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场:
【学习目标一】
希望大家在学习完这个内容之后,当你再遇到重要事情的时候,不再是被事情推着走,而是可以使用给大脑建立过滤机制的方法,帮助自己设计出一个顺利完成任务的计划。
【学习目标二】希望大家在学习完这个内容之后,希望你下次在设置目标的时候,能够预想到目标实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并且把问题写下来再用,用“如果...那么...”的方法寻找到解决方法。
【自我介绍】各位伙伴大家好,我是石家庄梧桐分舵的拆书家Mona,非常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新知识,共同进步。
【图书介绍:F】今天我分享的内容来自《七堂思维成长课》这本书,它的作者是英国的卡罗琳.韦布。她供职于在全球知名的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并在麦肯锡工作了12年,是全球仅有的1%的女性资深合伙人之一。
【图书介绍:A】作者有过非常全面的麦肯锡训练的经历,而且她在麦肯锡也训练了无数的新人,所以同其他同类型的书相比,卡洛琳解读了大量精英人群的实际问题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而且本书的理论基础比同类的书也更为扎实,作者深入研究了行为科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研读了600多篇论文和专著,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成的学习框架。
【图书介绍:B】在书中,作者给职场人士提出了很多的行动建议,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执行力,扩大影响力,发现自身的优势,同时也教给我们打造高质量的生活的方法。
今天我们所学习的这部分内容聚焦与制定计划和如何实现目标这部分内容。对每个人职场人士来说,有计划性的工作和生活,按部就班完成目标是一项基础技能,如果这部分基础够扎实,可以助推我们实现职场晋升,也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行为变现的能力。
【过渡】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下分组,今天我们人比较少,我们就一组一起讨论。
下面请大家花两分钟的时间阅读一下原文,读完后的请示意我
我们无法掌控一切,但我们能够做到的是调整工作时间的感受,更用心地设置感知过滤机制。这时候每天坚持设定意图就很有用了,养成这个习惯能让我们留意自己每天的优先事项、关注的事和情绪。
我的办法如下,花一小段时间从三个角度来考虑(这三个角度的英文都以字母A开头,方便记忆) :
Ø -目标:想想今天活动中最重要的事项、要见的人以及要做的工作。要办成这些事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你的真实目标。
Ø - 态度:下个工作日要来了,花时间留意并且正视那些支配你思维或情绪的你所关心的事。这些你所关心的事能帮你达成真实目标吗?如果不能,你能暂时把它们放在一边吗?
Ø -关注:从你实际的优先事项出发,你想把精力集中在哪儿?想清楚你想更多看到什么,然后确保自己按计划寻找。
我共事过的大部分人都认为,最好是在一天开 始前就弄清楚这些问题,可以是在早上或者前一天晚上。但因为这个日常习惯占用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两分钟, 你从一个任务飞奔到下一一个任务之前再找时间设定意图也不晚。
What
这个片段讲解的是在我们开始做一件事情,或者是在开始一天工作的时候给大脑建立过滤机制的办法。在这里我要解释一下大脑的过滤机制,大脑对于外部复杂的世界只能分配很有限的注意力,在一件事情发生的过程中,大脑就会优先处理他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同时把不太重要的事情过滤掉,比如当你集中精力看短信的时候,大脑就会忽略正在与你交谈的同事的话语,当你的同事提高音量,最终到达你的大脑时,你才会突然惊醒,反问道:啊?你刚才说话了?
Why
也正是因为这种过滤机制,于是才有了哲学家的那句话:你只会看到你想看到的。所以你会忽略那些在大脑中没有任何意识的事物,那么如果可以在每天,或者是每件事情开始之前,就在大脑中植入那些你更倾向于发生的事情,大脑就会在真实的世界里寻找与你植入的景象更为类似的细节,帮助发现更多的潜在可能性。
How
第一步: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你的目标。
你到底要去所什么事情,对于这件事情你想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可能是你要去参加一个面试,也可能是公司会议的主持工作,也或者是你要去给你的朋友订一份礼物,不管这个事情是什么,请一定要清楚你的目标,并能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第二步:请深呼吸,尝试微笑,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刚才你已经描述过你的目标了,那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你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态度面对这件事情呢?因为我们面对的事情不一样,所以要实现目标状态也不相同,比如你要主持公司的庆功会,你应该是精神饱满,神采奕奕,充满希望的状态。如果你主持的是公司重大项目总结反思会,那严肃,认真,思考的状态会更加的合适。
第三步:请写下在事情进行的过程中你要去关注的细节。
在这件事情完成的过程中,你要关注哪些情况或者,是细节呢?这些也都需要你设想一下,比如,你要去参加一次面试,你就可以提前设想一下,比如,你可能更加关注面试官对你提出的问题,也可能你会更加关注面试官对你的态度举止。这些细节都会让你以更加认真的态度投入到面试中。
异议处理
或许有人会问这真的管用吗?只要在大脑中建立了过滤机制,事情就会朝我们想要的方向发展?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事情当然是因为人们的行为而改变的,给大脑设置过滤机制是给注意力提供了方向,大脑会优先注意到与过滤机制更类似的信息,而我们的行为就是受到这些信息所左右的。
激活A1
现在请大家回忆一下,在你的过去的工作或者生活中,有没有发生过类似这样的事情——你被安排去做某件事情,你一听就觉得:天哪,怎么会给我安排这件事情呢,这事儿怎么能做好呢?但是没办法你只能去做,结果真的是按照你预想的样子,很糟糕。大家有印象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么?
分享
上周跟我们领导去唐山出差么,晚上他来敲我的门,要我陪他去跑步,我当时没准备,心想这大晚上的去跑什么啊,自己当时其实就觉得不是特别的好,但是领导在那等我呢,我也不能说不去,我一看这样,那就去吧,我就带上我的小宝,带上手机,就出门了,我当时没有察觉,其实我当时身上还挂着蓝牙耳机,还有一串钥匙,结果我出去跟领导跑步的时候,嘀哩当啷的,我们也就跑了十几二十分钟,我们领导跟我说,你别跑了,我自己把剩下的跑完吧.然后他就自己去跑了
让学习者加工A1+
看来大家也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而且那件事情也给各位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在请大家思考一下,此刻你已经学会了给大脑建立过滤机制的方法,三步:设目标,调状态,写下关注细节。
假如可以回到当时的情景,运用今天你学到的用给大脑设立过滤机制的方法,你会怎么做?我们讨论一下,一会我们会找小伙伴分享。
分享A1+
如果在能会到当时,我肯定不会是刚才我说的样子了.其实我的目标应该是让领导开心么,因为当时也是跟着领导去出差,这一路上也是以他为圆心,所以我的第一步目标就是让领导开心,然后我的状态应该更加积极,主动问一下领导晚上有什么活动,那他说要去跑步,那么我晚上就少吃点,保证足够的这种精神头,最后在细节上我会注意一下当时我当时穿的衣服啊,不要带太多的小东西在身上啊,跑步的时候尽量要轻松,跟上领导的步伐等等.
过渡
感谢我师父的分享,这就是在大脑中建立过滤机制带来的好处,我们会调动一切的能力来促使事情发展得更加顺利。
那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在刚才的第一个拆页中,我们讲的是针对某件事情,如果在大脑中用过滤机制把这件事情朝积极的方向过滤一遍,可能就会更好的帮助我们顺利完成这件事情。
提问1:大家还记得这三个步骤是什么么?
学习者回答:设目标,调状态,写下关注细节。
非常感谢大家的反馈,看来大家都记得很清楚。其实这三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不是很难,但是想要真的学会给大脑建立过滤机制,还要各位多多练习.
而且在这三步中有一步非常的关键,那就是关于目标的这部分内容,相信我们大家都经历过这样的情况:虽然我们有目标,我们也能把目标描述出来,但,并不一定能促使我们达成目标。在我们与目标之间总会有重重的障碍。对于这些障碍,我们没有办法无视它,这时候我们应该如何这是目标,需要注意哪些点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第二个片段.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看一下来看一下第二个片段.
第二个原文
最后,为保证完成目标,需要非常细致地理清我们要做什么,以及何时做。举例来说,比较奥黛丽下面两个版本的目标:
-我要在今天的谈话中表现得更配合。
-如果对方皱眉或提出问题,那么我要停下来仔细倾听,然后通过提问来了解更多情况。
你觉得哪一个版本能让她更明确地知道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显然,第二个更确切,更容易做到,不是么?
What
在这一段文字中,举例说明要实现目标,可以有两种做法,第一种做法是告诉自己如何做,第二种做法是设想在实现目标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并针对这个障碍提出解决方法。同时,这段文字也告诉我们第二种方法会更容易帮助我们实现目标。
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思考可能会出现的障碍,能让我们直面这些困难。
Why
我们不是魔法师,我们遇到的事情事情不会完全按照我们的设想的样子来发展,那么在设置目标的时候,不妨思考一下消极的地方,这样我们便可以提前一步想到应对困难的方法,有充足的时间预防突发事件,不会让自己措手不及。
意译案例
刚才原文片段给出的案例是工作中的,那么我们来举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大家来一起体会一下:
为了保证达成任务,需要极为认真的思考清楚我们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举例来说:
比较我的下面两个版本的目标:
——我要让我爱人做饭,下班之后给他打电话时,我要表现得更有耐心;
——如果我爱人不知道做什么饭或者直接让我在外面吃,那么我就把自己想吃的菜列给他,然后撒娇告诉他我只想吃他做的饭.
你觉得哪一个版本能让我更明确的知道具应该怎么做呢?显然,第二个更有效,更好做到,不是么?
细化步骤How
那第二种做法到底应该如何实现呢?
第一,把你要实现的目标写下来。
如果你的目标足够明确,能够正确的表达你的目标,也会帮助你成功。这一步能够帮助你更全面的看清楚你要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
第二,思考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
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你能预见到可能会在什么时间出现什么样的困难,就可以提前做出准备,以此来帮助你可以避开、解决困难,顺利达成目标。
第三,用“如果...那样...”的方法来做好预备方案。
关于“如果...那样...”规则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发生了X的情况,那么我就采取Y行动。这一步是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困难和采取行动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让我们更好的解决掉可能会出现的障碍,顺利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不这么做的坏处:
一般情况下的做法:
可能有人会说生活中这么做,太累了,以前我不这么做,也没有任何影响啊。通常情况下,人们在实现目标的时候,是没有思考过“如果发生什么事情,那么我会采取什么行动”这个方法的。
这样做的坏处:这样做的坏处:所以,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如果出现障碍、困难,人们就会觉得很意外,手足无措,开始抱怨前期没有做好准备。
一般情况下的做法的例子:比如小明女朋友最近在锻炼身体,小明就约女朋友周末去爬山。结果周末的时候大晴天,气温38度,小明没办法只能在当天早上取消了约会。
正例:设想一下小明当时思考过“如果发生什么事情,那么我会采取什么行动”这个方法的话,那小明会想:如果周末天气适宜,那么我就约女朋友去爬山,如果天气很热或者是下雨,那么我就约女朋友去玩室内攀岩。
你看,其实这个过程并不复杂,或许你只需要多思考十几秒钟的时间。假设我们能够很好的利用“如果…那么…”这个方法”,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有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备方案,从而更好的解决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帮助我们实现预想的目标。
异议处理
还有小伙伴会问,“如果...那么..”的情况经常发生,从小我们就用这个学习造句,这根本算不上是什么方法,最直接的,我们常说“如果他不同意,那么我们就不做了”。
在这里我需要去提醒大家的是“如果...那么...”这个方法是为你前面设置的目标而服务的,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目标的达成。而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常说的“如果...那么...”已经改换了目标。
我们举个例子,比如今天中午你的目标是吃一碗面,按照片段中“如果...那么...”的方法应该说:“如果A饭馆没有油泼面,那么我就去B饭馆吃”,而实际生活中我们说的是:“如果没有油泼面,那我就吃炒米饭”,我们会发现目标已经改变了
A3小组讨论:
学习了“如果…那么…”的这个方法后,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案例研讨。
小M最近研发了一个新样品,新品更加的时尚,小巧,适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而且也更加的结实,耐用了,虽然相较与老产品成本和人工都有所增加,仍然是得到了部门领导的认可,所以准备在公司新品会议上推出,各部门一起讨论一下优化产品方案,批量生产,发行.
一些同期进公司的同事,看到小M做出了新品,得到了领导的赏识,很不服气,日常工作中就出现刁难他,估计在新品会上也会发难,小M本身性子就急,又不善言谈,面对这种情况,你作为会议主持人,你的目标会是什么?可能会出现哪些障碍,又如何应用“如果…那么…”来完成这个目标呢?
A3讨论:
目标: 按流程进行,整个会议围绕新样品进行客观,公正的讨论,
可能出现的障碍:1、会议可能会偏离主题,比如有人可能认为新品并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进而变成了大家去讨论“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是什么样子的”
2、会议中可能会因新品的成本及人工增加这一点卡住,
3、会议中有同期的同事因新样品的缺点对小M发难,小M可能会控住不住自己的性子愤然离席,或发生其他不好的事件,
解决:如果会议偏离主题,那么我就及时叫停,把大家拉回当下正在讨论的内容上;如果会议因成本和人工问题耽误太久的时间,那么我要在会前带上小M与财务和生产部门的人沟通,让他们先完成这部分内容的讨论;如果会议中出现了有人针对小M的发难,那么我会先与小M沟通,让他提前做好准备,不要愤然离席,也不要被他人的问题左右。最终要通过会议讨论出新样品的优化方案,为后期批量生产做好基础。
A2应用催化:
非感谢小伙伴的分享,接下来请大家想一想自己在未来的一周或者是一个月之内,会不会遇到这样的场景:在你和家人的沟通过程中,家人可能会否定你的想法;在工作中,可能会有同事拒绝你的请求;或者是当你在和朋友一起的时候,朋友会不同意你的决定;你会遇到什么样的场景呢?
讨论:
我可能会遇到家人的沟通障碍:跟我爱人就我工作的问题,他会否定我的想法。
解决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目标可能是什么?会出现哪些障碍?请你用“如果...那么...”的方法解决问题。
讨论:
因为最近我在休假,但是我们领导还是找到我,让我干活,我不想做,我爱人就觉得我不对。我很早就想找他沟通这个问题,但是最近我们都比较忙。
我的目标就是:他能支持我的想法
可能会遇到的障碍:1,他觉得这就是我的工作,在其位谋其政,2、他觉得我在拆书上付出的努力都比工作上的多。
解决:今晚回去我就要跟他沟通,如果他觉得这是我的工作,那么我首先同意他的想法,同时我也要告诉他,我现在是休假时间,领导完全可以把工作派给其他人,他只不过是因为给我排货派顺手了,总是捡着软柿子捏;如果他认为我在拆书上付出的努力都比工作上的多,那么我要告诉他,拆书学习是我快乐的源泉,而且我很有收获,一直在成长,所以我会付出很多努力。
回应与反馈
非常感谢陈陈姐的分享,运用这个方法,确实可以帮助我们避免与家人,或者是朋友,同事之间一些争议,希望这个方法可以帮助到大家。
结束语:
非常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
今天我们首先学习了通过进行大脑的过滤机制的设置这个方法,使我们顺利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然后我们学习的是通过“心理对照”的学习,促使我们在积极心态的同时去预想困难是什么,再用“如果..那么..”的方法来克服,这样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准备,从而更顺利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相信这些方法一定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帮助到我们,促使我们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