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好好学习》 所属活动: 石家庄梧桐分舵No.53 所在级别: TF2-1 学习主题: 子蹊TF2-1过级 学习目标: 运用“对标管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质量

开场:

          大家好,我是子蹊,我的三个标签是古筝、汉服、一级拆书家。  今天我们的学习目标是,今后在遇到知识或技能不会应用,学完就忘的问题时,能够应用“对标管理”学习法的三个步骤,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解决知识或技能掌握不牢固的问题。 

        今天给大家介绍的图书是《好好学习》。这本书的作者是成甲,被罗辑思维评为十位“全国最会学习的人之一”、是“得到”APP最受欢迎的说书人。他通过讲授“学习的方法 ”,帮助读者将零碎的知识体系打造为高效的知识管理体系,从而在有限的时间,提升认知水平(F)。

       市面上大多数的知识管理书籍,从知识的生产路径讲解知识,而本书从知识对人的作用角度寻找“普世价值”,通过掌握20%的关键知识,达到理解其他80%知识的目的。(A)

        大家有没有想过,世界这么大,需要学习的知识那么多,而我们个人的精力和智慧都是有限的,如何才能在极为有限的时间里,把自己的认知水平比别人多往前推进一厘米。这本关于提升认知效率,精进知识管理,从而实现个人成长的实用书籍能帮到你。而今天我们学习的书中的片段,主要介绍了一种高效学习的方法,能够解决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理想的问题。(B)。  

      

   观察技能点一,学习目标包含学习者可被观察到/被测量到的行为或动作,现场学习者设计清晰体现了该学习目标。

  观察技能点二,在FAB介绍法中,能够清晰辨别出聚焦于图书和学习主题的F、A、B。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那么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学习方法,如何使用“对标管理”的学习方法,达到提升自己学习效率的目的。为了提高大家的学习效果,需要进行分组,由于今天人员少,我们分1组,组长由Mona担任。现在请大家按照分组的位置坐在一起。好的,原文片段已经发到大家手里了,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阅读。阅读完成后请举手示意我。

      【R】

       至少我第一次读完后,关注到的是他的这十三个品德看起来似乎也没什么。然而,当我后来重读富兰克林自传的这一段时,突然注意到,富兰克林真正提出的重要观点是: “我想出了下面的方法。”这个方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提前设定一个期望的标准,然后每天反思,与之比较寻找差距!多么简单的办法啊!我发现富兰克林提出的方法,其实就是我之前学过的企业管理中的“对标管理”啊!教科书上说,对标管理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被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之一。我以前学过这个知识,可是从来没想到这个新知识怎么用在生活里,我知道对标管理,却没有一天在自己反思的时候提前设定好要实现的目标,每天与之比较。

    观察技能点三,选择图书是实用类或理论类图书。【R】所选拆页,包括how的内容,且总内容未超过2页图书内容。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通常,我们在学习某一项知识或技能时,只是按部就班的跟着学习,学习过程结束就结束了,并且以为自己也学会了,但是等到需要用到的时候,却发现不会应用、应用错误,导致学习效果不好。例如,以技能学习为例,我曾经想学习PPT的制作技巧,花费了很长的时间看视频课程,看完了视频讲解,就认为自己学会了,但是等到实际需要制作PPT时,感觉应用起来特别吃力,甚至有时候都不能应用到所学的技巧。那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如何能做到高效、持久、准确的掌握某一项知识或技能呢?简单来说,就是对比目标找差距,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步骤来实施:

        �  第一步,定目标。当学习某项知识或技能时,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目标的制定要符合smart原则,即具体、可度量、可实现、有相关性、有时限。

        �  第二步,反思并寻找差距在当天的学习完成之后,对照第一步目标,一项项反思。与设定的目标相比,是否完成了。如果没有完成,与完成目标相比,还存在哪些地方的差距,写下原因是什么。

        例如,我想学习制作商业PPT这一项技能第一步,就是确定目标,在学习的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一份有表格、有图片、有文字说明、有逻辑关系的20页的PPT。第二步,反思并寻找差距。如果当天学习的知识点是在PPT中如何展示表格,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对这个知识点是否掌握,是否能独立制作表格PPT,如果还不能在PPT中完成表格制作,差距是不会合并单元格,那么就再去看一下这个知识点。

      (强调不这么做的坏处)也许有人会有疑问,这样的学习方法太耗费精力了。一般情况下,人们习惯于使用听课、记录、学习结束这样的模式来掌握某一项知识技能。这样的做法会导致对学习的内容理解不深,学习效果不持久。例如,在学习PPT制作这项技能时,如果只是听课、记笔记,那么就不知道自己对这项技能的掌握程度如何。应用“对标管理”的学习方法,在学习PPT制作时,提前设定自己要达到的目标,然后在每天的学习后与目标比较,反思差距并改进,这样才能对这项技能掌握的更持久、准确。

    观察技能点四,在【I】的讲解中有举例子说明。讲解中拆书家提到了不那么做的坏处,找出人们的通常做法,并举出了具体的反面例子,而且使用了片段包含的技能把反面例子加工成正面例子。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拆书家设计提问:在你的学习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想要学习演讲,但是看完书或听完课后仍然不能当众表达;想要学习打羽毛球,报了课程后,每次就听教练的指挥,离开教练自己就打不好球;想要学习画画,上完课程之后,还是不能独立的完成一幅作品。想一想,你最近一次有这种情况是什么时候,是在学习什么技能,最终的效果是什么样的,请按照分组情况在小组内分享,时间2分钟。

      【学习者案例】(木之南提供)

目前自己在学习一项心理学叙事课程,学习外化技巧,其中包括几个步骤。自己在课堂上和老师学习时能听懂,但是自己实际应用时却感觉效果不理想。


      【拆书家设计提问】:刚刚大家都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的学习经历,想想看,根据刚才我们学习的三个步骤,假如再遇到相同或类似情况时,你会怎样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以便让学习效果更持久、准确。请在小组内分享,时间8分钟。

小组讨论结束,请木之南分享一下。

      【学习者案例】(木之南提供)

       假如我再遇到学习心理学课程的时候,我会按照如下步骤来制定学习计划。

       第一步,制定目标。根据外化治疗的4个步骤,明确每一个步骤的实施方法,并在1个月后的练习时能完整的运用4个步骤。

      第二步,反思并寻找差距。

       每一次针对一个步骤进行练习,并在练习后与目标中对应的步骤相比较,看自己每一次练习时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的差距在哪里,并记录下来。在以后的练习中改进。

        结束语:刚刚我们一起学习了应用“对标管理”的学习方法,能够让学习更高效、准确、持久。也在小组内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再遇到类似情况的做法,希望大家回去后,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多使用这种方法,会感觉到受益匪浅的。今天的分享结束,谢谢大家。


    观察技能点五,【A1】显像提问清晰,其中包含具体的场景。刚才有学习者分享了自己根据这个场景联系出的过往情景或具体经验。

    观察技能点六,【A1+】反思加工指令清晰。刚才有学习者根据指令,联系出了假如再遇到同等情况时,自己的具体做法。

        观察技能点七。总时长没有少于15分钟,没有超过2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