爸非常着急,说:“我在本地帮你打听各种工作,你也不给我们打个招呼就跑到北京去了,你眼里有没有我呀?”小红如何用对比法消除爸爸的误解。请大家一个人扮演小红,一个人扮演爸爸,8分钟的时间演练一下,演练结束后请一组小伙伴上来。注意,演练的重点是用对比法说出自己的意图,消除误会。
学习者案例
爸爸:你不打招呼就跑到北京去,你眼里还有没有我呀?
小红:不是的爸爸。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的,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眼里没有你,(第一步,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其实我是觉得你太辛苦了,我不希望你为我太操心。所以我就想去试试看,是不是凭我自己的能力能够找到工作的。(第二步,肯定对方表现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现在也证明了我有这个能力,能够好好地照顾自己,爸爸你就不要为我担心啦。
爸爸:那你一开始就应该给我打个招呼呀,我在这里到处跟你张罗这些事,那我也是花了很大的精力,你到外面去我肯定会担心你的呀。你有没有想过这方面的问题?
小红:我知道,我就是知道爸爸太爱我了,我怕我跟你说了你肯定会舍不得我离开,所以我想要等我安定了之后再告诉你。
爸爸:既然你想要出去锻炼自己的能力,那么我也给你这次机会,看你想的这么周全,那就让你先出去试试吧。
小红:太棒了!
拆书家反馈:
我觉得两个小伙伴演练的非常好,小红一开始就把对方误解的观点抛出来了,“我不是你想的那样眼里没有你”然后再肯定对方的做法并说出自己的意图,“爸爸太辛苦了,我想要为你分担,我其实是有能力找到工作的。”我们也可以发现他们之后的谈话非常顺畅了,重建安全谈话氛围。(观察点:拆书家至少有一次给出了关联到原文知识点的回应或反馈)
【A2 催化应用 分布催化1】2min
小伙伴们,在未来一周工作中或者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被误解意图和目的的时候,比如加班回家太晚被爱人误解不顾家,倒垃圾的时候不小心漏了一些在邻居家门口被误解为故意的,买裙子给家里的小朋友,却被孩子误解说妹妹的裙子更漂亮妈妈偏心等等情形,请想一想你会遇到的被误解目的或意图的情形,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 2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9月1号开学,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班上有几个孩子比较顽皮,作业完成的不太好,没做完,我们会要求学生在家里补完再来上课,家长就会误解我们说针对他们的小孩,会耽误他们上课。对我们的工作也会有些误解。
【A2 催化应用 分布催化2】2min
小伙伴们都已经想到了一个被误解目的或意图的情况,那么请大家用今天学到的对比法则说出自己的意图消除误会,在小组当中讨论一下,2分钟后请小伙伴来分享。
学习者案例
学习者:某某妈妈你放心,我没有针对孩子,让他回去补作业并不会耽误他的学习的,(第一步,找出对方误解的观点并否定它。)相反如果你让他留在这里上课,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反而对孩子不好。今天先把孩子接回去,等他补完在上课,他就会意识到他自己的事情就一定要自己完成。这样对他今后的学习很有好处。(第二步,肯定对方表现好的地方并说出自己的真实目的。)你所担心的耽误他的学习,其实这个孩子很聪明的,是个学习的好苗子。就这一两天的时间他落下的课我们会给他补上的。
【结语】
当我们遇到日常生活中的“关键对话”时,先识别它,再处理它。越是这个时候越需要有效沟通,理解对方的意图,也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图,消除误解,营造安全的沟通氛围。(观察点:结尾时给出了强有力的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