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书目: 《正面管教》 所属活动: 上饶信江筹备分舵第5期线下活动 所在级别: TF2-3 学习主题: 与孩子沟通时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学习目标: 在与孩子沟通时能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进行交流

开场:

一、开场、分组和设定学习目标(预计时间:1分钟)

1、开场与分组

大家好,欢迎大家今天来参加我的拆书练级活动现场,我叫林璐,首先我用三个标签介绍自己,二个孩子的妈妈,一级拆书家,学习爱好者。今天我在这里进行2-3拆书练级,时间为20-25分钟。一会儿需要小伙伴们参与讨论和分享,所以,我们先来进行分组,相邻的小伙伴两两一组。

2、设定学习目标

希望大家通过这次现场学习,在与孩子沟通有冲突问题时能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进行交流,让孩子愿意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

二、图书介绍(预计时间:  1 分钟)

FAB图书介绍 

今天我要拆的书为《正面管教》。 

F: 作者简尼尔森是美国正面管教协会的创始人,本书是一本亲子教育类书籍,讲述了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不惩罚不娇纵的有效管理孩子的系统性方法。 

A:自1981年本书第一版出版以来,《正面管教》已经成为了管教孩子的“黄金准则”,本书被翻译成16种语言,在美国销售量超过400万册。和其他管教孩子的书籍相比,本书关注于管教孩子过程中的长期效果,让孩子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及人生技能。

B1:你是否因孩子犯错惩罚孩子,然后又觉得太过于严厉,便对孩子骄纵放任的经历?本书讲述了一系列的方法,告诉我们如何在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有效管教孩子,培养孩子自律、有责任感,能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B2:你是否曾经用父母的权威让孩子听话,最后却弄的自己筋疲力尽的经历?你是否对孩子的过错直接责备,但孩子却不理睬?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告诉我们,通过赢得孩子可以获得孩子的认可,让孩子愿意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 

片段一
R 原文片段

【片段来源】:《正面管教》P26-27

     “赢得”孩子

 

当孩子们觉得你理解他们的观点时,他们就会受到鼓励。一旦他们觉得被理解了,就会更愿意听取你的观点,并努力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记住,在孩子们感到你的倾听之后,他们才更可能听你的。下面的“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它能营造出一种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的气氛。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1.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

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而不是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聚,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4.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友善、关心和尊重是上述四个步骤的根本。你决定要赢得孩的合作就足以为你带来积极的感觉。经过头两个步骤之后,你也已经赢得了孩子。等你进入第三步时,孩子就已经能听得进你的话了(哪怕是你以前说了多少遍,孩子都听不进去的话)。第四步肯定会很有效果,因为你已经营造出一种相互尊重的气氛。

     马丁内斯太太与我们分享了她下面的这个经历。她的女儿琳达放学回到家,抱怨老师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马丁内斯太太双手扠腰,以一种指责的口气问道:“哼,你做了些什么?

     琳达垂下眼帘,生气地回应道:“我什么也没做。”

     马丁内斯太太说:“得了吧,老师才不会无缘无故地吼学生呢。你到底做了些什么?”

     琳达阴着脸颓丧地坐在了沙发上,怒视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继续以指责的口吻说道:“那么,你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琳达怒气冲冲地回答道:“没什么可做的.“

      这时,马丁内斯太太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她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道:“我敢肯定老师当着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觉得非常丢脸。”(第一步,表达

理解。)

     琳达抬起头来,有些狐疑地望着妈妈。马丁内斯太太接着说:“我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算术考试,我站起来削铅笔,老师就当着全班的面吼了我。我觉得又丢脸又生气。”(第

步,表达出同情,而不是宽恕一一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有类似经历。)

       琳达这时感兴趣了。“真的?”她说,“我不过是向别人借支铅笔。我当然认为老师为这么点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马丁了内斯太太说:“嗯,我很理解你肯定会那么想。你看能不能想一个什么办法,免得以后自己再这么难堪?”(第四步,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三步在这个例子中没有必要。)

    琳达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准备几只铅笔,这样就不用别人借了。”

    马丁内斯太太说:“这听上去像是个好主意。”

I 拆书家讲解引导

 好,小伙伴们都已经看完了。接下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对这个片段的理解。

What:这个片段主要讲了当孩子碰到问题时,我们通过理解他们,让孩子愿意听,愿意合作,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Why: 当孩子碰到问题时,会产生害怕恐惧、烦躁不安等心情,如果我们此时利用家长的权威讲道理或者责骂,结果常常是孩子无视或一时服从,都不能很好的帮助他们积极地解决问题。我们需要通过有技巧地沟通,通过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表达理解-表示同情-说出感受-解决问题,从而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

How: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将原文中的步骤细化从而更好地在生活中运用实施,具体如下:

第一步:表达理解

1.心里暗示:碰到与孩子的沟通问题,作为家长首先不能发脾气,控制情绪,可以按网红语默念:是亲生的是亲生。然后要有耐心,要以友善、关心和尊重为基础去交流。

2.了解事因:家长先了解清楚具体是什么事情,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3.表达理解:用询问语气说出以孩子角度思考问题的顾虑和想法,试着理解孩子感受。

第二步:表示同情

表示同情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宽恕,与孩子说出自己类似的经历,让孩子放下戒备,不排斥交流。

第三步:说出感受

感觉到气氛的有所缓和时家长说出的感受和看法,这时候孩子才可以把道理听进去,而不是自动屏蔽信息,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

第四步:解决问题

要相信孩子可以解决问题,引导孩子想出解决办法或者给出建议。

【适用范围】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适用于孩子、同事或朋友之前需协商合作积极共同解决问题。

【意译原文案例】

      我女儿暑假制定了一份作息时间表,但一周后我发现执行情况不好。

我当时就发火说:制定什么计划,还不如撕掉。

我女儿生气地大叫:不要。

我责备地说:那你接下来想怎么样?

我女儿斜着眼对我说:不知道。

我接着说:没见过你这样的小孩,说到不做到。

我女儿生闷气不作声。

  我当时想到这个“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深吸一口气,换了一种态度,以平和的语气说:你是不是觉得这计划制定不太合理,觉得完成不了,暑假就想痛快地玩呀?(心里暗示、了解事因、表达理解

我女儿转变脸色,笑眯眯地点点头。

我接着说:我以前读小学的时候也是这样,放假就想痛快地玩,但新学期开始会发现与其他同学有差距,渐渐差距越来越大,失去信心就更不想学了。并且觉得自己的计划一点都没用,管理不了自己,没有计划后也就更放纵了。(表示同情)妈妈希望你能约束自己,相信你可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计划。(说出感受)

女儿撒娇说:但我不知道怎么弄呀!

我: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的计划表,没有完成的部分可以怎么做调整呢?

女儿:英语学习我不能独立完成,那改为晚上与妈妈一起。

阅读和好词好句摘抄改为上午,调换一下。我还要增加休息时间。要不你再给点奖励。

我:建议不错。(解决问题)

A 学习者拆为己用

 【A3现场演练】

刚刚我们学习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接下来我们试着运用这个方法。

【场景】 请大家设想一个场景,你的孩子马上初中升高中,但却早恋了,成绩一落千丈,作为家长的你急得团团转,需要家长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与你的孩子谈谈如何不耽误学习。

【分组讨论】现在请小伙伴在小组内讨论5分钟时间,时间到了以后我们请一组小伙伴给大家表演下你们的情景对话。

【角色扮演】大家先按之前分组进行角色分配和扮演,一个为家长,一个为孩子,然后进行对话设计,运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步骤进行沟通。

学习者案例记录:

家长(反面):听说你在学校搞对象!

孩子:谁说的?

--调整情绪(心理暗示)及了解事因后--

家长(正面):你喜欢和那位男同学在一起是因为他成绩好对他崇拜吗?

孩子:嗯,他还长得很帅

家长(正面):我读书的时候也谈了恋爱,但最终无疾而终,也耽误了学习。我希望你现在以学习为主,你还是有理想考取好大学的吧?

孩子:是的,我想上大学的。

家长(正面):既然那位男同学成绩好,你是不是可以和他一起学习,努力把成绩提上来,而不耽误学习呢?

孩子:既然不反对我们在一起,又可以 一起上大学听起来是个不错的主意。

 

【点评】:感谢两位学习者的分享,你们把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运用的非常好,这个家长真是一位好家长。

六、拆书总结

好,感谢各位小伙伴的分享和陪伴,希望今后当我们与小孩碰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运用“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进行交流,使孩子愿意一起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愿我们能做一个好家长,养育一个好孩子。

今天我的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