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微习惯》 所属活动: 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所在级别: TF3-1 学习主题: 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学习目标: 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

开场: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武汉珞珈分舵徐东分场,我是今晚的拆书家蓉儿,我拆解的级别是3-1,来自《微习惯》这本书。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R

当然,微步骤的概念因人而异,你的一小步对我来说可能是一次巨大的跨越。 “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这种称法把它的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如果和你的能力上限相比,一个步骤简单得让你匪夷所思,那它就再合适不过了。

 微习惯体系的威力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应用、思维模式、固有正反馈循环机制、对自我效能感的自然提升,当然,还有把微步骤巧妙转变成一个习惯的方法,我将在后面展开说明,但这个过程也是人类固有的。 微习惯体系虽然简单,却有着复杂 ,智能的后盾。

利用微习惯做事,你会收获巨大的惊喜。 首先,在完成你的微目标之后,你很可能会继续完成“额外环节”,这是因为我们本来就想进行这些积极行为,所以一旦开始,内心的抵触就会减轻。 第二个收获是惯性。 即使你没有超额完成微目标,你的行为也会慢慢发展为微习惯。从这里开始,你会完成“额外环节” 或逐步提升习惯,还会接连不断地收获成功。一家银行可能因为规模太大而不至于失败,而微习惯是因为太小而不至于无法完成,因此,你不会有机会体验未完成目标导致的常见消极情绪,比如愧疚和挫败感。因为设定的目标能轻易实现,而且自带强大的螺旋状激励机制,微习惯能跻身少数可以切实保证每天成功的目标策略的行列。 微习惯让我感觉自己的冲劲无法阻挡;而在利用微习惯之前,我感觉自己想改变也无法开始。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事件场景】先讲一个我的惨痛经历。我曾经是一名007写作营的会员,这个社群的玩法是每隔7天写一篇文章,写7年一起去南极。在我写到差不多一年半的时候,我被这个社群踢出局了。原因是我已经有好几个7天没有写文章了。被踢出去的那一刻,我感到非常失落。觉得这辈子都不想写文章了···自信和激情被碾压。


【提问】在场的伙伴,有遇到类似的经历吗?原本以为自己可以做到,中途却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理由放弃或失败。或许过一段时间,又喊起来口号,以为可以重振旗鼓,结果反复失败的经历?

学员答复:有。


【影响】这很常见,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是这样的经历,对我们的自信打击很大,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会随之降低。


【解决】也就在我无奈和绝望的时候,我发现了一本书《微习惯》。它提出了一个简单到不可能失败的自我管理法则。按照书上的方法去养成微习惯,想不成功都难。


那么什么是微习惯呢?微习惯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呢?怎么利用微习惯改变自己呢?请大家花1分钟的时间阅读拆页。


【学习目标】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使用“微习惯3步法”(澄清),设计(行为)出一个具体的习惯养成方案、零压力实现目标(界定)。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what概念辨析】

例子一

比如说,我现在最多能跑3公里,为了参加明年的马拉松,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每天下班后坚持跑3公里,直到参加完马拉松为止。

【互动提问】大家觉得这是微习惯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因为如果每天跑3公里,我需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投入非常多的意志力来完成。而且3公里,它是我的能力上限。一想到3公里,压力山大,畏难情绪上涌,总觉得是个难到没办法完成的任务。

【互动提问】如果把3公里变成300米,300米对我来说,就变成了“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而且只需要非常少的努力,在我很累的时候,也觉得它是能够轻而易举地。这个时候它微习惯吗?

【学习者】是

【拆书家】对,这是。所以微习惯的“微”是指:在我状态很差的时候,投入非常少的努力也想去积极完成的的事情。

 

例子二

拆书家】:微习惯因为目标太小,很难失败,但是当我制定了每天跑300米之后,却因为忙碌忘了跑步。

【互动提问】:这是微习惯吗?

学习者】:不是。

拆书家】:对,它不是。因为习惯就要保持连续性,所以微习惯需要我们“做记录”,防止遗忘。

 

例子三

拆书家】:我每天跑300米并且记录的很好,可是做着做着觉得,没什么挑战性了。即使超额完成任务也觉得不就那样嘛,不鼓励自己,也不奖励自己。

【互动提问】:这算不算一个好的微习惯管理呢?

学习者】不算。

拆书家】是的,它不算。因为它没有奖励机制。奖励机制是能让我们更积极的去重复微习惯。

所以,以上所讲的三个例子,归纳出微习惯最核心的关键点:

1、投入非常少的努力和意志力。变成小得不可思议的一小步

2、保持连续性;

3、建立奖励机制。


那怎样养成微习惯呢?

 【how】

1、定制微习惯。

把你想养成的习惯,缩减为“小到不可思议的一步”。 “小到不可思议”的判断标准是:当你状态最差时,内心让人对它是否没有抵触情绪,依然是想积极去完成的一件事情。

2、记录微习惯完成情况。

可以自己设计日历表,也可以下载app,每天做完微习惯之后,在这些工具上做记录,完成之后立刻打钩,防止遗漏。

3、奖励自己。

给微习惯设置一个奖励机制,奖励自己做平时想做却没有机会、没有时间做的事情。比如我跑完300米,我会奖励自己一支梦龙冰淇淋。或者奖励自己看搞笑视频等等。


【举例】

下面我讲个我成功实践微习惯的例子。


时间:2019年7月25日

人物:我,拆书家may

起因:我在去年写了10字的奇迹日志,就是每日更新日志,记录生活。半年时间写了10万字,收获很大。可是写着写着动力没那么足了,就断了,没有持续下来。之后我用“微习惯3步法”,尝试重新开始写,并在使用了10天微习惯方案的时候,和May姐进行了分享。

地点:微信上

对话经过:

我:may姐,最近看了《微习惯》这本书,想用里面的方法,来重新开始写《奇迹日志》,您看怎么样?

may姐:这本书我也读过,很不错。你准备怎么做呢?

我:我用 “微习惯3步法”制定了这样的计划。

第一步,定制微习惯。反复测试过后,我发现自己即使在半夜12点回家,只写《奇迹日志》的标题,也不会让我产生丝毫抵触。所以,我的微习惯就是“每天至少写奇迹日志的标题”。     

第二步,记录微习惯完成情况。我画了一个90天的日历表格每天写完标题,都会在日历上打√。特别有成就感。每天睡前,我要检查日历表格,如果没完成,立马起来写标题。      

第三步,奖励自己每次写完标题,我就奖励自己看5~10分钟日剧,放松一下大脑。

may姐:这个方法很不错,我也来试一试~

结果:不知不觉到2019年8月8日,我检查了一下,连续写了15天《奇迹日志》了。原本是写标题,可是写完标题,自然而然地、啪啦啪啦,把日志也写了,记录了每一天的生活,充实极了。

 

【适用边界】现在请大家想一想,微习惯适用于哪些习惯的养成?

老公压根儿不想看书,但是老婆逼着老公看书学习,老公可以用微习惯来养成学习的习惯吗?不一定吧。因为,老公根本不想做。因为,微习惯3步法更适合于自己发自内心想去养成的习惯;如果不是真的想做,即使再简单、再微小的行动,你也会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是不可行的。

 

 

【编剧本】

现在请大家编一段小故事。

你在未来、要养成一个微习惯。你用这3个步骤,制定出了自己的微习惯,把制定的过程,分享给你的老友小A。

剧本里有分享的时间、地点、人物、情节(起因、经过、结果)以及双方的对话。

时间4分钟,开始写吧~之后请一位伙伴分享哟~


学习者的剧本

分享者千千吉


时间】:下周五

地点】:工作单位

人物】:赵赵、千千吉

对话】:

千千吉:赵赵,上周我听了蓉儿讲的“微习惯3步法”,觉得挺好用的。这是我规划的我的微习惯,讲给你听听。

赵赵:好啊,说来听听。

千千吉:

第一步,我定制的微习惯是“点开我的听书app”,这个步骤来自于我想让自己听书的分解,我把它分解成了这样一个“微小”目标;

第二步,我会用日清单app把它写在第一项,如果做到了,就打√。并且每天晚上睡觉前检查这一项是否完成。

第三步,奖励自己。。如果能连续坚持一个月,奖励自己和赵赵一起吃顿大餐。

赵赵:好耶,那谁付账呢?!

(哈哈哈哈哈)


总结

谢谢千千吉的分析,以上这就是我今天3-1的分享。

希望大家用微习惯,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梦想,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