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我是Yif,欢迎来到我的TF2-3拆书现场。一会儿的分享环节请大家相对的2人1组。
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大家能够运用鼓励他人的两个步骤,不断鼓励身边的人,最终成为一个不需要他人鼓励也敢于行动的人。
今天我要拆解的图书是《把时间当作朋友》。
这书名乍一看有点莫名其妙。用它的作者李笑来自己的话来说,之所以起这么个名字,是因为他参破了“时间管理”这一说法的荒谬:“要管理的不是时间,而是自己。”悟到了这一点,他也就不再把整本书的重心放在时间管理上了,同时他还在书中各处吐槽庸俗成功学,搞得书店既难把它归入“时间管理”类又难把它纳入“成功学”范畴,勉强为它开辟了个“个人成长”类吧却又发现同属甚少。
然而,就是这本不伦不类的书,它居然还非常畅销,而且在豆瓣上评分高达8.5。它究竟好在哪呢?它跳出了时间管理类书籍传授时间管理技巧的窠臼,从更现实(“时间是无法被管理的,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也更本质(“我们真正能够管理的,是我们自己”)的角度去为我们指出了出路:一切都靠积累;并进而给我们开出了摆脱看成功学书籍困境(“道理都懂,但还是学不会成功”)的方子:专注心智成长。
所以,对于渴望有效利用时间,获取成功的你来讲,可以通过学习作者在书中分享的他自己获得心智成长,完成自我积累的经验和方法,让时间成为助力你成功的朋友。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鼓励身边的人”就是作者在书中分享的诸多经验方法之一,学会了它,你将成为一个不需要别人的鼓励也敢于行动的人。
摘自《把时间当作朋友》(李笑来,2013,292页):
看清这些后,我作了个决定:从此鼓励身边所有的人,哪怕他并不是我的朋友。支持我这么做的另一个理由也许来自我的观察。我发现,敢做惊天动地的事情的人,不仅是少数,还是少数中的极少数。所以,鼓励一个人是没有什么风险的。
一个朋友对我说他要开个小店,我说:“好啊,我帮你做点什么好呢?”这位朋友愣了一下,说:“他们都说不行呢……”一个朋友告诉我她要学Photoshop,我说:“好啊,能自己动手做出东西肯定会让自己心情愉快呢。”她愣了一下,说:“……别人都在嘲笑我呢。”
大家看完可能比较好奇是什么让作者作出“鼓励身边人”的决定的。其实并不新奇,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曾经有过一些在别人看来不切实际的想法,在一个容异度很低的社会里,一旦我们说出这些想法,十有八九是会被“泼冷水”的,而且时常借“关爱”之名。只不过我们很多人因为被泼了太多冷水,最后也就冷静了,当然,耳濡目染身受,到头来也学会泼别人冷水了。作者自己因为是个“异类”,最后竟反其道而行之,生发出了这么个异乎常人的决定:永远鼓励身边的人,哪怕多少有些盲目。具体怎么操作呢?从作者给的示例里可以提取出如下步骤:
1. 收聽想法。这一步务必要放下评判,“泼冷水”很多时候都是因为我们对讲述者或Ta讲述的事情下了评判,没有接收和聆聽对方的想法。
2. 表达鼓励。表达鼓励的方式有多种,比如:讲出对方想法的价值予以肯定(“能自己动手做出东西肯定会让自己心情愉快呢。”),表达乐于助人的意愿(“我帮你做点什么好呢?”)。
我今天下午刚好付诸了实践。快下班的时候,我们那个自学成才的业余女歌手同事跟我说她暑假想写两首歌,我听了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揶揄她(这一点坐我旁边的同事也注意到了,插了半句:“咦,终于……”),而是说:“好啊,那我们下学期又可以听到两首新歌了!”女同事满心欢喜。
当然,对他人讲的事情我们还是要保持一些基本的是非判断和审慎对待。比如:有人来跟你说他想去抢银行,这个你不能鼓励;或者你朋友告诉你说想跟另一半离婚,你别盲目鼓励。可以比较安全地鼓励的是那些自我突破、自我发展、自我成长、自我实现的新点子。
正如作者所说,“当我们这样不停地鼓励所有人的时候,最大的受益者其实是我们自己。”因为当我们不断去发现别人想做的事情的价值的时候,我们也在不断地积累正向的视角。这样,有一天在看待一件我们想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可以自己发现它的价值,而无需借助他人的眼睛。换句话说,我们进入了一种那些必须获得别人的鼓励才敢于行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境界:我们无需他人的鼓励就敢将想做的事付诸行动!
下面轮到大家学以致用了。我下面给大家提供一个场景进行演练:假设你在你的圈子里(朋友圈或工作圈)是一个公认的智者。很多人有什么新的想法或点子都会去请教你,听听你的看法。但你向来嘴毒,每次都泼来人的冷水。虽然来请教的人离开的时候也不会毫无收获,甚至有时还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但你也看到了Ta走的时候会比较沮丧,毕竟Ta的想法并没有得到你的认可。学习了今天的拆页,你意识到自己历来的做法其实让别人对你是敬而远之的。你想改变这种状况。现在,我要同组的两位小伙伴一位扮演智者,一位扮演带着想法来问询智者看法的普通人。普通人找到智者之后呢,向智者倾诉自己一直以来特别想做的一件事。智者听了之后,运用刚才学习的两步,去给普通人以鼓励。第一轮演练时间2分钟,2分钟之后,角色互换,进行第二轮演练。两轮之后,我会邀请一组小伙伴来做分享。
茉茉(普通人):我最近有个想法,就是我想学习写作。
小班(智者):我觉得可以呀,因为我觉得你是个文艺小清新。平常工作也很忙,能找到听你倾诉的人也不多。所以养成一个写作的习惯,把你那些想法、心情记录下来也挺好的。
茉茉(普通人):但他们都说我肯定坚持不了。
小班(智者):我觉得一个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所以你也不用把它想成一个特别庞大的工程,最重要的是先迈出第一步,然后循序渐进地去发展。在这个过程当中,你对写作的热爱,还有这些兴趣点都会慢慢得到升华。我觉得整个写作的过程,这个习惯养成的过程就是很有价值的,可以去尝试。
茉茉(普通人):嗯,听你这么一说,我打算去试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