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武汉珞珈分舵徐东分场,我是今晚的拆书家蓉儿,我拆解的级别是3-1,来自《微习惯》这本书。
【事件场景】先讲一个我的惨痛经历。我曾经是一名007写作营的会员,这个社群的玩法是每隔7天写一篇文章,写7年一起去南极。在我写到差不多一年半的时候,我被这个社群踢出局了。原因是我已经有好几个7天没有写文章了。被踢出去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失落。觉得这辈子都不想写文章了···自信和激情被碾压。
【提问】在场的伙伴,有遇到类似的经历吗?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到,中途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放弃或失败。或许过一段时间,又喊起来口号,以为可以重振旗鼓,结果反复失败的经历?
学员答复:有。
【影响】这很常见,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这样的经历,对我们的自信打击很大,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会随之降低。
【解决】也就在我无奈和绝望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本书《微习惯》。它提出了一个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按照书上的方法去养成微习惯,想不成功都难。
那么什么是微习惯呢?微习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怎么利用微习惯改变自己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
【what概念辨析】
例子一
比如说,我现在最多能跑3公里,为了参加明年的马拉松,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每天下班后坚持跑3公里,直到参加完马拉松为止。
【互动提问】大家觉得这是微习惯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因为如果每天跑3公里,我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投入非常多的意志力来完成。而且3公里,它是我的能力上限。一想到3公里,压力山大,畏难情绪上涌,总觉得是个难到没办法完成的任务。
【互动提问】如果把3公里变成300米,300米对我来说,就变成了“
”,而且只需要非常少的努力,在我很累的时候,也觉得它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这个时候它微习惯吗?【学习者】是
【拆书家】对,这是。所以微习惯的“微”是指:在我状态很差的时候,投入非常少的努力也想去积极完成的的事情。
例子二
【拆书家】:对,它不是。因为习惯就要保持连续性,所以微习惯需要我们“做记录”,防止遗忘。
例子三
【拆书家】是的,它不算。因为它没有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是能让我们更积极的去重复微习惯。
3、建立奖励机制。
【how】
微习惯。
把你想养成的习惯,缩减为“小到不可思议的一步”。 “小到不可思议”的判断标准是:当你状态最差时,内心让人对它是否没有抵触情绪,依然是想积极去完成的一件事情。
记录微习惯完成情况。
可以自己设计日历表,也可以下载app,每天做完微习惯之后,在这些工具上做记录,完成之后立刻打钩,防止遗漏。
奖励自己。
给微习惯设置一个奖励机制,奖励自己做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比如我跑完300米,我会奖励自己一支梦龙冰淇淋。或者奖励自己看搞笑视频等等。
【举例】
时间:
人物:
起因:
地点:
对话经过:
第一步,定制微习惯。
第二步,记录微习惯完成情况。我画了一个90天的日历表格,
第三步,奖励自己。
结果:
【适用边界】
你在未来、要养成一个微习惯。你用这3个步骤,制定出了自己的微习惯,把制定的过程,分享给你的老友小A。
剧本里有分享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双方的对话。
】
【时间】:下周五
【地点】:工作单位
【人物】:赵赵、千千吉
【对话】:
千千吉:赵赵,上周我听了蓉儿讲的“微习惯3步法”,觉得挺好用的。这是我规划的我的微习惯,讲给你听听。
赵赵:好啊,说来听听。
千千吉:
第一步,我定制的微习惯是“点开我的听书app”,这个步骤来自于我想让自己听书的分解,我把它分解成了这样一个“微小”目标;
第二步,我会用日清单app把它写在第一项,如果做到了,就打√。并且每天晚上睡觉前检查这一项是否完成。
第三步,奖励自己。。如果能连续坚持一个月,奖励自己和赵赵一起吃顿大餐。
赵赵:好耶,那谁付账呢?!
(哈哈哈哈哈)
【总结】
谢谢千千吉的分析,以上这就是我今天3-1的分享。
希望大家用微习惯,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