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搞定III:平衡工作与生活的艺术(最新版)》 所属活动: 拆书拆出三层塔 所在级别: TF2-2 学习主题: GTD的精髓,把事情拆分出这两条 学习目标: 挑战TF2-2

开场: 小伙伴们大家好,我是药山,这是我2-2的拆书练习。我们这次的目标是:在跟随我完成本次RIA现场学习后,学习者能够了解GTD的基本思考步骤,在记录任务的时候能够主动分解成成果和具体行动。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一旦你想好了哪几件事可以采取行动,就必须启动关键的思考步骤,这才是高效工作和生活的真正奥秘。它从根本上澄清了引起人们关切的绝大多数事物的本质,把一切疑问化解成两个问题:

·       我希望的果是什么?我决心实现它或完成它

·       下一步怎么做?了向个目标迈进,接下来我要做哪些事?

多年前我就提提出了这两个问题,认为他们是需要掌控的工作的关键因素,他们也一直是GTD模型思考步骤的核心,做好是什么样?要怎么做?在哪里做?我们碰到一件事,知道自己必须处理它的时候,几乎很难同时回答前面的这两个问题。所以我们必须主动思考,理清头绪。 
这是把模凌两可的材料,变成可管理的具体任务的分水岭。你写下母亲两个字,母亲不是问题,你没有具体的事可做;为母亲举办60周岁生日宴会,就成了确定的目标,可以给你指明方向。起草出席母亲生日宴会宾客名单就更加具体,你知道自己可以很快用电脑完成。从母亲到清晰的自我指令,两个并不那么遥远,你用实际行动一步一步接近,令人鼓舞的目标,但是在心理上这两者可能相隔着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如果你还没有想清楚你,目的地在哪儿,怎样才能到达的话。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点和相关理念

GTD的基本思考步骤就是把自己对各种事务的疑问化解成两个问题:

·       第一个期待的是什么?有明确清晰的,可以实现的成果

·       第二个具体的行是什么?动词,可以立即开展

只有把事情分解到这两个步骤上来,我们才能够真正的高效工作和生活。而想要让自己的事情能够有效的分解,首先要把任务材料区分开来,单独一个名词,其实根本不是任务,而仅仅是材料,我们任何一个想要推进、完成的目标,都必须符合:第一有成果,第二有行动的条件,才有可能进一步推进。

预防可能的异议

你可以感觉哎呀,这样太麻烦了,成本太高了!事实上,对于模棱两可的材料,如果不用这两个问题把它框架化,那么它可能迟迟不能开始行动,问题就是积累的越来越多,事情变得越来越糟,我们也就会因此成为一个很郁闷的拖延症患者。这个事情迟迟推进不下来。

举例子

比如二级拆书家或者拆书,仅仅这几个字的话,其实是没法推进下去的。我们必须想想期待的结果是什么: 
月底完成二级拆书家升级任务,通过考评才是一个可以推进的目标,因为他有期待的结果。 
而具体的行动则可以分解的很详细,比如在拆书家官网发布活动任务确定并复印升级2-2的书籍拆书家填写预备表等等才是具体的行动。它的标志则是动词开头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1

写出你最先想到的简单的直接的A2问题

你可以用刚刚的分解思考步骤,去记录并推进某个事情吗?

勾勒出一个相关的情景者似乎能看到

上班的情景,或者学习的情景

大家想如何在那个景中用新学内容

设想一下,你有一个想要做的事情,虽然很早你就记在笔记本上了或者记在心里面,但你一直没有做好,你停下来想想怎么去做,才能让他更好的分解成可以推进的项目或行动呢?

变换同义词,找出最清晰的问

在工作中,有没有什么事情,领导早就交代了,但就说了一个大体方向,你也记下来了,但始终被困在里面,没有推进。通过今天的拆书,你有没有什么想法,能够找到这个事情我们想要的成果,以及能够分解的行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